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科论文-刘雨晴

蟋蟀科论文-刘雨晴

导读:本文包含了蟋蟀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脸油葫芦,污褐油葫芦,南方油葫芦,召唤声

蟋蟀科论文文献综述

刘雨晴[1](2019)在《叁种油葫芦召唤声结构与吸引力关系研究(直翅目:蟋蟀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远距离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发出鸣声,鸣声中包含着个体的本体信息、环境信息等,在种间个体的召唤、求偶、打斗等行为中均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会发出鸣声的昆虫有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鳞翅目等,其鸣声结构一般而言较为稳定,但是也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以及各种因素对其的影响。蟋蟀隶属于直翅目、蟋蟀科,是研究鸣声通讯常用的模式昆虫。蟋蟀召唤声是蟋蟀远距离通讯的主要手段,不仅可以吸引远处的雌性来与其交配,还具有空间占位,防止同种蟋蟀入侵领地的作用。国外的研究大多是关于蟋蟀鸣声各个参数特征所对应的功能以及其他因素对蟋蟀发声的影响,对鸣声中的各个结构特征在趋声行为过程中的作用没有进行过定量研究。本实验以叁种常见蟋蟀——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occipitalis、污褐油葫芦Teleogryllus derelictus和南方油葫芦Teleogryllus mitratus为实验对象,通过人工设置改变脉冲间隔、音节间隔和脉冲个数来探究其对召唤声有效性和吸引力的影响,比较雌雄之间以及种间趋声行为的异同,检验蟋蟀对异种召唤声的反应,量化蟋蟀对鸣声的行为反应,为昆虫与外界环境的通信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在黑脸油葫芦T.occipitalis鸣声实验中,增大脉冲间隔后雌虫受召唤声吸引变慢而且变弱,而雄虫受到召唤声吸引变快变强。音节间隔不影响雌虫受召唤声吸引的速度,但是音节间隔变大会使雌虫受召唤声吸引变弱,减小音节间隔使雄虫受召唤声吸引变快但是变弱。脉冲个数不影响雌虫受召唤声吸引的速度,但是脉冲个数变少会使其受吸引变弱,脉冲个数对雄虫受吸引情况没有影响。2.在污褐油葫芦T.derelictus鸣声实验中,减小脉冲间隔使雌虫收到召唤声吸引变快变强,而雄虫受召唤声吸引的情况不受脉冲间隔的影响。音节间隔的改变对雌虫受召唤声吸引的情况没有影响,对雄虫受吸引强度也没有影响,但是会使其受吸引速度变快。改变脉冲个数会使雌虫受吸引变快,对其受吸引强度没有影响,脉冲个数会影响雄虫受吸引强度,对其受吸引速度没有影响。3.在南方油葫芦T.mitratus鸣声实验中,脉冲间隔的改变对雌虫受召唤声吸引的速度和强度均无影响,对雄虫受召唤声吸引的强度没有影响,但是会使其受吸引速度变慢。音节间隔的改变同样只使雄虫受吸引的速度变慢。脉冲个数的改变对雌虫受召唤声吸引的速度没有影响,但减少脉冲个数会使其受召唤声吸引变强,改变脉冲个数使雄虫受吸引速度变慢,不影响其受吸引强度。综上所述,脉冲间隔的减小会使黑脸油葫芦T.occipitalis和污褐油葫芦T.derelictus雌虫受召唤声的吸引更快更强,改变音节间隔和脉冲个数对蟋蟀受召唤声吸引情况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黑脸油葫芦T.occipitalis、污褐油葫芦T.derelictus和南方油葫芦T.mitratus的异种召唤声实验均表明雌雄蟋蟀不受异种召唤声的吸引。(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景璇,张韬,马丽滨[2](2018)在《中国金蟋属Xenogryllus订正及二新纪录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蟋是人们饲养、赏玩的一种鸣虫。大金蟋Xenogryllus transversus (Walker, 1869)和云斑金蟋X.marmoratus (Haan, 1842)常见于以前的研究报道。但后期研究发现,大金蟋X. transversus是否分布于中国尚存疑问,早期报道分布于云南的大金蟋X. transversus实为梅州金蟋X. maichauensis Gorochov,1992,分布于广东的大体型金蟋应为悠悠金蟋X. ululiu Gorochov, 1990,而后两种均为中国新纪录种。本文记述了中国分布的金蟋种类,给出相应的特征图,并提供了分种检索表。(本文来源于《Entomotaxonomia》期刊2018年04期)

