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梅雨期极端对流微物理特征的双偏振雷达观测研究

江淮梅雨期极端对流微物理特征的双偏振雷达观测研究

论文摘要

为研究梅雨期极端对流系统的微物理特征,利用2013—2014年江淮梅雨期间南京溧水S波段双偏振雷达探测资料和地面自动站小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两类极端对流降水系统的微物理特征及差异。这两类极端对流系统的定义基于地面降水强度和雷达回波顶高,分别为所有对流中降水强度最强的1%(R类:小时降水强度>46.2 mm/h)和对流发展高度最高的1%(H类:20 dBz回波顶高>14.5 km)。结果显示这两类极端对流系统仅有30%的样本重合,显示了二者之间的弱相关性。对于相同的反射率因子ZH,R类极端对流系统的近地面差分反射率因子ZDR通常较H类极端对流小约0.2 dB,表明R类极端对流具有较小的平均粒径。结合双偏振雷达反演的粒子大小和相态分布显示,虽然两类极端对流都表现出海洋性对流降水特征,但R类极端对流较H类极端对流的总体雨滴粒径更小而数浓度更高,导致R类极端对流系统的地面降水更强。与R类极端对流系统相比,H类极端对流系统的上升运动更强,将更多的水汽和过冷水输送到0℃层以上,有利于形成更大的冰相粒子(如霰粒子等),并通过融化形成大雨滴。以上研究表明,梅雨期降水强度和对流发展深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极端降水主要是中等高度的对流引起。

论文目录

  • 1 引 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观测资料
  •   2.2 降水分类与极端对流特征 (PF) 识别
  •   2.3 雨滴谱反演方法
  •   2.4 相态分类
  • 3 极端对流微物理统计特征
  •   3.1 对流PF雨强和高度分布
  •   3.2 极端对流PF近地面微物理特征
  •   3.3 极端对流PF的垂直结构及其微物理过程
  •   3.4 极端对流PF的雨滴谱特征
  • 4 个例分析
  • 5 结论和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杨忠林,赵坤,徐坤,李凯,陈刚,温龙,刘溯,杨正玮

    关键词: 梅雨,极端对流,微物理特征,双偏振雷达

    来源: 气象学报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4301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22032,41275031)

    分类号: P412.25

    页码: 58-72

    总页数: 15

    文件大小: 1926K

    下载量: 211

    相关论文文献

    • [1].C波段双偏振雷达退速度模糊的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0)
    • [2].X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对比研究[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01)
    • [3].双偏振雷达资料同化对一次台风降雨模拟的影响[J]. 气象科技进展 2019(03)
    • [4].2018年1月初安徽特大暴雪的双偏振雷达观测分析[J]. 暴雨灾害 2019(01)
    • [5].2014年7月4日降水的双偏振雷达多参量回波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03)
    • [6].贵州中部冰雹的双偏振雷达参量特征与识别[J].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9(02)
    • [7].用X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对一次人工消减雨效果的分析[J]. 气象 2008(S1)
    • [8].X波段双偏振雷达在冰雹和强降水天气识别中的初步应用[J]. 内蒙古气象 2017(04)
    • [9].双偏振雷达基本产品和回波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02)
    • [10].双偏振雷达相关系数的产品分析[J]. 广东气象 2017(03)
    • [11].双偏振雷达产品在福建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 气象 2018(12)
    • [12].浙江地区2015年冬季首场降雪的气象特征及双偏振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13].多普勒双偏振雷达在冰雹方面的应用[J]. 时代农机 2018(10)
    • [14].广州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的性能测量和分析[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9(02)
    • [15].面向资料同化的S波段双偏振雷达质量控制[J]. 应用气象学报 2018(05)
    • [16].广州S波段双偏振雷达数据质量初步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18(01)
    • [17].X波段双偏振雷达水凝物粒子相态识别应用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8(03)
    • [18].JOPLE算法结合双偏振雷达在不同降水过程中的测雨效果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14(02)
    • [19].广东一次冰雹过程中X波段双偏振雷达的特征分析[J]. 广东气象 2017(02)
    • [20].C波段车载双偏振雷达Z_(DR)资料处理方法研究[J]. 高原气象 2015(01)
    • [21].佛山市X波段双偏振雷达地形遮挡与覆盖面积分析[J]. 广东气象 2019(03)
    • [22].X波段全固态双偏振天气雷达衰减订正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02)
    • [23].双偏振雷达差分传播相移的五种滤波方法对比分析[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4(06)
    • [24].一次冰雹天气的WSR-88D双偏振雷达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0(02)
    • [25].双偏振雷达差分反射率定标故障分析[J]. 电声技术 2018(01)
    • [26].使用气象目标物验证珠海-澳门双偏振雷达的差分反射率标定[J]. 气象科技 2019(01)
    • [27].基于X波段双偏振雷达对雷暴单体中水成物粒子演变特征的研究[J]. 大气科学 2017(06)
    • [28].北京地区雷暴云微物理结构数值模拟及其与双偏振雷达观测对比[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04)
    • [29].宁波双偏振雷达在浙北强对流天气的应用分析——以2020年3月21日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0(11)
    • [30].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测量参数K_(DP)的估算分析[J].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0(01)

    标签:;  ;  ;  ;  

    江淮梅雨期极端对流微物理特征的双偏振雷达观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