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油气成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气,系统,盆地,柴达木盆地,费尔,压力,震旦。
油气成藏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崔俊,李雅楠,毛建英,赵权,高树芳[1](2019)在《英西地区裂缝系统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岩心观察、分析化验和测井成果,对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形成机制及裂缝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碳酸盐岩储集层为一套深水细粒碳酸盐沉积,具明显混积特征;储集空间以白云石晶间孔为主,储集层裂缝系统发育,不同尺度的裂缝相互组合,构成了英西地区碳酸盐岩储集层复杂的缝网系统,对油气起到了良好的沟通和输导作用;上干柴沟组沉积初期,下干柴沟组上段烃源岩进入生油门限,并持续生烃,狮子沟组沉积末期的晚期喜马拉雅运动使柴达木盆地发生了褶皱回返,英雄岭构造逐步形成,英雄岭构造的形成过程,也是该套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系统的形成过程,也是油气在裂缝系统中再次分配的过程,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含油气系统。(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徐昉昊[2](2017)在《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系统与油气成藏》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盆地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勘探活动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并一直是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勘探的重点,其油气勘探经历了50多年的勘探历史,已发现了威远气田、安岳气田、资阳气藏以及安平店、龙女寺等含气构造。四川盆地为典型的含油富气迭合盆地,其发生过多期构造变动,古生界及以下地层经历了复杂的成藏过程,多期成盆、成烃、成藏是其主要特征,而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作为川中地区古老层系也具备同样的多期性特征。本论文以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和川西南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及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为基础,通过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和孔、洞、缝充填物锶、碳、氧同位素分析,并据地层埋藏史及热演化史,分别恢复了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地层流体压力、流体系统、油气充注及油气成藏过程,建立了研究区震旦系和寒武系的油气成藏模式,揭示了川中地区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富集规律。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川中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中不同矿物充填分别对应了第一期盐水充注、第一期石油充注、第二期盐水充注及第二期油气充注及第叁期天然气充注的多期流体充注过程。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孔洞缝中充填的矿物序列完整记录了成藏流体的演化过程和充注序列。(2)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孔、洞、缝中充填白云石、方解石及石英的Sr、C、O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生油窗期,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与下寒武统处于同一个连通且开放的流体系统之中,来自于西侧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富锶含烃地层流体沿着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的古风化壳向东运移再经高石梯-磨溪构造西侧―陡坎‖从震旦系灯影组跨层向上覆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进行由深及浅的侧向运移。但生气窗期以后,寒武系龙王庙组处于一个相对独立且封闭的流体系统当中,即震旦系灯影组与寒武系龙王庙组分属两个独立的流体系统并各自演化至今。(3)根据震旦系及寒武系储层岩石样品晚期孔、洞、缝中充填的白云石或石英中的气烃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结合一系列地球化学方法,恢复了川中地区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从烃源岩有机质未成熟阶段、开始生油阶段、油裂解气大量生成阶段、过成熟阶段到现今的流体压力演化过程,其中震旦系灯影组古流体压力系数变化为1.0→1.1~1.2→1.2→1.2~1.3→1.0~1.1,表明震旦系灯影组作为区域岩溶孔洞型储集层在地史过程中始终未出现过超高压现象;寒武系龙王庙组古流体压力系数演化为1.0→2.1~2.2→1.8~1.9→1.6~1.8→1.55~1.75,表明滩相寒武系龙王庙组地层压力在地史过程中具有超高压或超压特征。(4)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及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成藏演化从古到今经历了震旦系沉积后的地层抬升剥蚀阶段;寒武系沉积期的绵阳-长宁拉张槽发育至消亡阶段;叁迭系沉积后古油藏形成阶段;侏罗系沉积后的早期古气藏形成阶段;白垩系沉积后的古油藏全部转化为气藏阶段以及现今的气藏调整局部富集成藏的过程。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油气藏主力烃源岩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加之上震旦统灯叁段泥质烃源岩的生烃补充,油气富集程度较高,并形成了“侧生旁储”型的烃源岩与储集层组合,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着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的古风化壳向构造高部位的震旦系灯影组储层进行由深及浅的侧向运移;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藏以筇竹寺组泥质烃源岩为主要供烃源岩,由于纵向和横向上具有“垂向近源”和“侧向近灶”的特点,使得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具有充足的油气供给。