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顺[1]2003年在《区域城镇结构整合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依循“结构、实证、实践”的研究思路,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注重有关地域实证的研究方法,解析城镇建设发展过来的实践以指导未来城市化实践,提出并论述了实施区域城镇结构整合战略的缘由背景、战略内涵、理论依据和政策框架。全文18万字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介绍区域城镇结构战略研究的选题背景,有关这方面研究的理论动态,研究方法与思路以及主要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等,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及其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解析经济区域内城镇结构矛盾问题,指出其突出表现为城镇空间结构不合理、规模结构偏小和组织形态结构不优,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点上提出实施区域城镇结构整合战略及其内涵。 第叁章,论述区域城镇结构整合的优化模式,提出需实行巨城主导型的城市化战略方针,优先、放手发展超大城市增长极,加快形成上千万城市人口的现代大都市,以超大特大城市带动周边辐射范围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包括农村腹地的发展,从而形成巨城主导下的科学、合理、协调的区域城镇体系。 第四章,阐述区域城镇结构整合的主要途径,提出借鉴经济结构调整企业兼并重组的方式,对区域城镇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并从理论和实证上论述城镇兼并重组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异同。 第五章,论述概念规划和广域行政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提出强化规划的科学精神和法的权威,有效地进行区域城镇结构整合的规划调控。 第六章,论述区域城镇结构整合的战略方针及政策转变,提出合理调整行政区划与管治模式,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管理,完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机制等,并对此作出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政策校正。 第七章,以长沙、株洲、湘潭叁市合并连城战略为实证,论述了湖南省会“金叁角”区域内城镇结构整合的可行性及重大价值和意义;在对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尝试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合并连城战略的内涵。
董姝娜[2]2016年在《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集聚与扩散是我国区域成长、区域差异形成、区域关系调整的重要方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率先集聚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带来我国其它地区发展机会剥夺问题的出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扩散,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与一体化发展成为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以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关注集聚与扩散的正外部性,而忽略集聚对外部地区发展的剥夺,转移与扩散对外部区域的破坏等负外部性问题。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散与一体化研究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关系重构的“热点”领域。本文在传统集聚与扩散研究基础上,强调从区域发展正外部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发达地区对外部区域的发展扩散效应,在西方区域发展扩散理论与实践借鉴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与模式,归纳总结我国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对我国区域整合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客观评价,其研究目的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逐步收敛,现代区域发展关系的重构,发达地区扩散对落后地区的拉动与支撑,为过度集聚发达地区的再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基于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扩散理论研究成果和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现实背景,归纳总结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驱动机制与扩散模式,以长吉区域为例,分析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现状特征,对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由6章构成:第一章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这一部分从发展扩散概念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区域发展扩散理论形成背景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剖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研究的未来趋势,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心-外围理论、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学说、点轴理论与区域外部性理论等区域发展经典理论,阐述了这些基础理论与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关系,为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第叁章我国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非平衡性的现实基础与主要表现,其次从我国发展扩散的必然性,城乡关系的转变,区域市场体系的完善,区域发展观念与文化的变化,区域发展政策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再者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主要模式。第四章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梳理了交易成本、贸易交流、市场竞争等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长期增长、产业集聚等现代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视角,介绍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联盟、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等我国区域一体化的经典案例,客观评价了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效果。第五章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这一部分剖析了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阐述了长吉城市集聚与扩散发展的主要表现,分析了长吉区域产业分布格局、城镇整体布局以及区域对外联系的空间格局,评价了长吉区域对省域经济发展、吉林省中部城市群、长吉图开放区和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扩散效应。第六章长吉区域一体化整合与重构。这一部分从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必然性,东北亚国际合作、我国区域一体化、吉林省经济格局和长吉图国家战略等方面阐述了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形成背景,从产业整合格局、城镇整合、功能空间整合、基础设施整合、生态空间整合以及一体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分析了长吉区域整合发展的未来格局。
