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亟需大力普及死亡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唐咏,陈海燕,叶芙蓉,罗鹏[1](2021)在《二维政策工具框架下我国临终关怀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临终关怀政策对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有具体的指导意义。以基本政策工具为X维度、临终关怀发展则为Y维度,构建二维政策工具框架对1994—2020年期间国家出台的48份临终关怀政策内容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政策工具未能在我国现行的临终关怀政策中得到均衡运用,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据临终关怀政策的主导地位,需求型与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基本政策工具应用存在结构性失调,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临终关怀相关政策的系统性仍不完善。基于政策工具的分析结果,从优化政策工具、建构文化环境、正常拥抱"死亡"三个方面提出了调整和完善临终关怀政策体系的建议。
苏嘉睿[2](2021)在《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始于生命又归于生命。生命教育始终围绕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而展开,是一种既关注生命认知,又关注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发展性教育。习近平健康观蕴含了生命共同体、预防干预、全面健康等深刻理念,凸显了以生命健康为中心的价值观,为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对改进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构“生命至上”的高校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全新视角。目前,高校生命教育在组织方式、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均存在短板,加之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偏弱、生命价值取向缺失、心理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给加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应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从前置预防入手,发掘习近平健康观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的生存需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发展,满足学生的精神享用;要努力构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体系,树立“身心健康、和谐共生”的生命教育目标,建设“综合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课程系统,拓展“多样化、实践化”的多种生命教育形式,构筑“制度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学科研究,将生命健康理念贯穿生命教育全过程;同时,整合政府、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资源,加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塑造书房式的家庭教育环境,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最终推动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的体系化,促进大学生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全面发展。
常鑫[3](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祁怀乐[4](2021)在《医疗纪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的传播及其媒介伦理研究》文中指出医疗纪录片是对现实医疗生态的记录与再现,利用影像和声音对医疗领域内的事件进行“创造性处理”,借助影像内容可以将信息、思想与观点传播给大众,有很强的教育与传承功能,对临终关怀的观念传播有很大帮助。但目前国内医疗纪录片大多从整个医疗生态环境入手,拍摄场景集中在急诊、手术室、妇产等冲突性较强的科室,以临终关怀为题材的纪录片拍摄数量较少,相关题材纪录片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学界针对临终关怀在纪录片领域的传播研究也处于空白状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临终关怀纪录片内容进行多领域综合分析,探讨临终关怀观念在纪录片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媒介伦理失范行为,为临终关怀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借鉴,弥补临终关怀议题在传播学领域的研究不足。本文选取了《生命里》、《人间世》、《一九玖一》、《人生规划》、《有一天我死了》、《人生末路》等国内外现存有关临终关怀题材的医疗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传播学、符号学角度探析临终关怀观念在医疗纪录片中的传播表征、传播特点以及对媒介伦理的维护。应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将中国与日韩、欧美的相关医疗纪录片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在叙事风格、拍摄对象以及拍摄方式上的不同之处,从文化和国情两个角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同时在对比过程中归纳出当下国内临终关怀题材纪录片情节内容单一、创作者专业水准参差不齐、制作者与观众缺乏互动的传播问题以及感性情绪未能有效升华至理性解读、对纪录片播出后舆论场构建能力不足、纪录片内容对家属造成二次伤害的媒介伦理失范行为。通过借鉴国外的优秀案例以及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取长补短地提出多主体共同参与、丰富故事情节、新旧媒体结合的传播策略以及加强拍摄者媒介伦理素养、以人为本展现人文关怀、明确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契约关系的媒介伦理维护建议。通过探究临终关怀观念在医疗纪录片中传播和媒介伦理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处于起步阶段的临终关怀事业优化传播路径、扩大传播范围,更好地引起媒体、受众对临终人群的关注和重视,让普通人能够有效地理解临终关怀的观念与原则,促进死亡教育的发展,缓和老龄化日益严峻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让更多的临终者能够善始善终。
黄艺红,辜琳舒[5](2021)在《英国安宁疗护服务共同体的解析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英国成为安宁疗护服务最发达的国家,其政府、慈善组织和志愿者群体构成的安宁疗护服务共同体所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与英国相比,我国的安宁疗护服务过度依赖政府供给,多元主体共担的安宁疗护服务共同体还没有形成,尤其是慈善组织对安宁疗护服务的介入在时空、数量、资金投入和服务标准上与英国存在明显差距。为此,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构建以政府、慈善组织、社会企业、公众为主体的安宁疗护服务共同体,是我国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赵敬[6](2020)在《概念式教学方案在本科护生安宁疗护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文献回顾、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的方式,全面了解本科护生的安宁疗护能力以及对安宁疗护培养的期待;2.构建符合我国护理教育现状的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方案,并开展实践研究和效果评价。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以及培养期待研究第一阶段 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调查①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研究团队成员查阅国内外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相关文献,初步构建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问卷的条目池,并通过专家小组会议、认知性访谈以及预调查等进一步修订问卷的内容。