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性研究论文_楼正达,骆俊峰,王伟强,徐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性,基因,棉蚜,赤霉病,芜菁,紫花苜蓿,生长素。

抗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楼正达,骆俊峰,王伟强,徐建[1](2019)在《阿比特龙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列腺癌是一种起源于前列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患者被诊断常已中晚期,发生病灶转移,经治疗特别是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绝大多数会由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CRPC几乎是所有前列腺癌进展的必经阶段~([1])。CRPC经过治疗后,几乎均会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 CRPC),治疗颇为棘手。阿比特龙是一类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在体内可转化成17-α羟化酶的雄(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马婷燕,李彦忠[2](2019)在《外源甜菜碱对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甜菜碱(glycine betaine, GB)作为一类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与提高植物抗逆性密切相关。为了探究外源甜菜碱对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幼苗抗逆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供试材料,采用150 mmol·L–1的NaCl溶液模拟中度盐胁迫,设置外源甜菜碱6个梯度浓度(0、10、20、30、40、50 mmol·L–1),并采取叶施和根注两种施用方式,分别对种子萌发和盆栽幼苗生长进行处理,通过分析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期生长过程中的相关指标,探究外源甜菜碱缓解NaCl对苜蓿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苜蓿受到NaCl胁迫后,种子萌发期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胚根长显着降低(P <0.05),苗期的株高、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各指标显着降低,MDA显着升高,SOD、POD及CAT的活性增强。2)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甜菜碱后,6项萌发性状和8项生理抗逆指标都显着升高,MDA显着降低。结果显示,叶施30 mmol·L–1与根注40 mmol·L–1时抗逆效果最佳,不仅有效提高了苜蓿种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还能促进苜蓿在盐渍环境下的生长发育。(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高娃,张冬梅,高振江,刘丹,尚春明[3](2019)在《番茄溃疡病病原的鉴定和抗性品种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番茄"CM966"病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的方法和形态学鉴定法对包头市采集的疑似番茄病株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期确定其分类地位;以17个番茄品系和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与番茄溃疡病相关的QTL位点中贡献率最高的Rcm5.1对17个番茄品系及品种进行特异性PCR扩增,同时进行田间接种试验,探究番茄溃疡病抗性种质资源。结果表明:采自4个不同番茄种植田的疑似溃疡病病株,均携带番茄溃疡病菌。经过BLAST比对,其中4个病原菌的分离物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Cmm)的一致性达90%以上,其中1个病原菌分离物序列与其它菌株亲缘关系较远;对17个番茄品系及品种进行检测,均不携带QTL位点中Rcm5.1点的抗性基因,但是田间接种试验表明有3个品系'山东荷兰''圣490'及'紫晶'表现为高抗,病情指数分别为2%、4%、4%。"160""CM966"'T54'及"普罗旺斯"表现为高感,病情指数均大于50%。(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23期)

李婉月,李锦阳,张培玲,牛丽华,单卫星[4](2019)在《利用病菌效应蛋白的识别原理分析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晚疫病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限制马铃薯可持续生产的重要因素,利用抗病品种控制该病害是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途径。晚疫病菌侵染马铃薯的过程中,通过其分泌的数量众多的效应蛋白抑制寄主免疫反应实现侵染。马铃薯与晚疫病菌的互作遵循经典的基因对基因理论,亦即品种特异的抗病性是通过其抗病基因对病菌效应基因的特异识别、激活植物免疫反应实现的。因此,可通过利用病菌效应蛋白来鉴定马铃薯资源材料的抗病基因组成,特别是鉴定潜在的抗病新基因,从而加速经典的马铃薯抗病育种进程。本研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基因瞬时表达技术,分析26个晚疫病菌效应蛋白基因(10个已知无毒基因和16个晚疫病菌侵染早期高度上调表达的候选核心RXLR效应基因)在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7份种质资源(ZY03,ZY05,ZY06,ZY07,ZY31,ZY16和ZY18)中的识别情况,初步分析其抗晚疫病基因构成,结果表明:Avrsmira2/Avr8能在所测试的7份种质资源材料中引发过敏性坏死反应,表明这些材料均含有R8抗病基因;候选核心效应基因E13和E31分别在ZY03和ZY07特异引起过敏性坏死反应,提示这些马铃薯含有可识别E13和E31的抗晚疫病新基因。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E13定位在细胞核与叶绿体。E13能促进致病疫霉的侵染并且能够有效抑制由BAX和INF1引发的PTI和由R1/Avr1和RB/Avrblb1引发的ETI反应抗病反应,表明E13通过抑制PTI和ETI促进致病疫霉菌的侵染和定殖。(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扶贫攻坚——陕西省农作物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12-13)

