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界面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界面,骨料,混凝土,吸水率,硬度,微结构,荷载。
界面区论文文献综述
郭寅川,申爱琴,王胜难,李鹏,周胜波[1](2019)在《季冻区路面混凝土界面区劣化行为及与强度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季冻区路面混凝土界面区在自然环境与车辆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劣化机理,以及界面区劣化对路面耐久性的影响,通过室内设计普通交通环境和超载条件下的荷载-冻融-干湿循环叁场耦合试验模拟路面水泥混凝土实际工作环境,并与普通交通条件下的疲劳荷载单因素试验及荷载-冻融双场耦合试验进行对比,以探求季冻区路面混凝土界面区劣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扫描电镜观测和X射线能谱分析分别测定在混凝土处于不同耦合作用阶段的界面区细观结构、钙硅比变化;采用静态弯拉强度试验测定叁场耦合下各阶段的混凝土力学性能,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揭示路面混凝土界面区劣化行为与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季冻区路面混凝土运营时,车辆荷载主要引起混凝土界面区沿原生微裂缝的局部损坏;冻融循环伴随干湿交替的环境作用促使裂缝在各方向蔓延形成大片缺陷,且该界面区劣化行为是物理-化学过程。主要表现为,路面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呈下降趋势;界面区大量裂缝交叉贯通,密实度显着降低,氢氧化钙结晶析出;超载情况下,疲劳寿命急剧缩短,且界面区内部微裂纹的宽度显着增大。混凝土疲劳破坏时,界面区临界损伤阈值为:界面区宽度为70μm;密实度为50.96%~54.25%;微裂缝最大长度在24.48~26.04μm之间;微裂缝最大宽度在11.73~15.72μm之间。可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描述混凝土强度与界面区结构缺陷之间的定量关系,各结构参数对强度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密实度、裂纹宽度、裂纹长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陈东运,高明,李拥华,徐飞,赵磊[2](2019)在《MoO_3/Si界面区钼掺杂非晶氧化硅层形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通过模拟MoO_3/Si界面反应,研究了MoO_x薄膜沉积中原子、分子的吸附、扩散和成核过程,从原子尺度阐明了缓冲层钼掺杂非晶氧化硅(a-SiO_x(Mo))物质的形成和机理.结果表明,在1500 K温度下, MoO_3/Si界面区由Mo, O, Si叁种原子混合,可形成新的稳定的物相.热蒸发沉积初始时, MoO_3中的两个O原子和Si成键更加稳定,同时伴随着电子从Si到O的转移,钝化了硅表面的悬挂键. MoO_3中氧空位的形成能小于SiO_2中氧空位的形成能,使得O原子容易从MoO_3中迁移至Si衬底一侧,从而形成氧化硅层;替位缺陷中, Si替位MoO_3中的Mo的形成能远远大于Mo替位SiO_2中的Si的形成能,使得Mo容易掺杂进入氧化硅中.因此,在晶硅(100)面上沉积MoO_3薄膜时, MoO_3中的O原子先与Si成键,形成氧化硅层,随后部分Mo原子替位氧化硅中的Si原子,最终形成含有钼掺杂的非晶氧化硅层.(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一鸣,贺智敏,沈黄冰,柳俊哲,巴明芳[3](2019)在《偏高岭土对蒸养混凝土界面区显微硬度及统计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蒸养掺偏高岭土(MK)混凝土界面区的微观力学性能,测试了不同MK掺量蒸养混凝土界面区的显微硬度,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界面区显微硬度数据处理,并结合热重分析和电镜观察阐明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界面区显微硬度数据呈明显的离散分布特征,并不符合通常认为的正态分布,而更符合3-Parameter Lognormal Logistic分布;运用统计分析得到的界面区显微硬度曲线离散性较低,对界面区强度表征更加准确;掺偏高岭土增强了界面区显微硬度;随龄期增长,界面区显微硬度值增加,宽度减小;蒸养条件下,偏高岭土发生二次水化反应,消耗Ca(OH)_2晶体,生成更多的C-S-H凝胶,强化了界面区。(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继娜,徐开东,李志新,马先伟,牛季收[4](2019)在《原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界面区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了原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界面区微结构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相同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情况下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界面区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强度等级相同时,为了达到与普通混凝土相同的流动度,再生混凝土中除了加入一定量的附加水之外,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泥浆,且随着原生混凝土强度的增加,水泥浆的加入量逐渐增加;在侧向无限制受压破坏时,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破坏形式基本相同,且原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式影响不大;强度等级相同时,再生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且随着原生混凝土强度的增加,早期强度逐渐降低,28 