马丽滨,何祝清,张雅林[3](2015)在《中国油葫芦属Teleogryllus Chopard分类并记外来物种澳洲油葫芦Teleogryllus commodus (Walker)(蟋蟀科,蟋蟀亚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葫芦属Teleogryllus是常见的蟋蟀类群,对农作物具一定危害,一些种类还是行为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模式动物。本文厘定并重新描记了该属的中国种类;讨论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Ohmachi&Matsuura)和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occipitalis(Serville)的形态变化;回顾了该属3个种Gryllus mitratus、Gryllus testaceus、Teleogryllus occipitalis的学名变化并确认了其有效性;首次报道了外来物种澳洲油葫芦Teleogryllus commodus(Walker)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刘浩宇,石福明[4](2014)在《中国啼蟋属一新纪录种(直翅目:蟋蟀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中国啼蟋属Trelleora Gorochov 1新纪录种:褐啼蟋T.fumosa Gorochov,1988,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相关特征图。研究材料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本文来源于《Entomotaxonomia》期刊2014年03期)

曹运林,王绍能[5](2014)在《广西猫儿山蟋蟀科、蝼蛄科和蟋螽科初步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蟋蟀科昆虫12种,蝼蛄科1种,蟋螽科3种,其中蟋蟀科有2种的模式产地是猫儿山,10种在猫儿山属于首次记录。(本文来源于《广西植保》期刊2014年02期)

王利繁,车志勇,白林忠,李晓东[6](2014)在《中国额蟋属一新纪录种(直翅目:蟋蟀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中国额蟋属Itara1新纪录种,即:宽膜额蟋Itara aperta,Gorochov 1996,提供了形态记述、分布及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本文来源于《大众科技》期刊2014年03期)

刘浩宇,石福明[7](2012)在《中国扩胸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扩胸蟋亚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采自中国广西扩胸蟋属1新种,即周氏扩胸蟋 Cacoplistes (Laminogryllus) choui sp. nov.。新种与罗根扩胸蟋 Cacoplistes (Laminogryllus) rogenhoferi(Saussure, 1877)近似,可通过如下特征区别:后翅明显长于前翅;阳茎基背片向后渐变窄,且后缘中部具1凹口;内侧的阳茎基外侧突形状不同。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本文来源于《昆虫分类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高秀云,靳爱花,高九思,赵卫民,陈治华[8](2011)在《豫西地区杨树蟋蟀科、蝼蛄科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豫西地区杨树蟋蟀科、蝼蛄科害虫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为豫西地区杨树虫害防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1年17期)

马丽滨[9](2011)在《中国蟋蟀科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关于中国蟋蟀科Gryllidae(直翅目:蟋蟀总科)形态、分类、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的研究论文。论文对中国蟋蟀科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回顾了蟋蟀科分类地位及国内外研究历史,介绍了蟋蟀科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材料与方法、地理分布,并根据形态学特征探讨了蟋蟀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文中总结了各亚科、属、种的研究概况;编制了分属和分种检索表;整理、鉴定和记述中国蟋蟀科62属203种,包括11个新种、2个新记录属、2个新记录种、确认1个属级新异名和2个种级新异名、提出4个新组合。提供了全部新种及大部分记述种类的整体照片及雄性外生殖器图。研究标本主要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AFU)、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SEM)、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SNNU)、中国农业科学院昆虫标本室(CAAS)、河北大学昆虫博物馆(HBU)、华东师范大学昆虫标本室(ECNU)及长江大学昆虫标本室(YTU)。新种、新记录、新异名和新组合如下:新种:海南弯脉蟋Cardiodactylus hainanensis Ma & Zhang,长突裸蟋Gymnogryllus dolichodens Ma & Zhang,外突裸蟋Gymnogryllus extrarius Ma & Zhang,云南裸蟋Gymnogryllus yunnanensis Ma & Zhang,条斑裸蟋Gymnogryllus striatus Ma & Zhang,长翅裸蟋Gymnogryllus longus Ma & Zhang,扩胸裸蟋Gymnogryllus tumidulus Ma & Zhang,新疆悍蟋Tartarogryllus xinjiangensis,云南多兰蟋Duolandrevus yunnanensis,海南米须蟋Mistshenkoana hainanensis和中华莎蟋Xabea sinica, spp. nov.。中国新记录属:米须蟋属Mistshenkoana Gorochov, n. rec. ;杂须蟋属Zamunda Gorochov, n. rec.。中国新记录种:雷恩松蛉蟋Comidoblemmus rehni (Chopard), n. rec.;四点拟纤蟋Euscyrtodes quadripunctatus (Ingrisch), n. rec.。新异名:秦蟋属Qingryllus Chen & Zheng, n. syn. (=Goniogryllus Chopard);黑背特蟋Turanogryllus melasinotus Li & Zheng, n. syn. (=Turanogryllus eous Bei-Bienko);宽翅树蟋Oecanthus latipennis Liu et al., n. syn. (=Oecanthus pellucens (Scopoli))。新组合:纹股哑蟋Goniogryllus striofemorus (Chen & Zheng), n. comb.;梁氏亮蟋Vescelia liangi (Xie & Zheng), n. comb.;雷恩松蛉蟋Comidoblemmus rehni (Chopard), n. comb.;四点拟纤蟋Euscyrtodes quadripunctatus (Ingrisch), n. comb.。应用支序分析的方法,应用Paup4.0b10系统发育软件对中国蟋蟀科的49个内群单元进行系统发育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针蟋亚科Nemobiinae是本科最原始的类群,与外群关系密切;2)支持对裸蟋族Gymnogryllini的重新使用;3)发现哑蟋属与裸蟋族Gymnogryllini的亲缘关系较近,并且支持了哑蟋属Goniogryllus与秦蟋属Qingryllus的合并;4)长蟋亚科Pentacentrinae为复系类群,其成员有待进一步确认;5)拟长蟋属Parapentacentrus与额蟋属Itara近似,其亲缘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简要总结了中国蟋蟀科的地理分布,认为1)各级分类单元在东洋界的均多于古北界,尤以物种丰富度最为显着;2)在中国各地理分区中,华南区的物种最为丰富;其次是华中区和西南区,后两者拥有物种数目相当; 3)温度对蟋蟀分布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为物种丰富度与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负相关;4)蟋蟀在地理分布上存在东洋界种类扩散至古北界的情况,也有极少古北界种类扩散至东洋界。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AFU)、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SEM)和河北大学(HBU)。(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1-04-01)

