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第二中学417000
摘要: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成绩的主要构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做好写作的积累,不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下水作文兴趣生活与作文课本作文阅读与积累训练有序
当素质教育紧锣密鼓地进行,应试教育依然我行我素,占据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几乎形同虚设,很多教师重阅读,轻写作,认为写作教学耗时低效,教与不教一个样,指导盲目,内容虚伪,评改机械,导致中学作文混乱无序。有人形象地把当前作文教学夸张为“三个瞎子打天下”:一是“瞎子点灯”白费油,实际不会教;二是“瞎子摸象”想当然,实际不能教;三是“瞎子放驴”大撒手,实际是不教,作文教学成了空中楼阁。笔者在作文教学这座花园里辛勤耕耘,挥洒汗水,并未有太多收获,似乎有点顿悟,想一吐为快。
一、教师要善读善写
其实,我们很多老师陷入了作文教学的误区,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的认识、科学的指导、科学的训练,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老师不会写作文。叶老先生教诲我们:“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准备一桶水。”教师要善读善写,“下水作文”是对学生习作的一种引领和示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要坚持和学生一起写作,展示自己的文章,和学生平等交流。坚持下水作文。”获得最真情的写作体验,对写作指导评改大有裨益。教师摸“水情”,练“水情”,做示范,学生才能信你服你。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人说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让学生不怕作文的一剂良药便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能让孩子像老鼠爱大米一样爱上作文呢?教师要导情,即创造生活情境,情趣作文就像神奇的魔法师,深深地吸引孩子的心。在作文的殿堂里有神奇的魔术、创意的实验、开心的游戏、精彩的小品、笑掉大牙的笑话,“开心果”、“智慧树”、“快乐大本营”搬上了教室的银幕,让孩子尽情地玩啊闹啊、说啊笑啊、唱啊乐啊,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文、在作文中快乐。有了快乐做翼,学生的作文就像喷涌的泉水,沽沽地从笔尖流出来了。
三、生活和激情是写作的准备
“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余生活、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走进学生的作文中,成为学生下锅的“米”,怎样到生活中找“米”呢?观察生活,留心生活。嬉戏的伙伴,朝夕相处的家人,激情洋溢的老师,萍水相逢的路人,大名鼎鼎的英雄,都可成为孩子笔下的主角。走出教室,走出城市,去亲吻大自然,放眼奇山异水,聆听天籁之音,触摸大地的脉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了孩子笔下的妙词佳句。采访,调查,实验,实践,深入生活,洞察人情,一个微笑,一份帮助,一个善举,一份苦难,人间冷暖便成了孩子心中的涟漪。听新闻,看电视,逛超市,赏名著,查资料,真实的生活成了孩子笔下的沃土。
四、课本作文成了孩子作文的明星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来学生作文的“米”就在课本中课文里。课本中精选的美文,既是学生阅读的盛宴,也是学生写作的大餐。精巧的构思、合理的布局、流畅的语言、纯真的情感在孩子心中播下了作文的种子,教师加以浇灌施肥,种子便生根发芽,或扩写,或改写,或缩写,或补写,或续写,或评写。从课文中翻出新意,想象得以驰骋,创新得以提升。
五、重视阅读与积累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郭沫若先生的这一经验告诉我们:写文章只有广泛涉猎,才能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的厚度就是写作的深度。《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阅读的要求有:“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班级成立了图书阅览角,鼓励同学互换共享、按时送还;并且要求学生摘抄精彩篇章,反复读背,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写评论,读写结合。“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当具备大量的阅读积累及语感沉淀时,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就有了一定的底蕴。
六、写作训练要有序
作文可以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需要有计划地训练——循序渐进的螺旋式的训练。
第一年“入格”,“格”是作文的一般性规范,教给必要的作文知识,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规范。第二年“出格”,跳出规范,放胆写作,走向自由,突出个性,关注生活,关注心灵体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第三年“升格”,对作文的材料、语言、结构进行综合性的训练提升,达到“情趣”、“意趣”、“理趣”。
作文教学是一片芳草地,勤耕耘勤挥洒勤采撷勤思考,这里如同一座神奇的宝殿,这里有看不尽的风景,有掘不尽的宝藏。作文教学任重道远,愈往上走,道路愈险峻,风景愈旖旎,还需要我们不懈努力与追求,让作文之树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吴冰珠万丈高楼平地起——初中生写作指导[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年,01期。
[2]靳立科关于作文教学的反思[J].宁夏教育,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