便利选取198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科护生,采用临界比值法、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项目分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及重测信度检验问卷信度。②本科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问卷为调查工具,便利选取6所院校的296名本科大四护生进行调查,以全面了解其安宁疗护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本研究中概念式教学方案的设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第二阶段 本科护生的安宁疗护能力培养期待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7名安宁疗护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对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培训的看法及期待,并进一步补充概念式教学方案的内容。第二部分: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方案的构建和实施在前期文献回顾、现状调查和访谈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确定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方案的初稿,并选取8名相关领域专家对教学方案进行论证并通过预试验进一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采取自愿原则招募某高校本科大三护生,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护生参与常态化教学、网络互动以及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对照组护生仅参加常态化教学和网络互动。在干预前后采用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问卷、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进行调查,并评价干预的效果。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参与本研究的部分护生进行访谈,充分了解护生参与安宁疗护培训的收获、体验。结果第一部分:1.①经过专家小组会议、认知性访谈等,最终修订后的问卷共包括16个条目。预调查发现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16,初步显示信度良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问卷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处于0.652~0.828,问卷的I-CVI为0.83~1.00,S-CVI为0.96。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共产生3个特征根>1的共因子,即有效的照护技能、文化及伦理价值观、跨专业团队合作,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0.737%。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2,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依次为0.890、0.858、0.840。间隔2周进行重测,重测信度为0.793,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813-0.854。②本科实习护生的安宁疗护能力得分为(41.52±9.59)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有效的照护技能得分为(14.48±3.91)分、文化及伦理价值观得分为(15.49±3.34)分、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为(11.55±2.96)分。生源地、是否照护过危重患者、是否参加过安宁疗护相关培训是本科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2.通过分析专家对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培养期待,共提炼出两大主题和八个亚主题:本科护生应具备的安宁疗护能力(能够树立科学的死亡态度、具备安宁疗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初步解决安宁疗护领域的实际问题)、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教学的期待(以培养护生的安宁疗护实践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以护教协同为师资团队特点、以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为途径、以安宁疗护服务需求为教学依据、采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评价方式)。第二部分:1.结合前期的研究结果初步构建教学方案,并经8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以及预试验最终形成的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方案包括内涵与发展、生死认知与教育、角色职责与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症状评估与管理、灵性需求与照护、心理需求与照护、家庭与社会支持、伦理与道德困境9个教学主题,16个核心概念以及相关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2.干预前两组护生基线资料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为期9周的概念式教学结束后,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干预组护生的安宁疗护能力总分、有效的照护技能和文化及伦理价值观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护生在死亡恐惧、死亡逃避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生在自然接受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趋近接受、逃离接受维度两组护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文献回顾、现状调查、质性访谈以及专家论证等最终构建的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方案,有助于帮助本科护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提高护生的安宁疗护能力和职业认同感,并促使护生主动构建安宁疗护的知识体系,可为我国护理专业安宁疗护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实践思路和参考依据。
杨洁[7](2020)在《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本身兼具争议性,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历久弥新,成绩斐然。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与实践活动开展的较少,并比较零散的分布在体育教学内容的“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领域中,涉及的方面较为单一,学生的自救自护安全技能培训是生存教育的重要内容,应作为一门学科受到重视,我国人口基数大,普及新事物最快、最有效率的平台是学校教育。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教育部公开文件中首次提到生命教育,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至关重要。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课程中融入的生命安全教育,实验调查对象为新疆石河子市第十六中学小学部义务教育阶段水平二的学生,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教学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通过12课时的实验教学及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一、体育课程融入生命安全教育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出:1.