何祝清[10](2010)在《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系统分类研究(直翅目,蟋蟀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蟋亚科Nemobiinae和蛉蟋亚科Trigonidiin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总科Grylloidea、蟋蟀科Gryllidae。蟋蟀总科昆虫全世界已知4000多种,中国已知约200种。本论文对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通过形态分类研究,共描述纪录该2亚科、14属、54种,编制了中国该2亚科分属、分种检索表;采用支序分类方法,应用Phylip软件,得到了该2亚科的支序图,探讨了亚科内各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对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进行了生物地理学的初步研究,分析了该2亚科在世界及中国的分布格局;录制了该2亚科、7属、16种的鸣声,进行了时域特征及频谱特征分析,并编制了鸣声检索表。1.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形态分类研究形态术语主要遵从殷海生和刘宪伟编着的《中国蝼蛄总科和蟋蟀总科分类概要》的定义。所有研究标本均为针插干制标本。雄性外生殖器在Totic SMZ-140解剖镜下解剖,先绘制成虫外部形态特征及雄性外生殖器草图,再由Illustrator软件绘制而成。针蟋亚科全世界已知51属291种;蛉蟋亚科全世界已知47属624种(包括3化石属,5种)。本研究共整理、鉴定和描述中国针蟋亚科6属21种、蛉蟋亚科8属33种,其中包括12个新种(已正式发表9个新种)、2个新纪录属、1个新纪录种、4个新组合、恢复1种名、合并1异名。文中提供了亚科、属、种的特征,对每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提供了各个种的主要文献引证、异名、观察标本和分布等信息,并编制了分属、分种检索表。12个新种:环角灰针蟋Polionemobius annulicornis sp. nov.,黑色同针蟋Homonemobius nigrus sp. nov.,云南异针蟋Pteronemobius yunnanicus sp. nov.,藏哑蛉蟋Metiochodes tibeticus sp. nov.,截叶哑蛉蟋Metiochodes truncatus sp. nov.,尖肢哑蛉蟋Metiochodes acutiparamerus sp. nov.,小哑蛉蟋Metiochodes minor sp. nov.,海南副突蛉蟋Amusurgus(Paranaxipha) hainanensis sp. nov.,双刺突蛉蟋Amusurgus(Amusurgus) bispinosus sp. nov.,小耳唧蛉蟋Svistella tympanalis sp. nov.,似唧蛉蟋Svistella fallax sp. nov.,安徽唧蛉蟋Svistella anhuiensis sp. nov.。2个中国新纪录属:同针蟋属Homonemobius Chopard,1935,奇针蟋属Speonemobius Chopard,1924。1个中国新纪录种:褐围拟蛉蟋Paratrigonidium fuscocinctum Chopard, 1925。恢复1种:黄褐突蛉蟋Amusurgus (Amusurgus) fulvus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93。合并1种:侧斑突蛉蟋Amusurgus lateralis Chopard,1969。提出4新组合:毛角灰针蟋Polionemobius pilicornis (Chopard,1969),暗黑灰针蟋Polionemobius nigrescens (Shiraki,1913),维妞唧蛉蟋Svistella venustula (Saussure 1878),疑唧蛉蟋Svistella dubia (Liu & Yin,1993)。新种模式标本及所有检视标本保存于华东师范大学(HSNU)、上海昆虫博物馆(IEAS)和上海师范大学(SHNUC)。2.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支序分类学研究支序分类研究采用Phylip-3.69软件,使用"pars"程序分析,选用26个性状,首次对在中国分布的针蟋亚科6属和蛉蟋亚科8属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得到了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的支序图。结果显示:(1)针蟋亚科6属分为2支,其中异针蟋属Pteronemobius、灰针蟋属Polionemobius、双针蟋属Dianemobius聚为一支,且灰针蟋属和双针蟋属亲缘关系较近;奇针蟋属Speonemobius、麻针蟋属Marinemobius和同针蟋属Homonemobius聚为一支,且后两者亲缘关系较近,综合形态特征看,前一支的叁个属都具发音器,而后一支的叁个属均不具发音器。(2)蛉蟋亚科8属分为2大支,在第一支中,斜蛉蟋属Metioche与蛉蟋属Trigonidium,突蛉蟋属Amusurgus与哑蛉蟋属Metiochodes分别聚为一支;在另一支中,小黄蛉蟋属Natula与拟蛉蟋属Paratrigonidium,唧蛉蟋属Svistella与墨蛉蟋属Homoeoxipha分别聚为一支;前一支的四个属都不具发音器,后一支的四个属都具发音器。对2个亚科每个属各选取2种(不足2种则选1种),共选用32个性状,分别得到了2个亚科的支序图,基本支持属间支序图结果。3.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生物地理学研究对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进行了生物地理学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针蟋亚科呈世界性分布,蛉蟋亚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区,少量分布于温带区;在中国,针蟋亚科广布全国,华中、华南、西南区稍多;蛉蟋亚科几乎只分布于上述3个区。4.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常见种鸣声芬类研究本论文对针蟋亚科3属8种、蛉蟋亚科4属8种的鸣声进行了研究。蟋蟀鸣声的录制使用Canon G9,采样率44.1kHz,录制完成后由Cool Edit Pro软件分析时域和频谱特征。经时域特征及频谱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鸣声不能对2亚科的属间给予区分,但能较好地对同属不同种的蟋蟀进行鉴别。本论文建立了针蟋亚科3个属、蛉蟋亚科3个属常见种类鸣声分种检索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0-06-01)

