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模拟生活污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污水,反应器,生物,工艺,褐铁矿,滤池,多点。
模拟生活污水论文文献综述
高婷,张震邦,吴启堂,郑佳,施佳诚[1](2019)在《不同曝气方式对模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不同曝气方式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通过利用植物生物膜氧化沟构建模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美人蕉联合皇竹草的方式实现污水净化。在不同曝气方式下测试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1 h∶1 h曝停比的曝气方式COD、氨氮、总氮的处理效果比连续曝气的效果差,差异显着;而采用0.5 h∶0.5 h曝停比与连续曝气的效果相当,即差异不显着,可以节省一半的用电量,降低处理成本。(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期刊2019-08-30)
魏阳,侯彬,陈琛,韩庆吉,汪元南[2](2019)在《驯化高效脱氮菌增强模拟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国农村污水的治理迫在眉睫,人工湿地对农村污水的治理具有投资少、仪器维护运行简单、美化环境等特点。同时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吸收和降解污染物主要是由生物群体完成的。以小型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前期驯化的高效脱氮菌株为菌种,构建了叁种不同接种方式下各反应器对氮素的去除效率,对比确定微生物强化人工湿地的最优菌群的接种方式;评价了所构建实验室小型人工湿地系统的去污效果,进行了微生物强化实验室小型人工湿地处理模拟废水的工艺研究。同时驯化培养了高效脱氮菌株,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保证出水中氨氮(NH4+-N)、总氮(TN)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要求。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驯化培养的微生物对强化人工湿地具有重要作用,在去除污水中的氮方面有良好的效果。较不加菌的氮去除效果,一次加菌与二次加菌实验组有显着性差异。二次加菌实验组中NH4+-N、TN去除率最高,分别增加到99. 6%、86. 6%。培养驯化的微生物对氮的分解去除作用比湿地系统中自然生长的常规微生物更快更高效,证明了微生物强化技术在所构建的实验室小型人工湿地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对农村污水治理提供合理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7期)
郑函[3](2019)在《沸石处理模拟生活污水中氨氮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投加量、吸附时间、氨氮初始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污水中氨氮的处理效果影响,采用天然沸石对模拟生活污水中氨氮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模拟生活污水的氨氮浓度条件下,适宜的沸石投加量为4 g/200mL,吸附时间选择3 h较适宜,不同氨氮初始浓度(30~200 mg/L)下,去除率达到了56%~95. 2%。2 h后速率逐渐降低并达到吸附平衡,氨氮的去除率趋于稳定。吸附达到平衡后,随着氨氮初始浓度增加至,去除率呈下降趋势。p H值范围在5~8时,沸石吸附氨氮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应用能源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梁珺宇,汪靓,贾其隆,汪钟凝,叶建锋[4](2019)在《基于藻菌共生体系的S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接种入微藻培养形成藻菌共生体系,通过控制光照、曝气强度2个关键参数,对不同条件下藻菌共生SBR形成过程中的生物量变化、营养物质的去除效率、混合污泥性能及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光照强度(光量子通量密度92.27μmol/(m~2·s))和低曝气强度(0.2 L/min)下形成的藻菌共生体系的综合性能最好,达到稳定状态后反应器对COD、TP、NH_4~+-N、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23%、98.00%、99.95%、94.47%。同时,藻菌共生反应器中的混合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反应器污泥产率降低10.56%,剩余污泥含氮量提高,并伴随有微藻的产出,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营养物质回收能力的污水处理技术。(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刘莉莉,高大文,张明慧[5](2018)在《分置式厌氧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强化厌氧系统的处理效能,延缓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速率,采用分置式厌氧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UASB经过60 d的启动,可实现对模拟生活污水的良好处理,COD去除率超过90%;耦合膜组件运行后,膜出水COD在22.58 mg·L~(-1)左右,COD总去除率平均为95.53%,甲烷日均产量为352 mL·d~(-1),产率最高达到0.11 m~3·kg~(-1);跨膜压差(TMP)达到26.81 kPa时膜污染严重,周期为14 d,反冲洗能够去除膜表面的泥饼层,有效地延长膜污染周期;对混合液及滤饼层中的多糖和蛋白质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是引起膜污染的主要物质.(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苟尧[6](2018)在《菌藻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时,曝气可占污水厂耗电的50~70%。出于节能的考虑,采用菌藻共生体系来处理污水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无论是应用悬浮型菌藻反应器还是菌藻生物膜反应器,实现污水的高效处理均需要长达2~10 d的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表明菌藻反应器的性能仍十分低下。