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英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曹家泊学校262212
在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笔者有这样的体会:教材对信息技术的相关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没有做过多的论述,占用篇幅较少,知识的系统性比较薄弱;学习内容较艰涩难懂,缺少趣味性。这部分知识的内容既没有网络世界的缤纷多彩,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体验不到在使用工具软件中的创作激情和作品成功后的喜悦,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远不及能带给他们创作激情的应用软件,更不能与掌握后能让他们在网上尽情畅游的网络知识的热情相比。针对这种情况,寻找形式多样、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传授方式,把理论知识的内容融合在学生掌握技能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过程中,是信息技术教师应当考虑的问题,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任务。笔者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体验与探索,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广大同仁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语言的通俗、幽默化
只要做过信息技术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旦涉及到概念或理论知识,学生的表情是茫然的,精神是散漫的,兴致是低落的。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一味追求科学的表述方式,学生刚建立起来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有可能降低,甚至消失殆尽。因此我认为要跨进理论和概念的门槛,应当在保证概念准确性的前提下寻找学生最容易接受(最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在讲“认识信息世界”时,阐明“信息”的含义是很重要的,但又较为困难。我查阅了资料,找到了对信息的科学定义:信息是人们感知到的各种刺激中所包含的内容。由于科学定义是为研究问题方便而设的定义,而通俗定义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定义,只是应用的场合不同而已。虽然教材上采用的也是通俗定义,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说。于是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通俗与科学定义的内容相结合,设计了相应的引导环节:大家喜欢看电视吗?“喜欢。”课堂一片欢腾。我继续说:当同学们看到一部喜爱的电视节目(正在接受的信息)时被突然中断,插播了一段广告(另一个信息),大家喜欢这段突如其来的广告(信息)吗?(得到异口同声的否定。)我接着说:同学们通过眼和耳(感官刺激)获得了像电视剧和电视广告这样的视频消息,经过你们大脑的分析判断得出了广告节目在大家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出现是无用的,于是采取了换台或其它形式来过滤掉现在对你无用的消息。同样是信息,出现的场合不同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也就不同。于是可以先给出信息的一种通俗定义: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东西(板书)。与同学讨论后,进一步扩展,得出信息的定义:信息就是经过获取、传输、处理后仍然对人们有用的一些数据、消息等。这样教师就把“得”的过程和判断“有用”的过程所包含的实质都说清楚了,学生对“信息”就形成了要“得到”信息就“有过程”这样的初步概念,为以后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以及处理工具——电子计算机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结合现实生活,适当运用比喻
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很多同学对它还感到陌生、不可想象,教师在讲课时适当地运用些比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上网获取信息》一节中对IE浏览器窗口组成“地址栏”作介绍时,教材提到了IP地址和字符地址(即域名)但并没做过多的解释。我是这样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含义的:在我们地大物博的中国,人口众多,同名同姓现象比比皆是,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通过用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证号两种途径。其中身份证号可以唯一地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太难记了,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用姓名来代表一个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他们也有“名字”——我们称之为域名,就是书中所说的字符地址。同样他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IP地址。IP地址作为电脑的“身份证”同我们人类的身份证一样,可以唯一地标识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同样不太容易,所以我们也用域名(相当于生活中人类的名字)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跨进了网络知识的门槛,揭开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纱。
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电子计算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老师应当把内容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笔者通过尝试,认为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作形象的比喻最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在讲计算机硬件时,我采用的是实物加讲解的方式。上课时,我把一台被淘汰的主机开膛破肚后,对主机箱内的各种硬件设备一一解说:如果我们把这台经过“解剖”的电脑当作一个工厂,那么,它的机箱就是厂房,主板成了控制台,CPU就是机床,硬盘就是仓库,内存就是机床旁边堆放原料和成品的一块空地。当我们要加工一批产品时,首先要从仓库(硬盘)里取原料或者直接将原料(数据)送到(通过键盘等输入设备)机床(CPU)旁边(即内存)堆放起来,由于堆放原料的地方距机床很近,因此取用(读取)的速度很快。原料加工完毕后不是立即放回仓库,而是仍然放到堆放成品的空地旁(内存)暂时存放起来,到时候可以将成品一起放回仓库中去。经过此番解释,学生觉得一下子知道了好多原来根本不懂的东西:原来,电脑既不可怕也不神秘,对于它“只有无知而无不可知”。
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对于理论性的知识,老师同样可以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探索、去研究,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的问题探究提供广泛的、相关的学习资源。这里的学习资源既包括有关的书籍、课件、网络资源、实物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为学生提供教师自己的实践经验、心得体会等。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资源,并非将各种形式的材料堆放在学生面前,而是要针对某一主题,对资源进行整理、组合、设计,确定某一学习主题所需要的资源,并将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分类后再提供给学生。比如在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学习中,我除了准备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课件和计算机硬件外,还做了部分实物秀:把一台已不能适应系统运行要求的低配置计算机主机箱打开来让学生去体验硬件的各组成部件。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用有形的物质资源撩开了电脑的“神秘”面纱,消除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畏惧感”,让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感知去学习,立体式地去建构,从而获得了有关计算机硬件的完整知识。
四、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各类信息冲击着初中生,如何让学生在宠大的信息海洋中对良莠不齐、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进行取舍,滤取有利于身心、智力提升的信息,也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的内容。笔者认为,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把握适当时机,采用德育渗入式教育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数字化信息基础》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专题学习网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科技发展,与时代脉博同步,激励他们树立发展我国数字产业并使数字产品走向世界的决心。我向学生讲述了大量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案例,陈述了犯罪行为带来的恶劣后果和行为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学生不但具有警醒作用,也引导学生加强了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意识,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了知识产权意识、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的观念。把握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效果较好。
五、学科“边缘材料”的合理使用
所谓边缘材料主要包括计算机史实、计算机人物、计算机界的大事等。边缘材料的选取还要有一定的讲究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在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史中,可以把去年联想一举收购美国IBM全球PC业务这样重大的具有国际影响的时效性“边缘材料”作为扩展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树立成为我国IT业领军人物的雄心壮志。
六、对教材信息卡和拓展部分的重视
由于教材侧重的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正文部分对原理及概念的论述较少,而课后的讨论、信息卡和拓展部分正好对全书这一薄弱环节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对这些“课后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忽视,有的知识应当在讲课的过程中渗入,使学生所学知识体现一定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