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皮瓣论文_周梧节

导读:本文包含了逆行皮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软组织,指端,皮肤,神经,动脉,拇指,筋膜。

逆行皮瓣论文文献综述

周梧节[1](2019)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术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8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因车祸、机器切割等外伤造成小腿中下段、踝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目前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上述部位损伤逐渐成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此皮瓣因含有近端已结扎的小隐静脉,静脉血回流的逆行血流灌注,导致静脉回流不畅,是造成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且皮瓣面积越大,逆行灌注压力越大,出现淤血肿胀甚至坏死的概率越高[1-2]。我院采用栓塞其小隐静脉的方法,用(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立,肖水军,朱海成[2](2019)在《3D设计的改良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3D设计的改良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叁局医院60例指端缺损患者进行研究,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行腹部皮瓣修复手术;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行3D设计的改良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皮瓣成活率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指的整体外形、耐寒性、皮瓣感觉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D设计的改良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良好,手术简便,皮瓣成活率高,修复后患指外形、耐寒性、皮瓣感觉恢复较好。(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刘雪涛,王剑利,高志刚,王涛,王谦[3](2019)在《以降支为蒂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中前足足背创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以降支为蒂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中前足足背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06—2018-06收治14例中前足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6例行一期清创急诊以降支为蒂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8例行一期清创,创面稳定后二期采取以降支为蒂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法修复。结果 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5年,10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出现皮瓣下瘀血,皮瓣肿胀瘀斑,间断拆线引流瘀血后皮瓣成活,2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色暗黑痂,清除坏死边缘后换药愈合。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厚薄适中,均未行皮瓣修整。皮瓣区感觉恢复S1~S3,外观满意,穿鞋无明显影响,步态无明显异常,供区皮瓣及植皮或减张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采用以降支为蒂的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中前足足背创面,手术操作安全可靠,同时减小对足部供区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赵法军[4](2019)在《拇指尺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拇指尺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32例拇指指端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拇指尺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平均随访(14.6±2.3)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皮瓣坏死,皮瓣成活率为96.9%。修复后患者拇指外形满意,皮瓣饱满,质地及色泽良好,拇指关节活动度及虎口张开度恢复正常。结论拇指尺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较好,皮瓣存活率高,对于改善手功能及外观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1期)

张允会,石荣剑,厉程,李茂[5](2019)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在小腿逆行岛状皮瓣供区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在小腿逆行岛状皮瓣供区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5年5月-2018年6月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逆行岛状皮瓣供区8例,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8例16个皮瓣均成活,随访3~15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富有弹性,不臃肿,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行走时步态基本正常。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小腿逆行岛状皮瓣供区疗效满意,减少因供区植皮对其他部位造成的损伤,可获得较好外观。(本文来源于《实用手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闯[6](2019)在《隐神经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对足踝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隐神经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对足踝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78例严重足踝部损伤患者进行研究,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研究组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2组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皮瓣活成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对严重足踝部损伤患者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修复效果佳,可使患者足踝部损伤的坏死面积显着减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28期)

卢彬[7](2019)在《逆行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逆行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至2019年我院逆行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术后患者17例,通过临床治疗,观察皮瓣存活率、伤指功能恢复情况良好、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患者治疗愈合后外观的满意度。结果术后患者皮瓣存活16例,存活率94.12%,其中12例患者4周后拇指功能较健侧一致,2例患者6周后食指功能、2例患者6周后中指功能、较健侧一致。伤指外观的满意度为93. 8%,两点辨别觉为(4.90±1.35)cm。患者术后前3d,Vas评分(3.52±0.37)分。结论相比传统的腹部带蒂皮瓣及手指侧方岛状皮瓣,逆行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手术是一次常规手术,手术过程准备工作常规化准备,手术过程相对简单并且不会因为治疗伤口损伤其他的动脉以及神经、并且皮瓣从表面看不会有臃肿的情况出现,而且没有明显的色素沉淀。(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3期)