体育课程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后,体育课程内容丰富有趣,学生在干预后该方面的知识与实践技能显着增强,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具有意识性保护、较为科学的进行处理。2.通过对教学环境、教师、学生进行三方评议,体现出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普及性。3.教学内容融入时,将体育技能的动作传授通过情景与改造丰富饱满化,最初以体育动作进行教学,通过情景阻碍等让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处理问题,适于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突出教学效果。4.教学过程中专业性的场地、设施不足,主要是针对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后需要的多样化器材短缺,统一教材的缺失,师资资源薄弱,教师作为课程的主导者、创新者,也是制约生命安全教育普及化的重要因素。二、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课程具有可融性。三、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理论体系亟需强化。四、落实课程融入计划,全面推广具有必要性。通过一个学期对学生的观察变化及数据的分析对目前生命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设性的建议:一、完善国内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二、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的必要性;三、壮大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四、积极防疫,加强思想意识;五、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将迎来最大的契机。
康玲玲[8](2020)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生命教育主要从人类生命角度出发,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缺乏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重新确立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拓展生命教育的主旨与目标,打造关爱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与行动,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是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及西方生态文化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在课程教材、高校师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方式中普遍缺乏生命共同体意识,需要结合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特点,通过将生命关怀的对象和范围拓展到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其他个体以及自然界的非人类生命,促进大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个体生命与他者生命的相互关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思路、目标和行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梳理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主要理论基础,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批判性地借鉴了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第二,运用整体性思维审视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理论基础,分析并确立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目标、意义、原则和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他者生命和非人类生命在生命共同体中的价值,让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浸润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益于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生命教育思想性和感染力的应然之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要把握好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以建立生命共同体思想、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关爱生命共同体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容,使生命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更加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努力在核心概念、基本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对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理念,正确把握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人类生命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相互关系,塑造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生命观和价值观。第三,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以生命体验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以艺术熏陶提升大学生生命感受力,运用对话、交谈强化大学生对不同生命形态的关怀,并从校园生态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文化氛围,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好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王苏华[9](2020)在《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提高,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建设与完善进程被推向一个更高的需求水平。临终关怀的核心符合人类对高生命质量的追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其对生存和死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1年,原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首次提出将临终关怀及相关内容纳入长期医疗护理中。临终关怀正慢慢渗入国民生活,尤其在当今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其发展与推广更有其必要性。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全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了解其发展历程,再有比较与发达国家临终关怀开展情况并从中借鉴其发展经验。对比发现,国外很多国家临终关怀费用由医疗保险及医疗援助提供,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由于有专业机构进行支付,也使因为过度治疗而浪费医疗资源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国外很多关于临终关怀的先进实践经验都能给予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发展指导。针对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目前尚存问题,在总结与借鉴各地政策基础上提出完善意见:首先针对老年人自身意识认识不清,明确临终关怀对象范围,并在社区进行临终关怀相关普及活动,从老年人自身上提高其接受程度和意识,缓解其身心痛苦;再次从社会层面上,丰富临终关怀的关怀内容,关怀要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根据老年人各家庭实际情况及需求,制定更灵活选择的关怀方式,从更具专业性和医疗资源丰富的临终关怀医院到社区卫生中心,从家庭照护为主到提供临终关怀的养老机构,做到充分调动老年人临终关怀资源;最后上升到国家层面,相关立法和资金的支持是实施临终关怀的最有力保障,规定提高临终关怀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培养出一大批更具高素质的医务服务人员。
