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季节论文-张希国

迁徙季节论文-张希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迁徙季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珍宝岛自然保护区,迁徙,鸟类,多样性

迁徙季节论文文献综述

张希国[1](2018)在《黑龙江珍宝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秋季节迁徙鸟类多样性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龙江珍宝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东北亚鸟类迁徙通道的核心区域,是春秋季节水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2017年春秋两季对珍宝岛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统计到鸟类15目41科170种27 586只。其中春季记录鸟类15目41科152种15 878只,秋季记录鸟类14目35科130种11 708只。目多样性指数为2.141 4,均匀性指数为0.790 8,优势度指数为0.204 0;科多样性指数为3.273 3,均匀性指数为0.881 5,优势度指数为0.052 2。物种多样性指数为3.630 0,均匀性指数为0.706 8,优势度指数为0.048 9。春季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较秋季高,但优势度指数较秋季低。(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8年15期)

苏乐[2](2018)在《《向北迁徙的季节》中东西方文化原型内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向北迁徙的季节》是苏丹当代着名作家塔伊布·萨利赫的代表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不仅被列入“20世纪105部最佳阿拉伯中长篇小说”,也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发行。小说从叙述者的视角讲述了留学青年“穆斯塔法”的故事,描写了阿拉伯社会和西方社会的众生百态,揭示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并对二者的交往互鉴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尝试通过辨析叙述者与穆斯塔法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运用后荣格学派提出的“文化无意识”理论,分析二者在思想行动中体现出的文化无意识,从而提炼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原型内容——东方文化顺从者面具和西方文化阴影,并探究实现文化心灵自性化的途径,为推进东西方摆脱文化无意识的消极影响、实现文化的交融互补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由前言、导论、正文及结语四部分构成。前言简要介绍了选题原因、研究意义及作品与理论的研究现状;导论概述了作家生平和作品内容,并阐释了文化无意识理论的相关概念与发展流变。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叙述者和穆斯塔法两位主人公的文化身份进行了辨析;第二章分析了东方文化的典型文化原型内容——顺从者文化人格面具;第叁章分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文化原型内容——纵欲者文化阴影;第四章探究了实现东西方文化自性化的途径与意义。本文的结尾包含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6-06)

张丹丹[3](2016)在《文学文化学视阈下《迁徙北方的季节》中主人公的文化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文学文化学理论为基础,从文化的视野解读塔伊布·萨利赫的着名小说《迁徙北方的季节》,探讨小说题材的创新意义和问题意识,从殖民历史、种族冲突、情感纠结等角度剖析小说主人公身份认同的困境,重点分析主人公在本民族文化传统基因遭遇西方强势文化冲击时的内心体验,从而进一步解释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发展轨迹。解析苏丹早期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脉络,有助于深入探析阿拉伯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以及本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从而准确把握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时代属性。(本文来源于《阿拉伯研究论丛》期刊2016年01期)

刘梅花[4](2016)在《满山遍野的季节在迁徙》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壶纱色的茶都是人间四月天了,山里野桃花还不想开,连花苞都不曾冒出来呢,枝桠干瘦干瘦,隐隐渗出点绿气儿来。天空依然飘落着雪。山坡上,深深衰草上,浅浅青白色的雪,枯黄而朦胧。大概,禅心如雪,就是这样的意味。风都不怎么顶大哩,一路刮过去,压得芨芨草低低的,遍野寒枯乏味。大群麻雀呼啸过树梢,却倏然收住翅膀,落叶般凋零在雪地里,一坨一坨,像雪梗在心里的事。撵不走,化不开,任其一啄一啄,酥麻地痛。(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6年03期)