d强度逐渐增大;水灰比相同时,普通混凝土各个龄期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再生混凝土。(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01期)
范凯[5](2018)在《核电异种金属焊接接头材料界面区的局部断裂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核电主设备一回路系统中,存在许多连接核压力容器接管嘴与安全端的异种金属焊接接头。核电站运行历史表明,这种多材料构成的焊接接头中的材料界面区是发生应力腐蚀和断裂失效的薄弱环节,因而属于核安全重点关注部位。当材料界面区在制造和服役中产生裂纹缺陷时,由于裂纹两侧材料存在强度、硬化性能及本质韧性的差异,即力学性能的失配,使裂尖前塑性变形、应力场和应力状态存在复杂性,从而使其断裂阻力和裂纹扩展路径发生复杂变化,给接头结构完整性的设计和评定带来困难。为了准确评价这种接头的界面区裂纹对结构完整性的影响,需要对力学性能失配及其引起的材料拘束效应对界面区裂纹的起裂/扩展行为的影响及进而对断裂阻力的影响进行系统深入的单因素研究,以掌握其规律性,探寻所有因素耦合在一起时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中作者以新一代核电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镍基Alloy52M异种金属焊接接头材料界面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及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基于GTN损伤力学模型的有限元法,研究了硬化失配和材料本质韧性失配对双金属材料界面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两种材料硬化性能之间的失配所引起的材料拘束效应会使界面裂纹的断裂阻力降低。随着硬化失配程度的增加,断裂阻力降低的程度增加。本质韧性失配对双金属材料界面裂纹断裂行为的影响与强度失配水平有关。当界面处于高强度失配与低韧性失配时,裂纹的扩展路径和断裂行为主要受强度失配的控制;当界面处于低强度失配与高韧性失配时,界面裂纹的扩展路径与断裂行为主要受韧性失配的控制。(2)对不同几何与材料复合拘束水平下双金属材料界面裂纹的扩展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拘束对双金属材料界面裂纹试样断裂行为的影响与该试样的几何拘束水平有关。当试样几何拘束水平较低,材料拘束对双金属材料界面的断裂阻力的影响不明显;当试样几何拘束处于中等水平时,材料拘束对界面断裂阻力的影响十分明显;随着试样几何拘束水平的进一步增加,界面的断裂阻力逐渐由几何拘束水平主导,材料拘束的影响作用逐渐变弱,并且此时的裂纹扩展路径偏移程度也逐渐降低。(3)对核电安全端异种金属焊接接头材料界面区中不同位置裂纹的断裂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裂纹两侧材料本质韧性差异较小的裂纹,断裂阻力和裂纹扩展路径主要由局部强度和硬化失配控制,裂纹扩展路径通常偏向强度较低、硬化性能较低的材料区。对于裂纹两侧材料本质韧性差异明显的裂纹,裂纹扩展路径和断裂阻力主要受局部力学(强度和硬化性能)失配和本质韧性的交互作用控制,裂纹通常偏向强度和本质韧性较低的材料区扩展。此外,界面区力学性能的不均匀性会造成断裂韧度更大的变化幅度及尺度范围。(4)对核电安全端异种金属焊接接头中两个界面区不同位置的裂纹计算了拘束参数Ap,研究了该参数表征界面区材料拘束的能力。结果表明,当裂尖等效塑性应变εp等值线所包围的绝大多数区域分布在裂纹所处材料内时,参数Ap可以表征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界面区由裂纹初始位置所引起的材料拘束效应。基于参数Ap,可以建立异种金属焊接界面区断裂韧度与材料拘束的关联线,其可以用来获得界面区裂纹的拘束相关的断裂韧度。(5)通过小尺寸平板试样拉伸试验和单边缺口弯曲试样断裂试验,测定了两种不同制造工艺下的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含隔离层和无隔离层)及其挖槽补焊接头不同位置的局部力学性能、断裂韧度和裂纹扩展阻力。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安全端接头设计、焊接制造和挖槽补焊工艺条件下,所得到的接头母材和焊缝的宏观力学性能、接头局部区的强度、塑性和断裂韧度的差别不大。表明无隔离层的安全端接头的简化制造工艺及两种接头的挖槽补焊对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断裂韧度影响不大,在实际制造中是可行的。(6)模拟研究了两种核电安全端异种金属焊接结构(含隔离层和无隔离层结构)的变形、承载能力和断裂行为。结果表明,两种焊接结构的塑性垮塌和整体屈服极限弯矩主要由低屈服强度的316L材料的整体屈服控制,而与裂纹位置无关。此外,当裂纹位于安全端焊接结构中高屈服强度材料内时,宏观材料强度失配对于结构裂纹扩展阻力与承载能力的提高具有有利影响;当裂纹位于安全端焊接结构中低屈服强度材料内时,宏观材料强度失配具有不利影响。两种异种金属焊接结构的强度基本相同,低屈服强度的316L安全端管及其焊接区是结构最为薄弱的区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对于无隔离层的安全端焊接结构,焊缝宽度主要影响焊缝区裂纹的承载能力和断裂阻力,对结构中最为薄弱的Alloy52Mw/316L界面裂纹几乎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8-07-10)