段炼[3]2009年在《叁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浪潮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理论框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内外新一轮“区域规划”或“城市地区(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等行动,从实践方面也宣示了原有的国家/行政区区域层级体系已为当今以空间功能结点为枢纽、以流的通道为关联、以流量的大小为主辅的城乡经济社会网络体系逐渐取代这一趋势的出现。因此,作为区域空间功能结点的各级各类城镇建设,其向外辐射影响的规模大小、职能强弱及其空间联结完善度已超越传统的向内统一认知的空间完形、景观多样和人们心理行为感知度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世界性的城镇化进程对于区域自然资源、人类居住环境和城乡空间单元等物质形态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产生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居住拥挤、城乡冲突加剧等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两大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人居环境科学的诞生,并相应产生了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五大层级的人居环境建设体系。其中,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及其所涉及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PRED)之间的关系协调,即以城镇化的区域推进所涉及到的人口、产业和空间叁大问题为导向进行综合融贯的研究,以实现区域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关于叁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选题研究即是由此产生。叁峡区域是叁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一个特定区域,其优良人居环境建设的质量事关叁峡工程巨大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发挥。经过十余年的举国投入和区域人民的艰苦奋斗,叁峡区域已完成了相关的工程建设和移民迁建任务;但欠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严酷的资源环境条件构成区域人居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速提挡”的瓶颈,而且随着国家投入的结束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确立使叁峡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压力骤增,也使其区域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新的战略选择。因此,论文结合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指向,总结和梳理了城市规划学、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和区域资源环境等学科的最新动向,以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为核心,构建了叁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人口、产业、空间“叁位一体”分析框架;同时,论文采用史论文案法对叁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纵向梳理,并结合横向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调查,完成了“资源环境容量制约下的人口再分布指引缓解人地矛盾”、“结构优化基础上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破解产业空虚化”、“基于地域格局特点的快速城镇化进程重组城乡空间结构”叁方面的新人居环境建设策略提出。第一,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是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支撑,而城镇化推进的本质特征即是城乡人口的迁移与再分布,因此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据人口容量确立人口再分布指引策略。论文结合叁峡地域开发背景中的人口增长及空间分布进程,在阐明叁峡区域人地矛盾历史源流的基础上,运用相对值评价模型完成了叁峡区域区县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评价;同时,论文分析了叁峡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与特征,并通过各区县城镇化发展与其人口容量之间的协调度指数计算,提出了人口集聚区、稳定区和疏散区中各区县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再分布指引策略。第二,经济增长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而城镇化进程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因此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在市场的竞争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其竞争力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经济的高效增长。论文以叁峡区域资源禀赋和历史时期产业发展的分析入手,在对现状产业空虚化与结构同质化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对策,并结合区县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实践提出了构建区域产业集群的建议和空间布局结构。第叁,城镇化的推进与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空间结构的演进紧密相关,因此空间资源既是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载体,其结构构型也是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状态的指示器。论文结合叁峡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与历史进程,在对其区县城镇化空间分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峡西、峡中和峡东叁地带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重组策略;并在整合叁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的“V”型—“W”型—“U”型模式演进序列基础上编制了叁峡区域空间的发展战略构想。叁峡区域的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是对叁峡区域转型期人居环境建设的尝试性探索,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于中国大多数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论文最后以区域人口再分布方案及相关区县产业集群建设和空间结构重组案例,冀望对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容框架体系作进一步的完善。
范卿泽[4]2008年在《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间在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是由不同地区的城市在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决定的,而后者又是与区域城镇化水平紧紧相连。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能不研究城镇化问题。论文系统归纳了城镇化理论的相关观点,重点对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与企业集群关系研究、我国城镇化的功能作用进行了述评和概述,提出了缩短区域差距、推进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必须以实施城镇化战略为主线和突破口,着力解决西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区情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衡量与比较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标准不能是一个单一指标,而应该是能够反映这种复杂过程、反映各种主要因素变化的指标体系。论文从构建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入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各项指标的差距中,最大的是西部地区城镇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城镇化水平不高。完善城镇体系、发展城镇经济,是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重点在于适当增加城镇数量,扩大城镇规模,积极构建城镇集群。无论是城镇数量的增加还是规模的扩大,都要依赖于地区经济尤其是城镇经济的发展。发展城镇经济,关键是要选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组织模式。中小企业集群以其特有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和扩张优势,宜作为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经济的首选。论文介绍了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和优势,分析了城镇群形成的产业背景,提出企业集群模式是中小城镇经济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只有立足于培育企业集群,才能实现大城市的空间转型、增强中小城市竞争力、重点发展小城镇。