对菌藻反应器进行优化,提升反应器的性能对于实现污水处理的节能降耗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利用活性污泥和来自二沉池壁的藻类构成菌藻共生体系,采用光合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photo bioreactor,PMBR)和光合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photo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PSBBR)来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分析了两种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能,探讨了污泥停留时间(sludge retention time,SRT)对PMBR反应器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反应器内存在的微生物及其活性,检测了两种反应器内的菌藻信号分子浓度并探究其对接种藻类活性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菌藻共生体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论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考察了不排泥的PMBR反应器R1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性能。实验采用的光照强度为200μmol/m~2/s,HRT设置为24 h。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氨氮的去除率高达99.8%,COD的去除效率也可达到90%,磷的平均去除率为30%。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和藻类几乎各消耗反应器内一半的氨氮,氨氮被完全降解会导致反应器内叶绿素a含量的降低,但反应器的性能不受影响。异养菌、自养菌(AOB,NOB)、藻类、聚磷菌共存于反应器中并均有活性。反应器内滤膜的跨膜压差稳定在4 kPa以下,处于较低水平。低HRT和较高且稳定的污染物去除效率表明PMBR反应器有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可行性。(2)考察了PMBR反应器R2、R3分别在SRT为10 d、20 d条件下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性能,反应器内稳定的生物量浓度不超过2 g/L。实验采用的光照强度为200μmol/m~2/s,HRT设置为8 h。结果表明,无外部供氧时,反应器R2和反应器R3内的COD去除率分别为50%和60%,两反应器内氨氮的去除率则相差不大,平均为50%左右。进行轻微的外部供氧时,反应器R3的氨氮和COD去除率迅速上升,最终可分别高达100%和90%,而反应器R2的氨氮和COD去除率的提升幅度相对较低。相比于反应器R2,反应器R3内氨氧化细菌(AOB)的相对丰度更高,因此,SRT设置为10 d可以较好地筛除PMBR反应器内的AOB。理论上AOB会与藻类竞争氨氮,进而影响藻类吸磷,但反应器R3内AOB的相对丰度更高却具有更高的除磷效率,表明无法通过筛除AOB来提高PMBR反应器的除磷效率。此外,反应器R2、R3内均有聚磷菌的存在。SRT对藻类群落结构也会产生影响,颤藻是两反应器内最活跃的藻类,占据主要地位。SRT设置为10 d可以筛除小球藻、硅藻和新月藻。总体来看,在SRT为20 d的条件下,PMBR反应器的性能更佳。(3)考察了采用叁维载体的PSBBR反应器R4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性能。实验采用的光照强度为200μmol/m~2/s,HRT依次设置为24 h、12 h和8 h。结果表明,12 h的HRT可以保证反应器内COD和氨氮去除率在90%以上,但磷的去除率较低,在30%左右。HRT缩短至8 h后,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率显着降低。将HRT延长至24 h后,反应器性能的提升并不明显。相比于进行外部供氧,仅提供光照时反应器的COD和氨氮去除速率分别为供氧时的70%和50%。在进行外部供氧时,反应器内氨氮的去除速率约为10390 mg NH_4~+-N/m~2/d,而仅提供光照时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速率约为5000 mg NH_4~+-N/m~2/d。颤藻是反应器内的主要藻类,生长快速的小球藻、栅藻等并未成为优势藻种。异养菌、自养菌(AOB,NOB)、藻类、聚磷菌共存于反应器R4中并均有活性。相比于PSBBR反应器R4,PMBR反应器R1、R3中的藻类有着更高的群落多样性。在HRT为24 h的条件下,PMBR反应器R1和PSBBR反应器R4均可有效去除水中的COD和氨氮,但R1的性能更高且更稳定;在HRT为8 h的条件下,PMBR反应器R3和PSBBR反应器R4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相当且均处于较低水平。在待测的12种信号分子中,仅检出尿刊酸,PMBR反应器R1和PSBBR反应器R4内的尿刊酸浓度分别为0.5μg/L和19.5μg/L。实验发现,浓度低至0.5μg/L的尿刊酸即可对藻类活性产生显着抑制。若抑制细菌分泌尿刊酸,可促进藻类生长进而提高菌藻反应器性能。(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包金波,杨海斌[7](2018)在《褐铁矿为填料的生物滤池处理模拟生活污水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以褐铁矿和石英砂为填料的缺氧生物滤池的启动,以及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性能。结果表明,褐铁矿为填料的滤池启动更容易达到稳定并且处理效果好于石英砂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 h,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量(TN)、总磷量(TP)平均浓度分别为101 mg/L、12.2 mg/L、2.06 mg/L,褐铁矿组比石英砂组各去除率分别高2.3%、4%、57.4%;出水COD和TP含量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1])。褐铁矿为填料在厌氧/缺氧条件下能够促进氮磷的去除,相比于石英砂更适合作为填料。(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工》期刊2018年02期)
