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森林破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破坏森林资源,西双版纳,重点林区,违法行为,易武,非法占用林地,勐腊县,林草,瑶族乡,保护区管理
森林破坏论文文献综述
戴振华[1](2019)在《西双版纳重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戴振华) 11月27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紧急部署,加大对勐腊县易武保护区出现的毁林种茶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打击和整治力度。连日来,勐腊县易武保护区发现有毁林种茶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为进一步巩固前一阶段集中专项(本文来源于《云南日报》期刊2019-11-28)
张倩[2](2019)在《亚马孙毁林速度日益加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巴西国家太空研究院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8月-2019年7月,巴西境内的亚马孙森林有9762平方公里遭到破坏,毁林面积相当于1.5个上海,为11年来最高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毁林面积上升了29.5%,破坏速度为近20年来最高。IN(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期刊2019-11-22)
谢文英[3](2019)在《更好履行检察机关监督职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谢文英)十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近日审议了森林法修订草案二审稿。多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呼吁增加人民检察院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依法公益诉讼、进行监督的内容,以及加强对盗伐滥伐林木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占(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10-28)
张红兵[4](2019)在《国务院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可起诉索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张红兵6月21日召开的十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再次审议森林法修订草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可明就森林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作汇报。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建议增加规定:国家加大公益林保护支持力度,(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9-10-23)
陈维灯,张毅,王新友[5](2019)在《“四防”共抓看好山护好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首席 陈维灯 通讯员 张毅 王新友)近日从云阳县有关部门获悉,该县注重森林资源保护,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零容忍”,适时开展林地征占用、竹木加工企业清理整治和野生动物保护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查处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2018年共查处(本文来源于《重庆日报》期刊2019-09-19)
韩永华,向红梅[6](2019)在《密织网络 快速反应 精准打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秭归县森林公安局民警进行日常网络巡查时,在微信朋友圈发现一段抖音视频。视频中,一只猪獾被人用开水烫死,并发出刺耳尖叫声。该局迅速采取措施防止视频进一步扩散,并组织警力查证视频来源。当天凌晨,查明视频为夷陵区某村微信群传出,立即启动区域警务协作机制,(本文来源于《叁峡日报》期刊2019-07-15)
高歌[7](2019)在《论清末黑龙江地区森林资源的开发与破坏》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良,并得益于清政府的东北封禁政策,黑龙江成为了我国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清末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变,清政府的边疆政策也随之调整,黑龙江地区的林业资源逐渐得以开发,清廷通过鼓励移民、土地招垦、发展林业等政策,促使森林产业逐步走上正轨,官办及官商合办的木植公司相继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地区林业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建设,加快了黑龙江地区移民的进程。但移民不合理的砍伐方式、大面积的毁林耕种,以及木植公司对林木需求量的增加,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森林面积的缩减和森林资源的衰退。19世纪末,沙俄的铁蹄踏入了我国东北地区,其调查森林资源、修订不平等条约,尤其将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越黑龙江、吉林地区,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对我国森林资源进行了大肆的掠夺与破坏,沙俄原始的砍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浪费。同时,俄国资本家在黑龙江森林繁茂的地区大举租借林场,建立伐木工厂及相关企业,除了满足中东铁路建设所需,也砍伐我国良木运至各地销售,从中获取巨额利润,不仅如此,沙俄还将所砍伐的林木源源不断地运至俄国本土,供其城市建设及发展需要。在清末黑龙江地区森林资源演变的过程中,国内移民对森林开发表现出盲目性、无序性,沙俄等外国势力在此过程中则体现出对森林资源的掠夺性、粗放性。因而森林资源的开发虽然对黑龙江地区的社会变迁不乏促进作用,如移民潮的兴起、城镇化的加速,但与此同时,也加重了森林的负担,人类的集中砍伐已超出了林木的承载能力,因过于注重森林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森林的培育工作,其采育失调、只砍不种的行为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森林面积大幅削减,林木质量受到影响,林业产量急剧下降,继而导致当地生态失衡,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但引发了物种危机,使动植物濒临灭绝,而且致使灾害频发,威胁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曹璐[8](2019)在《芷江明山省级森林公园破坏山体生态修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破坏山体生态修复是指对遭到破坏的山体通过人类的辅助手段进行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遭到破坏的山体通常比较容易产生山体滑坡等一系列的地质问题,从而将原本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加速瓦解,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山体的美观性,因此需要人工采取一定的干预手段对破坏的山体进行修复,从而达到恢复生态平衡的目的。本文以芷江明山省级森林公园破坏山体为试验区域,目的是为了将受到破坏的山体进行修复,最后对修复效果做出评价。首先对破坏山体进行现状调查,根据遥感图、高程数据以及现状的植被调查来分析山体的破坏原因、危害以及特征,然后查阅生态修复相关文献,了解各种生态修复模式的特点,然后选取修复模式应用在破坏山体上,本文主要采用了:植被毯修复模式、客土喷播修复模式、植生袋修复模式、景观修复模式和竹林景观修复模式这几类生态修复方法。