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包气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分,地下水,干旱,特征,土壤,灌溉区,硝酸盐。
包气带论文文献综述
敦宇,张焓,杨征伦,唐常源,张兆吉[1](2019)在《再生水灌溉区农田包气带及地下水中硝酸盐分布特征及来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华北平原典型再生水灌溉区(河北省石家庄洨河流域)的包气带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对硝酸盐在多种环境介质中的来源与环境行为进行了研究,识别了再生水灌溉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明确了不同灌溉条件对包气带土壤中硝酸盐迁移的影响。在受到城市再生水严重影响的洨河流域,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分布范围在4.0 mg·L?1到156.6 mg·L?1之间,已经形成了距离河道2 km、深度70 m的硝酸盐高值区域,经过计算硝酸盐的垂向扩散速率为每年1~2 m。硝酸盐与氯离子的相关性表明,城市再生水是再生水灌溉区包气带、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利用Geoprobe获取利用不同灌溉水农田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再生水对厚包气带NO3?-N垂向分布影响,再生水灌溉区和地下水灌溉区中包气带土壤的NO3?-N的平均含量为137.0 mg·kg-1和107.7 mg·kg-1,最高含量523.2 mg·L?1和725.9 mg·L?1,分别出现1.20 m和0.85 m深度,分布规律有着明显的差别。包气带土壤硝酸盐与氯离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再生水灌溉区土壤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城市再生水,而地下水灌溉区可能来源于农田氮肥。地下水年龄和硝酸盐之间关系表明,地下水中1975年以前补给的硝酸盐浓度低于1975年以后补给,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与包气带氮入渗的历史过程密切相关。在华北平原特殊的地质水文背景下,农田面源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有限,但再生水灌溉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风险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11期)
吴众然,刘桂建,钱家忠,魏勇,岳琼申[2](2019)在《Pb在饱水带-包气带的垂向迁移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黏土和砂土样品,通过饱水带-包气带土柱试验,利用颗粒分析、ICP-MS、XRD等手段,研究了从毛细水上升高度对应的时间和土壤含水率,试验前后Pb含量变化,以及土壤粒径与Pb的垂向迁移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毛细水上升高度增加,含水率逐渐降低且所用时间增加。粒度分布集中,径距小,Pb背景值高的黏土试验后Pb含量显着下降;粒度宽,径距大,Pb背景值低的砂土试验后Pb含量则相对升高。黏土和砂土试验前后Pb含量的变化受采样点周边环境、矿物组成的差异和试验条件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周宏,赵文智[3](2019)在《荒漠区包气带土壤物理特征及其对地下水毛管上升影响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荒漠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两种典型的沙丘土壤剖面(沙壤土和砂土混合,均一砂土)进行土壤物理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不同土壤因素对毛管水上升过程的影响,探讨毛管水上升变化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试图揭示地下水-毛管水-土壤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毛管上升主要受土壤容重和土壤黏粒含量的影响,并且毛管水上升高度在地下潜水层以上为沙壤土的剖面中能够达到152 cm;地下潜水层以上为砂土的剖面中为120 cm.砂土中毛管水补给区域各土层水分分布更为均匀,并且从潜水面至地面方向土壤含水量呈递减趋势,沙壤土中毛管水补给区域土壤水分变异较大.借助Hydrus-3D模型能够较好模拟多因子影响下的土壤毛管水运动过程.潜水面以上土壤结构变化显着影响毛管水上升和剖面水分分布状况,但毛管水上升是否受季节性蒸发变化的影响以及毛管水与植物需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周宏[4](2019)在《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能量关系及驱动力研究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包气带土壤能量和水分平衡及其驱动因子是维系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G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发生的关键因素。在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地区,开展包气带土壤水分形态、运移过程与能量的耦合规律研究对揭示区域水资源形成和转化机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总结了土壤水分运移理论研究进展,探讨了水分参与水文循环过程及干旱环境下土壤水分可能表现形态及其降雨入渗、再分布、渗漏、蒸发、毛管水上升等过程驱动机制,评述了包气带土壤水分与能量过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生态水分效应。在一个非饱和土壤系统中,水分运移受包气带结构,土壤物理特征,植物根系和土壤生化环境的综合控制,物质和能量平衡改变是驱动水分循环的源动力,而土壤环境变化是导致水分运移形态的发生变化根本原因。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干旱区土壤与大气界面以及包气带与饱和带界面水、汽、热耦合转化形式与能量驱动过程,能够提升我们对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机理的深入理解,丰富对区域气候和水文变化认知。为干旱区生态植被恢复建设和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向导。(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8期)