蟋蟀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蟋是人们饲养、赏玩的一种鸣虫。大金蟋Xenogryllus transversus (Walker, 1869)和云斑金蟋X.marmoratus (Haan, 1842)常见于以前的研究报道。但后期研究发现,大金蟋X. transversus是否分布于中国尚存疑问,早期报道分布于云南的大金蟋X. transversus实为梅州金蟋X. maichauensis Gorochov,1992,分布于广东的大体型金蟋应为悠悠金蟋X. ululiu Gorochov, 1990,而后两种均为中国新纪录种。本文记述了中国分布的金蟋种类,给出相应的特征图,并提供了分种检索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蟋蟀科论文参考文献

[1].刘雨晴.叁种油葫芦召唤声结构与吸引力关系研究(直翅目:蟋蟀科)[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景璇,张韬,马丽滨.中国金蟋属Xenogryllus订正及二新纪录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英文)[J].Entomotaxonomia.2018

[3].马丽滨,何祝清,张雅林.中国油葫芦属TeleogryllusChopard分类并记外来物种澳洲油葫芦Teleogrylluscommodus(Walker)(蟋蟀科,蟋蟀亚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刘浩宇,石福明.中国啼蟋属一新纪录种(直翅目:蟋蟀科)(英文)[J].Entomotaxonomia.2014

[5].曹运林,王绍能.广西猫儿山蟋蟀科、蝼蛄科和蟋螽科初步调查[J].广西植保.2014

[6].王利繁,车志勇,白林忠,李晓东.中国额蟋属一新纪录种(直翅目:蟋蟀科)[J].大众科技.2014

[7].刘浩宇,石福明.中国扩胸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扩胸蟋亚科)(英文)[J].昆虫分类学报.2012

[8].高秀云,靳爱花,高九思,赵卫民,陈治华.豫西地区杨树蟋蟀科、蝼蛄科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

[9].马丽滨.中国蟋蟀科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10].何祝清.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系统分类研究(直翅目,蟋蟀科)[D].华东师范大学.2010

标签:;  ;  ;  ;  

蟋蟀科论文-刘雨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