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公德是大学生德育的基本着力点(论文文献综述)
邱珍,张宏旭[1](2021)在《康德法学思想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道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标包括政治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法学思想,大学生德育教育可从其"法的定义"作为大学生法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其"法律义务的三个基本类型"明确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从而促使大学生成为积极的国家公民。
朱悦嘉[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金铎[3](2021)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下,中国高等院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新境遇、新诉求、新挑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所在。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明确了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提出的要求,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力量。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程”)是承载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双重维度的课程,其他课程不分担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思政课程”的身上。但是,高等院校的其他各类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同样具有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潜隐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出来,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成为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剂良药,必须一以贯之地长期坚持下去。所以,厘清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阐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挖掘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探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找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明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以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原则、方法、路径,“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为逻辑脉络展开论述,共为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从整体性的视角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进行把握,从研究背景中指明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态环境,定位研究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阐释、对比、分析、概括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瞄准关键问题,明晰论述脉络;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中提炼出逻辑结构和方法依据,确保本文行之有理,言之有据,逻辑缜密。第二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是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着重分析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特点、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概念是探究问题的起始基点,从课程的含义推进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含义,从普遍性到特殊性,为后续问题的探析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进行解读,明晰了本文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鉴于此,进一步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第三章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包括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等三个维度。“隐性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需要其勘探自身的育人元素、专业课教师筑牢政治信仰、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能有力地弥补“思政课程”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实践不足的缺憾。此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载体,“课程思政”必须在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因此,分析透彻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意义重大。第四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溯源”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的,因此,剖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对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也能为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第五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总结、归纳之后,本文将其分为政治引导、思想引领、道德熏陶、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研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明确其建设什么,因此,主要内容是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分析透彻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第六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上看,本文主要从地域、学校层次、办学性质等几个因素出发,通过查阅官网通知、公众号、了解相关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等方式列举了部分学校带有“课程思政”性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上看,本文主要从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大学生等三个方面入手,从而以此为依据归纳出相应的原因。第七章为“怎样推进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本文以困境及原因为依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鉴于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以及大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本文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方法和路径等三个方面切入,主张坚持党委领导、协同共建、贴近实际等原则,实施统筹与支撑相统一、自察与培训相统一、融合和联动相统一等方法,要求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各司其职,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第八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未来展望”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本章主要从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等三个维度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到新时代下的“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化,将推动“全课程育人”局面的形成、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陈钦玲[4](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公民道德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千秋伟业,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党中央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在了重要的地位并做出了一系列相关论述,明确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重大部署与重大举措,这是我国锚定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的关键事项。