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滑坡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滑坡,稳定性,特征,评价,数值,斜拉桥,勉县。
滑坡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贾伟洁,王治华[1](2019)在《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滑坡活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以东苗家滑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综合校正后的2002—2016年间9景高分辨率影像、加密的ASTER GDEM高程数据产品和1∶20万洛阳市幅区域地质图,采用数字滑坡技术解译了洛阳市东苗家滑坡地形地貌,分析了滑坡形成条件和活动特征,并推测了滑坡稳定性现状。结果显示,东苗家滑坡过程可以分为首次滑坡活动、随后牵引活动、前部滑坡活动和后续滑坡活动4个阶段;形成7个平台和前部陡坡的四级台地地形;东苗家滑坡的总方量约为425. 4万m3;整体和各局部无明显变形位移现象,状态稳定。(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遥感》期刊2019年04期)
黄光锡,饶涛[2](2019)在《某滑坡成灾特征分析及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某滑坡的勘查成果,在对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抗滑桩+截排水+裂缝填塞+坡面生态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最终达到消除滑坡隐患的效果,为该滑坡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黄团伟,李小雄,陈思宇[3](2019)在《托口水电站田坪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托口水电站水库运行过程中,水库右岸的田坪斜坡地带库岸边坡发生了滑移变形,滑坡场区内有多户居民房屋和一条复建公路,存在安全隐患。本文通过研究滑坡的基本特征、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及评价,对其后续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进行了预测并提出工程治理方案建议,从而为其他类似滑坡的稳定分析与治理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35期)
陈亚光[4](2019)在《宝兰客专天水市王家墩滑坡地震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水市秦安县王家墩滑坡为宝兰客专沿线巨型古滑坡群,宝兰客运专线秦安隧道穿其而过。以王家墩滑坡为研究对象,围绕工程中静、动力抗滑稳定性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调查对影响王家墩古滑坡稳定性的地质构造、场地工程条件等内在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动力分析,对王家墩古滑坡在地震载荷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明确地震荷载作用下,王家墩古滑坡失稳影响因素、地震荷载与滑坡失稳破坏间的关系。采用动力有限元法和强度折减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动力抗滑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采用位移突变的方法来确定边坡动力失稳及动力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时的水平推力对王家墩古滑坡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表现为上部坡体的整体滑移和隧道入口段黄土堆积层局部失稳滑塌;在天然状态下坡体处于稳定状态,在遭遇未来该区域中强地震作用时,该斜坡会发生失稳,黄土斜坡的整体滑动最容易出现在第叁阶坡体,沿着塑性应变最大的滑移面整体滑移;给出了坡体动力稳定性安全系数F_s=0.92。(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梁卫,卢书强,刘欣[5](2019)在《基于模糊数学和Geo-Studio的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不确定分析方法可以多层次、多范围量化评价指标,更好的反映各个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之间的数值联系。本研究应用模糊数学和Geo-Studio数值模拟对谭家河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然后结合监测数据加以分析。模糊数学得出隶属度最大值为0.373,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数值模拟滑坡稳定性系数为1.046,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并结合位移监测资料,得出滑坡最大位移位于滑坡中部监测点ZG289,位移累计达2.4m。本次研究为后续的评价和治理提出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34期)
胥中锐,朱奕文[6](2019)在《基于位移反分析法的斜拉桥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斜拉桥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方法斜拉桥数据关系模糊,导致分析准确度较差、数据集成度低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位移反分析法对斜拉桥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根据斜拉桥的建设环境,对斜拉桥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斜拉桥模型,以模型为工具采用位移反分析法对斜拉桥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勾股定理搭建斜拉桥数据关系,以搭建的斜拉桥数据关系为依据,基于极限平衡法计算斜拉桥滑坡稳定性系数,实现了斜拉桥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的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与传统的斜拉桥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方法相比较,提出的斜拉桥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方法极大的提升了分析准确度与数据集成度,充分说明提出的斜拉桥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方法具备更好的分析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曾刚,王世梅,郑俊,陈宇飞[7](2019)在《叁峡库区杨家沱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复活判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库库岸滑坡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选取叁峡库区杨家沱滑坡为对象开展了水库库岸滑坡的稳定性及失稳复活判据方面的研究。借助于GPS监测数据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判断,杨家沱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采用Geo-studio软件,分析了在库水位变动和最危险库水位变动迭加降雨两种工况下杨家沱滑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安全系数随库水位的上升不断增大,随库水位的下降而不断减小,属于典型的动水压力型滑坡;杨家沱滑坡最危险的库水变动工况是库水位以3 m/d的速度下降;杨家沱滑坡的复活判据为库水位以3 m/d速率下降同时迭加2 d雨强达358 mm/d的降雨。研究成果可为水利水电工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11期)
范慧琪[8](2019)在《基于极限平衡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防止山西孟家窑矿地表发生滑坡地质灾害,需分析孟家窑矿地表边坡稳定性。通过极限平衡法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并建立数值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高低水位下的滑坡稳定性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在低水位状态下,滑坡平均位移较小,滑坡较为稳定;而当滑坡处于高水位状态下时,滑坡位移较大,滑坡失稳结构成型。(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王凯,杨玉琼,高章[9](2019)在《江西井冈山市乌石头山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乌石头山滑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乌石头山滑坡为小型牵引式土质滑坡,滑坡的产生主要与滑坡体的岩土体性质、滑坡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降雨)及人工活动有关。对滑坡进行定量计算分析可知:自重工况下,坡体稳定系数1.44(>1.15),处于较为稳定状态;自重+暴雨工况下,坡体稳定系数1.03(<1.15),处于欠稳定状态,极端条件下坡体可能再次发生滑坡。(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矿山部分)》期刊2019年06期)
左晓峰,杨鹏[10](2019)在《基于FLAC3D数值分析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堆积层滑坡是秦巴山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尤其在雨季滑坡灾害频发。以勉县楼子沟滑坡为例,分析工程地质条件、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基于有限差分原理FLAC3D软件中强度折减法,对滑坡在天然、暴雨两种工况下稳定性进行评价,并与传统极限平衡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楼子沟滑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FLAC3D对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是可行的,对勉县堆积层滑坡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陕西水利》期刊2019年11期)
滑坡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据某滑坡的勘查成果,在对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抗滑桩+截排水+裂缝填塞+坡面生态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最终达到消除滑坡隐患的效果,为该滑坡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滑坡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贾伟洁,王治华.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滑坡活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以东苗家滑坡为例[J].国土资源遥感.2019
[2].黄光锡,饶涛.某滑坡成灾特征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19
[3].黄团伟,李小雄,陈思宇.托口水电站田坪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J].价值工程.2019
[4].陈亚光.宝兰客专天水市王家墩滑坡地震稳定性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9
[5].梁卫,卢书强,刘欣.基于模糊数学和Geo-Studio的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J].价值工程.2019
[6].胥中锐,朱奕文.基于位移反分析法的斜拉桥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J].科技通报.2019
[7].曾刚,王世梅,郑俊,陈宇飞.叁峡库区杨家沱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复活判据研究[J].人民长江.2019
[8].范慧琪.基于极限平衡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9
[9].王凯,杨玉琼,高章.江西井冈山市乌石头山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9
[10].左晓峰,杨鹏.基于FLAC3D数值分析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