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钉菜论文-陈景明,黄晓冬,蔡建秀,顾雅青

铁钉菜论文-陈景明,黄晓冬,蔡建秀,顾雅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铁钉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藻,铁钉菜,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

铁钉菜论文文献综述

陈景明,黄晓冬,蔡建秀,顾雅青[1](2016)在《海藻铁钉菜抗氧化活性部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TEAC值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为指标,从福建省围头海域的10种海藻中筛选出总酚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海藻及其抗氧化活性部位.进一步对该海藻的抗氧化活性部位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与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初步分析金属离子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海藻中,铁钉菜甲醇提取物具有较高含量的多酚、TEAC值与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乙酸乙酯部位是其主要的抗氧化活性部位.铁钉菜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半效应浓度EC_(50)为0.17 mg/m L,小于BHT EC_(50)0.23 mg/m L;还原力的EC_(50)为0.30 mg/m L,远远小于维生素C EC_(50)0.91mg/m L;总抗氧化能力约为13.16 U/mg.金属离子对铁钉菜乙酸乙酯部位的DPPH自由基清除的影响表现为K~+、Cu~(2+)、Zn~(2+)、Ca~(2+)、Fe~(3+)等的增效作用与Na~+、Mn~(2+)、Mg~(2+)等的降效作用.(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黄晓冬,蔡琼瑶,王远花,蔡建秀,戴聪杰[2](2016)在《海藻铁钉菜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部位的筛选及其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海藻铁钉菜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反应动力学。方法:萃取法获得铁钉菜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等5个部位,采用PNPG筛选其中具有α-糖苷酶酶抑制的活性部位,通过酶促动力学方法与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酶抑制类型。结果:包括甲醇提取物在内的6种铁钉菜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二氯甲烷部位的抑制活性均较强,IC50分别为3.4,4.4,5.1,7.8μg·mL~(-1),均远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Acarbose(IC501 075.8μg·mL~(-1))。抑制动力学分析显示,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二氯甲烷部位等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均属于混合Ⅰ型抑制类型。结论:铁钉菜提取物具有作为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用开发价值,特别是乙酸乙酯部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陈景明,黄晓冬,蔡建秀[3](2015)在《铁钉菜甲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海藻铁钉菜提取物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采用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不同浓度的铁钉菜甲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通过酶促动力学方法与绘制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其抑制类型;福林酚法分析其总酚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Al Cl3显色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铁钉菜甲醇提取物能显着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其半效应浓度IC50为1.823 g/L,抑制类型为非竞争型抑制;化学分析发现该甲醇提取物具有较高含量的总酚、多糖与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1.37±2.77)、(35.92±5.27)、(43.16±0.33)mg/g。(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5年35期)

曲洁琼[4](2014)在《铁钉菜(Ishige okamurae)转录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铁钉菜是铁钉菜属(Ishige)的代表物种。铁钉菜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潮间带生境,能够在极度失水胁迫下保持一定的细胞活性,因此铁钉菜被认为是潮间带褐藻中耐受严酷干燥与日晒的典型物种,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其抗干露、渗透压变化等众多环境胁迫的机制机理,已引发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与探索。但是,与抗逆相关的众多基因、通路尚处于未知状态。本论文通过Illumina HiSeq2000平台对铁钉菜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2,548,489条原始序列,总长达2,258,728,020bp,平均读长为180bp,GC含量为52.19%。拼接之后,共获得78,583条scaffolds,平均读长为613bp,N50值为1709。通过nr注释,设定阈值为10-5,共得到25,357个unigenes。通过COG注释,共得到14,623个有功能匹配的unigenes,分布于25个COG的条目中。通过KEGG通路分析,共有4,184个unigenes注释到294条通路上。其中,有1,562个unigenes注释到“代谢(Metabolism)”相关的通路中;849个unigenes注释到“遗传信息处理(Gene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相关的通路中。对铁钉菜转录组的基础分析,揭示了其丰富的基因含量,明确了其基因的分布概况,确定了其基因的代谢通路分布;为后续铁钉菜功能基因分析和注释奠定了基础。本论文从结构学和功能学两个角度对铁钉菜转录组的比较基因组学展开研究。结构学的研究集中于SSR标记的in silico分析,及在纲、门分类层面的特征比较。我们发现铁钉菜的EST-SSR以叁碱基重复为主要类型,符合褐藻门物种的普遍特点;另外,叁碱基重复EST-SSR的motif类型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层面的特异性,由此推断,藻类中EST-SSR的起源并不属于早期进化学事件,而是伴随后期类群衍化并与功能基因进化紧密联系的同步过程。藻类中叁碱基重复类型的EST-SSR可能是含有重复序列的非编码区在产生新基因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在对铁钉菜转录组进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共有基因的分析,发现了8,205个铁钉菜特有基因,明显高于其他叁种褐藻独有的基因数目,反映出铁钉菜丰富的基因含量。另外,这8,205个基因主要分布于转录翻译体系,能量代谢体系、囊泡运输等,这些基因的存在保证了铁钉菜基因的高效表达、蛋白的准确定位、代谢的动态平衡和优越的抗逆特性。在此基础上,本论文研究了铁钉菜抗逆相关通路及基因家族,发现铁钉菜具有较为完整的MAPK信号通路、囊泡运输体系、基础转录因子、Rab蛋白家族等。这些通路和基因相互协作,为铁钉菜抵御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适应复杂多变的潮间带环境奠定了基础。本论文是对铁钉菜组学研究的首次尝试,证实铁钉菜蕴含丰富的基因资源,在其功能基因与抗逆性状之间建立了初步的联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基于本论文发现的铁钉菜功能基因与通路,通过表达谱和代谢组等手段,进一步阐释铁钉菜抗逆特性与环境适应能力的分子机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29)

