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底栖生物论文_吴孟嘉,张世杰,黄欣博,沈思思,丁小涵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型底栖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线虫,生物量,海洋,辽河,莱州,河口。

小型底栖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吴孟嘉,张世杰,黄欣博,沈思思,丁小涵[1](2018)在《近海典型增养殖海域小型底栖生物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技术分析旅顺及庄河养殖海域底质中所含小型生物种类及数量,对比不同位置海域小型底栖生物种群、大小及数量差异,以庄河、旅顺、獐子岛等部分海域作为采样点,进行长期调查并做数据积累。结果表明,不同海域的各生物种群在数量、大小、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即使是相邻海域,同一特定生物也在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初步判断与养殖生物、养殖时间、采捕方式等存在关系,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底栖微藻类,然后依次是沉积硅藻、底栖原生动物、底栖后生动物。(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17期)

孙燕[2](2018)在《莱州湾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和自由生活线虫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莱州湾潮下带和潮间带两批沉积物样品的分选、分析,研究了莱州湾小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以及自由生活线虫的分类和多样性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2011年春季莱州湾潮下带13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分选、计数、统计,得出莱州湾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833±558 ind·10 cm-2和1178.7±664.9μdwt·10 cm-2。共分选出自由生活线虫、底栖桡足、多毛、涟虫、双壳、涡虫、动吻、甲壳幼体、介形,共9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其中自由生活线虫是最具有优势的类群,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94.52%。共鉴定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105种或分类实体,隶属于41属,16科,4目,此海区中优势属:Parodontophora Timm,1963、Sabatieria Rilleouv,1903、Dorylaimopsis Dilevsen,1918、Eleutherolaimus Filipjev,1922、Paramesacanthion Wieser,1953。通过对2016年夏季莱州湾沿海潮间带10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研究:莱州湾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89±257 ind·10 cm-2和387±260μgdwt·10 cm-2。共分选出自由生活线虫、底栖桡足、寡毛、多毛、动吻类、介形类、腹毛、纽虫,共8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其中自由生活的线虫是最具优势的类群,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92.67%。共鉴定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157种,隶属于54属,24科,4目。此海区中优势属:Daptonema Cobb,1920;Parodontophora Timm,1963;Thalassomonhystera Jacobs,1987;Ethmolaimus De Man,1880;Chromadorina Filipjev,1918。发现并描述了5个新种,分别是:Daptonema papillifora sp.nov.;Pseudosteineria zhangi sp.nov.;Geomonhystera heterospicula sp.nov.;Paramesacanthion laizhouwanensis sp.nov.;Paragonmoxyala bohaiensis sp.nov.。描述了9个新纪录,分别是:Bathylaimus australis Cobb,1893;Daptonema propoium Lorenzen,1972;Ptycholaimellus hibernus Eskin&Hopper,1985;Laimella annae Chen&Vincx,2000;Halichoanolaimus duodecimpapillatus Timm,1954;Nudora gourbawltae Vanreusel&Vincx,1989;Steineria ampullacea Wieser&Hopper,1967;Eurystomina americana Chitwood,1936;Sabatieria pulchor Schneideo,1906。(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8-06-01)