(5)根据现今地层实测压力数据及岩性组合分析,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气藏存在有效的多级压力和岩性封盖系统,其上覆的多级岩性加超压地层形成了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和寒武系气藏的直接和间接岩性加超压的双重封堵层。为此,形成了保留至今的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整装大气田。而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寒武系上覆的多级岩性加超压的双重封盖系统由于强烈的构造抬升剥蚀作用而被破坏导致失效,使得该地区仅形成了威远震旦系灯影组残留气藏。(6)在构造上,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主要受拉张槽构造区域和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的影响。拉张槽在形成前和形成后分别对灯影组优质岩溶型孔洞储层和龙王庙组高能颗粒滩储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拉张槽对优质烃源岩发育控制作用明显。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形成及轴线的迁移导致古圈闭的破坏和新圈闭的出现,从而控制着震旦系、寒武系油气藏的演化和调整过程。而现今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藏的保存与富集主要受上覆多级封盖能力和古岩溶及滩相储层发育程度的控制。多级压力和岩性的双重封盖特性决定了油气保存与成藏规模,主要形成了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龙王庙组岩性-构造气藏,天然气主要富集在拉张槽两侧具备多级压力、岩性双重封盖的岩溶及滩相储层发育区。(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沈雷[3](2016)在《潜江凹陷东南部新沟嘴组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实测地温和地压数据以及测井资料等,分析了潜江凹陷东南部新沟嘴组(Ex)地温、压力及温压系统特征,并从油气生成及分布角度探讨了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潜江凹陷东、南部各构造带具有各异的地温场及压力场,其温压系统类型也存在差异,其中新沟断垒带、马王庙鼻状构造带、建新断裂带和老新鼻状构造带属于常压常温系统,总口向斜带、拖市断背斜构造带和潘场向斜带属于超压常温系统。地温场及地层压力的不同使其内部流体的流动形式和油气运移聚集的内在规律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潜江凹陷Ex油气主要分布于流体能量相对较低的常压常温系统内。(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期刊2016年08期)
胡德胜,邓勇,张建新,左倩媚,何卫军[4](2016)在《乌石凹陷东区古近系断裂系统与油气成藏》一文中研究指出乌石凹陷东区古近系复杂的断裂系统一直是制约油气勘探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研究区内断裂体系的期次、组合方式、成因及演化的系统分析,认为凹陷东区的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形成3套断裂系统:即古新世—早始新世的弱裂陷、始新世中晚期的强裂陷以及渐新世的走滑弱伸展3个阶段。3套断裂系统:断开长流组流叁段(T100—T86)的早期断裂体系、断开流二段涠洲组(T83—T60)的晚期断裂体系以及断开整个古近系地层的(T100—T60)继承性断裂体系,并识别出伸展构造、走滑及反转等构造样式。同时分析了断裂体系对烃源岩的展布、沉积体系的充填演化、圈闭的形成、分布以及油气的运聚等方面的控制作用,从各成藏要素的时空配置上分析认为中央隆起带和北部掀斜断块是有利的勘探区。研究成果对研究区下一步油气勘探、目标评价优选与地质研究等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贾京坤,孙波,万丛礼[5](2015)在《裂谷盆地侵入岩区油气成藏系统研究——以济阳坳陷罗家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裂谷盆地侵入岩区往往油气分布复杂,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了深入探讨这类油气藏的地质特征,从成藏系统角度出发,运用地质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分析了济阳坳陷罗家侵入岩区油气藏的成藏要素和成藏过程。结果发现,侵入岩的高温高压不仅显着促进了附近源岩生烃,而且使之生成大量裂缝和孔隙;再者侵入岩形成的高压场大大提高了地层对油气的吸附力(量);而侵入岩在成岩过程中也形成许多裂缝和孔隙。综合评价认为,侵入岩的边缘亚相和变质岩的角岩亚相是最有利储层,外侧未变质的暗色泥岩为良好盖层或遮挡;油气运移通道主要为断层、裂缝和晶间孔隙,且具有距离短、运聚效率高之特征。最后指出,侵入岩区往往发育以侵入岩体为中心的高压、高产、复杂的油气成藏系统。(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5年35期)
王彩萍,朱志峰,陆祥[6](2015)在《油气成藏动力系统的划分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成藏动力系统是油气成藏动力学的重要内容。油气成藏动力系统是含油气系统内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的油气运移-聚集系统;从压力特征、油源条件、封闭性等多方面对油气成藏系统进行了划分,并总结了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油气成藏动力系统特征。(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5年13期)