李伟,刘建惠[8](2019)在《切取穿支皮瓣创新技术——逆行四面解剖法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逆行四面解剖法在切取穿支皮瓣切取中的技术要点,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外伤后四肢伤口不愈合、骨与关节感染,严重者骨髓炎病人21例。一期均行显微外科清创术,彻底清除病灶,VSD负压吸引、冲洗。二期再次清创后选用不同类型穿支皮瓣移植覆盖创面,填充窦道及骨缺损。所有皮瓣切取游离穿支血管均采用逆行四面解剖法,即由穿支血管穿入浅筋膜层向近端一级源动脉分离,先分离显露穿支血管靠近术者一侧面,再分离术者左侧及右侧面,最后皮瓣完全游离,显露术者相对侧一面。穿支血管皮瓣完全游离后与供区动静脉血管吻合,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创面炎症控制情况。结果:除1例股前外穿支皮瓣因血管危象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改为带蒂岛状皮瓣移植,其他皮瓣均全部成活。所有创面均一期愈合,伤口最长愈合时间为皮瓣术后4周。经5月至2年随访,所有病例未出现伤口感染迁延不愈合、窦道再次形成及骨髓炎再发等。所有皮瓣质地、色泽良好,感觉部分恢复,皮瓣术区无明显瘢痕挛缩。皮瓣供区创面美容缝合,供区损害小,外形美观。结论:逆行四面解剖法在游离穿支血管时更能避免血管损伤,大大增加了皮瓣手术的安全性,且皮瓣不携带过多肌肉组织,皮瓣外形及功能良好;皮瓣切取时对供区损伤小,术后供区外形美观。采取逆行四面解剖法切取穿支是临床修复创面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周雪刚[9](2019)在《第一趾胫侧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趾远端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第一趾胫侧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趾远端缺损。方法依据第一趾远端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情况,设计并使用第一趾胫侧筋膜逆行岛状皮瓣,皮瓣切取面积为1.0 cm×1.5 cm~3.4cm×3.7cm之间。结果临床应用10例,9例成活良好,1例发生边缘部分坏死,随访6~8个月,术后第一趾远端外观尚好,患趾功能稳定。结论第一趾胫侧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趾远端缺损,手术操作容易,皮瓣质地与皮瓣受区相近,疗程短,是修复第一趾远端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66期)

邓刚,蔡辛健,肖诗梁,朱道信,周建国[10](2019)在《延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老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讨论延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老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40例老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按住院编号奇数、偶数将其均分为参照组(20例)、研究组(20例)。给予参照组清创换药、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给予联合组延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致残率、患肢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参照组患者的致残率明显高于研究组,研究组的患者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的住院花费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老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耐磨性好、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佳、致残率低等优点,为修复老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可靠方法,可以向国内省市各级医院推广开展,容易普及。(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22期)

逆行皮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3D设计的改良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叁局医院60例指端缺损患者进行研究,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行腹部皮瓣修复手术;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行3D设计的改良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皮瓣成活率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指的整体外形、耐寒性、皮瓣感觉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D设计的改良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良好,手术简便,皮瓣成活率高,修复后患指外形、耐寒性、皮瓣感觉恢复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逆行皮瓣论文参考文献

[1].周梧节.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术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8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张立,肖水军,朱海成.3D设计的改良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3].刘雪涛,王剑利,高志刚,王涛,王谦.以降支为蒂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中前足足背创面[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

[4].赵法军.拇指尺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5].张允会,石荣剑,厉程,李茂.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在小腿逆行岛状皮瓣供区修复中的应用[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9

[6].王闯.隐神经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对足踝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9

[7].卢彬.逆行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李伟,刘建惠.切取穿支皮瓣创新技术——逆行四面解剖法的临床应用[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9].周雪刚.第一趾胫侧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趾远端缺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10].邓刚,蔡辛健,肖诗梁,朱道信,周建国.延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老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手背逆行皮瓣的动脉和神经逆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1例内踝上逆行皮瓣移植修复术后讨...。图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一19指背逆行皮瓣痕缩畸形也得良...术中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

标签:;  ;  ;  ;  ;  ;  ;  

逆行皮瓣论文_周梧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