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论文_张颖,王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学,神经,突触,障碍,绝经期,激酶,自杀性。

神经生物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王静[1](2019)在《医学本科生神经生物学实验教学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首都医科大学于1999年为医学本科生开设神经生物学,是国内率先开设本课程的高校之一。现在神经生物学课程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长学制(5+3)、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精神病学以及四年制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等诸多医学本科生的必修课程。神经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神经生物学课程设置中举足轻重。针对医学神经生物学实验教学特点,着眼于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学方法及学生考核等方面梳理我系近年神经生物学实验教学经验,旨在总结经验、挖掘不足,以期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课堂效率。(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李云鸿,丁娟,顾金海,王银[2](2019)在《基础医学专业《神经生物学》课程教学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生物学》为本校基础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理论基础课程,难度较高,前沿性较强。基于此特点,本文作者根据实际教学体会,从如何既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又能了解该领域最新进展,并能学以致用结合临床方面提出一些拙见,以期提高教学水平,并为其他医学院校神经生物学课程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86期)

杨予涛,徐志卿[3](2019)在《嗅觉器官结构及嗅觉形成机理在神经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嗅觉器官结构及嗅觉形成机理是神经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神经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在嗅觉器官结构及嗅觉形成机理教学中的经验,旨在进一步提高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曹国芬,张永爱[4](2019)在《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及可能神经生物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抑郁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首要致残原因。抑郁症发病女性高于男性,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发病明显增高,但是机制仍然不明确。抑郁症发病与多种递质紊乱有关,而在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会出现多种激素水平波动,并伴随单胺类递质、神经活性甾体、GAB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的改变,这些变化可能是导致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期刊2019年03期)

朱晓婷,韩燕飞,童小萍[5](2019)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神经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地适应现代神经生物学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不同的教学模式在神经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自身特点和教学建设目标,探索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旨在探讨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神经生物学课程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索神经科学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09期)

盘建红,郭骏成,杨毅军,李想,蒋湘玲[6](2019)在《食蟹猴创伤后应激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和神经生物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食蟹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探讨PTSD食蟹猴的皮质醇、多巴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5-羟色胺等神经生理学指标在食蟹猴PTSD动物模型差异。方法:选取成年雌性食蟹猴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实验组食蟹猴,采用幽闭+电刺激制作食蟹猴PTSD实验动物模型,两组拘禁笼中拘禁100天,单笼喂养,同居一室。定时观察并记录两组动物行为学指标,期间并注意有无外伤、疾病发生。分别在拘禁前、半个月、1个月、3个月采集静脉血,检测两组神经生理学指标。所有观察数据统计分析前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如果为正态分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多样本方差分析,如果显示数据为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显着性水平为α=0.05。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食蟹猴活动、好奇和恐惧行为、应激行为持续时间和次数显着差异(P<0.05);实验组食蟹猴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是上升的,差异存在显着性(t=0.345,7.137,4.529,4.180;P<0.05)。实验组食蟹猴BDNF及5-HT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差异(P<0.05);实验组TNF-α含量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同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实验食蟹猴易出现心理压力产生持久的PTSD样生理和行为异常与其机体"创伤性"暴露和缺乏社会支持有关;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和BDNF、5-HT、NF-α水平的变化与失调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应激影响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瑶,况利[7](2019)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目的是对近年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汇总,并探讨青少年NSSI相关研究现状。NSSI在青少年中多发,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总结青少年的NSSI研究现状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以期为青少年NSSI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精神卫生》期刊2019年04期)

陈岳彤,武菲[8](2019)在《蛋白激酶CK2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激酶CK2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多效性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在非神经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证实CK2在神经系统中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CK2在大脑中大量表达,底物众多,通过磷酸化底物参与多种信号通路;在神经元中,CK2存在于突触和细胞核等多种基质,并证实其参与调制神经元发育与生长、突触形成、突触传递、突触的可塑性、学习与记忆等生理活动;一些神经因子或化合物可通过CK2起着神经营养或保护作用。本文将对CK2的生物学特性及神经生物学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济宁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宇平,赵辉,李姗珊,张卓,杨波[9](2019)在《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其司法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 ASPD)是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益的普遍行为模式,是与犯罪关联极高的精神障碍。ASPD的形成受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为神经递质和激素系统的紊乱,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活跃程度和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上述神经生物学因素可能导致ASPD患者表现出执行控制障碍、情绪功能障碍、无视惩罚信息和奖赏偏好等特点。神经生物学研究的证据为ASPD罪犯的循证矫治、风险评估、定罪量刑等司法实践提供了启示。建议未来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对ASPD的诊断分类标准、治疗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开展研究。(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刘青,叶鹏,Tawakol,A,Osborne,MT,Wang,Y[10](2019)在《应激相关的神经生物学途径参与社会经济差异和心血管病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较低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风险较高相关,其机制尚不清楚。由于社会心理压力在低SES患者中更为普遍,该研究检验了这一假设,即应激相关的神经生物学途径(包括上调相关的炎症因子)介导了低SES和MACE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共纳入没有已知的心血管病或活动期癌症的受试者509例,年龄中位数55岁(四分位数间距45~66岁),接受临床指示的全身~(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神经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神经生物学》为本校基础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理论基础课程,难度较高,前沿性较强。基于此特点,本文作者根据实际教学体会,从如何既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又能了解该领域最新进展,并能学以致用结合临床方面提出一些拙见,以期提高教学水平,并为其他医学院校神经生物学课程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生物学论文参考文献

[1].张颖,王静.医学本科生神经生物学实验教学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9

[2].李云鸿,丁娟,顾金海,王银.基础医学专业《神经生物学》课程教学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

[3].杨予涛,徐志卿.嗅觉器官结构及嗅觉形成机理在神经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9

[4].曹国芬,张永爱.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及可能神经生物学机制[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9

[5].朱晓婷,韩燕飞,童小萍.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神经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9

[6].盘建红,郭骏成,杨毅军,李想,蒋湘玲.食蟹猴创伤后应激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和神经生物学变化[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

[7].李瑶,况利.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神经生物学机制[J].四川精神卫生.2019

[8].陈岳彤,武菲.蛋白激酶CK2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研究进展[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9

[9].刘宇平,赵辉,李姗珊,张卓,杨波.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其司法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19

[10].刘青,叶鹏,Tawakol,A,Osborne,MT,Wang,Y.应激相关的神经生物学途径参与社会经济差异和心血管病的关联[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的一级结构与靶mRNAs作用机理视觉传导神经通路Fig6.4Thediagramof...选择敲除GDDR前3个外显子模式图ShuheiMatsuoka等人的工作表明很多蛋...拮拿由夺犁流的分病什程乃么时期的卞...

标签:;  ;  ;  ;  ;  ;  ;  

神经生物学论文_张颖,王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