刘桐汐[7](2015)在《断裂系统划分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叁肇凹陷内,关于油向下“倒灌”运移的油源断层的厘定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能断穿T2(青一段的底)至T06(嫩叁段的底)的断层为扶杨油层的油源断层;另一种是只有上部消失于青一段源岩内的T2界面上的断层才是扶杨油层的主要油源断层。而实际上,油气的这种运移模式与一种经常被忽略的重要的地质现象密切相关,那就是断层垂向分段生长的现象,这也是目前无法精确的厘定扶杨油层油源断层的关键所在。研究叁肇凹陷扶杨油层的断层发育情况及分布特征,结合断裂形成期次及演化规律来划分断裂系统。分析油成藏类型以及油藏的分布规律,确定油成藏时期。通过观察地层落差的变化,位移-距离曲线中断距值的变化,以及伸展断层传播褶皱的普遍存在,来识别断层在垂向上分段生长的现象。以泊松比和杨氏模量作为断层分段生长的力学证据,在泊松比大于0.25且同时杨氏模量的值小于5×104MPa的区域内,岩石普遍表现为塑性变形。并且通过建立断层垂向分段生长的定量判别图版来确定断层的连接状态。以相关野外地质实例、物理模拟结果和叁维地震解释为基础,分析断层活动规律与油气成藏期的耦合关系,结合油藏精细解剖来精确标定叁肇凹陷扶杨油层的油源断层,最终确定只有沟通源-储、成藏期活动且垂向分段生长的断层才是扶杨油层真正的油源断层。这项研究为松辽盆地扶杨油层的勘探提供有利的指导。(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5-05-04)
张强,贺晓苏,王彬,孙国忠,唐鹏程[8](2015)在《南海沉积盆地油气系统分布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海区域构造及沉积充填演化基础上,结合南海已发现557个油气田油气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总结出南海发育陆相、海陆过渡相和陆源海相叁类烃源岩呈环带分布,叁角洲-扇叁角洲砂岩、生物礁碳酸盐岩、深水沉积水道-朵页体砂岩和基岩潜山等四类储层受控于古水系与古隆起。通过对以上区域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过程分析,将南海区域上划分出五类油气系统:北部断陷陆架区湖相烃源岩含油气系统、北部断陷陆坡区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含油气系统、中部坳陷深水区海(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5-04-27)
邱贻博[9](2015)在《东营凹陷压力系统与油气成藏》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营凹陷作为中国东部最为典型的陆相富油断陷盆地之一,油气成藏具有油藏类型多样性、油气分布不均衡性、有序性、成藏环境差异性的特点。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古近系普遍存在异常高压。根据地层压力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将东营凹陷划分为深部超压系统、中部的过渡压力系统、浅部的常压系统。通过不同压力系统下油藏特征差异性的分析,建立了不同压力系统下的油气成藏模式,明确了压力结构的差异性决定油藏类型和分布的有序性。(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5年03期)
徐洪,杨玉峰[10](2014)在《费尔干纳盆地超深层油气成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费尔干纳盆地中央地堑带新生界中普遍发育超高压异常,其与构造挤压环境、快速沉降不均衡压实以及持续的生烃作用有关。这种超高压环境对深层油气的生成、聚集成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目的层新近系埋深超过5 000 m,仍以液态烃产出,深层高孔高渗类砂岩储层是河道砂岩在超高压环境下未经正常压实形成的,表现为取心收获率低、生产过程中易出砂的特征;而低孔高渗类储层与高压形成的水力破裂裂缝有关。古近系碳酸盐岩储层中高含硫化氢气体来源于TSR反应,TSR作用使含石膏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其油层组压力系数稍低于新近系油层组是重烃类气体损耗、储集空间增大两方面因素迭加的结果。中央地堑带主要目的层成藏系统划分为上部E-E3N系统和下部JK-E1-2系统;上部高产储层主要受河道砂岩和超高压控制,下部高产层主要受舄湖相的含石膏碳酸盐岩储层控制,2个含油气系统的压力、流体性质均有较大的差别,适宜于分层开采。(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4年04期)
油气成藏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四川盆地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勘探活动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并一直是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勘探的重点,其油气勘探经历了50多年的勘探历史,已发现了威远气田、安岳气田、资阳气藏以及安平店、龙女寺等含气构造。四川盆地为典型的含油富气迭合盆地,其发生过多期构造变动,古生界及以下地层经历了复杂的成藏过程,多期成盆、成烃、成藏是其主要特征,而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作为川中地区古老层系也具备同样的多期性特征。本论文以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和川西南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及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为基础,通过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和孔、洞、缝充填物锶、碳、氧同位素分析,并据地层埋藏史及热演化史,分别恢复了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地层流体压力、流体系统、油气充注及油气成藏过程,建立了研究区震旦系和寒武系的油气成藏模式,揭示了川中地区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富集规律。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川中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中不同矿物充填分别对应了第一期盐水充注、第一期石油充注、第二期盐水充注及第二期油气充注及第叁期天然气充注的多期流体充注过程。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孔洞缝中充填的矿物序列完整记录了成藏流体的演化过程和充注序列。