张跃峰[8](2018)在《生物生态组合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染物去除特性及工艺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农村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调查表明,生活污水是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高效、低耗、可持续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研究已成为国内水污染控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针对我国农村水污染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和资源化利用为出发点,课题组开发了由大深径比厌氧反应器、缺氧除臭反应器、跌水充氧反应器和组合型人工湿地组成的生物生态组合型污水处理系统。组合系统同时具备生物处理工艺的高效性和生态处理工艺的经济性,适用于广大农村地区。本文对组合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能和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总结提出了应用方法,具体开展了:大深径比厌氧反应器的工艺优化及运行特性分析;缺氧段脱氮除臭过程优化;跌水充氧段污染物去除效率及生物膜特性研究;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氮磷资源化利用、污染物去除途径研究与运行方式优化;基于上述研究建立并验证了组合系统工艺模型。主要研究成果简述如下。1、采用大深径比厌氧反应器作为厌氧单元,考察了反应器体积一定时不同水温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对厌氧反应器有机物去除率、产气量、出水臭阈值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有机物去除率升高,产气量减少,出水臭阈值降低。水温低于12℃时反应器有机物去除效率明显降低,需要适当延长水力停留时间以保障有机物的去除。试验表明,可通过厌氧发酵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实现生物质能的资源化利用。2、缺氧除臭反应器内悬挂弹性填料,厌氧单元出水与好氧单元回流液混合,实现缺氧反硝化脱氮除臭。随着回流比升高,缺氧段出水的总氮、硫化氢、挥发性脂肪酸和臭阈值均有显着下降。水温对反应效率影响明显,低水温条件下需通过增大回流比,方能保证反应器对主要臭味组分的去除率不低于60%。3、优化阶式跌水充氧装置运行参数,以获得较佳的充氧效果及硝化效率,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率可达到50%以上。试验水质条件下,COD容积负荷小于1.5 kgCOD/(m3·d)时,可获得较优污染物处理效果。4、开展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工艺特性研究,确定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适宜的水力负荷为0.2m3/(m2·d),较优栽培水深为10cm,采用1/4收割和换茬法,可实现营养盐的稳定有效去除及较高的蔬菜产量。空心菜的吸收作用和微生物降解是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去除TN的主要途径,两者的去除贡献率分别分别为51.14%和47.87%。空心菜的吸收作用是TP的主要去除途径,去除贡献率达61.92%。前置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后置潜流湿地的组合形式可获得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经检测,湿地系统培育的蔬菜(空心菜和水芹菜)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为实现生活污水中的氮磷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依据。5、基于物料守恒,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处理系统中各单元的污染物去除模型和全流程的工艺耦合模型。工艺模型模拟的污染物去除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偏差小于25%,各单元模型以及全流程耦合模型可用于预测组合系统的运行效果与指导运行工况调整。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大深径比厌氧反应器、缺氧除臭反应器、跌水充氧反应器和组合型人工湿地组成的生物生态组合型污水处理系统可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能有效实现污水中有机物、氮和磷的资源化利用,对构建高效、低耗、可持续的农村污水处理体系、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3-04)
何嘉鹏[9](2018)在《多点进水OAO工艺模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然而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一个良好的水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高效脱氮除磷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脱碳脱氮除磷工艺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试验将多点进水OAO工艺和AO工艺置于相同的环境中,在接种污泥和进水等运行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了污泥驯化培养期间的污染物去除情况以及在驯化成功后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布以及两种工艺各反应池中的优势菌种的差异性,主要结论如下:(1)驯化培养期间,AO工艺的活性污泥驯化培养相较多点进水OAO工艺来说更为容易,在整个驯化期间,其COD、氨氮、TN、TP的去除率在此期间均要低于同时期的AO工艺的去除率。随着驯化期的结束,两种工艺的数据均相对稳定,多点进水OAO工艺COD的去除率和氨氮的去除率均与AO工艺相差不多,二者培养后期的平均去除率相差在1%以内,表明OAO工艺和AO工艺在处理低COD、低C/N比,高氨氮的生活污水中具有优良的COD和氨氮去除作用。OAO工艺的TN的去除率比AO工艺高约6%,TP的去除率高约3%。(2)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多点进水OAO工艺和AO工艺的各个反应池内微生物群落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Venn图、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可知,多点进水OAO工艺的微生物物种丰富程度要高于AO工艺。