郭寅川,林森林,申爱琴,李鹏,周胜波[6](2018)在《叁场耦合下路面混凝土界面区结构的损伤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界面区是水泥混凝土结构中的薄弱区域,为揭示华北地区路面混凝土界面区结构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损伤机理,通过室内试验模拟路面混凝土在荷载、冻融和干湿叁场耦合下的工作状态,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工作阶段的路面混凝土界面区结构进行图像提取与分析,揭示路面水泥混凝土在叁场耦合下界面区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而研究叁场耦合作用下路面水泥混凝土细观损伤机制.结果表明:标准养护3个月后混凝土的界面区宽度在30~40μm之间;随着荷载、冻融和干湿循环叁场耦合作用时间的增长,混凝土疲劳寿命明显缩短,达到疲劳破坏时,界面区宽度接近60~70μm;叁场耦合作用下界面区的扩展速度明显增加,混凝土的结构密实度逐渐降低,最大裂缝长度先延伸然后减小,而裂缝最大宽度则逐渐增加;最终确定了混凝土疲劳破坏时界面区宽度范围以及界面区结构破坏特征参数临界值.(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张高展,魏琦,丁庆军,张晓佳[7](2018)在《轻集料吸水率对轻集料-水泥石界面区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固体核磁共振硅谱(29Si NMR)和显微硬度计,定量表征了轻集料-水泥石界面区的水化程度、水化硅酸钙(C-S-H)凝胶聚合度和力学性能,研究了轻集料吸水率对轻集料-水泥石界面区力学性能和C-S-H凝胶微结构的影响规律,并以此验证了预湿轻集料的内养护效应.结果表明:轻集料-水泥石界面区的水化程度、C-S-H凝胶聚合度和显微硬度均高于水泥石基体;轻集料吸水率越大,轻集料-水泥石界面区的水化程度、C-S-H凝胶聚合度和显微硬度越高,预湿轻集料的内养护作用越明显.(本文来源于《建筑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谢东日,闵道敏,刘文凤,李盛涛,康文斌[8](2018)在《介质击穿与界面区陷阱特性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介质击穿与陷阱特性的关联,分别制备掺杂1%质量分数的聚丙烯/氮化铝和聚丙烯/氧化铝纳米复合电介质,测试了试样的热刺激电流、介电频谱、电阻率和直流击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电介质的深陷阱密度、体积电阻率和直流击穿强度均高于纯聚丙烯试样。分析发现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电阻率和击穿场强与深陷阱密度呈正相关性,深陷阱密度增加,其电阻率和击穿场强增加。基于电荷输运模型和交互区势垒模型,解释了直流击穿机理:介质体内深陷阱密度的增多来源于纳米掺杂形成的界面区;深陷阱密度的增加增强了捕获效应,限制了载流子迁移,导致载流子平均自由程、载流子迁移率和能量减小,使得电导率降低;高场强时,捕获效应增强抑制了介质体内载流子倍增过程,导致碰撞电离不易发生,直流击穿场强增加。(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周双喜,韩震,魏星,魏永起,喻乐华[9](2018)在《骨料含量和界面区体积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混凝土视为由骨料、界面区和砂浆所组成的叁相复合材料,利用MATLAB软件建立混凝土粗骨料随机模型.把模型导入COMSOL软件,通过设定不同骨料含量和界面区体积,来探究这2种因素对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的影响.首先借助试验设计方法验证了所建立的随机模型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进而确定了其模拟精度,并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随后展开了骨料含量和界面区体积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影响的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受骨料含量和界面区体积的影响;骨料含量的增加抑制了氯离子的扩散性能,表现为骨料的曲折效应;界面区体积的增加加速了氯离子的扩散性能,表现为界面效应;随着骨料含量的增加,界面效应越来越明显.(本文来源于《建筑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江浩[10](2017)在《预制节段桥胶接缝界面区氯离子传输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制节段桥制作质量高,施工速度快,因而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桥梁工程中,其中不乏氯盐环境中的应用;但是,截至目前,其耐久性问题尚未得到必要的针对性关注。