蒲思潮[3](2018)在《多种生境中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嘴刺目线虫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型底栖生物是海洋沉积环境中数量和种类最占优势的后生动物类群,对沉积环境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重要作用。在对海洋沉积环境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小型底栖生物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线虫是小型底栖生物中数量最占优势且多样性最高的类群,其群落结构和功能复杂多样,可反映环境的变化,因而在小型底栖生物研究中备受关注。但线虫物种的形态鉴定极为困难且费时费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一领域的发展。随着分子手段的发展,目前很多形态分类上争论不休的问题得以解决,但由于相关序列的代表性不足,许多类群的归属问题仍悬而未决。本文首先对渤海莱州湾和黄海牟平近海、东海南麂列岛潮间带以及西北太平洋深海进行了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和环境状况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采集和分离线虫样品,结合形态学与分子测序手段,对海洋沉积物中最丰富且常见的嘴刺目、单宫目和色矛目线虫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对多种生境的小型底栖生物研究显示,莱州湾和牟平近海平均丰度分别为1979 ind/10 cm~2和2741 ind/10 cm~2,南麂岛潮间带年平均丰度为556 ind/10 cm~2,西北太平洋深海平均丰度147 ind/10 cm~2。在莱州湾和牟平近海,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分布同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的分布趋势相一致,同时,依据不同底质条件下细化的标准,线虫桡足类丰度比值(N/C)可以反映出这两个海域有机质的污染情况。在南麂岛潮间带,不同沙滩间的差异显着,火焜岙(HKA)叶绿素a含量高于大沙岙(DSA),小型底栖生物丰度与叶绿素a含量呈现极显着正相关;火焜岙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的季节波动更剧烈;缓步动物在火焜岙中高潮带的丰度较高,低潮带少有检获,且季节变化与其他类群相反;大沙岙开放区(DSAK)和大沙岙保护区(DSAB)之间夏季小型底栖生物群落之间丰度和垂直分布的显着差异体现了人为踩踏扰动对浅层(0~8 cm)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的显着负面影响,但经过至多叁个月的扰动消除,可基本恢复至扰动前水平。而深海部分,所分析的环境因子同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相关性较弱,相关研究尚无统一的结论产生。通过对叁种生境下小型底栖生物的分析,沉积物粒径对于小型底栖生物垂直分布影响显着,沉积物粒径越小,分布于表层的小型底栖生物比例越高。本研究中,潮间带和近海受到的人为活动干扰最为剧烈,在这两类生境中,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的丰度、垂直分布情况以及N/C值等可以作为监测人类活动干扰的有效指标。本研究主要在青岛沿海和南麂列岛采集线虫样品,通过拍摄多焦面图像留存线虫形态特征,同时获取核糖体小亚基(SSU)和核糖体大亚基(LSU)基因序列,共获得45种63条SSU基因序列和44条LSU基因序列。在此基础上,结合数据库中已有的部分相关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系统发育推断法(BI)均支持矛线亚纲为线虫动物最早的分支类群。作为自由生海洋线虫中最丰富的类群之一,嘴刺目可分为五大支。其中,在现行的发育系统中属于Ironina的Leptosomatidae与Enoplina聚为一支,且支持率较高;Alaimina和Ironidae等分支的支持率较低;还有一些类群并未形成单系,如Oxystominidae、Oncholaimidae、Anoplostomatidae以及Ironidae。其它类群中,单宫目Monhysterida和薄咽目Araeolaimida均未形成单系类群;微咽线虫总科Microlaimoidea未与其它链环目Desmodorida类群聚在一起,支持该总科从链环目中分离出来;色矛目Chromadorida所包含的5个科各自支持率均较高,但整体的支持率较低。类似的系统发育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8-06-01)