大学生,作为公民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青少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新时代的受教育者,又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强有力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进程,而大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水平对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进行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研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切入点,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依据,比较了20世纪初与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新的发展,总结了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积极形势与问题所在,简要分析了公民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原因,最后重点探索了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路径建设,一是基本方法,二是发展途径,方法主要从三大方面进行分析,即立足整体、强化教育以及综合保障,首先以统筹兼顾的方法简要谈公民道德建设的科学性要求,其次从促进大学生公民道德“知情意行”的发展入手,提升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水平,最后从外部条件的保障谈基本方法。途径从四大方面探索,一是思想建设,二是阵地建设,三是制度建设,四是培育责任意识。通过对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为做好大学生公民道德实践工作、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水平、提升大学生公民道德质量提供了一把钥匙。
闫佳伟[5](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路博琳[6](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当前中国的社会公共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参与对象也不断增加,对人们的社会公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更加剧了社会公共生活的不稳定因素的出现,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新局势、新要求,更要提升整体的社会公德意识水平。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群体,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要责任,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水平关系到社会整体的精神文明状态,是国家整体形象的代表。尽管目前新时代大学生整体的社会公德意识较为清晰,但仍有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认同感不强,仍然存在社会公德失范的现象,所以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工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存在问题的分析,旨在提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路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时代新人。主要从五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对社会公德意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现状等进行具体的论述。第二部分,首先梳理了社会公德意识相关概念,其次进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相关理论基础的论述。第三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原则及必要性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重点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进行调查,并对通过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方面总结出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主要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现实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及要求,总结出有效、切实可行的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路径。
刘佳[7](2020)在《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及其培育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强和提升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如何根据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结构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提升路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呢?采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明确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内涵及内容;其次,通过文献综述与理论思维,厘清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理智脉络,确定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维度,依据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理论以及特点,编制《高校思政课教学获得感问卷》;最后,运用SPSS25.0对801份有效问卷所测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等,从而揭示出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六大结构特征,包括:总体特征、思政知识获得感特征、思想获得感特征、法律获得感特征、道德获得感特征、心理获得感特征;获得了八大研究结论:比如说,(1)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状况相对较好。(2)人口统计学因素对于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影响程度最为显着的是政治面貌与年级。(3)大学生对于懂法获得感与用法能力的获得感相对较低,致使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法律获得感不太理想。知法对法律获得感的影响相对较大。法律内容对知法的影响相对较大。生活守法对守法的影响相对较大。法律特征对懂法的影响相对较大。用法能力对用法的影响相对较大。(4)大学生对于社会公德的获得感与职业观念的获得感相对较低,致使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道德获得感不太理想。社会公德对道德获得感的影响相对较大。婚姻恋爱观对家庭美德的影响相对较大。公共生活道德对社会公德的影响相对较大。职业态度对职业道德的影响相对较大。依据上述研究中揭示出的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结构特征并结合思政课教学的现实情况,提出增强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实效性的对策。首先,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满足学生需求,提升思政知识获得感;其次,立足生活价值和认知实践培育,提升思想获得感;第三,加强法治意识和用法能力培育,提升法律获得感;第四,拓宽社会公德与职业教育途径,提升道德获得感;最后,依托情感体验与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心理获得感。
巴春霞[8](2020)在《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我国大学生德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德育思想、借鉴中国优秀传统德育理论,针对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作出了许多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重要论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重要论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对新时期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教育引导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作为锻造优秀人才的“大熔炉”,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思想,立足高校育人实践,坚持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始终遵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守正创新,齐抓共管,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科学原则。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在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重要论述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个人协同配合,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谢春芳[9](2020)在《新时代高等学校培育时代新人的任务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育人目标,是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党和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回答,明确了教育坚持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指明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青年是时代新人的主体,新时代大学生是青年的中坚力量,是青年群体中具有较强可塑性的群体。