李淑玲,马杰,王文锋,杜微[5](2015)在《扎龙保护区丹顶鹤秋季迁徙季节行为节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研究扎龙保护区野生丹顶鹤和散养丹顶鹤秋季迁徙季节日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结果表明,野生丹顶鹤在此期间,觅食行为时间分配显着高于散养丹顶鹤,差异均达极显着;散养丹顶鹤整理行为和其他行为(驱赶、鸣叫)显着高于野生丹顶鹤;成年个体两性间行为时间分配也有一定差异。观察发现,野生丹顶鹤大量觅食,是为长途迁徙储备能量;散养丹顶鹤作为不迁徙种群,整理行为和其他行为的时间分配表现出对保护区环境的适应性。野生和散养丹顶鹤家庭组中个体间行为差异体现丹顶鹤个体在家庭组中地位和职责有所不同。从野生丹顶鹤和散养丹顶鹤在秋季迁徙季节中行为节律观察,建立行为谱,可了解野生丹顶鹤和散养丹顶鹤行为差异,改进人工饲养技术,改善丹顶鹤生存环境,也为完善丹顶鹤行为生态研究提供新资料。(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王琳[6](2015)在《冲突、抵御和毁灭》一文中研究指出苏丹作家塔伊布·萨利赫的作品《向北迁徙的季节》在阿拉伯国家和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入选“20世纪100部最佳阿拉伯中长篇小说”,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为流传,成为众多研究人员的研究对象。小说围绕着主人公苏丹青年“穆斯塔法”展开,反映了后殖民时代东西方文明间的碰撞。他自幼性格孤僻,聪敏好学,成年后远赴英国留学,在自身性格缺陷和西方文明中糟粕部分的影响下,他报复性的勾引、欺骗多名欧洲女性,与她们陷入滥交和情感纠葛,最终导致其中几位女性的死亡,他也因此被判处七年监禁。刑满后的他返回苏丹,隐姓埋名定居于尼罗河边的偏辟村庄,然而他却一直因内心深处东西方两种文化烙印的激烈撕扯而痛苦,找不到真正的归宿,最终身份败露,无法继续从前的生活而投河自尽。本文尝试运用弗洛伊德提出的“焦虑与自我防御”理论聚焦主人公生命中各阶段的心理变化:童年时由于母爱缺失和对自尊的渴望造成了他早期的神经性焦虑;成年后旅居欧洲期间,在东西方文明冲撞的作用下他深陷道德性焦虑;回到苏丹后的他又无法实现自我身份认同,进而产生现实性焦虑。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焦虑产生的过程和所采取的防御机制产生的结果,达到探求主人公人生悲剧深层原因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提出相应建议。本文分为前言、导论、正文、结语四个部分。前言中对选题理由、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概况作以简要说明。导论包含作家生平、小说介绍、焦虑与自我防御理论和相关名词解释。正文分为叁章,第一章分析了主人公童年时期的神经性焦虑及应对焦虑采用的自我防御机制。第二章分析了主人公定居英国后遭遇的道德性焦虑以及自我防御机制的失败。第叁章解读了主人公返回苏丹后的现实性焦虑,以及由于防御机制失败导致的毁灭。本文的结尾是结语、参考文献及附录。(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5-05-27)

宁显锦[7](2014)在《从萨义德的“驶入的航程”看《北迁的季节》的迁徙与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北迁的季节》是苏丹现实主义作家塔依卜?萨利赫的代表作。萨利赫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从"南"到"北"的迁徙和自"北"向"南"的回归。驶入的航程是对宗主国殖民的一种反抗和报复,但也有可能掉进自己所设的陷阱。任何二元对立的思想都是致命的,无论是报复性的"驶入的航程"还是固守的民族主义都不可取。萨利赫强调的还是两者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既不赞成完全推崇西方文化,也不赞成全盘否定本民族文化,而是立足于本民族前提下的"西学为用"。(本文来源于《红河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余辰星,杨岗,陆舟,李东,周放[8](2014)在《迁徙季节水鸟对滨海不同类型湿地的利用——以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迁徙季节水鸟在不同滨海湿地中的结构组成和行为特征,于2010年3月、4月、9月、11月和2011年3月,在山口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对不同滨海湿地类型的水鸟展开调查。结果显示:迁徙季节天然湿地共记录到水鸟6目8科39种,人工湿地有6目9科50种。天然湿地比人工湿地的物种数少,整体数量上,春季人工湿地大于天然湿地,秋季则为天然湿地水鸟数量更多。鹬鸻类在不同滨海湿地类型中觅食行为比例差异显着,在天然湿地中觅食比例达到76.67%,而在人工湿地中则以休息和睡眠等非觅食行为为主。天然湿地是鹬鸻类的重要觅食地,而人工湿地则是鹭类和鹬鸻类的主要休息地。鹭类在两种滨海湿地类型中觅食个体的数量不随潮汐的涨落而相应增减。鹬鸻类随潮汐高度上升,在两种滨海湿地类型中觅食的个体数量减少。山口地区的滨海人工湿地是水鸟在高潮期间天然湿地良好的替代栖息地。(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4年03期)