蒲思潮,史本泽,张光涛,徐奎栋[4](2018)在《莱州湾和牟平近海夏季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及环境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莱州湾和牟平近海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及影响因子,作者于2016年7月在这两个海域采集了沉积物样品,并结合沉积环境因子进行了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在莱州湾和牟平近海各仅检获了7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且莱州湾的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均明显低于牟平近岸海域。莱州湾线虫和桡足类平均丰度分别占小型底栖生物的91.9%和6.3%,牟平近海分别占92.1%和4.2%。对两个海域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型底栖生物丰度与底层水溶解氧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表层小型底栖生物丰度比与沉积物中叶绿素a含量、脱镁叶绿素含量、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以及水深呈显着正相关,与中值粒径和底层水温度呈显着负相关。本研究显示,基于不同沉积物类型中的参考比值,线虫和桡足类丰度比值(N/C)可用于莱州湾和牟平近海沉积环境有机污染状况的评估。研究还发现,牟平海域的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呈现由近岸向外海增加的异常趋势,且小型底栖生物的数量和类群多样性较十年前显着降低,显示沉积环境受到了明显干扰。(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王肖波,王春生,林施泉[5](2018)在《南大西洋洋中脊调查区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洋一号"调查船于2011年5—6月在南大西洋中脊14°S附近进行了7个站位的小型底栖生物采样。共鉴定出小型底栖生物10个类群。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60.63±54.77)ind/10cm~2,平均干重生物量为(9.42±8.92)μg/10 cm~2。线虫是其中的优势类群,丰度为(47.42±47.99)ind/10 cm2,占总丰度的78.21%,另外,肉鞭动物和桡足类分别占总丰度的16.63%和3.91%。生物量前3位的类群依次为桡足类、线虫和肉鞭动物。小型底栖生物密度随沉积物深度增加而减少,约73.55%的生物丰度分布在0~2 cm层内。个体大小方面,有75.32%的小型底栖生物粒径处于32~125μm范围内。(本文来源于《海洋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李慧峰,杨文波,李继龙[6](2017)在《莱州湾胶莱河口围海区内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6年4月(春)、7月(夏)和10月(秋)对昌邑滩涂围海区域小型底栖生物的的调查数据,对小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围海内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围海对小型底栖生物的影响。共鉴定出小型底栖生物29种,主要由软体类(19种)、节肢类(5种)、多毛类(2种)、腕足类(1种)和原生动物类(2种)组成。优势种主要有白明樱蛤、古氏滩栖螺和青蛤。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季节间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区域间,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围海大堤内部观察区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对照区。相似性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nM DS)结果表明,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季节差异不显着,区域差异不显着。表明围海对小型底栖生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效果不显着。(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叶晟,孔飞,李宏俊,刘敏,李洪波[7](2017)在《辽河口邻近海域小型底栖生物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辽河口邻近海域2013年8月、10月和2014年5月3个航次小型底栖生物的种类及其空间分布,分析了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3个航次(夏季、秋季和春季)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264±83)ind/(10cm~2)、(216±85)ind/(10cm~2)和(227±67)ind/(10c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72±125)μg/(10cm~2)、(207±89)μg/(10cm~2)和(244±103)μg/(10cm~2)。与其他研究海域相比,辽河口小型底栖的丰度和生物量处于较低水平。共鉴定出了14个小型生物类群,按照丰度排序,线虫是最优势的类群,夏季、秋季和春季3个航次占总丰度的比例分别为94.0%、92.5%和90.8%;其他优势类群为多毛类、桡足类和双壳类。小型底栖生物量的优势类群则为多毛类(41.1%~44.0%),高于线虫(33.8%~36.5%),其次是双壳类(2.6%~6.7%)。水平分布的研究表明,调查海域近岸入海口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普遍低于近海海域,但是秋季时近岸分布与近海差距不大。垂直分布的研究表明,95.9%的小型底栖生物分布于0~5cm的表层沉积物中。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在夏季时都达到高峰值。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小型底栖生物的数量分布与盐度和水深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叶绿素a呈显着正相关(P<0.05)。(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张志南,周红,华尔,慕芳红,刘晓收[8](2017)在《中国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40年——进展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6年希腊第16届国际小型底栖生物会议资料及我国已有的信息,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我国该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小型底栖生物的方法学、丰度与生物量的分布、海洋线虫和底栖桡足类的分类学、入侵植物种对线虫群落的影响、粒径谱和次级生产力、摄食生态学、实验室培养和生活史、环境检测、海洋线虫的分子生物学与系统演化、生态动力学-水层底栖耦合模型以及人才培养。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应着重加强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7年04期)

