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螯合物论文-张宇旋

金属螯合物论文-张宇旋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螯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染料木素,金属螯合物,抗癌活性

金属螯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旋[1](2018)在《染料木素金属螯合物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染料木素(5,7-二羟基-3-(4-羟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4',5,7-叁羟基异黄酮),也叫染料木黄酮,近年来已经成为生物、化学、医学方面的研究重点,国内外学者对染料木素及其衍生物的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本文得知染料木素对于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血管方面疾病以及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疾病有很好的活性和药效,以及对于其他癌症的预防具有很不错的前景和潜力。但是,由于染料木素的亲脂性、亲水性都是相对不高,且存在很强的首过效应,导致其实际的药效其实并没有那么强,生物利用度不高,利用价值也相对较低,这也导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染料木素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论文将以染料木素为先导化合物,将其与筛选出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金属离子如锰、镍、铂、锡、钛、钌、钯、镓等进行螯合实验,试图找到一种溶解性更好、活性更强的染料木素螯合物,以便更好地利用染料木素造福人类。本文在染料木素与金属离子的螯合实验中,通过控制pH、温度、试剂配比等反应条件,分别将锰、镍、铂、锡、钛、钌、钯、镓等11种金属离子与染料木素进行了螯合实验,结果分别成功制备了染料木素锰、染料木素钐、染料木素钯、染料木素钛螯合物。随后再用MTT还原法,用顺铂为阳性对照,以肺癌细胞K549和宫颈癌HELA细胞对成功合成的染料木素金属钐、钯、锰、钛螯合物和配体进行抗肿瘤活性的测试,结果发现染料木素钯螯合物、染料木素钐螯合物与染料木素相比活性大大增强,但活性不如顺铂。随后采用正交实验对活性较好的染料木素钯螯合物、染料木素钐螯合物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最佳制备工艺。染料木素-钯螯合实验最佳反应条件得到初步确定:反应时间为10h,反应温度为55℃,反应pH为8.5,物料配比为1:1;染料木素-锰螯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60℃,反应pH为8,物料配比为2:1;染料木素-钛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50℃,反应pH为7.5,物料配比为1:1。对制备的染料木素-钯螯合物、染料木素-钐螯合物样品采用HPLC、核磁共振、XRD、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结构推测和结构表征,两种螯合物最有可能的分子式分别为C_(30)H_(20)O_(12)Cl_2-Sm、C_(30)H_(20)O_(12)-Pd。但是通过料木素钐螯合物、染料木素钯螯合物的溶解性实验表明其溶解性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有鉴于此,本文还尝试了染料木素与甜菜碱、左旋肉碱等2种有机碱的成盐反应实验,结果成功制备出染料木素甜菜碱盐,并对制成的盐的抗癌活性和溶解性等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成盐后的化合物具有不错的水溶性和明显强于染料木素本身的抗癌活性,为将来进一步将其研究开发成一种抗肿瘤新药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8-12-02)

范一雷,刘敏,柯星,徐志[2](2018)在《氟喹诺酮金属螯合物的抗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因此,研发新的抗菌药刻不容缓。氟喹诺酮是继头孢菌素之后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广谱、高效、低毒性化疗药物,除经典的抗菌活性外,氟喹诺酮还具有多种"非经典"生物活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向药物分子中引入金属离子可对药物的生物活性产生深刻影响。因此,金属螯合药物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方向。药物化学家对氟喹诺酮金属螯合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了若干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化合物。本文归纳了近年来氟喹诺酮金属螯合物在抗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研究人员寻找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期刊2018年03期)