因此,“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与核心在于将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等学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育人目标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在新时代,高校培育时代新人是对党和国家重视青年人才培育这一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高校培育时代新人能够将大学生培养成可为的人才力量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力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另一方面,促进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对于青年群体来说,能够强劲青年群体的力量,巩固青年历史地位;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能够帮助大学生化解其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矛盾,促进大学生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大学生成人成才。明确时代新人培育的主要任务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前提。高校培育时代新人要引导大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实践中体悟理想信念的深刻内涵;引导大学生练就过硬的本领技能,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引导大学生塑造高尚的品德修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积极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大学生涵育不懈的奋斗精神,敢于担当责任,勇于创新创造,勤于笃实力行以实现奋斗的目标。新时代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要求,根据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高校必须创新时代新人培育的基本方法,为更有针对性地将大学生培育成为时代新人提供理论借鉴与方法指导。因此,高校时代新人培育必须将理论教育法与实践教育法相融合,利用榜样示范法以增强大学生精神内驱力,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挥多元媒体教育法的作用,融大学生知情意信行发展为一体,促进多种方法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大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
石莹[10](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二、社会公德是大学生德育的基本着力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公德是大学生德育的基本着力点(论文提纲范文)
(1)康德法学思想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康德法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法的定义 |
(二)自然法与实在法 |
(三)法治思想 |
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
(一)宏观层面:政治道德保障 |
(二)中观层面:社会公德引领 |
(三)微观层面:个人品德建设 |
三、康德法学思想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 |
(一)从“法的定义”中定位大学生法教育的切入点 |
(二)从“法律义务的三个基本类型”中明确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 |
1.“成为正直的人” |
2.“勿对他人不法” |
3.“与他人共存于社会,以确保财产” |
四、结语 |
(3)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 |
2.1.1 “课程” |
2.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 |
2.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 |
2.2.1 隐蔽性 |
2.2.2 依附性 |
2.2.3 浸润性 |
2.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 |
2.3.1 政治导向 |
2.3.2 寓德于课 |
2.3.3 人文立课 |
2.3.4 价值引领 |
2.4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
2.4.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根本区别 |
2.4.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价值契合 |
2.4.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统一 |
第3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
3.1 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 |
3.1.1 勘探专业课程育人元素的需要 |
3.1.2 铸牢专业课教师政治信仰的需要 |
3.1.3 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需要 |
3.2 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 |
3.2.1 更新教育理念的需要 |
3.2.2 完善教育方法的需要 |
3.2.3 增强教育实践的需要 |
3.3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 |
3.3.1 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3.3.2 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需要 |
3.3.3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4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
4.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4.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4.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
4.2 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 |
4.2.1 课程文化发展理论 |
4.2.2 有效教学理论 |
4.2.3 潜在课程理论 |
4.2.4 建构主义理论 |
第5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
5.1 政治引导 |
5.1.1 政治理论教育 |
5.1.2 政治认同教育 |
5.1.3 家国情怀教育 |
5.2 思想引领 |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5.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5.2.3 宪法法治意识教育 |
5.3 道德熏陶 |
5.3.1 社会公德教育 |
5.3.2 职业道德教育 |
5.3.3 个人品德教育 |
第6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
6.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 |
6.1.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日渐丰富 |
6.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日渐增多 |
6.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
6.2.1 部分高等院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 |
6.2.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 |
6.2.3 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不买帐” |
6.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
6.3.1 部分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
6.3.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理论水平不足 |
6.3.3 部分大学生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认识模糊 |
第7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
7.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
7.1.1 党委领导原则 |
7.1.2 协同共建原则 |
7.1.3 贴近实际原则 |
7.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
7.2.1 统筹和支撑相统一 |
7.2.2 自察和培训相统一 |
7.2.3 融合和联动相统一 |
7.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
7.3.1 党委、宣传部、教育处各司其职 |
7.3.2 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 |
7.3.3 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 |
第8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 |
8.1 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 |
8.1.1 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科内容更有深度 |
8.1.2 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 |