没有企业集群,就没有中小城(镇)的发展动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就不能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或城镇群),在其内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相互联系,协调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城镇体系中城镇群协同的基础和实质是资源互补和企业集群间的协同,如果城镇之间的产业不互补,城镇群中各城镇功能的合作互补就无法实现。因此,企业集群是城镇集群的基础,城镇集群是企业集群的载体。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通过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的互动共生,走集聚式城镇化道路,是促进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也是西部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经济组织形式。中国的地方中小企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将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论文对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作了全面分析,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吸收了诸多发展道路的优点以及大量理论研究成果,依托其突出优势和广泛适应性,可以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创造条件,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身优势的企业集群,从而以企业集群为基础,构建城镇集群成为可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是需求条件、要素条件、相关支撑产业条件、社会网络、文化传统、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地方企业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地方政府居于核心地位,在中小企业集群培育与发展中应积极发挥作用。论文构建了政府在培育区域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建立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论文最后以渝蓉经济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运用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证。研究成果主要是构建了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找到了东西部城镇化的主要差距,为不同区域之间比较分析城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构建了西部地区城镇化路径模型,提出了走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互动发展的集聚式城镇化道路是促进西部城镇化的现实路径;构建了中小企业集群优势与西部地区特征耦合模型,认为企业集群在西部地区有培育发展的可行性,有力佐证了西部地区走集聚式城镇化道路的可能性,也丰富和完善了企业集群理论;构建了政府在培育区域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建立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董欣[5]2011年在《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网络化是城市及区域空间演化的必然趋势,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及城乡组织形态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大、中、小各级城乡聚落的协同功能,促使其整体效能最大化;能够对信息化、生态化的当代空间发展目标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响应;还能够更好的发挥城镇群体的自组织与它组织机能。本文从对网络的基本认知入手,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空间网络化的实证研究对象,在城市及区域两个空间层次上,以多学科研究的视角,运用融贯研究的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网络化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探讨。空间理论研究层面上,通过对经典城市空间模式及地域演进理论中网络化思想脉络的回顾,通过对新区域主义、新城市主义及后现代空间网络观的全面梳理,以系统理论作为空间网络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架构了以网络流组织、网络地域要素组织、网络内容要素组织为核心内容的空间网络化基础理论体系。空间分析方法层面上,在对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地空间体系及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通过空间网络联系机能分析、空间网络协调机能分析、空间网络要素机能分析、空间网络演化机能分析及对空间网络化综合指标的系统评价,结合历史过程考察、比较研究及案例分析,验证了该区域空间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了区域城镇空间网络分析的完整框架。空间组织对策层面上,以关中城市群为依托,借助“边缘区”、“亚中心极化”等理论视角,从“点”、“轴线”、“圈层”、“域面”等空间要素入手,结合信息、生态、生产要素的空间组织,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部空间网络组织策略;以全国城镇与经济网络体系及对外开放格局演化趋势为依托,借助全球生产体系地域镶嵌等理论视角,结合全球、中国、西部、经济区周边等区域空间组织单元,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外部空间网络衔接策略;以经济区内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及乡村聚落为依托,借助城乡网络融合、城乡一体化等理论视角,结合“交通组织”、“流域整合”、“黄土地形地貌因循利用”、“产业集聚”等空间组织手段,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城乡空间网络协同策略;’以系统观点为依托,借助产业生态网络、创新网络、绿色廊道网络、矩阵管理模式等理论视角,结合网络分工组织、网络通道组织、生态网络组织、管制网络组织等系统组织内容,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网络系统支撑策略。空间规划调控层面上,基于跨区域空间主体网络化的趋势,提出了包括规划目标机制转化、规划运行机制创新、规划编制体系完善的“网络时代”规划体制变革基本思路。
周德钧[6]2018年在《差异发展、区域开放与带状整合——加快湖北城镇发展的历史社会学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加快湖北城镇化进程是全面推进湖北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看,湖北城镇化进程是一个长时段的过程,其间所形成的动力机制、城镇发展模式、城镇体系的结构特征均影响至今。参照湖北城镇化进程的历史特点,我们认为,充分发挥武汉的中心极核效应、实施差异化发展,仍是湖北城镇发展的不二选择。同时,促进县际之间的区域开放,振兴并强化县属中心镇的地位,使之成为湖北城镇体系的主干。而对于小城镇,则可选择旅游带动的发展模式,通过整合湖北沿江沿河文化资源带进而整合沿线城镇带,使旅游产业带与城镇发展带相互呼应,协同发展。
朱顺娟[7]2012年在《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日趋完善,正在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是在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特点和变化趋势认识的基础上,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行干预和引导,促使空间结构重新组合和要素优化,以实现整体效益达到最优的理想目标。城市群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也促进了城市群发展。建设一个强大的城市群,优化其空间结构是关键所在。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引导和培育的七大城市密集区之一,是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群之一,在国家实施中长期区域发展战略中处于重要位置。然而,长株潭城市群虽然是中国最早提出的城市群概念之一,但发展却十分缓慢。本文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对长株潭城市群进行研究,对于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系统的诊断,分析其特征及形成的原因,并针对现状特征提出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原则与价值取向,进而提出具体的空间结构优化整合模式与优化对策。