王贝贝[10](2020)在《现代殡葬空间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殡葬空间是一座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服务空间,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日渐兴盛之时,对现代殡葬空间的研究还处于忽视的状态,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死亡的忌讳以及殡葬话题的敏感性。老龄化、死亡率不断递增,远郊殡仪馆逐渐被城市包围,早期殡仪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火化量以及当下时代发展的需求。其次,新建成的殡葬空间过于注重营造宏伟大气的空间环境,但忽略了空间中使用者的需求。此外民政部门也积极推动殡葬改革事业的发展,无疑为现代殡葬空间发展注入力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殡葬空间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论文以现代殡葬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现代殡葬空间的起源、发展演变、功能区域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分析国内外相关优秀案例,总结设计经验与启示。其次选取不同层次具有代表性的殡葬空间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案例概况、总体布局、功能空间、交通流线、景观要素五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全面了解目前殡葬空间发展现状。随后以问卷调研方式,了解民众对殡葬空间的发展意见与建议,进一步明确使用者的需求。且将两者得到结果进行综合归纳得出殡葬空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空间布局、空间品质、空间尺度、空间职能四个部分进行论述,最后将理论与调研相结合,提出殡葬空间优化设计策略。以期改变人们对殡葬空间的恐惧、避讳心理,使之成为既能充分体现逝者尊严,又给生者带来心灵慰藉、精神启迪。总体来讲,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归纳总结等逐步递进的思路得出殡葬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并将策略运用到后期方案设计中得到进一步验证。试图将不受关注的殡葬空间,从设计学角度,提出具体优化设计方法,使现在殡葬空间从单一的治丧需求,向满足人文关怀、社会教化、精神寄托、时代发展的高层次需求转变,以期为今后殡葬空间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亟需大力普及死亡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亟需大力普及死亡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2)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主要创新点 |
2 生命教育的相关概述 |
2.1 生命的内涵与特征 |
2.1.1 生命的内涵 |
2.1.2 生命的特征 |
2.2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2.2.1 生命教育的内涵 |
2.2.2 生命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3 生命教育的特征 |
2.3 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2.3.1 生命教育的目标 |
2.3.2 生命教育的内容 |
2.4 高校生命教育的地位与意义 |
3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
3.1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 |
3.1.2 中国传统生死哲学观 |
3.1.3 西方近代生命哲学思想 |
3.2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借鉴 |
3.2.1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3.2.2 人的健康是全面性的健康 |
3.2.3 预防干预是健康政策的中心要求 |
3.2.4 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
4 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4.1 高校生命教育的总体回顾 |
4.2 高校生命教育现状调查——以浙江省高校为例 |
4.2.1 调查方式及样本概况 |
4.2.2 调查结果分析 |
4.3 高校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生命教育理念不强 |
4.3.2 相关生命政策法规缺乏 |
4.3.3 生命教育研究不够 |
4.3.4 生命教育主体缺失 |
5 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提升高校生命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
5.1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
5.1.1 秉持“预防为主”的理念 |
5.1.2 着眼生命共同体的认知取向 |
5.1.3 挖掘习近平健康观的思政功能 |
5.2 构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体系 |
5.2.1 树立“身心健康、和谐共生”的生命教育目标 |
5.2.2 建设“综合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课程系统 |
5.2.3 拓展“多样化、实践化”的多种生命教育形式 |
5.2.4 构筑“制度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学科研究 |
5.3 整合“四位一体”的教育资源 |
5.3.1 加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
5.3.2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
5.3.3 塑造书房式的家庭教育环境 |
5.3.4 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3)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生存教育 |
(二)培智学校学生 |
(三)智力障碍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参与观察法 |
(三)问卷法 |
(四)访谈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全纳教育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工具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
(一)目标定位 |
(二)管理措施 |
(三)课程设置 |
(四)教材使用 |
(五)师资配备 |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
(一)家庭结构 |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
(一)资本分配情况 |
(二)考试选拔情况 |
(三)社会沟通情况 |
(四)社会就业情况 |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
(二)法律保障弱化 |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
结论 |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医疗纪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的传播及其媒介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论文内容结构 |
第一章 中外医疗纪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传播的现状 |