(3)两种工艺的五个反应池内的优势菌门均为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其中Proteobacteria占绝对优势,相对丰度在48.38%~72.45%之间;优势菌纲均为Gamm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和Saprospirae,在多点进水OAO工艺中这叁类菌纲的相对丰度分别在19.28%~24.67%、19.24%~26.98%以及13.42%~16.67%之间,AO工艺中这叁类菌纲的相对丰对分别在43.07%~48.38%、20.36%~22.30%和8.83%~10.20%之间;优势菌目两种工艺均以Xanthomonadales、Burkholderiales、Saprospirales、Rhodocyclales、Nitrospirales等为主,其中AO工艺的Thiotrichales要高于多点进水OAO工艺,而Sphingobacteriales、Rhodocyclales和Nitrospirales则要低于另一工艺;OAO工艺的优势菌科以Comamonadaceae、Xanthomonadaceae、Saprospiraceae、Rhodocyclaceae和Nitrospiraceae等为主,AO工艺则以Comamonadaceae、Xanthomonadaceae、Pseudomonadaceae、Thiotrichaceae和Rhodocyclaceae为主,除Pseudomonadaceae、Thiotrichaceae外,其余菌科要的相对丰度要低于OAO工艺;OAO工艺的优势菌属以Thermomonas、Dechloromonas、Nitrospira、Flavobacterium和Rhodobacter为主,AO工艺则以Pseudomonas、Thiothrix、Dechloromonas和Nitrospira为主,显示出二者的差异性;OAO工艺的优势菌种以Thermomonas_fusca、Nitrospira_moscoviensis为主,AO工艺则以Pseudomonas_veronii、Thiothrix_Eikelboomii、Nitrospira_moscoviensis和Janthinobacterium_lividum为主。(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3-01)
龙泉,李云祯,高平平,徐磊,许文来[10](2017)在《基于CRI系统的农村生活污水脱氮模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人工快速土壤渗滤系统(CRI)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能,在实验室中构建了CRI系统模拟柱,采用不同布水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模拟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布水方式下CRI系统模拟驻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表现出一定差异,但对NH3-N、NO3-N、TN等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降解规律是一致的;CRI系统脱氮机理主要包括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挥发作用和吸附作用3个方面;可通过调整CRI系统的池体结构、优化快速渗滤池的滤料组成及运行模式等途径提升CRI系统对含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7期)
模拟生活污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中国农村污水的治理迫在眉睫,人工湿地对农村污水的治理具有投资少、仪器维护运行简单、美化环境等特点。同时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吸收和降解污染物主要是由生物群体完成的。以小型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前期驯化的高效脱氮菌株为菌种,构建了叁种不同接种方式下各反应器对氮素的去除效率,对比确定微生物强化人工湿地的最优菌群的接种方式;评价了所构建实验室小型人工湿地系统的去污效果,进行了微生物强化实验室小型人工湿地处理模拟废水的工艺研究。同时驯化培养了高效脱氮菌株,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保证出水中氨氮(NH4+-N)、总氮(TN)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要求。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驯化培养的微生物对强化人工湿地具有重要作用,在去除污水中的氮方面有良好的效果。较不加菌的氮去除效果,一次加菌与二次加菌实验组有显着性差异。二次加菌实验组中NH4+-N、TN去除率最高,分别增加到99. 6%、86. 6%。培养驯化的微生物对氮的分解去除作用比湿地系统中自然生长的常规微生物更快更高效,证明了微生物强化技术在所构建的实验室小型人工湿地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对农村污水治理提供合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拟生活污水论文参考文献
[1].高婷,张震邦,吴启堂,郑佳,施佳诚.不同曝气方式对模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C].《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2019
[2].魏阳,侯彬,陈琛,韩庆吉,汪元南.驯化高效脱氮菌增强模拟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郑函.沸石处理模拟生活污水中氨氮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应用能源技术.2019
[4].梁珺宇,汪靓,贾其隆,汪钟凝,叶建锋.基于藻菌共生体系的S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9
[5].刘莉莉,高大文,张明慧.分置式厌氧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8
[6].苟尧.菌藻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8
[7].包金波,杨海斌.褐铁矿为填料的生物滤池处理模拟生活污水效果分析[J].生物化工.2018
[8].张跃峰.生物生态组合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染物去除特性及工艺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8
[9].何嘉鹏.多点进水OAO工艺模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8
[10].龙泉,李云祯,高平平,徐磊,许文来.基于CRI系统的农村生活污水脱氮模拟试验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