宋铁军[5](2019)在《冻融影响下水稻种植区包气带中硒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生物的生长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包气带与作物的生长密切相关,具有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的能力,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农产品的品质。同时,包气带中的硒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可通过食物链、水、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其有效硒含量及形态直接影响硒的迁移、生物利用率以及农作物中硒的含量。由于包气带与气候变化、灌溉水等外部环境联系紧密,因此受到冻融作用和灌溉作用的影响较为显着。目前,对于冻融和灌溉条件下硒在包气带中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叁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且常年处于季节性冻结和融化过程。近年来,随着频繁的灌溉以及冻融作用,已经导致包气带介质中硒含量逐年降低。因此,为了明确包气带硒流失的成因,有必要对冻融和灌溉条件下包气带中硒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叁江平原蛤蟆通河流域典型农业区为研究区,包气带中硒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和分析研究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查明包气带介质中硒的形态特征和分布状况,明确作物不同器官对包气带硒的吸收和富集特征,识别包气带硒的来源与富集成因,分析冻融作用以及农业灌溉影响下包气带中硒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特征,预测长期灌溉条件下包气带中硒的迁移趋势,并提出叁江平原农业区富硒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该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硒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理论、改善和调控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富硒资源以提高水稻作物硒含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通过本次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水田和旱田包气带硒含量在垂向分布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水田包气带水溶态硒含量和硒的迁移系数要明显低于旱田包气带。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包气带硒为自然来源,且主要来源于完达山脉的花岗岩。包气带表层硒富集的原因是在硒高背景值环境下受化石燃料燃烧、施肥等人为因素迭加作用的影响。(2)水稻作物积累硒的效率要高于玉米和大豆作物,其根、茎、叶和籽粒部硒的含量较高。此外,与大豆相比,水稻和玉米能够把大部分硒固定在根部或茎部,使其不会大量迁移至籽粒。同时,作物各器官硒含量与包气带有效硒含量密切相关,包气带中其它形态的硒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效硒供作物利用。并且,同一作物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器官对硒的吸收动态差异较大,且籽粒硒的含量随着作物的成熟而降低。(3)冻融作用会对包气带介质的理化性质产生显着的影响,进而改变了包气带介质硒的赋存形态。并且,包气带介质的理化性质及其硒的赋存形态会随着含水量和冻融循环次数的改变而发生转变。冻融作用也会影响包气带中水分的迁移,进而改变了包气带不同深度介质中硒的含量。另外,冻融作用还会降低包气带介质对硒的吸附能力,提升包气带介质的渗透能力,促进硒在包气带中的释放,加快硒在包气带中的迁移速率。(4)淹水过程会显着改变包气带介质的理化性质,进而改变了包气带介质硒的赋存形态。并且,包气带介质的理化性质及其硒的赋存形态会随着淹水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同时,在灌溉入渗过程中,包气带介质中的硒会不断的溶出,但主要以Se(Ⅵ)为主。淋滤后,包气带介质残渣态硒、腐殖酸结合态硒、强有机结合态硒和碳酸盐结合态硒含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水溶态硒、离子交换态硒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则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长期灌溉条件下,包气带介质中的硒由于淋滤作用进入到地下水中的含量不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5)冻融作用和灌溉作用的交替影响,会加快包气带介质硒的流失,进而影响作物对包气带硒的吸收,从而不利于富硒农业的发展。