8.1.3 提升教育效果,使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
8.2 实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
8.2.1 为高等院校夯实办学方向提供新理念 |
8.2.2 为高等院校贯彻立德树人提供新队伍 |
8.2.3 为高等院校形成育人合力提供新途径 |
8.3 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
8.3.1 贯通育人实践协同机制 |
8.3.2 完善育人队伍协作机制 |
8.3.3 激发育人价值认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基本概念释析 |
1.道德 |
2.公民道德 |
3.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五)创新点 |
一、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基本规范:“四德”建设 |
(二)核心要求:为人民服务 |
(三)实践原则:集体主义 |
(四)价值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道德的相关论述 |
(二)列宁灌输论 |
(三)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公民道德的重要论述 |
三、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境遇 |
(一)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要求 |
1.指导思想:突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 |
2.主要内容:拓展第四个着力点——个人品德建设 |
3.实践举措:强化各类阵地的道德教育实践 |
4.精准主体:强调以青少年为关键主体之一 |
5.新增场域:创造性提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
(二)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积极态势 |
1.公民道德建设平台拓宽 |
2.公民道德建设途径丰富 |
3.公民道德建设内容深入 |
(三)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问题表现 |
1.公民道德价值信念有待强化 |
2.公民道德管理制度有待提升 |
3.公民道德实践行为有待增强 |
4.网络公民道德存在失范现象 |
5.公民道德责任意识需要提升 |
(四)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1.自身道德因子的影响 |
2.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 |
四、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方法 |
(一)立足整体: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科学性 |
1.统筹兼顾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建设 |
2.坚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
(二)强化教育:把立德树人贯穿道德教育全过程 |
1.以自我教育法树立科学的公民道德规范认知 |
2.以理论教育法形成正确的公民道德价值取向 |
3.以实践教育法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习惯 |
(三)综合保障:发掘外部道德资源的有力支撑 |
1.以典型示范法发激活榜样的良好影响力 |
2.以环境熏陶法优化公民道德建设风气 |
3.以心理疏导法培育健康理性心态 |
五、新时代推进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途径 |
(一)承扬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 |
1.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历史底蕴 |
2.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 |
(二)依靠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多元阵地 |
1.重视家庭美德影响的基础性地位 |
2.夯实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阵地 |
3.守牢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网络空间 |
(三)优化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制度环境 |
1.正确运用制约大学生公民道德的法律规章 |
2.具体发挥高校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的约束作用 |
3.制定完善大学生公民道德实践行为的评价制度 |
4.依靠道德社会监督的三重机制 |
(四)培育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责任意识 |
1.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社会责任意识 |
2.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家庭责任意识 |
3.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职业责任意识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概述 |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概念及功能 |
一、社会公德意识的内涵 |
二、社会公德的功能 |
三、社会公德与其他道德的关系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二、习近平的新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论述 |
三、经典道德教育理论 |
四、群体动力理论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
一、新时代对公民道德的新要求 |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
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
四、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要求 |
五、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内容及原则 |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内容及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内容 |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要求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原则 |
一、时代性与方向性相统一 |
二、集体与个体培育相结合 |
三、高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问卷和访谈情况 |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总体分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存在的问题 |
一、对社会公德培育的重视不足 |
二、社会公德行为与意识的不一致 |
三、践行遵纪守法的意志不坚定 |
四、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欠缺 |
五、助人为乐意识较为薄弱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
二、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有待加强 |
三、家庭对社会公德教育重视度不够 |
四、大学生自我约束力差 |
五、受到不良群体行为的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路径 |
第一节 促进良好社会公德培育环境的形成 |
一、强化政府的法律制度保障 |
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德意识 |
三、发挥大众媒体的宣扬作用 |
第二节 增强高校社会公德教育实效性 |
一、强调高校教育引导作用 |
二、营造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 |
三、灵活创新高校教学中社会公德培育方式方法 |
四、丰富大学生社会公德实践环节 |
第三节 重视家庭在社会公德培育的作用 |
一、家长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形象 |
二、家长要转变错误的教育方式 |
第四节 提升大学生自我修养 |
一、不断学习社会公德知识 |
二、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 |
三、提高自身的自律自省意识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及其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4.1 编制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获得感问卷》 |
1.4.2 揭示了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维度特征 |
第二章 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理论途释 |
2.1 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内涵 |
2.1.1 获得感 |
2.1.2 思政课教学获得感 |
2.2 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内容 |
2.2.1 知识层面的获得感 |
2.2.2 思想层面的获得感 |
2.2.3 心理层面的获得感 |
2.2.4 道德层面的获得感 |
2.2.5 行为层面的获得感 |
2.3 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理论渊源 |
2.3.1 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直接理论基础 |
2.3.2 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学科借鉴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假设 |
3.2 问卷设计 |
3.2.1 维度确定的依据 |
3.2.2 维度的操作定义 |