满卫萍,张志刚,刘栓桃,王荣花,王立华[5](2019)在《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病抗性等位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 TuMV)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十分复杂,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抗病材料之间抗性位点的异同,以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pp. pekinensis)高代自交系抗病材料'73'和国家级TuMV抗源材料'8407'为核心亲本,对9个抗病材料('73','8407','早219','07-372','07-14','河南304','322','826'和'07-55') TuMV抗性位点的异同进行研究,通过杂交和自交,构建F1、F2群体,并分别对子代和亲本接种TuMV的C4株系,根据F1的抗性表现和F2的抗性分离情况,判断不同组合之间抗性位点的异同。结果表明,抗病材料'73'、'322'和'07-55'与'8407'的抗性位点连锁但不等位,抗病材料'322'和'07-55'与'73'的抗性位点等位,抗病材料'早219'、'07-372'、'07-14'和'826'与'8407'的抗性位点等位;抗病材料'河南304'与上述材料的抗性位点均不等位。这一结果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病材料、开展大白菜抗TuMV分子标记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拓宽了大白菜TuMV抗性育种的种质资源,为大白菜抗TuMV育种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Lesley,Nernberg,张振玲[6](2019)在《酸化剂是解决“抗性”难题的利器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述了膳食酸化剂的组成和作用原理,从替代促生长素类抗生素(AGPS),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提高生长性能、控制沙门氏菌等肠道病原菌几个方面介绍了酸化剂的作用,并通过试验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酸化剂在"减抗"和"禁抗"中所起的作用,以期引起人们对酸化剂研究及推广的重视。(本文来源于《养猪》期刊2019年06期)

杜成章,龙珏臣,龚万灼,朱振东,宗绪晓[7](2019)在《蚕豆赤斑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斑病是世界蚕豆产区的主要病害,严重威胁蚕豆安全生产。为明确蚕豆赤斑病的抗性遗传规律,本研究用赤斑病抗性较好的蚕豆品种‘通蚕鲜8号’、‘启豆2号’分别与高感赤斑病蚕豆品种‘成胡10号’、‘成胡14号’配制杂交组合,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2个组合6世代(P_1、P_2、F_1、F_2、BCP_1、BCP_2)的赤斑病抗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蚕豆对赤斑病的抗性最适合遗传模型为E-0(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两对赤斑病抗性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在2个组合中分别为-40.43、2.16和-36.31、-3.86,显性效应值分别为-15.22、-15.72和-5.98、-6.48。2个组合的主基因遗传率在BCP_1、BCP_2、F_2中分别是19.05%、51.99%、70.90%和19.29%、52.13%、77.3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0、19.9%和0、0、21.06%。本试验条件下,蚕豆品种‘通蚕鲜8号’、‘启豆2号’对赤斑病抗性由2个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受多基因修饰作用,环境对其抗性影响较小。感病亲本对后代抗病性的负向影响较大,在育种实践中需适当提高感病亲本的抗病性,以提高后代的抗性水平。(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帕提玛·乌木尔汗,郭佩佩,马少军,高希武,张连俊[8](2019)在《新疆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蚜是影响新疆棉花种植业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依赖化学防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棉蚜产生极大的选择压,加速抗药性发展。针对近年来新疆多地出现的棉蚜防效下降问题,采用叶片药膜法,检测了新疆五家渠、石河子、奎屯、博乐、伊犁和库尔勒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10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博乐、库尔勒、石河子、五家渠、伊犁、奎屯6个地区的棉蚜田间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了极高水平的抗性,其中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氧乐果的抗性分别达到728~2 494倍、353~4 932倍和2 137~9 501倍。对新烟碱类、阿维菌素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中、高水平抗性,其中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抗性分别为85.2~412倍、221~777倍和122~1 095倍,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抗性分别为19.6~220倍和27.66~130倍,对灭多威和丁硫克百威的抗性分别为91~292倍和6~148倍。其中五家渠棉蚜田间种群对丁硫克百威表现为低抗性,这可能与该地区施药的频次及药剂种类有关。建议新疆不同区域棉田交替使用新烟碱类、抗生素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廖俊华,何泽民,敬昱霖,游宇,毛金雄[9](2019)在《花生晚斑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花生晚斑病是世界上危害严重、分布广泛的花生真菌性病害之一。近30年来在世界主要花生产区的危害逐渐加重,已成为制约花生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已育成抗晚斑病品种和品系、抗性遗传机制、抗病候选基因、数量性状基因座及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抗性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花生晚斑病抗性育种的研究方向,为花生晚斑病抗性育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苏培森,李雯,赵金晓,赵兰飞,马信[10](2019)在《结合转录/代谢组学揭示生长素在小麦赤霉病抗性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世界叁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仅次于玉米和水稻。然而,在小麦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严重威胁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赤霉病是威胁小麦生长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其不仅能够影响小麦的产量,而且在侵染小麦的过程中能够分泌许多对人类和家畜有害的毒素和代谢产物,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品质。由于在小麦的育种过程中,育种家优先选择高产、高抗病性等品种作为育种亲本,从而降低了小麦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因此,进行小麦赤霉病抗病路径研究及抗病路径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对于解释小麦抗病机制,挖掘小麦抗病基因,解决小麦病害威胁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材料与方法]本课题组以苏麦3号为研究背景材料,通过对接种/未接种禾谷镰刀菌的小麦进行取材(每个样品叁个重复,每个重复30个单株),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通过Illumina HiSeq2000测序仪进行转录组数据测定,测序片段长度为200bp。代谢组基于UPLC-MS/MS检测平台,自建数据库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样品间的代谢组差异。[结果与分析]本课题组利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对禾谷镰刀菌侵染过程进行了跟踪分析,发现在接种禾谷镰刀菌之后,大量的代谢物发生变化。共检测到789中差异代谢物质。其中黄酮类代谢物大约有220种,28种属于植物激素类代谢物质,57种代谢物涉及色胺,酚胺及生物碱等次级代谢物合成。PAL,PTAL,CL,CYP73A,CYP75B1,ANS,FLS,CHS,ANR等16个候选基因富集在黄酮合成通路。PR1,TGA,AUX1,TIR1,AUX/IAA,ARF,JAR1,COI1,MYC2等92个候选基因则参与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信号转导。ARD,ODC1,TYNA等7个候选基因调控色胺,酚胺及生物碱等代谢物的合成。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激素生长素在小麦赤霉病抗性中扮演负调控的作用。体外生长素处理,显着提高了小麦赤霉病感病程度。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发现生长素信号路径受体基因TIR受小麦赤霉病响应。通过转基因技术沉默小麦TIR基因,显着提高了小麦赤霉病抗性。此外,荧光定量分析发现,转基因植株中水杨酸路径部分基因出现上调。[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植物激素及色胺,酚胺类等主要代谢物质参与了小麦抵抗禾谷镰刀菌的侵染过程。植物激素生长素通过调控受体基因TIR抵抗小麦赤霉病。此外小麦在抵抗赤霉病的过程中,生长素和水杨酸之间也存在一定的crosstalk。(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9)