因此,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富硒资源,保证健康绿色的农业生产活动永续进行。例如,在进行长期的水稻种植活动中,建议引进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适当施用富硒化肥等措施减少包气带硒的流失,促进包气带硒含量的收支平衡。(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周涛[6](2019)在《施肥对硒在包气带中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硒是一种对人体健康起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包气带中硒的含量和分布直接影响农作物对硒的吸收利用,并通过食物链间接影响人体对硒的摄入。施肥长期以来都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不同肥料的施用,在促进了作物生长的同时也改变了包气带环境,从而对包气带中硒的含量分布和形态转化产生影响。叁江平原作为我国大型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施肥量也相对较大。近年来,叁江平原富硒土壤分布区内大力发展富硒水稻产业,施用不同肥料是否影响包气带中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硒含量值得关注。本论文选取叁江平原典型水稻种植区——蛤蟆通河流域的八五二农场地区作为研究区,以包气带中的硒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实际包气带特征和包气带硒含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了施肥影响下包气带表层介质中硒的赋存形态、包气带表层介质对硒的吸附/解吸特征以及包气带中硒的淋溶迁移特征,为当地富硒农业的生产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水稻田包气带介质主要为粉砂质壤土,部分深处为粉砂质粘壤土。包气带介质中硒含量垂向分布特点表现为表土层聚集型。2、施肥对包气带表层介质中硒的赋存形态具有一定的影响。施肥后介质中的离子交换态硒含量均减少,施用氮肥后水溶态硒含量明显增多,施用氮肥和磷肥后介质中腐殖酸结合态硒含量均增加而强有机结合态硒含量减少,施加有机肥后介质中强有机结合态硒含量显着增多。3、施肥会影响包气带表层介质对硒的吸附/解吸。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施加氮肥和磷肥后,包气带表层介质对Se(Ⅳ)和Se(Ⅵ)的吸附能力均降低,施加钾肥和有机肥后包气带表层介质对Se(Ⅳ)的吸附能力增强,而对Se(Ⅵ)的吸附性变化不明显。4、室内土柱淋滤实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的肥料处理后,包气带介质中的硒均有一定程度的淋失。施加氮肥后包气带介质中的硒的迁移能力明显大于施加磷肥和有机肥后,而施加钾肥后硒的迁移性变化不大。施加氮、磷、钾肥后包气带表层有效态硒含量要高于施加有机肥。(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聪[7](2019)在《叁江平原蛤蟆通河流域旱改水对包气带中硒的分布及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硒作为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促进免疫、防癌、抑癌、提高繁殖能力等生物学作用。随着硒的功能和作用被大众重视,天然富硒水稻等作物尤其受到关注。硒由于原生或人为因素富集在包气带中,只有水溶态硒、离子可交换态硒和碳酸盐结合态硒可通过作物根部被吸收,进而被人类食用达到补充硒元素的效果。因此,作物中的硒含量水平不仅与土壤中的全硒含量有关,更取决于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叁江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具有发展绿色富硒农产品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叁江平原的耕地“旱田改水田”现象十分普遍,干湿交替灌溉也被政府大力推广,水田独特的灌溉方式必将导致水田包气带中硒的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对作物的供硒能力。本文以叁江平原蛤蟆通河流域内的八五二农场典型农作区为研究区,以旱田改造的水田包气带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实验等技术方法,进行旱田改水田对包气带中硒的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为研究区开发天然富硒水稻提供帮助,并为当地合理规划作物种植结构和硒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旱改水会改变包气带特征。旱改水年限越长,包气带的粘粒含量、有机质、铁锰氧化物含量越低,粉砂含量、含水率及腐殖酸含量越高。(2)水田包气带剖面总硒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与旱田一致,整体呈现出表聚型的规律。水田灌溉促进包气带中的硒向地下水迁移,使得水田包气带中水溶态硒含量和硒生物有效性整体上低于旱田包气带,且旱改水年限越长,包气带硒生物有效性越低。(3)室内实验研究表明,随着包气带介质含水率的升高,包气带pH值、Eh值呈现升高的趋势,游离氧化铁含量增加。包气带含水率介于30%~40%时,含水率的升高有利于有效硒的积累。包气带干湿交替的过程刺激了微生物的活性,增强有机质的腐殖作用,使得强有机结合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含量整体上更低,促使可交换态硒转化为更稳定的残渣态硒。(4)土柱淋滤实验表明,长时间的淋溶作用造成了包气带硒的淋失,降低包气带中硒的生物有效性。