第一节 中外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
一 临终关怀概述 |
二 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区别 |
三 临终关怀事业的国外发展 |
四 临终关怀事业的国内发展 |
第二节 中外医疗纪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的表征 |
一 临终关怀观念的显性表征 |
二 临终关怀观念的隐性表征 |
第三节 中外医疗纪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传播的差异 |
一 中外医疗纪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传播存在的差异 |
二 中外医疗记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传播形成差异的原因 |
第二章 医疗纪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传播的特点 |
第一节 临终关怀观念利用纪录片传播的优势 |
第二节 医疗纪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传播的特点 |
一 媒介特点:国内使用网络媒体,国外新旧媒体结合 |
二 内容特点:紧贴临终关怀原则,还原真实医疗生态 |
三 观众特点:感性解读占据主导,不断思考生死意义 |
第三节 国内临终关怀观念传播存在的问题 |
一 情节内容过于单一 |
二 创作者专业水准参差不齐 |
三 制作者与观众间缺乏互动 |
第三章 医疗纪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传播的媒介伦理分析 |
第一节 尊重与真实:临终关怀观念在纪录片中需要注重的媒介伦理 |
一 尊重被拍摄者的个人权利 |
二 纪录片创作的不越界 |
三 纪实与真实的平衡 |
第二节 侵犯与曲解:临终关怀观念在纪录片中的媒介伦理失范 |
一 感性情绪未能有效升华至理性解读 |
二 对纪录片播出后舆论场构建能力不足 |
三 纪录片内容对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
第四章 医疗纪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传播及媒介伦理维护建议 |
第一节 医疗纪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传播的发展建议 |
一 多主体共同参与,加大宣传力度 |
二 丰富纪录片情节,避免单一化叙事 |
三 新旧媒体结合,加强与观众互动 |
第二节 医疗纪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传播的媒介伦理维护建议 |
一 加强拍摄者的媒介伦理素养 |
二 以人为本,展现人文关怀 |
三 明确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契约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与临终关怀相关的医疗纪录片研究样本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英国安宁疗护服务共同体的解析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英国安宁疗护服务共同体的运行模式 |
1.1 形成历史 |
1.2 资金来源 |
1.3 志愿者群体成为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 |
1.4“全人服务+整体关怀”服务模式 |
1.5 英国现代安宁疗护服务的标准与流程 |
2 中英安宁疗护服务共同体的比较与分析 |
2.1 时空差距 |
2.2 数量差距 |
2.3 资金差距 |
2.4 服务规范差距 |
2.5 深层原因分析 |
3 完善我国安宁疗护服务发展的建议 |
3.1 完善安宁疗护立法,规范安宁疗护服务 |
3.2 政府大力倡导,鼓励慈善组织协同发展 |
3.3 社会企业介入,促进安宁疗护服务可持续发展 |
3.4 普及死亡教育,提高公众认知与参与 |
(6)概念式教学方案在本科护生安宁疗护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理论依据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以及培养期待研究 |
第一阶段 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调查 |
1 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对象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2 本科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量计算 |
2.3 研究工具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学分析 |
2.6 结果 |
2.7 讨论 |
2.8 小结 |
第二阶段 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培养期待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 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方案的构建和实施 |
1 概念式教学方案初稿的设计过程 |
2 专家论证概念式教学方案 |
3 预试验 |
4 施测稿的正式运行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模拟教学在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生命安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
1.1.2 生命安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1.1.3 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的关系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 |
1.3.2 生命安全教育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
1.3.3 关于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实施情况 |
1.4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相关内容 |
1.4.1 生命安全教育的概念 |
1.4.2 研究内容层次分类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实验教学法 |
2.3.3 问卷调查法 |
2.3.4 访谈法 |
第三章 学校体育课程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实验设计 |
3.1 生命安全教育迫切融入体育课程的条件 |
3.1.1 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
3.1.2 生命安全教育问题的导向 |
3.1.3 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课程的融合 |
3.2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
3.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3.2.2 帮助学生在提升运动技能的同时,掌握生命安全素质技能 |
3.2.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
3.3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 |
3.3.1 学校体育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起始阶段 |
3.3.2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实施阶段 |
3.3.3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维持阶段 |
3.4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实验教学环境调查 |
3.4.1 实验学校的人文环境现状 |
3.4.2 实验学校的物质环境现状 |
3.4.3 实验学校的管理环境现状 |
3.5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 |
3.5.1 对学生学习、掌握的生命安全教育成效评价方法 |
3.5.2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
4.1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课程中实施情况前后测情况比较 |
4.1.1 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认知情况的比较 |
4.1.2 生命安全教育自信心情况的比较 |
4.1.3 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的比较 |
