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31620部队卫生队福建福清350300)
【摘要】目的:探讨军事训练致应力性骨折的早期诊疗及预防。方法:对78例军事训练致应力性骨折的早期诊疗及预防进行分析。结果:骨折部位:跖骨26例,胫骨39例,腓骨10例,跟骨3例。军事训练是应力性骨折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目前基层医疗单位筛查诊断应力性骨折最常用的手段是依据临床表现、应力性骨折0期诊断标准和X线检查结果;治疗上以减轻训练强度、充分休息为主,并配合理疗等。
【关键词】军事训练;应力性骨折;早期诊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377-01
应力骨折(stressfracture)或疲劳骨折(fatiguefracture)指骨的某些相对纤细部位或骨结构形态变化大的部位易产生应力集中,当受到较长时间的反复、集中的轻微损伤后,首先发生骨小梁骨折,并随即进行修复。但在修复过程中继续受到外力作用,使修复障碍,骨吸收增加。反复这一过程,终因骨吸收大于骨修复而导致完全骨折[1]。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我部共收治军事训练致应力性骨折患者78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驻闽某部新兵1700名,通过筛查收治应力性骨折78名,均为男性,年龄18~24岁,平均20.8岁。入伍时体检均合格,无伤病史记录,军事训练科目按大纲要求均相同。
1.2方法
在新兵军事训练30天后,根据新兵训练伤临床表现和《军事训练伤所致应力性骨折0期诊断标准》进行应力性骨折筛查,再进行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均有正常军事训练史。
1.3判定标准
1.3.1临床表现主要为局灶性肿胀、疼痛,疼痛特点为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减轻;纵向叩击痛,轻度骨性隆起,无骨擦感,无明显畸形,无反常活动,后期可触及梭形骨膜增厚。
1.3.2应力性骨折0期诊断
(1)伤史采集:当伤者四肢某部位出现无明显原因的较为固定的疼痛或肿痛时,询问疼痛出现前有无1~2周强度较大的训练,疼痛有无随训练强度加大而加重、休息后自觉减轻的现象;(2)专科体检:长管状骨采用拇指划痕法,即沿骨干纵轴方向触诊,可发现局部固定压痛点,并可触及该处是否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肿胀。短管状骨釆用间接施压法持握远端足趾,沿骨干纵轴方向向近端施压,可出现跖骨干上的固定位置疼痛加重,辅以触诊可发现有无伴有肿胀[2-3]。
1.3.3影像学检查78例患者均行X射线摄像(DR)检查,其中10例行MRI检查。
1.4治疗
78例患者早期确诊后,较重者立即停止训练,制动,给予充分休息;轻者减轻训练强度,适度活动;口服活血药物,减少损伤性因素,增强保护性因素,配合局部物理疗法。其中1例为争荣誉私自强行训练致胫骨骨折移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2.结果
骨折部位:跖骨26例,胫骨39例,腓骨10例,跟骨3例;其中双侧11例,单侧67例。X射线摄像(DR)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增生,其中呈丘状或线状高密度影61例,呈大片状高密度影17例;局部骨皮质断裂线38例;骨髓腔内条带状密度增高影46例。MRI检查:10例均有不同程度骨髓水肿及周围软组织水肿,其中6例可见呈低信号带的骨折线。
77例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治疗时间为4周左右,随访显示骨折临床愈合。1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后1、3个月复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肢功能恢复正常。
3.讨论
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性骨折,是军事训练中常见训练伤,在高强度训练状态中士兵对训练不适应导致发生骨的累积性损伤[4]。是骨骼某一部位受到持续反复且长期的外力作用下,骨骼部分无法承受一定压力而出现部分或完全断裂。军事训练中应力性骨折好发于跖骨、腓骨、胫骨、股骨等。一般无明确的外伤史,表现隐匿,易漏诊、误诊。早期准确诊断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应力性骨折的预后。好发于军事训练后4周左右,此阶段新兵训练活动加重,且尚未掌握运动训练要领致损伤;或在训练中骨质已经轻微损伤,在未完全修复下突然遭受高度运动训练致损伤;或一侧下肢受伤,在训练时将体重转移到对侧下肢,使对侧骨骼疲劳性损伤增加致损伤[5]。
影像学诊断应力性骨折X线片是常规检查方法,但一般症状出现后3~4周才能显示异常,并非是应力性骨损伤早期诊断的最佳手段。MRI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特点是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方位和多序列成像,且在应力性损伤全程中,以早、中期为著,为应力性损伤早期诊断的金标准[6]。但基层单位医疗设施有限,对所有可疑应力性骨折病例进行MRI检查是不现实的。故根据临床表现、应力性骨折0期诊断标准和X线检查结果相结合,仍是目前基层医疗单位筛查诊断应力性骨折最常用的手段。
治疗上以减轻训练强度、充分休息为主,并配合理疗、局部热敷及活血药物等对症治疗;对于局部症状严重,X线表现骨折线明显患者,可用石膏外固定,促进骨骼修复,以免再损伤;对于骨折移位患者,行复位固定治疗。
预防措施上施训者应周密制订训练计划,科学组训,循序渐进,劳逸结合;受训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正确军事训练要领,加强训前准备和训后放松活动,调节饮食,增加营养;医务人员应加强医疗卫生保障,普及军事训练医学常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应力性骨折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主编.第8版.2013,736.
[2]黄昌林,张莉,薛刚.制定《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说明[J].人民军医,2002,45(10):559-560.
[3]黄昌林,张莉,薛刚.《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编制应用研究及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29(4):286-288.
[4]李成学,李亚凤,李琳.军事训练伤致胫骨下段疲劳性骨折3例[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6):705.
[5]陈立峰,刘辉.军事训练致疲劳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4,8(19):206.
[6]徐鹏,黄昌林,张佳,赵文举,刘剑.0期诊断对驻豫某部新兵应力性骨折诊断评价[J].人民军医,2015,58(5):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