对比传统的淹水灌溉而言,干湿交替灌溉淋溶后包气带中的碳酸盐结合态硒的含量增加,促进有机质的腐殖化,增加腐殖酸结合态硒的含量,包气带中有效硒含量降低的幅度较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昊旭,崔亚莉,马小波,胡现振[8](2019)在《卫宁平原包气带水分运移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降雨、灌溉入渗和潜水蒸发在卫宁平原地下水循环中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准确评价卫宁平原地下水垂向入渗补给量和蒸发量,通过设立中卫、中宁两个包气带原位试验点,观测期为2013年6月~2013年11月和2014年4月~2014年10月,获取了两个试验点不同埋深处的土壤水负压、温度、岩性及水分运移参数,并采用定位通量法计算试验点的地表蒸散发、入渗量和潜水面蒸发、入渗量。结果显示:在包气带岩性相同、灌溉期相同(7~10月)、总灌溉量相近条件下,作物的灌溉模式决定了灌溉对潜水的补给强度:玉米少次大量(150 mm·次~(-1))灌溉对潜水的补给量为373.65 mm,远远大于茄子多次小量(50 mm·次~(-1))的灌溉模式下的152.3 mm;而在包气带岩性相同、种植作物相同、灌溉模式不变的前提下,同时期潜水面净补给强度相近:中宁试验点2013年7~10月份潜水面净通量为32.88 mm,2014年同期为57.42 mm。在降雨情况或灌溉量较小(50 mm)的情况下,植被的生长会阻碍水分在包气带中的下渗;在灌溉量较大(100 mm和150 mm)的情况下,植被的生长会促进包气带水分的下渗。(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9年04期)
张晨阳[9](2019)在《钙质砂地层包气带水分运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淡水是岛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岛礁生态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包气带是地表到潜水面之间的非饱和带,而其中的毛细水与大气水、植物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水文生态系统,并在其中起着联结纽带作用,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针对岛礁钙质砂地层中包气带的水分运移研究较少。毛细水上升、蒸发是包气带中水分向上运移的两个重要过程,一方面包气带中存在毛细水带,土壤含水率高甚至接近饱和,植物根系可以深入和穿过毛细水带与地下水产生联系,减轻甚至消除水分匮乏的压力;另一方面,地下水通过毛细带向上部土壤以水、汽形式迁移的水量,用以补充土壤水分蒸发及植物蒸腾导致的水分散失。而土体水分蒸发是土体-大气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过程之一,也是地表热量与水分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项目现场架设科研级气象观测站,获取必要的气象数据,结合现场试验、室内物理模型试验获得钙质砂的土-水特征曲线、毛细水上升规律、蒸发规律,结合现场实测资料以及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系统开展钙质砂的非饱和水分运移特性研究,初步揭示珊瑚礁岛礁地下水非饱和水分运移的宏细观机制,为绿色生态岛礁建设提供参考。本文通过现场气象数据分析、室内压力板仪试验、毛细水上升高度和蒸发试验测试,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降雨充沛但分布不均,全年降雨量高达2500mm以上,但呈明显的雨季和旱季特征。一般而言,每年的2-5月为旱季,降雨稀少雨量不足100mm。年降雨量远大于蒸发量,大量的下渗雨水为岛礁地下水淡化提供了可能。(2)随着细颗粒含量增多、干密度增大,钙质砂持水性得到增强。但干密度对SWCC曲线的影响有限,不同干密度下SSWCC曲线的形状较为一致。而不同细粒含量下SWCC曲线过渡段出现差异,其余阶段差别不大。通过用VG模型、FX模型以及钟方杰模型共叁种模型对离散点进行拟合,发现Fredlund-Xing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与石英砂相比,钙质砂脱湿过程的残余阶段并不平缓。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其斜率越发陡峭,表明钙质砂特殊的内孔隙、高含盐量等增强了其残余阶段的持水性(3)连续级配钙质砂样细颗粒含量越多、级配越好,钙质砂毛细水上升高度越高;单一粒径钙质砂,粒径越小则毛细水上升高度越高,趋于稳定的时间也越长。当粒径超过0.25mm以后,毛细水上升高度和上升速率有明显的趋同特征。随着干密度增加,细砂级钙质砂毛细水高度增加,粉砂级钙质砂中毛细水高度却减少。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在钙质细砂和中砂中毛细水上升高度均呈现先减小而后增大趋势,NaCl浓度为20g/L时毛细水高度最小,淡水条件下毛细水高度最大。在钙质细砂中的毛细水高度随海水含量增加总体呈微弱增加趋势,但彼此差异甚小,数值非常接近。(4)钙质砂的蒸发量与外部气候条件和土体本身所处状态密切相关,且气候因素起主导作用。蒸发初期的土壤蒸发量取决于外界给其提供的潜热,而与土体本身所处的密实度、级配、粒径等关系不大。(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天宇[10](2019)在《Cu~(2+)与Fe_3O_4纳米颗粒在包气带中的共迁移转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包气带是地表以下潜水面以上的不饱和区域,是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重要的连通路径,地表所有的污染物对地下水的污染都要经过包气带,因此包气带对于地下水水质影响很关键。现今环境下由于工业“叁废”中含铜废水的随意排放,包气带中铜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包气带的铜含量超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极为严重,甚至会造成生态失调。除此之外,由于铜易富集的特点,铜会通过食物链层层积累,对植物乃至人类造成严重毒害。