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压气机叶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叶轮,塑性,转矩,增压器,外罩,涡轮增压器,不确定性。
压气机叶轮论文文献综述
唐新姿,肖鹏,王喆,彭锐涛[1](2019)在《多载荷变形工况下离心压气机叶轮气动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实际叶片与设计叶片几何偏差最小,综合考虑叶轮内部复杂气动及离心载荷与结构耦合作用,以某小型离心叶轮为研究对象,基于叁维流场分析和流固耦合研究叶片几何参数对气动结构性能影响规律及相关性;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Kriging代理模型和改进遗传算法,以效率、压比和变形为优化目标,进行叶轮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叶轮效率提高5%,压比提高6.76%,最大变形减小20.4%,内部流动损失减少,载荷分布更加均匀;全流量工况下压比和效率特性提升且变形减小;提出气动与变形预控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在设计阶段主动考虑多载荷变形,为离心压气机和其它叶轮机械设计与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韩落乐[2](2019)在《微型离心式压气机叶轮流固耦合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涡轮发动机是一种小型的动力装置,由于其战略的重要性,一直都是各个国家的研究重点。压气机是微型涡轮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叶轮是压气机的唯一做功元件,其性能的好坏决定着压气机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涡轮发动机的性能。为提高微型压气机在高温高压高转速及复杂的多相耦合环境的下的性能,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和叶轮强度有限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开展了以下工作:(1)采用工程软件ANSYS CFX对某微型涡轮发动机压气机叶轮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压气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变工况特性曲线,分析了压气机叶轮特征截面流动分布情况。在分析内部流场基础上,探究了叶片数和分流叶片长度对压气机叶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轮最佳叶片数为7对,叶轮最佳分流叶片长度为0.813倍的主叶片长度,此时压气机增压比为3.81,等熵效率为66.82%。(2)为了获得叶轮叶片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对叶轮叶片进行单向流固耦合仿真,分析了在流固耦合作用下的叶轮叶片的应力应变分布,得到了叶轮叶片的应力分布云图。比较了离心力和气动力对叶轮叶片应力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叶轮叶片最大应力发生位置在叶片根部,最大应力为705.33MPa,最大应变发生位置在叶片前缘叶顶处,最大应变为0.28mm。同时分析了在有预应力和无预应力下的叶轮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结果表明预应力会使叶轮刚度增加,使固有频率增加。(3)最后综合考虑热载荷对叶轮叶片强度和固有频率影响,将离心力、气动力、热载荷施加到叶轮叶片上,最终得到叁种力共同作用下的叶轮叶片应力应变分布。结果表明,相比于只考虑离心力和气动力影响的情况下,在加载热载荷后,最大应力增加了7.62%,最大应变增加了26.32%,热载荷使固有频率增加。(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姜戴宇,王宏光,韩铁鹰[3](2019)在《基于Krain离心压气机叶轮的叶型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设计压比为4.7的Krain离心叶轮为研究对象,以设计工况下多变效率为优化目标,对压气机叶型进行优化。采用CFX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内部流场分析发现叶轮入口存在较强的激波;基于ANSYS Design Exploration平台,采用Bezier曲线对该离心叶轮的叶片中弧线进行参数化,通过改变Bezier曲线控制点得出一系列设计叶型;对设计叶型进行数值模拟,筛选得出最优结果。优化后,设计工况下,叶轮多变效率提高0.84%,叶轮入口激波强度有所降低;同时也证明了使用ANSYS Design Exploration平台进行离心压气机优化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节能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夏英子,李晓娟,赵福成,王瑞平[4](2019)在《增压器压气机叶轮直径对发动机低速转矩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款增压直喷汽油发动机,通过更改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叶轮直径大小,仿真与实际台架验证对发动机低速转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减小增压器压气机端叶轮直径可提升发动机低速转矩。(本文来源于《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陈涛,方亮[5](2019)在《压气机叶轮的逆向重建及其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压气机叶轮是离心式机械增压器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叶轮对增压器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增压器系统运行的高效性、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压气机叶轮的可靠性。利用逆向造型技术对某型离心式机械增压器压气机的叶轮进行逆向建模,得到了叶轮的叁维模型。以此模型为对象,通过ANSYS完成了该模型的模态分析与计算,得到叶轮在自由、固定、原装叁种支撑下的固有频率。通过实验分析了压气机叶轮模态,仿真与实验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价了重建叶轮叁维模型的有效性,为节约叶轮开发成本,缩短叶轮开发周期,提高叶轮设计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01期)
