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系分隔方式论文_刘英超,肖靖秀,郑毅,汤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根系分隔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根系,蚕豆,小麦,方式,菌根,鹰嘴豆,真菌。

根系分隔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刘英超,肖靖秀,郑毅,汤利[1](2018)在《不同施氮水平及根系分隔方式对间作小麦蚕豆氮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了3种根系分隔方式(无分隔、尼龙分隔、塑料分隔)和3个氮(N/2、N、3N/2)水平,分析了间作小麦蚕豆的干物质量、氮素累积吸收量和养分竞争比率,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及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蚕豆氮素营养累积吸收特征和养分竞争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和根系分隔方式改变了间作小麦和蚕豆的干物质量,小麦拔节期,低氮、常规施氮和高氮水平下,尼龙分隔方式下小麦干物质累积量分别高于不分隔和塑料分隔60.8%、61.46%,71.19%、73.42%,63.02%、61.54%。低氮水平下,无分隔方式蚕豆干物质平均累积量分别低于尼龙和塑料分隔15.46%和20.68%;推荐施氮水平下,抽穗期和成熟期,尼龙分隔蚕豆干物质累积分别低于无分隔和塑料分隔24.53%、23.11%和26.66%、26.96%;高氮条件下,3种根系分隔方式间差异不明显。不同氮水平和根系分隔方式也改变了间作小麦和蚕豆的氮素累积吸收量。其中低氮条件下,无分隔小麦氮素累积吸收量明显高于尼龙和塑料分隔,随施氮量增加,这种优势逐渐不明显;低氮和高氮条件下,3种根系分隔(PB、MB、NB)蚕豆氮素累积吸收量差异不显着,推荐施氮条件下,塑料分隔方式下蚕豆氮素吸收量急剧增加,尤其籽粒膨大期,与尼龙分隔和不分隔相比分别增加29.03%、26.48%。低氮和常规施氮条件下,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尼龙和无分隔体系小麦相对于塑料分隔体系养分竞争比率(NCRcs)高于蚕豆。(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贾广军,柳勇,谷林静,张乃明,侯增龙[2](2015)在《AMF接种与作物根系分隔方式对紫色土上间作大豆生长及磷素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接种状况[不接种(NM)、接种Glomus mosseae(GM)、接种Glomus etunicatum(GE)]和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不分隔,隔尼龙网,隔塑料布)对大豆植株生长及磷素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GM和GE处理下的间作大豆根系侵染率在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之间无显着差异,接种AMF抑制了间作大豆根系的伸长,其中接种GM处理能使大豆生物量显着提高,并在根系不分隔处理下使大豆对磷素吸收较多而生长较好,接种GE真菌则不能促进大豆对磷素的积累。间作体系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对大豆的影响也不同,其中大豆的根系长度在隔塑料布处理下最短,大豆生物量在根系分隔处理下均大于不分隔处理,根系不分隔处理能够较好的促进大豆对磷素的积累。所有复合处理中,以GM-不分隔处理组合对间作大豆的生长及磷素累积的促进作用最好。(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赵秀芬,房增国,吕世华,刘学军,张福锁[3](2009)在《根系不同分隔方式下油菜和鹰嘴豆对小麦锰营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根系分隔盆栽试验,研究了油菜和鹰嘴豆对小麦生长及锰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油菜或鹰嘴豆混作能显着改善小麦生长及锰营养,其地上部干质量和吸收锰量均以根系不分隔处理显着高于根系完全分隔处理,但油菜和鹰嘴豆的生长受小麦抑制,表现为不分隔处理地上部干质量及吸锰量显着低于完全分隔。不施锰小麦/油菜和小麦/鹰嘴豆混作体系中,根系不分隔处理小麦根区土壤DTPA-Mn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分隔方式,且油菜或鹰嘴豆地上部植株锰含量显着高于相应的混作小麦,在锰胁迫条件下,油菜和鹰嘴豆根系活化的土壤锰可被小麦吸收利用。因此与油菜或鹰嘴豆混作是改善小麦锰营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赵秀芬,刘学军,张福锁[4](2009)在《小麦/燕麦根系不同分隔方式及施锰对小麦锰营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根系分隔的根盒试验,研究了小麦/燕麦间作体系中根系不同分隔方式及土壤施锰对小麦锰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锰肥处理相比,施用锰肥显着提高了小麦的地上部干重和吸锰量,小麦/燕麦根系不同分隔方式对小麦的地上部干重、锰浓度和吸锰量均无显着影响。不同作物品种吸收活化土壤锰的能力不同,表现为燕麦>小麦;9023>川麦28;坝莜4号>坝莜3号。与燕麦间作没能改善小麦的锰营养,可能是作物种植密度大,而根系生长空间较小造成的,其具体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9年10期)