孟伟杰,王萍,桂福坤,吴常文,梁君[5](2014)在《藻体部位、藻质量、碳源、水流对铁钉菜和羊栖菜营养盐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室生态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藻体部位、藻质量、碳源质量浓度及水流流速对铁钉菜(Ishige foliaceaokamurai)和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氮磷营养盐吸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大型海藻不同部位对营养盐的吸收速率不同,铁钉菜下部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固着器;羊栖菜顶部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中部。铁钉菜藻质量1.0g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1.5g;羊栖菜藻质量0.5 g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1.0g;2种藻类2.0g和2.5g的吸收速率相差不多。碳源质量浓度为1200mg/L时,铁钉菜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碳源800mg/L;碳源质量浓度为800mg/L时,羊栖菜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碳源400mg/L;2种海藻对照组的吸收速率均相对较低。相同流速下,2种海藻均以PO4-P对照组的吸收速率最大;NO3-N、NH4-N吸收速率在流速为50cm/s时最大。(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4年03期)

林雄平,彭彪,陈慧斌,蔡彬新,吴发旺[6](2012)在《铁钉菜和珊瑚藻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圆纸片法对铁钉菜、珊瑚藻粗提取物及萃取得到的不同极性组分进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铁钉菜和珊瑚藻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铁钉菜和珊瑚藻提取物的抗细菌活性较强,而对真菌几乎没有抑菌作用.(本文来源于《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张永正,王萍,桂福坤,吴常文[7](2012)在《石莼、铁钉菜和蜈蚣藻对氮源利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叁种大型海藻石莼(Ulva lactuca)、铁钉菜(Ishige foliaceaokamurai)、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作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组、ΝO3-Ν(80、160μmol/L)组和ΝH4-Ν(80、160μmol/L)组,研究不同的Ν源对三种大型海藻生长和Ν吸收速率的影响。设置四个温度梯度(5℃、15℃、25℃、30℃)和叁个光照梯度(600 lx、1 200 lx、1 800 lx、2 400 lx),研究温度和光照对叁种大型海藻Ν吸收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莼、铁钉菜、蜈蚣藻对两种Ν源ΝO3-Ν、ΝH4-Ν均有不同的反应。三种大型海藻均表现出优先利用ΝO3-Ν的趋势。石莼在ΝO3-Ν和ΝH4-Ν组中均表现出最高的生长和吸收能力。蜈蚣藻在ΝO3-Ν组中表现出比铁钉菜相对高的生长和吸收能力;铁钉菜在ΝH4-Ν组中表现出比蜈蚣藻相对高的生长和吸收能力。温度和光照条件对三种大型海藻ΝO3-Ν和ΝH4-Ν的吸收都有一定的影响。就温度而言,叁种海藻对ΝO3-Ν的吸收趋势相似,即15℃时吸收速率最高;对ΝH4-Ν的吸收趋势相似,即5℃时吸收速率最高。就光照而言,叁种海藻ΝO3-Ν的吸收趋势相似,即2 400 lx时的吸收速率最高;ΝH4-Ν的吸收趋势相似,即1 200 lx时的吸收速率最高。(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2年03期)

