主体性道德建构论文-熊夏

主体性道德建构论文-熊夏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体性道德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道德教育

主体性道德建构论文文献综述

熊夏[1](2018)在《“微时代”大学生网络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微博、微信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微时代",正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微媒介在开拓大学生新知空间,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负效应。当下,如何增强大学生微媒体自律观念,构建微平台主体性道德人格成为突出的时代课题。文章从"微理念""微氛围""微机制""微制度"四个方面出发,寻求"微时代"大学生网络主体性道德人格塑造的实践路径,这将有利于推进清朗微网络空间的搭建。(本文来源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尹海龙[2](2016)在《主体性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正处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阶段,一些道德问题随之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淡漠,职业道德缺失,家庭美德欠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构,理论界一般注重从他律切入问题,即强调经济、法律的改善,以此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状况,这很有必要,但本文重点不是从他律着手来分析问题,而是从主体自律角度来分析,即培养人们的主体性道德。主体性道德即是在承认道德的他律性的基础上,强调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以致认同,突出了主体的作用。从主体性角度分析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传统文化基因中社会公德的缺失,价值观念紊乱导致人们的道德困惑,对西方个人主义的片面理解,理性的陌生人社会有待形成,真正的个人主体性的缺乏。从主体性角度针对道德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建立主体性道德教育观,培养自由道德人格,坚持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相统一的原则,在实践活动中实现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的结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构,应着重从自律方面着手,培养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以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更加稳固的道德支撑。通过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更加彰显出人的独立、理性以及尊严。更加重要的是,以社会转型作为契机,将我国之前的依附性道德转变为主体性道德。并认为处于我国目前的阶段,与其相适应的道德只能是主体性的道德。从宏观上看,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建立不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对于中国人本身的现代化也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6-04-01)

王军[3](2010)在《略论当代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之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基本内涵及其建构意义1.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基本内涵道德人格,亦即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集中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要求和文化传承。(本文来源于《教书育人》期刊2010年09期)

孙喜香[4](2009)在《“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场经济在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的同时,价值取向多元化、金钱之上等价值观念也使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和心理教育的过程,必然包括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两个基本方面。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的辩证统一过程,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辩证统一过程,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09年09期)

梁钊华[5](2008)在《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价值及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主体性道德人格是现代中国社会的理想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立命之本。培养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能促使大学生形成自觉抵制人的"物化"的能力,能促使大学生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呼唤着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主体性德育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基础,正确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生成的前提,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的根基。(本文来源于《教育探索》期刊2008年01期)

柳潇[6](2004)在《道德需要: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基石》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需要对于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具有基石性作用。道德需要的功利性和超功利性分别为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提供原初生发点和升华点。道德需要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最后是自由的道德需要叁阶段,为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提供了目标指导和防止矫枉过正的安全樊篱。以道德需要为基石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要求重新注解信仰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个体道德经验,并开发自我意识中的教育资源。(本文来源于《理论与改革》期刊2004年06期)

周柳亚[7](2003)在《建构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物学意义上人生来就是人 ,但在伦理学意义上人之为人是要进行造就的。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不是出生具有的 ,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实践或感化而获得。德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基本工作 ,而医学生未来的服务对象又是人 ,所以 ,对医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期刊2003年03期)

周柳亚[8](2003)在《建构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物学意义上人生来就是人 ,但在伦理学意义上人之为人是要进行造就的。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 ,是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德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基本工作 ,而医学生未来的服务对象又是人 ,所以 ,对医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期刊2003年02期)

主体性道德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道德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正处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阶段,一些道德问题随之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淡漠,职业道德缺失,家庭美德欠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构,理论界一般注重从他律切入问题,即强调经济、法律的改善,以此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状况,这很有必要,但本文重点不是从他律着手来分析问题,而是从主体自律角度来分析,即培养人们的主体性道德。主体性道德即是在承认道德的他律性的基础上,强调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以致认同,突出了主体的作用。从主体性角度分析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传统文化基因中社会公德的缺失,价值观念紊乱导致人们的道德困惑,对西方个人主义的片面理解,理性的陌生人社会有待形成,真正的个人主体性的缺乏。从主体性角度针对道德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建立主体性道德教育观,培养自由道德人格,坚持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相统一的原则,在实践活动中实现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的结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构,应着重从自律方面着手,培养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以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更加稳固的道德支撑。通过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更加彰显出人的独立、理性以及尊严。更加重要的是,以社会转型作为契机,将我国之前的依附性道德转变为主体性道德。并认为处于我国目前的阶段,与其相适应的道德只能是主体性的道德。从宏观上看,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建立不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对于中国人本身的现代化也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体性道德建构论文参考文献

[1].熊夏.“微时代”大学生网络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2].尹海龙.主体性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构研究[D].江苏大学.2016

[3].王军.略论当代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之建构[J].教书育人.2010

[4].孙喜香.“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初探[J].学理论.2009

[5].梁钊华.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价值及建构[J].教育探索.2008

[6].柳潇.道德需要: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基石[J].理论与改革.2004

[7].周柳亚.建构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

[8].周柳亚.建构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

标签:;  ;  ;  ;  

主体性道德建构论文-熊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