史本泽[9](2016)在《不同生境中海洋线虫分类及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型底栖生物是海洋底栖环境中数量最占优势的类群,在海洋底栖食物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线虫作为小型底栖生物的主要成员,具有极高的丰度和多样性,通常占小型底栖生物数量的60%–90%以上。线虫是目前动物界中分类最为困难也是研究最欠缺的少数几个类群之一,海洋线虫的分类学研究更是十分欠缺。我国的海洋小型底栖生物研究大多集中于黄、渤海,东海和南海的研究明显偏少,对于西太平洋深海的小型底栖生物研究则几乎空白;对海洋线虫的分类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量线虫仍然未知并亟待发现。线虫形态分类存在着天然的困难,鉴定过程费时费力,DNA Barcoding提供了实用、简便而又准确的途径。探索一种适合的固定方法来满足单条海洋线虫的形态特征和分子信息的完全匹配,为后续DNA Barcoding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论文利用2012年12月在位于南海的东寨港红树林潮间带采集的4个站位、2013年11月–2014年8月分4个季节在位于东海的南麂列岛潮间带采集的48个站位、2012年7–8月在东海陆架水深约30–104 m海域采集的16个站位、2014年4月在冲绳海槽水深约1500 m深海采集的2个站位和2014年12月–2015年1月在西太平洋雅浦海山区周边水深4042 m和4566 m深海采集的2个站位,共计72个站位的小型底栖生物(含线虫)样品,进行了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及海洋线虫的分类学研究;利用青岛太平角潮间带的藻类附着线虫,比较分析了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海洋线虫的形态和DNA的保存、提取和测序结果的影响。对所涉的海洋线虫新种进行了分类描述,对多种生境中的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特点及主要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进行了基于准确形态鉴定的海洋线虫DNA提取实验方法的探索,为将来海洋线虫DNA Barcoding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学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包括如下叁部分:1.海洋线虫分类在东海和南海以及西太深海海域共鉴定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202种或分类实体,隶属于114属。建立线虫3新属,并描述10新种和2新组合。似毛线虫Parachaetonema gen.nov.属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具分节的唇刚毛,长沟形化感器具横纹,约13个肛前附器,单后卵巢,雌孔位于体长的约26.5%处;异八齿线虫属Paroctonchus gen.nov.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口腔约有30个齿,左亚腹齿最大,无德曼氏系统,具两排各10个肛前附器;拟共齿线虫属Parasynodontoides gen.nov.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化感器环形,具2根很长的亚头刚毛位于口腔基部的体侧,口腔无齿,双卵巢,具德曼氏系统,双精巢,交合刺弓形具骨突,两个背尾向引带突。新种和新组合名录如下:多毛尖刺线虫Epacanthion hirsutum Shi&Xu,2016长尾尖刺线虫Epacanthion longicaudatum Shi&Xu,2016簇毛尖刺线虫Epacanthion fasciculatum Shi&Xu,2016疏毛尖刺线虫Epacanthion sparsisetae Shi&Xu,2016多乳突似毛线虫(新属、新种)Parachaetonema multipapillata gen.nov.,sp.nov.南麂异八齿线虫(新属、新种)Paroctonchus nanjiensis gen.nov.,sp.nov.大伽马线虫(新种)Gammanema magnum sp.nov.多齿共齿线虫(新种)Synonchium multidentis sp.nov.波形螺旋球咽线虫(新种)Spirobolbolaimus undulatus sp.nov.德曼氏拟共齿线虫(新属、新种)Parasynodontoides demani gen.nov.,sp.nov.梳尾皮咽线虫(新组合)Molgolaimus pecticauda(Murphy,1966)comb.nov.螺旋皮咽线虫(新组合)Molgolaimus spirifer(Warwick,1970)comb.nov.2.小型底栖生物生态通过对从近海潮间带到陆架海域到深海的多种海洋生境的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探讨了小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特点及其驱动因素。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在东寨港红树林泥质潮间带(1711 ind/10 cm2)高于南麂列岛潮间带(731 ind/10cm2),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在东海陆架海域泥沙质底中(1203 ind/10 cm2)远高于深海的4个站位,并随着水深的增加而数量剧减,其中冲绳海槽的丰度为304ind/10 cm2,而雅浦海山区深海的丰度仅为121 ind/10 cm2。小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具有相似的趋势。所涉的多种生境中的小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主要受底质、有机质含量和水深的影响。线虫和底栖桡足类是所涉生境中优势度最高的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线虫在深海占比最高(约94.5%–96%),东寨港红树林(91.3%)和东海陆架海域(94.1%)次之,南麂列岛保护区最低(62%)。潮间带线虫桡足类比值(N/C)的研究结果表明,南麂列岛大沙岙沙滩和东寨港红树林北港的沉积环境比较清洁,南麂列岛火焜岙沙滩受到轻度的有机质污染,南麂列岛国姓岙泥滩和东寨港红树林叁江的沉积环境受到较重的有机质污染,与其现况相符。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生物多样性指数(H’)对沉积环境污染程度的指示在南麂列岛大沙岙沙滩和东寨港红树林北港与N/C值的指示结果不一致。3.基于准确形态鉴定的单条海洋线虫DNA提取方法探索乙醇-甘油溶液对海洋线虫的形态和DNA的固定效果均较好,能可靠地将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形态鉴定相结合从而获得匹配的形态分类数据和基因序列数据,是潜在的海洋线虫DNA Barcoding研究的固定方法。主要创新点:本论文涉及了从近海潮间带到陆架海域到深海的多种生境的小型底栖生物研究。通过对东海和南海的线虫群落的细致分析,发现并描述线虫3个新属、10个新种和2个新组合;补充完善了我国在东海和南海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数据,填补了我国在西太平洋深海的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空白,为深入开展深海小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先行基础;初步探索了在准备鉴定海洋线虫形态特征条件下的单条线虫DNA提取方法,初步获得了较为可靠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海洋线虫DNA Barcoding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学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6-05-01)

