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儿童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儿童,卢梭,洛克,抗日战争,人性论,红楼梦,板儿。
儿童观论文文献综述
刘婉[1](2019)在《儿童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观是指成人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儿童有关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对儿童的看法和认识集中在文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的着作和言论中,部分报刊开设的儿童专栏也会反映时人对儿童的认识。改革开放后,出现较多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专着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定义、基本内容、价值和意义等进行了研究。在未来的儿童观研究中,中国古代儿童观的内涵与特征尚需补充与完善,可以借鉴多学科的方法,适切使用丰富的史料,以新颖的视角全面分析儿童教育问题。(本文来源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付玉[2](2019)在《《教育漫话》中的儿童观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洛克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该书针对当时英国绅士子弟的培养问题,认为儿童时期的教育对绅士来说非常重要,从洛克的建议中可分析其关于儿童教育的一些看法。儿童是未成熟的,父母应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教养子女;儿童是可塑造的,一切外界的影响都可以对儿童产生作用;儿童期具有独特作用,必要的管教需要尽早实施;儿童有自己的天性,教育者需要考虑儿童的自然倾向。这对当今教育者正确认识儿童,进行教育实践有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雨[3](2019)在《与儿童一起成长:古代人性论视阈下的儿童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学前教育在我国成长地越来越迅速,引发了许多问题与思考,面对这些新问题、新情况,我们需要对儿童观的构建投向足够的关注。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抑或说是哲学层面上人们对儿童的认识。究其根本,儿童观是一种关于人的观念问题,因此,对儿童的认知与探究需要回归到对人的探讨层面,只有对人性——这一人的本质有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儿童,与儿童共同成长。(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11期)
郑惠[4](2019)在《历史视阈下周作人儿童观的形成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提出儿童本位观的先驱,他的早期作品也成为了研究中国近代儿童教育思想的重要史料。通过《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两本当时的权威刊物的载文进行文本考察发现,周作人在绍兴提出培养儿童个性、提出儿童本位观时,当时教育界却在救国救民的迫切心理需求下,错失了这一重要观点,为了快速提高国民素质而将焦点放在优生学的研究上。直到周作人发表《儿童的文学》后,教育界才真正开始着手儿童本位观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9期)
高群[5](2019)在《基于儿童观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要高效地引导低年级的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就要了解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特点、思维特点、行为动机开展语文活动。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期刊2019年10期)
杨兰[6](2019)在《卢梭的儿童观对现代儿童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起始阶段。18世纪,卢梭提出的儿童观对现代幼儿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卢梭在论述中提出尊重儿童、解放儿童,把儿童从传统的师生关系、家庭、社会期望中解放出来,形成了全新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9年09期)
王莉[7](2019)在《重建我们的儿童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个和家长分享怎么爱孩子的话题讲座中,我发现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爱孩子,不知道怎么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怎么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而这还只是问题的表面。深层次的原因是,很大一部分家长觉得:"小屁孩知道什么爱""小孩哄哄就行了,那么认真干嘛""小孩子知道什么呀,记得住什么呀,很快就忘记了"……这些现象引发了我的新思考:这些年我到各地推广自然生长教(本文来源于《今日教育(幼教金刊)》期刊2019年Z1期)
潘蓉[8](2019)在《《广西妇女》战时儿童观之辨析:从抗战“卫士”与文明儿童的“塑造”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1940-1943年,广西综合性妇女月刊《广西妇女》在谈论儿童议题时塑造了"成人化"的抗战小卫士、"文明化"的体面孩子两种理想的战时儿童形象。该时期精英女性公开谈论儿童管理问题,其管理思路既有传统的延续又有新的转变:既承认儿童需区别对待又要激发其潜在成人性;管理目的从荣耀家族转变为守卫国家;认为妇女有管理儿童的天然母职,又力求推动社会机构分担教养责任。这些变化缘于国族主义激起的爱国情绪、政府推进文明化的要求以及女性主义思潮复杂交错的社会底色。(本文来源于《文化与传播》期刊2019年04期)
张春珍[9](2019)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街道园教师儿童观改造的个案研究——以Q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取南京市江宁区街道建设园Q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研该街道园教师所持儿童观的现状,分析教师所持儿童观的形成和制约因素,探讨改造街道园教师儿童观的方法和途径,以期更好地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为全区幼儿园教师的幼教观念更新与转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文来源于《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期刊2019年Z1期)
刘霞[10](2019)在《《红楼梦》中的儿童观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观是教育观形成的基础。现代教育的实现过程也是建立正确儿童观的过程。《红楼梦》作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分析封建社会儿童观的最佳文本。本研究以"板儿进贾府"的描述,阐述了其背后透露的封建儿童观。将儿童作为工具、对儿童进行各种管束,不尊重儿童的地位等,这些封建儿童观需要进行彻底变革,才能真正迎来儿童的世纪,才能真正完成现代教育。(本文来源于《生活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儿童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洛克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该书针对当时英国绅士子弟的培养问题,认为儿童时期的教育对绅士来说非常重要,从洛克的建议中可分析其关于儿童教育的一些看法。儿童是未成熟的,父母应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教养子女;儿童是可塑造的,一切外界的影响都可以对儿童产生作用;儿童期具有独特作用,必要的管教需要尽早实施;儿童有自己的天性,教育者需要考虑儿童的自然倾向。这对当今教育者正确认识儿童,进行教育实践有重要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儿童观论文参考文献
[1].刘婉.儿童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2].付玉.《教育漫话》中的儿童观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3].陈雨.与儿童一起成长:古代人性论视阈下的儿童观[J].家庭生活指南.2019
[4].郑惠.历史视阈下周作人儿童观的形成及其影响[J].北方文学.2019
[5].高群.基于儿童观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
[6].杨兰.卢梭的儿童观对现代儿童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
[7].王莉.重建我们的儿童观[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9
[8].潘蓉.《广西妇女》战时儿童观之辨析:从抗战“卫士”与文明儿童的“塑造”谈起[J].文化与传播.2019
[9].张春珍.课程游戏化背景下街道园教师儿童观改造的个案研究——以Q园为例[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19
[10].刘霞.《红楼梦》中的儿童观探析[J].生活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