马元浩,吴昌华,陈秉智[6](2018)在《增压器压气机叶轮的弹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增压器压气机叶轮分别进行了弹性与非线性的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针对叶轮的不同转速,分别计算了叶轮在弹性与弹塑性状态下的应力、位移,并将其分布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对于高速旋转的叶轮机械使用非线性的弹塑性分析,能更准确地估计其承载能力,并更好的发挥材料的效能.这对于压气机叶轮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唐新姿,王喆,肖鹏,彭锐涛[7](2019)在《气动边界不确定条件下离心压气机叶轮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小型离心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基于非嵌入式概率配置点法和数值分析研究气动边界不确定性对离心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量化转速波动不确定对离心压气机压比的影响程度;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分析方法、代理模型、多目标优化算法的离心压气机气动稳健设计方法,为离心压气机及其他叶轮机械设计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叶轮压比增大4.1%,压比方差降低13.52%,叶轮气动稳健性增强。(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李平君,冯娅娟,李坚,吴桂娇[8](2018)在《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轮外罩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噪声测试得到了叁维频谱图,对噪声信号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叶轮外罩可能存在的激励频率,给出了基于噪声测试的叶轮外罩共振评估方法。对离心叶轮和叶轮外罩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给出了叶轮外罩与离心叶轮耦合共振的评估方法。结果表明:噪声测试频谱分析所得频率成分包含了转子叶片通过频率和不确定性激励频率,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考虑离心叶轮大小叶片与叶轮外罩的耦合共振作用。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对叶轮外罩进行振动评估的方法可以较全面地考虑可能存在的多种形式的激励频率。(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8年11期)
董素荣,刘卓学,张众杰,夏南龙,刘瑞林[9](2018)在《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高海拔柴油机离心压气机叶轮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柴油机离心压气机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时性能下降的问题,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压气机叶片前缘掠角及分流叶片周向位置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优化后叶轮的高海拔特性。结果表明:压气机主叶片及分流叶片前缘前掠6.27°、分流叶片与主叶片吸力面夹角12.09°对压气机高海拔性能的提升最为显着;海拔5 500 m时压比、效率及流量范围分别提高4.16%、2.63%及6.58%,平原及海拔3 500 m时的性能也同样得到改善。(本文来源于《军事交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马元浩[10](2018)在《增压器压气机叶轮的弹塑性接触分析及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气机叶轮是涡轮增压器中保证其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构件。首先,压气机叶轮一般采用铝合金制造,机械性能远不及钢的机械性能,在其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叶轮底部和叶片根部一般会产生塑性变形,影响增压器的安全运行。其次,叶轮一般通过螺栓、螺母和垫片的预紧方式装配起来,受力之后它们之间的接触状态会发生改变,这会对装配应力与叶轮变形产生很大影响。最后,压气机叶轮的工作环境恶劣,在高离心力、高热应力等力的作用下,在叶轮周围容易产生周期性变化的激振力,发生共振现象,威胁增压器的安全。