氯离子是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保护层脱落等耐久性问题的重要因素,而胶接缝界面区是节段桥抗氯离子侵蚀的薄弱部位,研究氯离子在该部位的传输行为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工程意义。因此,本文以节段桥胶接缝界面区作为研究对象,考虑无应力、恒定压应力和疲劳压应力叁个层面的力学作用条件,开展氯盐侵蚀与力学荷载长期共同作用的试验模拟,研究氯离子在节段桥胶接缝界面区的传输行为。氯盐侵蚀与力学荷载长期共同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氯离子在胶接缝界面区随时间延长而不断积累;氯盐干湿循环作用引起界面区表层氯离子浓度分布不规则,但在深层分布规律性明显,即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无应力状态下,胶接缝界面区氯离子浓度分布存在“漏斗效应”,即接缝位置氯离子浓度高于远离接缝位置;恒定压应力的引入使胶接缝界面区氯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发生改变,应力比较小时仍表现出“漏斗效应”,应力比较大时则出现“反漏斗效应”,即接缝位置氯离子浓度低于远离接缝位置;初始压应力较低时,疲劳次数和疲劳应力幅对接缝位置氯离子传输影响明显,接缝位置与远离接缝位置氯离子浓度差异显着,“漏斗效应”加剧;初始压应力较高时,高初始压应力和疲劳压应力对界面区整体氯离子传输产生影响,胶接缝界面区出现“漏斗效应”和“反漏斗效应”并存的现象。胶接缝界面区细观结构对氯离子传输行为具有关键影响。界面区粗骨料稀释效应和曲折效应的弱化以及砂浆-骨料界面区效应是引起“漏斗效应”的主要原因。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DIP)对胶接缝界面区粗骨料体积分数进行统计,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得到胶接缝界面区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布模型,继而借助Fick扩散定律建立了无应力状态胶接缝界面区氯离子浓度时空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恒定压应力对氯离子扩散特性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拟合,获得了恒定压应力状态下胶接缝界面区氯离子浓度时空分布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7-05-01)
界面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通过模拟MoO_3/Si界面反应,研究了MoO_x薄膜沉积中原子、分子的吸附、扩散和成核过程,从原子尺度阐明了缓冲层钼掺杂非晶氧化硅(a-SiO_x(Mo))物质的形成和机理.结果表明,在1500 K温度下, MoO_3/Si界面区由Mo, O, Si叁种原子混合,可形成新的稳定的物相.热蒸发沉积初始时, MoO_3中的两个O原子和Si成键更加稳定,同时伴随着电子从Si到O的转移,钝化了硅表面的悬挂键. MoO_3中氧空位的形成能小于SiO_2中氧空位的形成能,使得O原子容易从MoO_3中迁移至Si衬底一侧,从而形成氧化硅层;替位缺陷中, Si替位MoO_3中的Mo的形成能远远大于Mo替位SiO_2中的Si的形成能,使得Mo容易掺杂进入氧化硅中.因此,在晶硅(100)面上沉积MoO_3薄膜时, MoO_3中的O原子先与Si成键,形成氧化硅层,随后部分Mo原子替位氧化硅中的Si原子,最终形成含有钼掺杂的非晶氧化硅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界面区论文参考文献
[1].郭寅川,申爱琴,王胜难,李鹏,周胜波.季冻区路面混凝土界面区劣化行为及与强度相关性[J].中国公路学报.2019
[2].陈东运,高明,李拥华,徐飞,赵磊.MoO_3/Si界面区钼掺杂非晶氧化硅层形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19
[3].李一鸣,贺智敏,沈黄冰,柳俊哲,巴明芳.偏高岭土对蒸养混凝土界面区显微硬度及统计分布的影响[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
[4].王继娜,徐开东,李志新,马先伟,牛季收.原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界面区微结构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5].范凯.核电异种金属焊接接头材料界面区的局部断裂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
[6].郭寅川,林森林,申爱琴,李鹏,周胜波.叁场耦合下路面混凝土界面区结构的损伤机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张高展,魏琦,丁庆军,张晓佳.轻集料吸水率对轻集料-水泥石界面区特性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8
[8].谢东日,闵道敏,刘文凤,李盛涛,康文斌.介质击穿与界面区陷阱特性的关联[J].高电压技术.2018
[9].周双喜,韩震,魏星,魏永起,喻乐华.骨料含量和界面区体积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8
[10].王江浩.预制节段桥胶接缝界面区氯离子传输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