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预应力砌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预应力,砌体,体外,钢板,结构,组合,墙体。
预应力砌体论文文献综述
周翔[1](2018)在《体外预应力的无支撑钢板—砖砌体组合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近年来的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老城区、城中村等原有老旧建筑物已不再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考虑到经济效益、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因素,完全依靠拆除和重建是不合理的,此时便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对老旧建筑物进行改造和加固,从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现在的老旧建筑物多为砖砌体结构,其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便是使用空间狭小。对砖砌体结构建筑物进行改造加固,最关键的是拆墙托换技术,目前的主要托换方法存在施工时间较长、托梁截面较大、影响美观等问题。本试验提出的体外预应力的无支撑钢板—砖砌体结构,可以先进行组合梁的施工,再对下部承重墙体进行拆除,不需要对上部结构进行支撑,而且不需要支模和湿作业,具有施工简单、工期短、安全可靠、保持原有建筑布局和外观的优点。本试验一共准备了四根试件梁,通过对每根梁的加载,得到各试件梁的荷载-应变曲线、荷载-挠度曲线等,研究该组合梁在不同体外预应力作用下的受力特性与破坏机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详细介绍了现阶段老旧砖砌体结构的现状,以及目前主要的加固改造方法,分析了研究砖砌体结构加固改造的意义和目的。(2)通过有无体外预应力的试件对比,得出体外预应力对砖砌体组合梁试件极限承载力的提高有显着效果,承载力增长达到了33%。(3)在叁种体外预应力的张拉方式中,单折线方式的效果比直线方式好,而双折线方式对砖砌体组合梁试件极限承载力的提高效果最好。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为老旧砖砌体加固改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为以后的实际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8-12-07)
苏磊[2](2018)在《体外预应力加固钢板-砖砌体组合梁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托换技术——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结构,用以加固目前国内存在的一些既有老旧建筑,该技术将体外预应力体系与钢板-砖砌体组合结构相结合,同时具备两者的优点。目前,对该方案缺乏相关的理论及试验研究,因此本文选取钢板-砖砌体组合梁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不同线形布置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相关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用有限元软件对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梁进行数值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主要研究及成果如下:1、简单介绍了影响钢板-砖砌体组合梁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体外预应力加固钢板-砖砌体组合梁的不同布置方案。从弹性分析及塑性分析的角度推导钢板-砖砌体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对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梁进行内力分析,并考虑预应力损失及应力增量的影响,推导出相关的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2、试验方面,设计了四根不同工况的试件梁,分别是未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钢板-砖砌体组合梁,以及直线形、单折线形及双折线形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梁,通过对四根试件梁进行相关的静载试验研究,得出了梁的具体破坏过程及最终破坏形式,跨中截面的应变分布规律,荷载—挠度的变化曲线等相关成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梁的最终破坏形式均为加载点附近钢板的局部屈曲失稳;组合梁跨中截面的钢板沿高度呈线性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采用体外预应力可提高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及延性,不同线形布置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对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及变形影响不同。3、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体外预应力加固前后钢板-砖砌体组合梁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钢板-砖砌体组合梁的承载力及延性,通过比较不同线形布置的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梁力学性能的差异,得出双折线预应力布置加固效果最为明显,为以后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8-12-07)
张罕[3](2018)在《预应力钢板带-砖砌体组合墙轴心抗压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少建筑面临着功能改造和抗震能力提升的需求。在我国既有建筑物中,砖作为传统的建筑材料,使用比例超过50%。尤其在我国村镇房屋建筑以及文物建筑中,砖砌体结构的使用比例甚至达到80%以上。因此,针对砖砌体结构中墙体的加固研究,越来越成为土木工程加固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常见的砖砌体墙加固技术一般存在应力滞后、对砌体强度有要求、需要湿作业或不具有可逆性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预应力钢板带加固方法,其主要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属于纯干式连接;并对不同纵横向预应力水平的钢板带加固不同负荷情况的砖砌体墙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本文首先以钢板带布置形式、是否施加纵横向预应力、墙体初始负荷水平、砂浆强度为研究参数,设计并完成了11个砖砌体墙加固试件的轴心受压性能试验。试验过程中得到砖砌体墙和钢板带的破坏特征、破坏峰值荷载、位移变化和钢板带受压应变发展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纵横向钢板带同时加固砖砌体墙对峰值荷载提高约33%~43%;在竖向钢板带中施加预压应力,可以使钢板带提前参与工作,提高墙体单块砖开裂荷载;在横向钢板带中施加预拉应力,可以更早地发挥横向约束作用,加强对竖向钢板带的侧向约束,且对砖砌体墙的峰值荷载提高约10%;预应力钢板带加固对负荷情况下(墙体尚未开裂)的砖砌体墙也有较好的加固效果。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建立预应力钢板带加固砖砌体墙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试验结果进行修正。通过进一步对竖向预压应力水平、横向预拉应力水平和砖砌体墙初始抗压强度等级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预应力钢板带加固砖砌体墙的峰值荷载变化规律:随着竖向钢板带中预压应力的提高,试件峰值荷载呈下降趋势;横向预拉应力水平对试件峰值荷载的提高幅度几乎没有影响;砖砌体墙初始抗压强度越低,钢板带加固效果越好。综上,提出预应力钢板带加固砖砌体组合墙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公式,并与试验结果比较,为实际工程中该加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11-30)