3.2.3 问卷测题的编排 |
3.2.4 样本的选择 |
3.2.5 研究工具与施测程序 |
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3.3.1 信度 |
3.3.2 效度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结构特征 |
4.1.1 总体特征 |
4.1.2 思政知识获得感维度特征 |
4.1.3 思想获得感维度特征 |
4.1.4 法律获得感维度特征 |
4.1.5 道德获得感维度特征 |
4.1.6 心理获得感维度特征 |
4.1.7 研究假设验证 |
4.2 结果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 |
5.1 结论 |
5.2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对策 |
5.2.1 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满足学生需求,提升思政知识获得感 |
5.2.2 立足生活价值和认知实践培育,提升思想获得感 |
5.2.3 加强法治意识和用法能力培育,提升法律获得感 |
5.2.4 拓宽社会公德与职业教育途径,提升道德获得感 |
5.2.5 依托情感体验与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心理获得感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高校思政课教学获得感问卷 |
(8)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概念界定和主要内容研究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重要论述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渊源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重要论述的提出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德育思想 |
三、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主要内容的论述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理想信念教育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三节 社会公德教育 |
第四节 职业道德教育 |
第五节 家庭美德教育 |
第六节 个人品德教育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原则及途径的重要论述 |
第一节 大学生德育原则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 |
二、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 |
三、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 |
四、坚持齐抓共管的原则 |
五、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德育途径 |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德育保障机制 |
二、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
三、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 |
四、注重家风教育 |
五、严私德培育良好个人品德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 |
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一、为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
二、为大学生助推“中国梦”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
三、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科学指南 |
四、指导大学生在服务奉献中担当社会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新时代高等学校培育时代新人的任务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培育时代新人是高等学校的时代使命 |
(一) 我国高校育人目标的时代演进 |
1. 培育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 |
2. 培育“四有”新人 |
3. 培育坚持“四个统一”的跨世纪人才 |
4. 培育“四个新一代”的青年人才 |
5.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二)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需要 |
1. 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
2. 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
3.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人才 |
4. 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青春力量 |
(三)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是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要求的需要 |
1. 是巩固青年历史地位的需要 |
2. 是帮助大学生化解现实矛盾的需要 |
3. 是促进大学生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
二、新时代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主要任务 |
(一) 引导大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
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2.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二) 引导大学生练就过硬的本领技能 |
1. 求得真学问 |
2. 练就真本领 |
(三) 引导大学生塑造高尚的品德修养 |
1.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
2. 自觉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
3. 积极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
(四) 引导大学生涵育不懈的奋斗精神 |
1. 敢于担当责任以保持奋斗的动力 |
2. 勇于创新创造以彰显奋斗的活力 |
3. 勤于笃实力行以实现奋斗的目标 |
三、新时代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方法 |
(一) 以融合发展为导向,实现理论教育法与实践教育法的统一 |
1.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
2. 注重社会实践,在回归生活中引导大学生体验成长 |
(二) 以情感激励为动力,确立榜样示范法 |
1. 发挥先进典型的积极示范作用 |
2. 将负面典型的警示作用与理性引导相结合 |
(三) 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
1. 协同多方资源,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格局 |
2. 将自我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
(四) 以现代科技为手段,确立多元媒体教育法 |
1. 优势互补,发挥融媒体的育人作用 |
2. 与时俱进,促进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和谐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道德 |
1.5.2 道德教育 |
1.5.3 君子人格 |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
2.1 历史演进 |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
2.2 基本特征 |
2.2.1 人文性 |
2.2.2 实践性 |
2.2.3 普遍性 |
2.2.4 内在超越性 |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融入的必要性 |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 融入的可能性 |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
4.2 德育内容融入 |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
5.2 德育方法融入 |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
6.1 基本原则 |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
6.2 实施路径 |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社会公德是大学生德育的基本着力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康德法学思想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J]. 邱珍,张宏旭. 河西学院学报, 2021(04)
- [2]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变革研究[D]. 朱悦嘉.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 杨金铎. 吉林大学, 2021(01)
- [4]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研究[D]. 陈钦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研究[D]. 路博琳.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7)
- [7]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及其培育路径研究[D]. 刘佳.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8]习近平关于大学生德育重要论述研究[D]. 巴春霞. 闽南师范大学, 2020(11)
- [9]新时代高等学校培育时代新人的任务与方法研究[D]. 谢春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