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学精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修文,精神,钟山,鲁迅,边地,人面桃花,中篇小说。
文学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张雯[1](2019)在《从《复活》的社会悲剧看西方文学的理性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的西方文学是文学发展的繁荣阶段,其中,以逻各斯为代表的西方理性精神源远流长。许多代表作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应运而生,其中《复活》保留到了现在,为许多人所熟知,每一篇代表作都是一个历史背景和人物命运的描述,它是真实生活的一个反应,也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些代表作为研究探讨一个时期的历史做了铺垫作用。理性精神是历史沉淀的结果,也是西方文学的经典,本文主要对于西方文学的理性精神进行探讨和分析,对于西方社会的理性精神,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51期)
郑敏[2](2019)在《《诗经》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阐述了《诗经》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手法,探析其对两汉文学、建安文学、唐代文学等的创作理念和文艺手法的深远影响。认为: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到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建安诗歌,再到即事命篇的杜甫诗作,以及因事立题的白居易的讽喻诗等等,无不是《诗经》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诗坛影响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33期)
孙英馨[3](2019)在《种田文与传统文学精神气质的背离——“种田文”研究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种田文是近年走红的一类网络小说,本文梳理了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发现种田文研究的特点为:1.文献数量少、研究时间短;2.注意挖掘其与传统文学的密切联系;3.关于种田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褒贬争议。本文认为,种田文虽有意向传统文学致敬和借鉴,但两者精神气质还是迥然不同的,同时提出当前研究还应注意到的是种田文的定义和界定问题。(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3期)
车金善[4](2019)在《从《海边的卡夫卡》解析村上文学的精神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村上春树通过写小说,了解人的内心世界,积极地去发现和捕捉潜藏在内部的讯息,用物语形式将它一一呈现,那些娓娓道来的故事,抚慰着人的心灵,吸引读者剖析自己的内在,通过物语感悟人生,回望成长轨迹,追求人世间美好的事物,向自由和和平的终极目标不断奋勇向前。本文从村上文学中的精神疗愈元素入手,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从受到精神创伤的15岁少年努力恢复自我,获得重生的故事中,解析该作品的创作价值。(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33期)
冯兰[5](2019)在《深情回眸与精神抵达——付秀莹《陌上》到《他乡》的文学大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70后中国作家里,付秀莹创作的禅心不动是罕有的,她的作品整体体现着沉静风韵,文面上少有波澜甚至微澜。深入文本做沉潜式的阅读,就会体味灵魂激荡的暗流涌动。这也是她文学审美的大境界:大隐于市,大象无形,大音声稀。或许文本的境界只是付秀莹人生境界一隙展露与承载,这种深隐(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韦含羽[6](2019)在《以精神之力塑心载道——文山州文学创作者精神肖像素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此为习文之魂,亦可谓之文学精神。文学精神是多维的。苏轼的散文不拘泥前人章法,独具一格,他的创新是为文学精神;鲁迅用手中的笔承载现实的关怀与担当,他的责任感是为文学精神;老舍用手中的笔透视民族命脉,他的民族色彩是为文学精神……除此之外,文学精神还包含着德行不污、气节莫失、违心不言等诸多内涵,盖因如此丰富的精神内涵,方使文以载道。言及文学精神,一定绕不开文学创作者。(本文来源于《含笑花》期刊2019年06期)
陈浩[7](2019)在《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突出人文精神研究——以《哈姆莱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文精神是对命运、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对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与价值观念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价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奋斗理念与社会责任感,继而实现人生价值理想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理性科学思维,满足学生的精神文明发展,本文以《哈姆莱特》为例,对突出外国文学作品人文精神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与分析。(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康艳[8](2019)在《边地生存图谱的描绘与文学精神的表达——论新世纪陈应松的中篇小说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陈应松的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他以贴近乡村生活真实的笔触,刻画出生动而耐人寻味的人与物的形象。其文本在语言叙事、创作方法、民间视角、自然生态上表达了独特的文学态度,他以虔诚的方式构建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严肃的文学精神。他对生存状态的持续关注和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使其文本体现出深厚的人文性,这也增加了作品的意义厚度。以这样的特征,他的文学创作具有了文学史的意义,同时也获得了与沈从文"湘西世界"书写的对话性的阐释空间。(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马季[9](2019)在《文学是精神的产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想象力妙不可言,幻想所走的路线越是偏离现实,也就越能超越现实,这是日本作家大江健叁郎的观点。按照这个理论,现实主义并非一定要直接描摹现实生活。文学终究是精神的产物,它的基本目的是以超越现实的方式帮助读者认识现实,尽管只有少数作家能达到这一高度,文学(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期刊2019-11-15)
傅小平[10](2019)在《多变的时代里,“不变”的应是文学的精神和操守》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10日,第二届“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在南京开幕。叁场活动——以南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为契机阐明本届作家周“文学创造梦想”宗旨的开幕式,聚焦“文学:稳定与变化”主题的论坛,以及第叁届“《钟山》文学奖”颁奖典礼,依次在东(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9-11-14)
文学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阐述了《诗经》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手法,探析其对两汉文学、建安文学、唐代文学等的创作理念和文艺手法的深远影响。认为: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到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建安诗歌,再到即事命篇的杜甫诗作,以及因事立题的白居易的讽喻诗等等,无不是《诗经》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诗坛影响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学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1].张雯.从《复活》的社会悲剧看西方文学的理性精神[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郑敏.《诗经》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J].新西部.2019
[3].孙英馨.种田文与传统文学精神气质的背离——“种田文”研究文献综述[J].青年文学家.2019
[4].车金善.从《海边的卡夫卡》解析村上文学的精神内涵[J].长江丛刊.2019
[5].冯兰.深情回眸与精神抵达——付秀莹《陌上》到《他乡》的文学大观[J].小说评论.2019
[6].韦含羽.以精神之力塑心载道——文山州文学创作者精神肖像素描[J].含笑花.2019
[7].陈浩.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突出人文精神研究——以《哈姆莱特》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8].康艳.边地生存图谱的描绘与文学精神的表达——论新世纪陈应松的中篇小说创作[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9].马季.文学是精神的产物[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
[10].傅小平.多变的时代里,“不变”的应是文学的精神和操守[N].文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