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范型论文-张丽红

戏剧范型论文-张丽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戏剧范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始戏剧,神圣范型,神圣仪式,红山文化

戏剧范型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红[1](2015)在《萨满模仿的神圣范型——东北原始戏剧形式的考古证明》一文中研究指出猪首龙等红山文化玉器是萨满在祭祀仪式上使用的一种法器,这种法器的造型形式与巫术的戏剧形式有重要关系。猪首龙的造型呈圆形,首尾衔接,这一形式具有永恒回归与重新开始的神秘属性。在原始巫术仪式上运用这种法器,说明原始巫术也是表现永恒回归和重新开始的仪式。这种玉器造型艺术与红山文化区域及附近岩画的图像造型具有同样的文化意味,都是东北原始戏剧形式的考古证明,由此,我们可以窥见东北原始戏剧的范型是萨满模仿的神圣仪式,这种神圣仪式的目的是对女神创世的重演。(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方宽[2](2012)在《关汉卿戏剧否定的人格范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关汉卿长期被认为是"本色当行"元代文人代表,其戏剧作品体现了他的社会认知。本文通过对关汉卿戏剧作品的阅读与研究,对其戏剧中的人格范型进行研究和探讨,认为关汉卿戏剧否定了拜金人格、权势人格、享乐人格、门第人格等人格范型,这种人格否定在当下仍具有社会意义。(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2年09期)

邓琪瑛[3](2011)在《儿童戏剧表演艺术教育新范型的探索——以台湾“校园儿童影戏”与浙江“婺剧进课堂”为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进课堂"活动是近年为教育界和民俗学界所关注的话题,虽然尚未形成热点议题,但由于生成背景与学童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互相紧扣,所以格外凸显出两者交融后的特殊性与重要性。首先,它让两大泾渭分明的西方儿童戏剧教育理论产生了融合的契机;其次,以传统戏曲作为特定的艺术教育普及载体,不仅着重素质教育的培养与提升,也借此强化了本土戏曲艺术的永续发展;此外,它一改传统不人道的教育陋习,体现了以"儿童"为学习本位的进步精神,这在以往是不曾出现过的,故将之视为一种儿童戏剧表演艺术教育的"新范型"实不为过。"新范型"同时也是"戏曲进课堂"活动的实践成果,它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并能引发后续的学习扩散效应。因此对"新范型"的研究需要进行实地的田野考察,透过不同地区和剧种之间的相互比较,则更能彰显其特定的教育作用及各有所长的艺术审美价值。(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杜家福[4](2009)在《张兰阁“戏剧范型”工程之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兰阁先生着《戏剧范型》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皇皇叁卷本,50万字,是一项系统的戏剧理论工程。它熔戏剧史、语义学、诗学、美学、文化研究于一炉,其体例之宏大,视野之开阔,立论之新颖,观点之犀利,均为当代中国戏剧理论之仅见。它对中国戏剧、特别(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09-12-12)

[5](2009)在《戏剧理论力作《戏剧范型》面世》一文中研究指出《戏剧范型——20世纪戏剧诗学》一书原为国家"十五"艺术科学立项课题,由吉林省艺术研究院着名研究员张兰阁承担。该课题2000年立项,2004年经文化部艺术科学规划小组审查结项。为准备该项研究,作者(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09年05期)

张兰阁[6](2006)在《戏剧范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戏剧范型是指戏剧艺术中具有典范意义和标准手法的戏剧类型。戏剧范型古已有之。比如西方戏剧的古希腊戏剧、古典主义,中国戏曲中的元曲和昆曲,都因各有不同的标准手法,属于不同的范型。但古代的戏剧范型却十分有限。(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06年05期)

李韶华[7](2004)在《莫里哀喜剧创作与西方戏剧叙事范型的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莫里哀是文学史上古典文学的集大成者,近代文学的开拓者。他的喜剧创作首次把叙事视角完全转移到现实人生,建立了近代戏剧的叙事范型,并在西方戏剧由浪漫型戏剧向写实型戏剧的转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张兰阁[8](2004)在《戏剧范型研究的五个维度及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当20世纪逐渐化为背影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这份世纪文化遗产的宝贵,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的世纪性困扰。诚然,任何一种理论研究都不仅仅是(也不应是)为了标新立异;但当某种思维已成定势的时候,我们希望随着人类视野的拓宽和视点的改变,会不断有新的发现。为此,本年度我们开辟了“第叁只眼看戏剧”这一栏目,意在呼唤那些有价值的理论发现和有独到见解的一家之言,哪怕这些文字只是在某一点上能走进前人足迹未到的地方。(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04年01期)

戏剧范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关汉卿长期被认为是"本色当行"元代文人代表,其戏剧作品体现了他的社会认知。本文通过对关汉卿戏剧作品的阅读与研究,对其戏剧中的人格范型进行研究和探讨,认为关汉卿戏剧否定了拜金人格、权势人格、享乐人格、门第人格等人格范型,这种人格否定在当下仍具有社会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戏剧范型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红.萨满模仿的神圣范型——东北原始戏剧形式的考古证明[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2].方宽.关汉卿戏剧否定的人格范型[J].文学教育(下).2012

[3].邓琪瑛.儿童戏剧表演艺术教育新范型的探索——以台湾“校园儿童影戏”与浙江“婺剧进课堂”为比较研究[J].教育学报.2011

[4].杜家福.张兰阁“戏剧范型”工程之意义[N].文艺报.2009

[5]..戏剧理论力作《戏剧范型》面世[J].戏剧文学.2009

[6].张兰阁.戏剧范型[J].戏剧文学.2006

[7].李韶华.莫里哀喜剧创作与西方戏剧叙事范型的转换[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8].张兰阁.戏剧范型研究的五个维度及当代意义[J].戏剧文学.2004

标签:;  ;  ;  ;  

戏剧范型论文-张丽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