4.1.4 学生对体育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学习兴趣的情况比较 |
4.2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程的分析与讨论 |
4.2.1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中学生最终成绩分析与讨论 |
4.2.2 对教师授课情况的分析与讨论 |
4.3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程中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人文环境对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融入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 |
4.3.2 物质环境对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融入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 |
4.3.3 管理环境对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融入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 |
4.3.4 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对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体育课程融入生命安全教育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
5.1.2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理论体系亟需强化 |
5.1.3 落实课程融入计划,全面推广具有必要性 |
5.2 建议 |
5.2.1 完善国内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
5.2.2 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
5.2.3 壮大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
5.2.4 积极防疫,加强思想意识 |
5.2.5 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将迎来最大的契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调査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4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5 《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理论测试》 |
附录6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实施(理论) |
附录7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实施(术科教学)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学术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
2.1.1 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人的无机的身体” |
2.1.2 生态文明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统一的历史必然 |
2.1.3 人的生命是向着“自由自觉”类特性的全面发展 |
2.1.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2.2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之生命思想 |
2.2.1 “平生”的生命意识 |
2.2.2 “生生”的生命精神 |
2.2.3 “天人合一”的生命追求 |
2.3 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
2.3.1 维护生命主体的尊严 |
2.3.2 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 |
2.3.3 改善人类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
2.3.4 对西方生态文化中生命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
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
3.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
3.1.1 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1.2 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 |
3.2.1 相关课程内容中生命共同体思想匮乏 |
3.2.2 专业教师的整体生命观念欠缺 |
3.2.3 社会实践途径之间缺乏相互配合 |
3.3 大学生生命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1 实用主义观念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
3.3.2 物质主义价值观压抑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
3.3.3 移动互联网络限制了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的现实体验 |
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依据 |
4.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内在逻辑 |
4.1.1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 |
4.1.2 生命教育的功能得到优化 |
4.1.3 生命教育的价值得以实现 |
4.1.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逻辑依据 |
4.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现实依据 |
4.2.1 对传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
4.2.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意义 |
4.2.3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价值 |
5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原则和内容 |
5.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主导原则 |
5.1.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
5.1.2 尊重大学生成长差异的动态性原则 |
5.1.3 生命认知与生命情感相互渗透的体验性原则 |
5.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内容 |
5.2.1 培育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意识 |
5.2.2 塑造基于生命共同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
5.2.3 培养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
6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路径 |
6.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方法 |
6.1.1 以生命体验方法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
6.1.2 以艺术熏陶方法强化大学生生命感受 |
6.1.3 以对话交谈方法增加大学生生命关怀 |
6.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实施路径 |
6.2.1 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
6.2.2 养成生态、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
6.2.3 营造关爱生命的社会生态文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境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老年人 |