蒙齐,祝婉露,赵娅兰,宋恬,慕芳红[10](2015)在《青岛叁种岩礁海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6月-2014年6月对青岛岩礁潮间带鼠尾藻、孔石莼、蜈蚣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连续13个月的逐月采样,对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生物量、生产量、类群组成及其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小型底栖生物16个类群。鼠尾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103 ind·g-1 dwt algae·a-1和56×103μg·g-1 dwt algae·a-1。孔石莼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103 ind·g-1 dwt algae·a-1和8×103μg·g-1 dwt algae·a-1。蜈蚣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103 ind·g-1 dwt algae·a-1和16×103μg·g-1 dwt algae·a-1。叁种藻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和生物量的高低依次为:鼠尾藻>蜈蚣藻>孔石莼。附植小型底栖生物及其主要类群的丰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鼠尾藻、孔石莼附植小型底栖生物丰度与海水温度和盐度显着相关。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还可能与藻类生长周期关系密切,叁种藻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的最高值均出现在藻类的快速生长期之前。叁种藻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群落差异显着,鼠尾藻上线虫为最优势类群,孔石莼和蜈蚣藻上底栖桡足类为最优势类群。藻类形态和藻类生活周期是影响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组成、丰度和生物量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海洋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小型底栖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莱州湾潮下带和潮间带两批沉积物样品的分选、分析,研究了莱州湾小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以及自由生活线虫的分类和多样性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2011年春季莱州湾潮下带13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分选、计数、统计,得出莱州湾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833±558 ind·10 cm-2和1178.7±664.9μdwt·10 cm-2。共分选出自由生活线虫、底栖桡足、多毛、涟虫、双壳、涡虫、动吻、甲壳幼体、介形,共9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其中自由生活线虫是最具有优势的类群,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94.52%。共鉴定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105种或分类实体,隶属于41属,16科,4目,此海区中优势属:Parodontophora Timm,1963、Sabatieria Rilleouv,1903、Dorylaimopsis Dilevsen,1918、Eleutherolaimus Filipjev,1922、Paramesacanthion Wieser,1953。通过对2016年夏季莱州湾沿海潮间带10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研究:莱州湾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89±257 ind·10 cm-2和387±260μgdwt·10 cm-2。共分选出自由生活线虫、底栖桡足、寡毛、多毛、动吻类、介形类、腹毛、纽虫,共8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其中自由生活的线虫是最具优势的类群,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92.67%。共鉴定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157种,隶属于54属,24科,4目。此海区中优势属:Daptonema Cobb,1920;Parodontophora Timm,1963;Thalassomonhystera Jacobs,1987;Ethmolaimus De Man,1880;Chromadorina Filipjev,1918。发现并描述了5个新种,分别是:Daptonema papillifora sp.nov.;Pseudosteineria zhangi sp.nov.;Geomonhystera heterospicula sp.nov.;Paramesacanthion laizhouwanensis sp.nov.;Paragonmoxyala bohaiensis sp.nov.。描述了9个新纪录,分别是:Bathylaimus australis Cobb,1893;Daptonema propoium Lorenzen,1972;Ptycholaimellus hibernus Eskin&Hopper,1985;Laimella annae Chen&Vincx,2000;Halichoanolaimus duodecimpapillatus Timm,1954;Nudora gourbawltae Vanreusel&Vincx,1989;Steineria ampullacea Wieser&Hopper,1967;Eurystomina americana Chitwood,1936;Sabatieria pulchor Schneideo,190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型底栖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吴孟嘉,张世杰,黄欣博,沈思思,丁小涵.近海典型增养殖海域小型底栖生物调查与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

[2].孙燕.莱州湾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和自由生活线虫分类研究[D].聊城大学.2018

[3].蒲思潮.多种生境中的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嘴刺目线虫系统发育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

[4].蒲思潮,史本泽,张光涛,徐奎栋.莱州湾和牟平近海夏季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及环境状况分析[J].海洋科学.2018

[5].王肖波,王春生,林施泉.南大西洋洋中脊调查区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研究[J].海洋学研究.2018

[6].李慧峰,杨文波,李继龙.莱州湾胶莱河口围海区内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C].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7].叶晟,孔飞,李宏俊,刘敏,李洪波.辽河口邻近海域小型底栖生物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J].海洋学报.2017

[8].张志南,周红,华尔,慕芳红,刘晓收.中国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40年——进展与展望[J].海洋与湖沼.2017

[9].史本泽.不同生境中海洋线虫分类及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

[10].蒙齐,祝婉露,赵娅兰,宋恬,慕芳红.青岛叁种岩礁海藻附植小型底栖生物的初步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小型底栖生物主要类群组成百分...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分布等值...小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分布等...2 小型底栖生物的水平分布小型底栖生物取样站位和丰度分布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及生物量

标签:;  ;  ;  ;  ;  ;  ;  

小型底栖生物论文_吴孟嘉,张世杰,黄欣博,沈思思,丁小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