徐振文,周志强,郑松林,郭樟根,杨放[4](2018)在《体外预应力加固砖砌体开洞墙抗震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二榀体外预应力加固开洞砖墙体(垂直加固、斜交叉加固)和一榀对比墙体进行拟静力试验,考察砖墙体裂缝开展、屈服及破坏等受力全过程,分析了其滞回特性、延性、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预应力墙体主要表现为剪压破坏形态;垂直预应力加固能显着提高墙体的开裂荷载,而斜交叉预应力筋加固方式可以更有效提高其极限荷载及后期抗侧刚度;初期预应力筋应力呈线性关系变化,垂直、斜交叉外侧筋最大应力增量分别为146.15和154.73 MPa。(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刘浩,贺宇龙,李光耀,杨学中,刘航[5](2017)在《砌体后张预应力抗震加固新技术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方法具有工期长、造价高等缺点,尚难以满足农村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需要的问题,在已有的预应力结构设计与施工的研究和应用基础上,充分发挥后张预应力技术的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将后张预应力技术应用到砖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中去,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后张预应力技术的既有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方法,并在北京市平谷区熊耳营村绿谷学校进行了实践应用。加固后砌体结构具有明显的抗震复位功能,可大幅度提高既有砌体结构的延性以及抗倒塌能力。(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7-10-26)
张继杰[6](2017)在《层间布置预应力筋加固两层砖砌体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砌体建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形式,也是当代农村和城市部分地区的主要建筑物。近年来,国内外地震频发,多次的地震灾害报告表明,砌体结构尤其是多层砌体房屋受震害影响最为严重。对于此,国内外学者对砌体结构加固的研究颇多,有相对成熟的传统加固方式的研究,也有新型的预应力加固砌体的研究等。其中,关于新型预应力加固技术的研究主要采用沿整个房屋高度布置预应力筋的技术方案,但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多层建筑中某一楼层墙体承载力不足的现象,因此需进一步研究在楼层间布置预应力筋加固的可行性。为此,本文进行了 6片两层砖砌体墙体的拟静力抗震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未加固墙体、分层式预应力加固墙体、贯通式预应力加固墙体以及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墙体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研究了各试验墙体的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耗能性能、延性性能等指标,分析对比其抗震加固性能。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砌体墙体建立了精确的数值模型,施加水平荷载,对比分析了各砌体墙体的破坏形态及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表明:(1)体外后张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抗震性能要优于钢筋网砂浆面层法。后张预应力加固墙体为剪切破坏,裂缝开展更多且相对均匀,材料性能使用更充分,抗剪承载力提升更多,滞回环饱满、面积更大,后期刚度退化、耗能性能表现得更好,但延性性能两者表现相当。(2)MSC.Marc有限元模拟的荷载—位移单推曲线和试验骨架曲线吻合度高,并且在模拟过程中总应变大小和试验墙体的裂缝分布及走向大致相同。(3)分层式预应力加固的作用效果要好于贯通式预应力加固。有限元模拟和变参数研究所得的抗剪承载力的大小顺序为:分层式轴压比0.4>分层式轴压比0.2>W6>W5。本文属于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既有建筑再生改造安全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Z141100006014054)”的一部分研究内容,为后张预应力加固技术在北京市及全国老旧住宅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经杰,胡心一,刘航[7](2016)在《后张预应力技术加固老旧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后张预应力技术加固老旧砌体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砌体抗震加固技术。采用Perform-3D进行砌体加固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后张预应力技术加固老旧砌体结构可以使加固后结构的抗震性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准。(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12-02)
经杰,胡心一,刘航[8](2016)在《后张预应力技术加固老旧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后张预应力技术加固老旧砌体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砌体抗震加固技术。采用Perform-3D进行砌体加固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后张预应力技术加固老旧砌体结构可以使加固后结构的抗震性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准。(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12-02)