冯美霞,林勇,刘艳如,张迪,郑怡[8](2011)在《铁钉菜乙酸乙酯提取物抗真菌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纸片法、菌饼法及玻片法测定了铁钉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真菌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真菌具有普遍的抑制作用,对绿色木霉的抑菌圈达到2.60 cm;经薄层层析分离后,得到7条层析带,用纸片法测定大部分分离带只对1种真菌显示抑制活性,其中Rf 0.40带和Rf 0.50带活性较强,它们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也有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与浓度、培养时间有关.此外,对Rf 0.40带的GC-MS分析表明,其组分中的化合物以酯、烷为主.(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张迪,郑怡[9](2009)在《铁钉菜抗真菌组分的分离及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铁钉菜不同萃取相(氯仿、乙酸乙酯、石油醚、正丁醇)对真菌菌丝生长影响的测定结果显示正丁醇相的抑制真菌活性明显高于其它相,表明铁钉菜提取物中抑制真菌菌丝的活性物质大部分存在于正丁醇萃取相中,进一步对其中的抗真菌组分进行分离。经大孔树脂洗脱,得到了不同浓度乙醇的洗脱组分,用菌饼法分别测定了它们对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在(本文来源于《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期刊2009-11-15)

张迪,刘艳如,郑怡,林勇[10](2009)在《铁钉菜抗生物质的初步提取及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铁钉菜(Ishige okamura)的乙醚和乙醇总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的萃取物的抗生活性进行了测定,包括对细菌、真菌及藻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铁钉菜的乙醚、乙醇总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抑制细菌活性,对海洋小球藻(Chlorella spp)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tis globosa)亦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铁钉菜不同极性溶剂的萃取物表现出不同的抗生活性,其中氯仿相抑制细菌的能力最高,正丁醇相对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而有抑藻活性的成分则主要集中在低极性的石油醚相和氯仿相中,氯仿相对供试细菌生长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3.125~12.500 mg/mL.采用薄层层析分离氯仿组分得到6个条带,其中的Rf0.79带的抑菌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铁钉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海藻铁钉菜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反应动力学。方法:萃取法获得铁钉菜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等5个部位,采用PNPG筛选其中具有α-糖苷酶酶抑制的活性部位,通过酶促动力学方法与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酶抑制类型。结果:包括甲醇提取物在内的6种铁钉菜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二氯甲烷部位的抑制活性均较强,IC50分别为3.4,4.4,5.1,7.8μg·mL~(-1),均远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Acarbose(IC501 075.8μg·mL~(-1))。抑制动力学分析显示,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二氯甲烷部位等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均属于混合Ⅰ型抑制类型。结论:铁钉菜提取物具有作为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用开发价值,特别是乙酸乙酯部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铁钉菜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景明,黄晓冬,蔡建秀,顾雅青.海藻铁钉菜抗氧化活性部位研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黄晓冬,蔡琼瑶,王远花,蔡建秀,戴聪杰.海藻铁钉菜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部位的筛选及其反应动力学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

[3].陈景明,黄晓冬,蔡建秀.铁钉菜甲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5

[4].曲洁琼.铁钉菜(Ishigeokamurae)转录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4

[5].孟伟杰,王萍,桂福坤,吴常文,梁君.藻体部位、藻质量、碳源、水流对铁钉菜和羊栖菜营养盐吸收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14

[6].林雄平,彭彪,陈慧斌,蔡彬新,吴发旺.铁钉菜和珊瑚藻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7].张永正,王萍,桂福坤,吴常文.石莼、铁钉菜和蜈蚣藻对氮源利用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2

[8].冯美霞,林勇,刘艳如,张迪,郑怡.铁钉菜乙酸乙酯提取物抗真菌活性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9].张迪,郑怡.铁钉菜抗真菌组分的分离及成分分析[C].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2009

[10].张迪,刘艳如,郑怡,林勇.铁钉菜抗生物质的初步提取及检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标签:;  ;  ;  ;  

铁钉菜论文-陈景明,黄晓冬,蔡建秀,顾雅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