苗锐,张福锁,李隆[5](2009)在《玉米、小麦和大麦与蚕豆间作体系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对蚕豆结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选取3种对土壤氮素竞争能力不同的禾本科作物大麦(Hordeum vulgare)、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玉米(Zea mays)分别与蚕豆(Vicia faba)间作,建立对土壤氮素竞争能力不同的作物组合;并采用3种分隔方式(塑料膜分隔、尼龙网分隔和无分隔)建立同一作物组合条件下作物种间根系相互作用的不同强度,来研究不同作物组合及种间根系相互作用强度对蚕豆结瘤的影响。结果如下:(1)蚕豆的结瘤并未随3种禾本科作物氮素竞争能力的增强而增加,但是3种间作体系蚕豆的结瘤却均表现出无分隔处理多于塑料膜分隔处理,即同一间作体系种间根系相互作用越强,越有利于蚕豆结瘤的产生,存在种间互利作用;(2)在玉米/蚕豆间作体系中,无分隔处理的蚕豆根瘤数目和根瘤重显着高于塑料膜分隔处理,分别高出67.5%和70.1%;在大麦/蚕豆间作体系中也表现出无分隔处理的根瘤重显着高于塑料膜分隔处理(高出46.3%);(3)玉米/蚕豆间作体系与小麦/蚕豆和大麦/蚕豆间作体系相比,无分隔处理时土壤氮素含量显着高于后2个间作体系,但是玉米/蚕豆间作体系对蚕豆结瘤的促进作用更强。上述结果表明,在蚕豆/玉米间作体系中,玉米促进蚕豆生物固氮除了氮素竞争机制外,还可能存在其它机制。(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李勇杰,陈远学,汤利,李少明,郑毅[6](2006)在《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对间作蚕豆养分吸收和斑潜蝇发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根系分隔的盆栽试验,研究了地下部分隔对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中蚕豆的养分吸收和斑潜蝇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完全分隔处理蚕豆的生物量和N、P、K吸收量均高于其余2种分隔方式,在各个生育期,根系完全分隔处理与不分隔处理间差异均显着。根系分隔方式还影响了蚕豆斑潜蝇的发生,蚕豆斑潜蝇的发生均表现为根系不分隔(I)<尼龙网分隔(M)<完全分隔(P)。说明根系的相互作用,对蚕豆斑潜蝇的发生有一定的减轻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6年10期)

根系分隔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比较了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接种状况[不接种(NM)、接种Glomus mosseae(GM)、接种Glomus etunicatum(GE)]和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不分隔,隔尼龙网,隔塑料布)对大豆植株生长及磷素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GM和GE处理下的间作大豆根系侵染率在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之间无显着差异,接种AMF抑制了间作大豆根系的伸长,其中接种GM处理能使大豆生物量显着提高,并在根系不分隔处理下使大豆对磷素吸收较多而生长较好,接种GE真菌则不能促进大豆对磷素的积累。间作体系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对大豆的影响也不同,其中大豆的根系长度在隔塑料布处理下最短,大豆生物量在根系分隔处理下均大于不分隔处理,根系不分隔处理能够较好的促进大豆对磷素的积累。所有复合处理中,以GM-不分隔处理组合对间作大豆的生长及磷素累积的促进作用最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系分隔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刘英超,肖靖秀,郑毅,汤利.不同施氮水平及根系分隔方式对间作小麦蚕豆氮吸收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2].贾广军,柳勇,谷林静,张乃明,侯增龙.AMF接种与作物根系分隔方式对紫色土上间作大豆生长及磷素吸收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5

[3].赵秀芬,房增国,吕世华,刘学军,张福锁.根系不同分隔方式下油菜和鹰嘴豆对小麦锰营养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

[4].赵秀芬,刘学军,张福锁.小麦/燕麦根系不同分隔方式及施锰对小麦锰营养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9

[5].苗锐,张福锁,李隆.玉米、小麦和大麦与蚕豆间作体系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对蚕豆结瘤的影响[J].植物学报.2009

[6].李勇杰,陈远学,汤利,李少明,郑毅.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对间作蚕豆养分吸收和斑潜蝇发生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

论文知识图

一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下小麦长势图1 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对蚕豆斑潜蝇...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对间作小麦白...1 蚕豆与玉米根系不同分隔示意图3 种间根系分隔和氮肥对蚕豆结瘤的影响...1 种间互作和施氮对蚕豆株高(a)和分枝数...

标签:;  ;  ;  ;  ;  ;  ;  

根系分隔方式论文_刘英超,肖靖秀,郑毅,汤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