传统的处理铜污染方法:如常见的换土法、土壤植物修复法,由于其经济造价高、修复土壤的特定性,而没有办法广泛应用。纳米材料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强吸附性,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污染修复领域。研究发现四氧化叁铁纳米颗粒(Fe_3O_4 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对于铜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且MNPs与铜离子结合形成的聚合物更易被土壤吸附,减小了铜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距离,降低铜污染的危害。近年来对于纳米材料与铜离子在包气带共迁移规律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以纳米材料与铜离子在饱水带共迁移作为对照,采用土柱实验,模拟饱水带与包气带,分别探究在有无MNPs情况下,铜离子在包气带中的运移规律,并设置不同的影响因素(流速、pH、离子强度、腐殖酸),分析环境变化对于铜迁移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粗、中、细砂叁种包气带/饱水带多孔介质对于Cu~(2+)的吸附能力为:粗砂<中砂<细砂。导致Cu~(2+)随着多孔介质粒径的减小,Cu~(2+)在包气带/饱水带多孔介质中运移速度减慢。其原因在于孔隙度粗砂>中砂>细砂,孔隙度大的多孔介质与Cu~(2+)的接触时间降低,吸附能力随之减弱。与饱水带相比,Cu~(2+)在包气带迁移距离更长。由于Cu~(2+)在包气带的分子扩散能力较差,多孔介质对于Cu~(2+)的吸附能力随之降低。(2)在包气带中,随着多孔介质粒径的减小,多孔介质对于与MNPs共迁移Cu~(2+)的吸附能力增强,迁移距离降低。因为Cu~(2+)与MNPs在多孔介质共迁移时,Cu~(2+)与MNPs表面可发生螯合反应,生成的螯合物质更容易与多孔介质形成物理吸附,从而减小了Cu~(2+)的迁移距离。而在饱水带,粗、中、细砂叁种多孔介质对于与MNPs共迁移Cu~(2+)的吸附能力为:粗砂<中砂≈细砂。这是由于溶液中存在明显的溶质扩散现象,因此当多孔介质的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粒径导致的水力停留差异可以忽略,进而致使中砂与细砂对共迁移时Cu~(2+)的吸附能力差异较小。(3)通过斯皮尔曼对环境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包气带中Cu~(2+)、Cu~(2+)/MNPs的迁移受环境影响较大,包气带中渗流速度改变对于Cu~(2+)的迁移影响最大。因为渗流速度减慢,会增加多孔介质与Cu~(2+)的吸附时间,提高多孔介质对于Cu~(2+)的吸附效率。在包气带随着注入液中pH的减小、离子强度增加,Cu~(2+)与阳离子发生竞争吸附,从而降低多孔介质对Cu~(2+)的吸附,增加Cu~(2+)的运移。腐殖酸与Cu~(2+)发生螯合反应,生成的螯合物更易被多孔介质吸附,因此当注入液中腐殖酸浓度增加时,多孔介质对于Cu~(2+)的吸附能力增加,Cu~(2+)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距离减小。研究成果将为定量评价工程纳米颗粒与重金属离子在包气带的行为归趋提供研究方法及数据支撑,并为包气带重金属污染的纳米修复技术,及工程纳米材料的环境安全转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对MNPs与Cu~(2+)共迁移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包气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采用黏土和砂土样品,通过饱水带-包气带土柱试验,利用颗粒分析、ICP-MS、XRD等手段,研究了从毛细水上升高度对应的时间和土壤含水率,试验前后Pb含量变化,以及土壤粒径与Pb的垂向迁移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毛细水上升高度增加,含水率逐渐降低且所用时间增加。粒度分布集中,径距小,Pb背景值高的黏土试验后Pb含量显着下降;粒度宽,径距大,Pb背景值低的砂土试验后Pb含量则相对升高。黏土和砂土试验前后Pb含量的变化受采样点周边环境、矿物组成的差异和试验条件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包气带论文参考文献
[1].敦宇,张焓,杨征伦,唐常源,张兆吉.再生水灌溉区农田包气带及地下水中硝酸盐分布特征及来源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2].吴众然,刘桂建,钱家忠,魏勇,岳琼申.Pb在饱水带-包气带的垂向迁移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
[3].周宏,赵文智.荒漠区包气带土壤物理特征及其对地下水毛管上升影响的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周宏.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能量关系及驱动力研究评述[J].生态学报.2019
[5].宋铁军.冻融影响下水稻种植区包气带中硒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9
[6].周涛.施肥对硒在包气带中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9
[7].刘聪.叁江平原蛤蟆通河流域旱改水对包气带中硒的分布及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9
[8].李昊旭,崔亚莉,马小波,胡现振.卫宁平原包气带水分运移特征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9
[9].张晨阳.钙质砂地层包气带水分运移研究[D].广西大学.2019
[10].李天宇.Cu~(2+)与Fe_3O_4纳米颗粒在包气带中的共迁移转化规律[D].东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