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内容:首先,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框架,并指出通过文献和实地调研、定性与定量、演绎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指导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其次,阐述了城市群、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的概念;论述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基础理论、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理论以及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理论。其中城市群空间结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空间结构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都市圈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理论主要包括空间结构演化阶段理论和结构调整理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理论主要包括全球城市区域理论、区域管治理论、新区域主义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统筹协调理论。第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国内七大城市群竞争力综合评价值。研究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在国内七大城市群中竞争力十分薄弱,竞争力排名末位。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与东部长叁角、珠叁角城市群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地理区位以及区域政策以外,空间结构因素也是造成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原因。由于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先天受制于区位条件,而投资和政策等外部手段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提升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提出了优化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显得尤为重要。第四,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特征,并从人口空间、城镇空间、经济空间分布以及城际空间联系等方面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判断出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现状呈现出:区域“点—轴”系统发育、空间发展呈现集聚与扩散共存,首位城市长沙集聚作用不强、区域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差异明显、城际联系较弱等特征。研究发现产业状况、交通设施、自然生态环境、政府政策机制等因素共同决定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现状,并指出这种空间结构特征对于区域整体发展是不利的,若长株潭城市群按现状自由发展,较难从“点—轴”系统阶段更优的演进到网络化阶段。第五,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原则与价值取向,并且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空间结构优化整合与产业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协调制度构建等措施优化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其中空间结构优化整合应形成“一核五心多节点,叁轴五圈”的模式;产业整合应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业关联,组建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应构建交通联结网络化与信息联结网络化;生态环境建设应优化生态空间结构与加强空间管制;协调制度构建应完善协调的政策机制与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构。第六,结论部分将全文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方面总结出五个基本结论和叁个创新内容,并且提出了未来叁个方面的研究展望。
谭雪兰[8]2004年在《长春市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长春市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的产业与职能结构不断地得以调整与优化。但是从区域城市化的角度看,城乡二元空间差异显着,一方面农村城镇化水平低且推进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与城镇职能类型单一,另一方面中心城市“大城市病”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将人口、要素、产业等向周边农村转移,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制约了长春市整体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长春市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区域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于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增强对中心城市的区域支撑能力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城乡互动、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地理学思维方式,以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长春市农村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长春市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等相关问题。本论文主要由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动力因素、动力机制、发展模式等理论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为进一步对长春市农村城镇化进行实证探讨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系统分析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城镇体系结构、区域差异及农村城镇化与中心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总结出长春市农村城镇化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叁部分,在分析长春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探索农村地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并提出长春市农村城镇的发展模式应是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集中型模式,进而对未来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对长春市农村城镇职能转型、城镇空间布局及城镇地域整合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最后提出农村城镇化实施的保障体系。
刘艳军[9]2006年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解决“叁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激发区域新一轮财富充分涌流的载体。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与社会和谐进步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借鉴国内外老工业基地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强调,通过城市化模式转变、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等城市化体系的调整,响应与拉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东北振兴的战略选择。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以及区域规划学等学科的理论,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通过研究方法和研究思维的创新,以更好地将城市化响应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与东北地区发展实际相结合。第一部分:阐述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研究背景。根据城市与区域日益整合发展的态势判断,指出了新时期区域产业-空间日益优化与重组的发展趋势,明确了城市化滞后的各种负面效应。