高胜男[3](2018)在《层状硅酸盐层间插入金属螯合物及其光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状硅酸盐Magadiite的结构中存在二维的纳米空间,目前多应用于合成沸石分子筛和插层功能材料等方面。利用插层法对其结构进行改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在Magadiite的层间结构中插入金属有机螯合物的研究尚未见诸报道。本论文将金属离子与Magadiite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利用固相插层法将有机物插入到Magadiite的层间结构中,形成螯合物,研究了插层后产物的结构、形貌变化以及层间螯合物的形成机理。固相反应的操作相对简便易行,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合成的产物在光学方面存在一定的应用潜能,对于构建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精密控制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利用固相插层的方法,将钙黄绿素(Calcein)成功嵌入M-mags(M=Al、Ca、Zn)的层空间。结构的表征表明,Calcein分子成功进入M-mags(M=Al、Ca、Zn)层间。由于反应是基于Magadiite层间金属和有机物之间的螯合作用。在Magadiite层间具有发光性能。硅酸盐的层间距是由交换的金属离子和插入的钙黄绿素所决定的。插层化合物中的螯合物的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结构不同。采用固相插层的方法,将配体8-羟基喹啉-5-磺酸(8HqS)成功插入M-mags(M=Al、Ca、Zn)的层空间。结构表征表明,8HqS分子进入Magadiite层间后与金属离子形成M-8HqS(M=Al、Ca、Zn)螯合物。插层后生成的螯合物有不同的微观结构及不同的分子堆积方式。在插层化合物中8HqS的量不同是由于金属离子的含量和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的不同造成的,这叁种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Ca~(2+)>Zn~(2+)>Al~(3+)。将配体10-羟基苯并喹啉(HBQ)成功插入M-mags(M=Al、Cr、Cu)的层空间。将HBQ分子嵌入M-mags(M=Al、Cr、Cu)后,插层后复合材料的层间距增加,这叁种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Cu~(2+)>Cr~(3+)>Al~(3+)。螯合物结构的差异,尤其是在Magadiite层空间的螯合物的分子堆积方式,以及主客体相互作用,导致了吸收和荧光峰的位移。(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何洪,常满倩,宋洪波[4](2017)在《寡糖金属螯合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寡糖金属螯合物因同时具备寡糖和金属离子的生物活性而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综述寡糖金属螯合物的制备工艺、产品性质、功能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寡糖金属螯合物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7年10期)

孙姗姗,高亚辉,陈俊德[5](2017)在《胶原蛋白肽金属螯合物及其生产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胶原蛋白肽金属螯合物是胶原蛋白肽与金属离子通过配位共价结合或吸附结合方式形成的螯合物。该螯合物作为金属矿物元素补充剂,具有生物利用率高、安全性高、生物活性高等优点。综述了胶原蛋白肽金属螯合物的螯合机理、稳定性、吸收利用、功能活性和生产制备工艺并展望了其开发应用前景,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进展》期刊2017年04期)

于明加,陈世稆[6](2017)在《乳酸消旋酶中一个重要的酶辅因子-从NAD~+到Ni金属螯合物的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乳酸消旋酶(LarA)是一种最新新发现的酶,能通过特殊的源于尼克酰胺的类似物-Ni金属螯合物辅基(Ni-PTTMN)将乳酸进行DL构型互相转化的消旋化反应。我们通过DFT的方法以及建立的200个原子的活性中心模拟模型,研究发现LarA采取质子耦合的氢负离子机制催化整个反应进行,即底物α碳上的氢迁移到辅基吡啶环上的碳上,同时伴有底物羟基上的质子迁移到旁边组氨酸的过程。其中Tyr294和Lys298对于底物定位以及在底物羟基氧的负电荷上的稳定起着促进的作用。反应的能垒是12.0kcal/mol,同NAD+类似的辅基相比,Ni金属螯合物辅基的活性更强。我们研究表明Ni-PTTMN在适宜的高极性环境下更容易发生氢化加成反应,也表明这种辅基也更容易存在于LarA的这种适宜的高极性活性中心下。(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四分会:生命、药物和材料量子化学》期刊2017-06-08)

钟柳波[7](2017)在《金属螯合物催化臭氧氧化腈纶废水典型污染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腈纶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大,而且国内几乎所有腈纶废水处理没有达标而排放到邻近水域,使高浓度有毒污染物残留在水体中,通过不断的迁移、累积对废水排放地区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国内外对腈纶废水处理虽然有不少研究,但是仅仅局限于腈纶废水的处理上,而没有深入到对腈纶废水典型污染物的降解研究,从而没有达到针对性处理的目的。论文着眼于废水典型污染物的研究,选出腈纶废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丁二腈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金属螯合物催化臭氧法对丁二腈进行氧化,旨在找到一种能高效地氧化丁二腈的高级氧化法,为金属螯合物催化臭氧法处理腈纶废水提供技术支持,对推动臭氧法处理工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论文采用金属螯合物催化臭氧法氧化丁二腈,利用亚铁离子催化臭氧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氧化剂羟基自由基(·OH),对丁二腈进行无选择性地氧化,以期达到良好的降解效果。论文首先简述金属离子催化臭氧理论以及络合作用的理论,为后续实验研究创建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叁种体系氧化丁二腈效能的比较,选择金属螯合物催化臭氧体系。随后选择金属螯合物。接着进行丁二腈氧化效能的单因素实验研究和正交实验研究。最后进行可生化性及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e(II)(焦磷酸钠)螯合物催化臭氧体系氧化丁二腈效能最好。五种单因素下该体系对丁二腈的氧化效能为:随着Fe(II)离子浓度、气相臭氧投加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增加,氧化效能呈由快到慢的上升趋势;金属离子协同作用对氧化效能的影响较小;初始pH值的影响呈持续增大的趋势;丁二腈浓度的变化对金属螯合物催化效能的影响较小。正交实验分析可知,对于选定的四种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水力停留时间(HRT)、Fe(II)离子浓度、初始pH值、气相臭氧投加浓度,HRT、Fe(II)离子浓度对实验结果有显着影响,实验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为7、Fe(II)离子浓度为0.2mmol/L、气相臭氧投加浓度为25~30mg/L、HRT为120min。在最佳条件下对丁二腈进行叁次平行氧化实验,当HRT为120min时,丁二腈的平均去除率为72.4%。丁二腈溶液的可生化性能提高,B/C比值由0.18上升到0.46。此外,金属螯合物催化臭氧氧化丁二腈符合假一级动力学,初始pH值在1~7范围内,综合反应速率常数在0.00486~0.00869(min)-1之间。(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7-06-03)