2.1.2 临终关怀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四全”优逝理论 |
第3章 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 |
3.1 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发展历程 |
3.1.1 第一阶段:纯护理型的临终关怀(1998年-2005年) |
3.1.2 第二阶段:混合型的临终关怀(2006年-2010年) |
3.1.3 第三阶段:稳定发展期的临终关怀(2011年至今) |
3.2 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发展现状 |
3.2.1 老年人临终关怀机构设置在全国范围扩大 |
3.2.2 老年人临终关怀资金保障有限 |
3.2.3 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人才培养逐步步入正轨 |
3.3 老年人临终关怀案例分析 |
3.3.1 噩耗传来到坦然接受 |
3.3.2 独具特色的临终关怀病房与人性化服务 |
3.3.3 平静等待最后一刻的到来 |
3.3.4 结语 |
第4章 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发展面临的困境 |
4.1 临终关怀缺乏政策支持 |
4.1.1 老年人临终关怀对象范围不清晰 |
4.1.2 政策缺乏导向性且支持力度不足 |
4.2 医疗层面缺乏专业机构与从业人员 |
4.2.1 缺乏专业临终关怀护理人员 |
4.2.2 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 |
4.3 伦理层面适合我国的临终关怀模式尚未建立 |
4.3.1 国人对死亡以及临终关怀的观念认知不够 |
4.3.2 临终者家属对护理知识相对缺乏 |
4.3.3 医护人员长期面临死亡造成的心理阴影 |
第5章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国外实践经验 |
5.1 以“四位一体”为特色的美国临终关怀体系 |
5.1.1 美国临终关怀服务 |
5.1.2 “四位一体”多方协作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
5.1.3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
5.2 以宗教为依托的英国临终关怀体系 |
5.2.1 英国临终关怀服务 |
5.2.2 细致的临终关怀服务分工 |
5.2.3 基督教在临终关怀服务中的体现 |
5.3 以专业人员“1对1”为特色的日本临终关怀体系 |
5.3.1 日本临终关怀服务 |
5.3.2 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死亡观 |
5.3.3 分工细致、规范、有序的日本临终关怀 |
5.4 国外临终关怀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5.4.1 使临终者省去后顾之忧的医疗体系保障 |
5.4.2 专业跨领域的合作和细致的临终关怀分工 |
5.4.3 重视临终者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
第6章 完善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建议 |
6.1 加强老年人临终关怀政策扶持力度 |
6.1.1 明确临终关怀对象范围 |
6.1.2 动员各界力量扶持老年人临终关怀软硬件发展 |
6.2 促进多方协作并整合老年人临终关怀资源 |
6.2.1 丰富老年人临终关怀内容 |
6.2.2 加大老年人临终关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 |
6.2.3 充分调动老年人临终关怀资源 |
6.3 注重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人文关怀与心理干预 |
6.3.1 培养国人正确的死亡观 |
6.3.2 对老年人临终患者家属进行定期专业培训 |
6.3.3 关注老年人临终关怀医护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现代殡葬空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总结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课题相关基本概念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殡葬空间基础性分析 |
2.1 现代殡葬空间发展解析 |
2.1.1 现代殡葬空间的产生 |
2.1.2 我国殡葬空间的历史沿革 |
2.1.3 现代殡葬空间殡仪流程 |
2.1.4 现代殡葬空间功能分区 |
2.2 影响殡葬空间发展的因素 |
2.2.1 传统殡葬文化 |
2.2.2 现代生死观 |
2.2.3 殡葬改革的实行 |
2.3 国内外相关优秀案例分析 |
2.3.1 日本风之丘火葬场 |
2.3.2 美国莱克伍德公墓 |
2.3.3 荷兰现代化葬仪中心 |
2.3.4 香港荃湾骨灰安置所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经验与启示 |
2.5 小结 |
3 殡葬空间调研与问题分析 |
3.1 现代殡葬空间调研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1.3 调研对象的选择 |
3.2 实地调研分析 |
3.2.1 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 |
3.2.2 北京市东郊殡仪馆 |
3.2.3 西安市殡仪馆 |
3.2.4 郑州市殡仪馆 |
3.2.5 新密市殡仪馆 |
3.3 问卷调查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3.3.2 问卷调查的结果 |
3.4 殡葬空间存在问题分析 |
3.4.1 空间布局 |
3.4.2 空间品质 |
3.4.3 空间设施 |
3.4.4 空间职能 |
3.5 小结 |
4 殡葬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1 空间布局的优化 |
4.1.1 柔化严整布局 |
4.1.2 合理的流线组织 |
4.1.3 适宜的空间尺度 |
4.2 空间品质的提升 |
4.2.1 舒适的知觉环境 |
4.2.2 适宜的植物搭配 |
4.2.3 植入地域特征 |
4.3 空间设施的优化 |
4.3.1 完善的服务设施 |
4.3.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
4.4 拓展空间职能 |
4.4.1 加强人文关怀 |
4.4.2 贯穿生命教育 |
4.5 小结 |
5 殡葬空间优化设计实践 |
5.1 优化对象的选择 |
5.2 优化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 |
5.2.1 设计理念 |
5.2.2 设计原则 |
5.3 总体方案设计分析 |
5.3.1 设计构想 |
5.3.2 分区规划布局 |
5.3.3 交通流线组织 |
5.4 功能空间优化设计 |
5.4.1 入口空间 |
5.4.2 集散空间 |
5.4.3 告别空间 |
5.4.4 纳骨空间 |
5.4.5 祭奠空间 |
5.4.6 辅助空间 |
5.5 景观空间优化设计 |
5.5.1 景观节点 |
5.5.2 标识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亟需大力普及死亡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二维政策工具框架下我国临终关怀政策研究[J]. 唐咏,陈海燕,叶芙蓉,罗鹏.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04)
- [2]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D]. 苏嘉睿.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医疗纪录片中临终关怀观念的传播及其媒介伦理研究[D]. 祁怀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英国安宁疗护服务共同体的解析及启示[J]. 黄艺红,辜琳舒. 医学与哲学, 2021(05)
- [6]概念式教学方案在本科护生安宁疗护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 赵敬. 郑州大学, 2020(02)
- [7]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实验研究[D]. 杨洁. 石河子大学, 2020(06)
- [8]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D]. 康玲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9]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D]. 王苏华.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10]现代殡葬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 王贝贝.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