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秀英(乐安县人民医院江西抚州344300)
【中图分类号】R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044-02
【摘要】目的为了使昏迷住院病人体重不下降、预防或减少并发症,达到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昏迷住院的病人,在病情允许、家属知情同意的前堤下,尽早使用管饲营养,对50例昏迷患者根据病情及临床营养需求选择管饲。结果全部患者管饲效果满意,体重不减或增加,并症降低。结论管饲是昏迷患者进行临床营养支持最经济有效而安全的方法,通过临床护理和有效干预及选择合理管饲途径可减少昏迷住院病人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管饲营养基层医院昏迷病人
昏迷是觉醒状态与意识内容以及躯体运动均完全丧失的一种极严重的意识障碍,是病情严重的阶段和表现之一,常见于神经内、外科的病人,病人一般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如不及时补充营养,将致病人体重下降、并发症发生,乃至增加昏迷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而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此类患者的能量高消耗,所以,在基层医院,常在病情许可的前堤下,采用胃肠内营养为主要营养方式,作者所在的医院是一所界于乡镇社区卫生中心与市三甲医院之间的县二甲医院,因地制宜的管饲是昏迷患者进行临床营养支持最经济、有效且安全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从收治入院的昏迷患者中,经临床医生诊断病情允许且家属同意管饲的病人5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从12岁-78岁,平均年龄49.5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9例,初中11例,小学12例,文盲8例;职业干部9例,工人5例,农民28例,学生8例。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未行管饲营养的50例昏迷住院病人为对照组,两组病人管饲前前基本情况经统计学计算分析无差异,详见统计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组管饲前比较
1.2管饲途径经鼻三腔胃肠管管饲
1.3管饲方法采用分开灌注的方法:使用50ml的注射针管每两小时灌注一次,每次用量200-250ml,每日灌注量控制在1500ml-2500ml,以38℃为宜,灌注完毕立刻用温开水对营养管进行冲洗。灌注后可适当补充水分150ml-300ml,每天可适当在鼻饲饮食中适当加入10%氯化钾溶液10-15ml,以补充患者体内钾离子。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如果患者没有不适症状产生,可以全天全量滴注肠营养液,经过48-72小时以后,可以减为全量的一半。
1.4营养制剂,因地制宜地多采用新鲜素菜泥、菜汤、排骨浓汤、稀薄肉泥、鸡蛋羹等。
2结果
经过10-80天住院治疗护理后,两组护理效果有明显差别,观察组50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效果,详见统计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组管饲后比较
3讨论
3.1对昏迷患者进行管饲肠内营养,可以明显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纠正水电解质等内稳态的失衡,使患者皮肤有弹性,保持皮肤的完整性,使体重减轻不明显或增加。
3.2营养平衡后,增加病人的抗病能力,减少了并以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治愈率。
3.3因地制宜地采用新鲜蔬菜及肉类,保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降低了食物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经济效益。
3.4对昏迷患者进行管饲肠内营养,操作较方便,易实施,对病人扰乱少,患者家属容易接受,提高了社会效益。因此,在综合性基层医院,昏迷患者管饲肠内营养应大力提倡和普及。
参考文献
[1]王伟,崔丽花,姜莉.减少脑卒中患者躁动时意外拔鼻饲管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26).
[2]顾志娥.45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鼻饲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03).
[3]李淑华.脑卒中患者鼻饲管插入长度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23).
[4]王令焕,刘大响,王秀珍.改良置管方式对头颈肿瘤患者鼻饲管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9,(11).
[5]谭英葵,张燕燕,黄美香.老年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