李玉珍,肖怀秋[8](2017)在《微波固相合成技术及其在多肽(氨基酸)金属螯合物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肽(氨基酸)金属螯合物是一种新型金属营养补充剂,具有吸收利用率高,代谢过程能耗低,转运速度快和不易被饱和等优点,而且多肽可作为金属元素配体通过小肽转运系统进入肠黏膜细胞,稳定性高,并可减少金属间拮抗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微波固相合成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多肽(氨基酸)金属螯合技术,相比传统液相合成法,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效率高、能耗低、工艺操作简单、污染少和无废液产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肽(氨基酸)金属配位螯合物的合成中。本文从微波固相合成的机理、影响因素、金属螯合物鉴别及其在多肽(氨基酸)金属螯合物合成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微波固相合成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微波固相合成技术在多肽(氨基酸)金属螯合物合成中的应用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7年02期)

徐怀春,解成骏,刘俊[9](2015)在《L-α-氨基酸金属螯合物的制备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以L-α-氨基酸和金属盐为原料,制备L-α-氨基酸金属螯合物的研究模型。用L-α-氨基酸与金属盐制备L-α-氨基酸金属螯合物,探究制备适合的物料比、最佳的p H值、适宜的温度、最佳的反应时间等,根据L-α-氨基酸和L-α-氨基酸金属螯合物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们理化性质的差异,用红外光谱法来验证产物,建立了以L-α-氨基酸和金盐属为原料,制备L-α-氨基酸金属螯合物及IR法表征的研究模型,为复杂背景条件下制备L-α-氨基酸金属螯合物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文山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马洪玲,王惠[10](2015)在《金属螯合物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金属螯合物8-羟基喹啉(8HQ)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为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新药研发奠定基础。方法:以"8-羟基喹啉""金属螯合物""药理作用""8HQ""Metal chelate""Pharmacological effect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Pub Med、谷歌学术及Elsevier电子期刊等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有关文献,对8HQ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查阅到相关文献105篇,其中有效文献30篇。研究表明,8HQ及其衍生物在体内与金属离子螯合并可表现出多种药理作用,如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抗肿瘤、抗微生物、抗氧化及抗糖尿病等;其研究与应用前景广阔,可为寻找高效、低毒、具有多种明显药理作用的新型桥联配合物提供化学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5年31期)

金属螯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因此,研发新的抗菌药刻不容缓。氟喹诺酮是继头孢菌素之后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广谱、高效、低毒性化疗药物,除经典的抗菌活性外,氟喹诺酮还具有多种"非经典"生物活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向药物分子中引入金属离子可对药物的生物活性产生深刻影响。因此,金属螯合药物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方向。药物化学家对氟喹诺酮金属螯合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了若干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化合物。本文归纳了近年来氟喹诺酮金属螯合物在抗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研究人员寻找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螯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宇旋.染料木素金属螯合物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测试[D].武汉工程大学.2018

[2].范一雷,刘敏,柯星,徐志.氟喹诺酮金属螯合物的抗菌活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8

[3].高胜男.层状硅酸盐层间插入金属螯合物及其光学性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4].何洪,常满倩,宋洪波.寡糖金属螯合物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7

[5].孙姗姗,高亚辉,陈俊德.胶原蛋白肽金属螯合物及其生产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7

[6].于明加,陈世稆.乳酸消旋酶中一个重要的酶辅因子-从NAD~+到Ni金属螯合物的演化[C].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四分会:生命、药物和材料量子化学.2017

[7].钟柳波.金属螯合物催化臭氧氧化腈纶废水典型污染物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

[8].李玉珍,肖怀秋.微波固相合成技术及其在多肽(氨基酸)金属螯合物合成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2017

[9].徐怀春,解成骏,刘俊.L-α-氨基酸金属螯合物的制备模型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5

[10].马洪玲,王惠.金属螯合物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国药房.2015

标签:;  ;  ;  

金属螯合物论文-张宇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