然后根据芷江明山省级森林公园破坏山体不同的立地类型与修复类型,以原生的边坡植被为对照,采用典型样地记录表,每种措施与对照分别选择3个样地,共设置21个样地,对修复后的山体进记录。调查因子从叁个层次来选取,分别是自然因素,植被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坡度、坡向、海拔、土层厚度;植被因素包括绿期、多盖度、聚生度、辛普森指数、综合抗性、截流量;人为因素包括管理养护水平和景观优美度,并计算其皮尔逊相关指数来确定调查因子。根据所选取的调查因子,通过现场测定和计算得出数据,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和多级聚类分析对调查因子进行计算得出聚类结果,通过现场的观察与聚类结果相结合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叁点结论:(1)芷江明山省级森林公园山体被破坏的现状:根据土壤侵蚀模数预测得出被破坏的山体中61.1%的为轻度破坏度,16.7%的为中度破坏度,16.7%强度破坏度,5%的为极强破坏度。根据其植被退化现状得出,现状植被退化的面积为10.7095公顷,其中乔木占14%,灌木占18%,草本占68%。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得出,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减小,生物多样性显着降低,部分甚至降到了0,因此目前破坏山体现状不容乐观,需及时进行生态修复。(2)不同修复模式之间的修复效果比较:从乔灌草生长状态方面来看,植被毯修复措施的效果最差。两种喷播措施中,挂网喷播模式的效果较好。植生袋修复模式中以紫穗槐为优势种的样地IVB生长状态要好于以胡枝子为优势种的样地IVc。景观修复模式中以刺槐为优势种的样地VC生长状态要好于以红叶石楠为优势种的样地VA。刺槐等先锋树种生长状态与存活率要高于香樟、盐肤木等。从物种群落组成特征来看,生态修复后的植被主要以灌木为主。所有样地的植被共有46科24属24属,主要分布在豆科,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中,由此可见这叁科的植物在生态修复中占有重要地位。生长型结构以灌木草本植物结构为主。每种修复模式的生活型结构与对照天然林地之间的相似性顺序如下:景观修复模式>植生袋模式>挂网覆膜客土喷播模式>覆膜客土喷播模式>竹林景观修复模式>植被毯模式。不同修复模式的多盖度综合级的排序为:景观修复模式=竹林景观修复模式>植生袋修复模式>挂网覆膜客土喷播模式>覆膜客土喷播模式>植被毯修复模式。通过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比较表明,景观修复模式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大,植被毯模式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小,大小排序为景观修复模式>植生袋修复模式>竹林景观修复模式>挂网覆膜客土喷播模式>覆膜客土喷播模式>植被毯修复模式。(3)建立以自然因素、植被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叁类指标体系的芷江明山省级森林公园破坏山体生态修复评价体系,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确定各指标的相关性程度,然后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和多级聚类分析评价以下12个指标:坡度、坡向、海拔、土层厚度、绿期、多盖度、辛普森指数、聚生度、综合抗性、截流量、管理养护平、景观优美度。对六种植被修复模式一年后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六种修复模式的综合评价分数,其中K-Means聚类分析评价中得分最高的为竹林景观修复模式,综合评价得分为2,其次为景观修复模式、植被毯修复模式、覆膜客土喷播模式、挂网覆膜客土喷播模式、植生袋模式。植生袋修复模式聚类分析评价得分最低,为4.7分。多级聚类分析评价中得分最高的为竹林景观修复模式,其次是景观修复模式、植生袋模式、挂网覆膜客土喷播模式、覆膜客土喷播模式、植被毯修复模式。植被毯修复模式的多级聚类评价得分最低,为4.3分。根据现场调查来看,多级聚类评价可能比K-Means聚类评价更加符合实际。(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谷德新[9](2019)在《森工林区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调查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施业区与林业地区(以下简称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重点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经营总面积1000余万公顷,生态地位重要。近年来,森工林区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封山育林措施,国有森林资源保护、监管力度明显加大,但目前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呈现出新特点和更加复杂的趋势,亟须关注解决。一、2013年至2018年森工林区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情况2013年到2018年,森工林区两级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公诉环节共受理涉及森林环境资(本文来源于《检察调研与指导》期刊2019年02期)
秦玉霞[10](2019)在《日本掠夺东北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以松花江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日伪时期,松花江流域的森林资源遭受到日本侵略者的疯狂采伐。日本侵略者通过修建森林铁路将大量砍伐的木材运往国内,同时在东北地区开设一系列制材工厂以满足其战时需求。日本殖民者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发,大量珍贵动植物数量减少,松花江水质污染、空气污染严重,对战时乃至战后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危害。(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9年04期)
森林破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巴西国家太空研究院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8月-2019年7月,巴西境内的亚马孙森林有9762平方公里遭到破坏,毁林面积相当于1.5个上海,为11年来最高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毁林面积上升了29.5%,破坏速度为近20年来最高。IN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森林破坏论文参考文献
[1].戴振华.西双版纳重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N].云南日报.2019
[2].张倩.亚马孙毁林速度日益加快[N].中国环境报.2019
[3].谢文英.更好履行检察机关监督职责[N].检察日报.2019
[4].张红兵.国务院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可起诉索赔[N].法制日报.2019
[5].陈维灯,张毅,王新友.“四防”共抓看好山护好林[N].重庆日报.2019
[6].韩永华,向红梅.密织网络快速反应精准打击[N].叁峡日报.2019
[7].高歌.论清末黑龙江地区森林资源的开发与破坏[D].辽宁师范大学.2019
[8].曹璐.芷江明山省级森林公园破坏山体生态修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9].谷德新.森工林区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调查报告[J].检察调研与指导.2019
[10].秦玉霞.日本掠夺东北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以松花江流域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
标签:破坏森林资源; 西双版纳; 重点林区; 违法行为; 易武; 非法占用林地; 勐腊县; 林草; 瑶族乡; 保护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