蒋璐[9](2016)在《砌体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设计方法及施工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砌体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抗震加固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根据课题组前期已完成的专项振动台缩尺对比试验成果,在大量阅读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报道了砌体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设计计算方法、预应力损失取值、以及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防护等施工方法,作为该课题的后续研究成果,以便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刘航[10](2016)在《砖砌体建筑体外预应力抗震加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城镇既有砖砌体建筑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新技术,即采用竖向无粘结预应力筋对砌体墙体进行加固,从而改善墙体的抗震性能,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为了解该技术的加固效果,完成了两批共17片墙体构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和一栋2层足尺房屋模型的拟动力试验研究。墙体构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加固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砖砌体墙体的抗裂能力、受剪承载力和延性。房屋模型的拟动力试验研究则进一步表明,采用该项技术加固后,抗震设防烈度不足8度的房屋,在模拟9度罕遇地震的拟动力作用下基本保持弹性,抗震能力显着提高。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应力加固砌体墙体的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该技术在北京市怀柔区某多层办公建筑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其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成本低等优势。(本文来源于《预应力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预应力砌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托换技术——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结构,用以加固目前国内存在的一些既有老旧建筑,该技术将体外预应力体系与钢板-砖砌体组合结构相结合,同时具备两者的优点。目前,对该方案缺乏相关的理论及试验研究,因此本文选取钢板-砖砌体组合梁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不同线形布置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相关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用有限元软件对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梁进行数值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主要研究及成果如下:1、简单介绍了影响钢板-砖砌体组合梁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体外预应力加固钢板-砖砌体组合梁的不同布置方案。从弹性分析及塑性分析的角度推导钢板-砖砌体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对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梁进行内力分析,并考虑预应力损失及应力增量的影响,推导出相关的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2、试验方面,设计了四根不同工况的试件梁,分别是未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钢板-砖砌体组合梁,以及直线形、单折线形及双折线形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梁,通过对四根试件梁进行相关的静载试验研究,得出了梁的具体破坏过程及最终破坏形式,跨中截面的应变分布规律,荷载—挠度的变化曲线等相关成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梁的最终破坏形式均为加载点附近钢板的局部屈曲失稳;组合梁跨中截面的钢板沿高度呈线性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采用体外预应力可提高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及延性,不同线形布置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对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及变形影响不同。3、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体外预应力加固前后钢板-砖砌体组合梁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钢板-砖砌体组合梁的承载力及延性,通过比较不同线形布置的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梁力学性能的差异,得出双折线预应力布置加固效果最为明显,为以后体外预应力钢板-砖砌体组合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应力砌体论文参考文献
[1].周翔.体外预应力的无支撑钢板—砖砌体组合梁试验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8
[2].苏磊.体外预应力加固钢板-砖砌体组合梁力学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8
[3].张罕.预应力钢板带-砖砌体组合墙轴心抗压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8
[4].徐振文,周志强,郑松林,郭樟根,杨放.体外预应力加固砖砌体开洞墙抗震性能试验[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刘浩,贺宇龙,李光耀,杨学中,刘航.砌体后张预应力抗震加固新技术工程应用[C].第十八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7
[6].张继杰.层间布置预应力筋加固两层砖砌体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7].经杰,胡心一,刘航.后张预应力技术加固老旧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C].第十一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8].经杰,胡心一,刘航.后张预应力技术加固老旧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C].第十一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9].蒋璐.砌体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设计方法及施工实现[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刘航.砖砌体建筑体外预应力抗震加固技术研究[J].预应力技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