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压气机叶轮依次进行了弹性与弹塑性分析、弹性与弹塑性接触分析以及振动特性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Pro/E软件建立增压器压气机叶轮整体的几何模型,随后将其导入HyperMesh软件建立叶轮整体的有限元模型,最后将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软件中,根据边界条件和载荷,先对叶轮整体进行了弹性分析,然后再针对压气机叶轮制造时采用预超速制造工艺的特点,运用弹塑性分析中增量计算的方法,利用ABAQUS软件对叶轮整体进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转速与位移、转速与应力之间的关系。(2)利用HyperMesh软件完全模拟压气机的实际装配情况,建立压气机叶轮装配体的有限元模型,随后将其导入ABAQUS软件中,分别建立弹性接触与弹塑性接触,根据边界条件和载荷,先对叶轮装配体进行了弹性接触分析,然后再针对压气机叶轮制造时采用预超速制造工艺的特点,运用弹塑性分析中增量计算的方法,利用ABAQUS软件对叶轮装配体进行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转速和预紧力对接触力、摩擦应力、滑移量、塑性应变、应力和位移的影响规律。(3)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单独叶轮的有限元模型,随后将其导入ABAQUS软件中,创建频率提取分析步,并根据边界条件和载荷,针对压气机叶轮在不同转速下的振型及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共振点。(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18-06-20)
压气机叶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型涡轮发动机是一种小型的动力装置,由于其战略的重要性,一直都是各个国家的研究重点。压气机是微型涡轮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叶轮是压气机的唯一做功元件,其性能的好坏决定着压气机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涡轮发动机的性能。为提高微型压气机在高温高压高转速及复杂的多相耦合环境的下的性能,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和叶轮强度有限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开展了以下工作:(1)采用工程软件ANSYS CFX对某微型涡轮发动机压气机叶轮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压气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变工况特性曲线,分析了压气机叶轮特征截面流动分布情况。在分析内部流场基础上,探究了叶片数和分流叶片长度对压气机叶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轮最佳叶片数为7对,叶轮最佳分流叶片长度为0.813倍的主叶片长度,此时压气机增压比为3.81,等熵效率为66.82%。(2)为了获得叶轮叶片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对叶轮叶片进行单向流固耦合仿真,分析了在流固耦合作用下的叶轮叶片的应力应变分布,得到了叶轮叶片的应力分布云图。比较了离心力和气动力对叶轮叶片应力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叶轮叶片最大应力发生位置在叶片根部,最大应力为705.33MPa,最大应变发生位置在叶片前缘叶顶处,最大应变为0.28mm。同时分析了在有预应力和无预应力下的叶轮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结果表明预应力会使叶轮刚度增加,使固有频率增加。(3)最后综合考虑热载荷对叶轮叶片强度和固有频率影响,将离心力、气动力、热载荷施加到叶轮叶片上,最终得到叁种力共同作用下的叶轮叶片应力应变分布。结果表明,相比于只考虑离心力和气动力影响的情况下,在加载热载荷后,最大应力增加了7.62%,最大应变增加了26.32%,热载荷使固有频率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气机叶轮论文参考文献
[1].唐新姿,肖鹏,王喆,彭锐涛.多载荷变形工况下离心压气机叶轮气动优化设计[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2].韩落乐.微型离心式压气机叶轮流固耦合仿真研究[D].郑州大学.2019
[3].姜戴宇,王宏光,韩铁鹰.基于Krain离心压气机叶轮的叶型优化[J].节能技术.2019
[4].夏英子,李晓娟,赵福成,王瑞平.增压器压气机叶轮直径对发动机低速转矩的影响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2019
[5].陈涛,方亮.压气机叶轮的逆向重建及其模态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6].马元浩,吴昌华,陈秉智.增压器压气机叶轮的弹塑性分析[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8
[7].唐新姿,王喆,肖鹏,彭锐涛.气动边界不确定条件下离心压气机叶轮优化设计[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9
[8].李平君,冯娅娟,李坚,吴桂娇.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轮外罩振动特性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
[9].董素荣,刘卓学,张众杰,夏南龙,刘瑞林.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高海拔柴油机离心压气机叶轮优化[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8
[10].马元浩.增压器压气机叶轮的弹塑性接触分析及振动特性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