提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互动是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第二部分: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理论。在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要素与结构对应、时空过程耦合、形态与动力共轭的角度,论述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响应强度、响应形态、响应效应以及响应变化趋势,初步构建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理论框架。第叁部分: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相应过程及其驱动因素。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发展过程的梳理,着重把握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相互作用的特征,指出资源禀赋、交通条件改善、“外力”开发、国家投资以及对外开放是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第四部分:系统研究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制。从区域城市发展道路、模式、路径、动力机制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入手,系统研究了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化模式转变、城市体系调整、近域城市整合、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以及外向化城市培育等对区域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驱动机制与响应方式,并初步建立起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动力体系。第五部分:提出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趋势与路径。对东北地区近年来城市化空间变化的产业结构效应进行评价。基于产业结构的整合化、知识化、
谭敏[10]2011年在《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文中指出近年《珠叁角改革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等一批以城镇密集区为对象的发展规划在国家层面陆续出台,标志着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与生态环境对发展的约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模式的选择对于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立足于成渝城镇密集区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以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为目标和理论出发点,对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理论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提出了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相关对策。论文共八章重点论述叁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分析问题部分。在绪论的基础上,论文第二章重点论述了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区域空间发展各自为政、建设空间低效扩张、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城乡二元空间失衡四个方面,并对其形成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为理论构建部分。论文第叁章在总结集约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的内涵;明确了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研究对象和需要达成的空间目标;在总结相关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方法论。研究表明:(1)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具有综合性内涵,表现为集约发展实现的多层次性和集约目标的多维性;(2)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实现,需要对包括宏观区域空间、中观城镇空间和微观建设空间在内的多层次空间对象进行综合调控;(3)可将相对抽象的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概念,落实到空间上具体分解为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城镇空间有效拓展、生态空间有效保护和区域城乡空间统筹四方面的多维性目标;(4)为达成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目标,应当采用综合协调的基本方法。综合协调方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多层次性、主客观统一性和核心矛盾协调原则,综合协调作用机理的基本环节包括协调的核心关系、协调的调控对象、受控对象的组织策略和协调的保障机制四个基本方面。第叁部分为实践运用部分。论文第四、五、六、七章分别运用综合协调论的基本方法,就如何达成成渝城镇密集区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城镇空间有效拓展、生态空间有效保护和区域城乡空间统筹四大空间集约发展目标进行了研究,重点论述了达成各空间目标需要进行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调控对象、组织策略和保障机制。研究表明:(1)要实现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应当从综合协调城镇空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入手,构建系统共生的区域城镇空间关系;(2)要实现城镇空间有效拓展,应当从综合协调城镇空间的集中与分散关系入手,引导紧凑的城镇空间布局与建设模式;(3)要实现生态空间有效保护,应当从综合协调建设空间拓展与生态空间保护的关系入手,形成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多层次的生态化空间发展战略;(4)要实现区域城乡空间统筹,应当从综合协调城乡空间的分离与融合入手,促进区域城乡空间的融合发展。关于城镇密集区规划的相关研究较多,本文针对目前城镇密集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以集约发展为切入点,将集约发展的理念总结提炼后运用于城镇密集区,并尝试将相对抽象的集约发展理念提炼落实为具体的空间发展目标,为今后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了抓手。另一方面,虽然关于区域协调、紧凑发展、生态规划和城乡统筹国内外学界均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城镇密集区集约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本文从协调的理念出发,以成渝城镇密集区为实证案例,运用综合协调论的基本方法从新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区域城镇结构整合战略研究[D]. 周本顺. 湖南大学. 2003
[2]. 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 董姝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3]. 叁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段炼. 重庆大学. 2009
[4].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D]. 范卿泽. 重庆大学. 2008
[5]. 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D]. 董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6]. 差异发展、区域开放与带状整合——加快湖北城镇发展的历史社会学思考[J]. 周德钧. 决策与信息. 2018
[7].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 朱顺娟. 中南大学. 2012
[8]. 长春市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 谭雪兰.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9].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制与路径研究[D]. 刘艳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10]. 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D]. 谭敏. 重庆大学. 2011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城市空间结构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经济学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 长株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