张丹丹[9](2013)在《文学文化学视阈下苏丹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份构建——以《迁徙北方的季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文学文化学理论为基础,从文化的视野解读塔伊布·萨利赫的着名小说《迁徙北方的季节》,探讨小说题材的创新意义和问题意识,从殖民历史、种族冲突、情感纠结等角度剖析小说主人公身份构建的困境,重点分析主人公在本民族文化传统基因遭遇西方强势文化冲击时的内心体验,从而进一步解释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发展轨迹。解析苏丹早期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脉络,有助于深入探析对阿拉伯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以及本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从而准确把握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时代属性。(本文来源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朱井丽,吴庆明,李晓民,邹红菲,马建章[10](2011)在《兴凯湖保护区迁徙季节水禽多样性及种多度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2010年采用定点观察法、直数法、Shannon-Wiener指数和对数正态分布对兴凯湖保护区迁徙季节水禽多样性和种多度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兴凯湖保护区,共记录水禽6目12科48种,包括涉禽和游禽两大生态类群,以雁形目和鸻形目为主(66.66%),古北种最多(64.58%),夏候鸟(70.83%)占绝对优势,濒危保护鸟类较多(33.33%);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低,分别为1.172 3和0.302 8;种多度关系呈对数正态分布。进一步分析表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水域环境是形成该区鸟类多样性和种多度关系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迁徙季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向北迁徙的季节》是苏丹当代着名作家塔伊布·萨利赫的代表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不仅被列入“20世纪105部最佳阿拉伯中长篇小说”,也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发行。小说从叙述者的视角讲述了留学青年“穆斯塔法”的故事,描写了阿拉伯社会和西方社会的众生百态,揭示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并对二者的交往互鉴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尝试通过辨析叙述者与穆斯塔法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运用后荣格学派提出的“文化无意识”理论,分析二者在思想行动中体现出的文化无意识,从而提炼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原型内容——东方文化顺从者面具和西方文化阴影,并探究实现文化心灵自性化的途径,为推进东西方摆脱文化无意识的消极影响、实现文化的交融互补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由前言、导论、正文及结语四部分构成。前言简要介绍了选题原因、研究意义及作品与理论的研究现状;导论概述了作家生平和作品内容,并阐释了文化无意识理论的相关概念与发展流变。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叙述者和穆斯塔法两位主人公的文化身份进行了辨析;第二章分析了东方文化的典型文化原型内容——顺从者文化人格面具;第叁章分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文化原型内容——纵欲者文化阴影;第四章探究了实现东西方文化自性化的途径与意义。本文的结尾包含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迁徙季节论文参考文献

[1].张希国.黑龙江珍宝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秋季节迁徙鸟类多样性比较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

[2].苏乐.《向北迁徙的季节》中东西方文化原型内容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

[3].张丹丹.文学文化学视阈下《迁徙北方的季节》中主人公的文化身份认同[J].阿拉伯研究论丛.2016

[4].刘梅花.满山遍野的季节在迁徙[J].北方文学.2016

[5].李淑玲,马杰,王文锋,杜微.扎龙保护区丹顶鹤秋季迁徙季节行为节律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

[6].王琳.冲突、抵御和毁灭[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7].宁显锦.从萨义德的“驶入的航程”看《北迁的季节》的迁徙与回归[J].红河学院学报.2014

[8].余辰星,杨岗,陆舟,李东,周放.迁徙季节水鸟对滨海不同类型湿地的利用——以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J].海洋与湖沼.2014

[9].张丹丹.文学文化学视阈下苏丹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份构建——以《迁徙北方的季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

[10].朱井丽,吴庆明,李晓民,邹红菲,马建章.兴凯湖保护区迁徙季节水禽多样性及种多度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

标签:;  ;  ;  ;  

迁徙季节论文-张希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