(2)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孔、洞、缝中充填白云石、方解石及石英的Sr、C、O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生油窗期,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与下寒武统处于同一个连通且开放的流体系统之中,来自于西侧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富锶含烃地层流体沿着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的古风化壳向东运移再经高石梯-磨溪构造西侧―陡坎‖从震旦系灯影组跨层向上覆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进行由深及浅的侧向运移。但生气窗期以后,寒武系龙王庙组处于一个相对独立且封闭的流体系统当中,即震旦系灯影组与寒武系龙王庙组分属两个独立的流体系统并各自演化至今。(3)根据震旦系及寒武系储层岩石样品晚期孔、洞、缝中充填的白云石或石英中的气烃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结合一系列地球化学方法,恢复了川中地区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从烃源岩有机质未成熟阶段、开始生油阶段、油裂解气大量生成阶段、过成熟阶段到现今的流体压力演化过程,其中震旦系灯影组古流体压力系数变化为1.0→1.1~1.2→1.2→1.2~1.3→1.0~1.1,表明震旦系灯影组作为区域岩溶孔洞型储集层在地史过程中始终未出现过超高压现象;寒武系龙王庙组古流体压力系数演化为1.0→2.1~2.2→1.8~1.9→1.6~1.8→1.55~1.75,表明滩相寒武系龙王庙组地层压力在地史过程中具有超高压或超压特征。(4)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及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成藏演化从古到今经历了震旦系沉积后的地层抬升剥蚀阶段;寒武系沉积期的绵阳-长宁拉张槽发育至消亡阶段;叁迭系沉积后古油藏形成阶段;侏罗系沉积后的早期古气藏形成阶段;白垩系沉积后的古油藏全部转化为气藏阶段以及现今的气藏调整局部富集成藏的过程。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油气藏主力烃源岩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加之上震旦统灯叁段泥质烃源岩的生烃补充,油气富集程度较高,并形成了“侧生旁储”型的烃源岩与储集层组合,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着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的古风化壳向构造高部位的震旦系灯影组储层进行由深及浅的侧向运移;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藏以筇竹寺组泥质烃源岩为主要供烃源岩,由于纵向和横向上具有“垂向近源”和“侧向近灶”的特点,使得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具有充足的油气供给。(5)根据现今地层实测压力数据及岩性组合分析,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气藏存在有效的多级压力和岩性封盖系统,其上覆的多级岩性加超压地层形成了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和寒武系气藏的直接和间接岩性加超压的双重封堵层。为此,形成了保留至今的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整装大气田。而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寒武系上覆的多级岩性加超压的双重封盖系统由于强烈的构造抬升剥蚀作用而被破坏导致失效,使得该地区仅形成了威远震旦系灯影组残留气藏。(6)在构造上,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主要受拉张槽构造区域和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的影响。拉张槽在形成前和形成后分别对灯影组优质岩溶型孔洞储层和龙王庙组高能颗粒滩储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拉张槽对优质烃源岩发育控制作用明显。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形成及轴线的迁移导致古圈闭的破坏和新圈闭的出现,从而控制着震旦系、寒武系油气藏的演化和调整过程。而现今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藏的保存与富集主要受上覆多级封盖能力和古岩溶及滩相储层发育程度的控制。多级压力和岩性的双重封盖特性决定了油气保存与成藏规模,主要形成了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龙王庙组岩性-构造气藏,天然气主要富集在拉张槽两侧具备多级压力、岩性双重封盖的岩溶及滩相储层发育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气成藏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崔俊,李雅楠,毛建英,赵权,高树芳.英西地区裂缝系统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J].新疆石油地质.2019
[2].徐昉昊.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系统与油气成藏[D].成都理工大学.2017
[3].沈雷.潜江凹陷东南部新沟嘴组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
[4].胡德胜,邓勇,张建新,左倩媚,何卫军.乌石凹陷东区古近系断裂系统与油气成藏[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贾京坤,孙波,万丛礼.裂谷盆地侵入岩区油气成藏系统研究——以济阳坳陷罗家地区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
[6].王彩萍,朱志峰,陆祥.油气成藏动力系统的划分及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
[7].刘桐汐.断裂系统划分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
[8].张强,贺晓苏,王彬,孙国忠,唐鹏程.南海沉积盆地油气系统分布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C].第八届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5
[9].邱贻博.东营凹陷压力系统与油气成藏[J].特种油气藏.2015
[10].徐洪,杨玉峰.费尔干纳盆地超深层油气成藏系统[J].石油实验地质.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