抗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甜菜碱(glycine betaine, GB)作为一类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与提高植物抗逆性密切相关。为了探究外源甜菜碱对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幼苗抗逆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供试材料,采用150 mmol·L–1的NaCl溶液模拟中度盐胁迫,设置外源甜菜碱6个梯度浓度(0、10、20、30、40、50 mmol·L–1),并采取叶施和根注两种施用方式,分别对种子萌发和盆栽幼苗生长进行处理,通过分析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期生长过程中的相关指标,探究外源甜菜碱缓解NaCl对苜蓿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苜蓿受到NaCl胁迫后,种子萌发期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胚根长显着降低(P <0.05),苗期的株高、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各指标显着降低,MDA显着升高,SOD、POD及CAT的活性增强。2)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甜菜碱后,6项萌发性状和8项生理抗逆指标都显着升高,MDA显着降低。结果显示,叶施30 mmol·L–1与根注40 mmol·L–1时抗逆效果最佳,不仅有效提高了苜蓿种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还能促进苜蓿在盐渍环境下的生长发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楼正达,骆俊峰,王伟强,徐建.阿比特龙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马婷燕,李彦忠.外源甜菜碱对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9

[3].高娃,张冬梅,高振江,刘丹,尚春明.番茄溃疡病病原的鉴定和抗性品种的筛选[J].北方园艺.2019

[4].李婉月,李锦阳,张培玲,牛丽华,单卫星.利用病菌效应蛋白的识别原理分析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晚疫病抗性[C].科技创新与扶贫攻坚——陕西省农作物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5].满卫萍,张志刚,刘栓桃,王荣花,王立华.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病抗性等位性研究[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6].Lesley,Nernberg,张振玲.酸化剂是解决“抗性”难题的利器之一[J].养猪.2019

[7].杜成章,龙珏臣,龚万灼,朱振东,宗绪晓.蚕豆赤斑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植物保护.2019

[8].帕提玛·乌木尔汗,郭佩佩,马少军,高希武,张连俊.新疆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J].植物保护.2019

[9].廖俊华,何泽民,敬昱霖,游宇,毛金雄.花生晚斑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

[10].苏培森,李雯,赵金晓,赵兰飞,马信.结合转录/代谢组学揭示生长素在小麦赤霉病抗性中的作用[C].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论文知识图

短链脂肪酸生成示意图亚麻酸、亚油酸弹簧糊精-亚麻酸复...木质素生物合成路径[84]质粒pAKM91构建示意图衣藻叶绿体表达盒的构建一带有选择标记的衣藻叶绿体表达盒的构...

标签:;  ;  ;  ;  ;  ;  ;  

抗性研究论文_楼正达,骆俊峰,王伟强,徐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