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游翻译课程中的能力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许燕燕[1](2021)在《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行业已成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行业从业人员间需要进行一定的协作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岗位工作任务,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能力。为适应行业变化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职业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必然需要落实在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行业人才的主阵营之一,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陪导游实务》作为中职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它的课程教学目标重点为:要求学生在掌握全陪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导游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未来岗位所应具备的沟通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在当前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课堂仍未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学生学习上,未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缺乏自主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堂互动中学生缺乏积极的学习参与;在学生协作学习中个体责任感的缺乏使得学生合作学习效果不佳;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使得教学效果不佳。因此,笔者以新的合作学习形式TBL教学法为突破口,尝试改进当前的教学现状。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群体动力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研究。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法对TBL教学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提炼出对于本文研究较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第二,通过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了解并分析在当前中职《全陪导游实务》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探究TBL教学法应用于本课程的可行性,为TBL教学应用的教学设计提供一定依据。第三,对TBL教学法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中的应用过程进行设计,分析适合TBL的教学内容,并在TBL实施原则的指导下,对整个教学流程进行实施设计,制定实施步骤,将实施过程分为实施准备与实施过程。将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团队的组建、评价方案的设计、课前材料的准备纳入到教学准备过程中,将实施过程划分为个人测试、团队测试、查漏补缺、团队应用、评价总结五个环节。第四,以桂林市LY中职学校导游58班的《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为例,进行了两轮的行动研究。在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束之后立即对前期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活动分析与反思,提出改进意见,例如:在课前预习中增加导学案以指导学生的自学,增加团队展示人员的随机指定、将同伴互评修改为匿名模式以增加学生团队参与的积极性,增设竞争机制以提升学习动力等。在两轮行动研究完成后采用课堂测验的成绩对比、学生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结果对行动研究成效进行分析,并针对TBL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教师备课压力有所增加、课堂管理难度增加、学生课前准备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第一,TBL教学法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第二,TBL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提升了课堂互动效果;第三,TBL教学法的应用优化了团队学习效果,有助于改进团队学习中学生的团队参与不积极、团队责任感较低的问题。第四,TBL教学法的应用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对学生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合作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于文婷[2](2021)在《泰国职业学院旅游专业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基于达叻职业技术学院视角》文中认为随着泰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越来越多的职业学院开设具有专业性用途的汉语课以培养更能适应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旅游从业人员作为沟通游客和当地风土人情及风景名胜的媒介,无论是在导游讲解工作,还是在旅游生活服务工作中均会涉及大量的口语交际活动。口语能力对旅游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职业院校的汉语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很难保证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本文参考Wilga M.River,Mary S.Temperley及Widdowson构建的二语口语能力模型,分析并构建了旅游专业学生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口语能力结构模型。通过对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调查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在旅游专业汉语口语课堂中应注重学生成段表达能力的培养,成段表达训练应围绕话题开展,根据学生当前学习水平适当引入基础的语篇衔接手段的教学。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母语的积极作用并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课堂板书进行合理规划。希望以此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完善以旅游从业人员为教学对象的旅游汉语教学方法研究,为泰国职业学院旅游专业汉语教学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整理、分析了旅游汉语口语教学和泰国职业学院汉语口语教学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一部分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重点分析并构建了旅游专业口语能力结构模型,对口语训练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对达叻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汉语口语教学的教学调查。主要对该校汉语课师资及教学开展现状、旅游专业学生的学生特点和职业特点进行了重点分析,对该校旅游专业五个班级共107名学生进行了学习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第三部分为旅游专业汉语口语课堂教学建议。主要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课堂教学三方面提出了符合职业学院学生特点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需求的教学建议。第四部分为旅游专业汉语口语课堂的教学案例设计。结合交际法、直接法等教学方法设计了教学案例并对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形成教学反思。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内容,指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陈卫茜[3](2021)在《埃及汉语写作教学研究 ——以艾因·夏姆斯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写作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门指导汉语学习者运用汉语知识进行写作的语言实践课,更是对汉语学习者的话语行为起到衔接和协调的作用,同时它又能够有效地反映学习者的写作能力以及学习者对汉语运用表达的综合能力。因此,汉语写作教学越来越受到汉语国际教学界的重视。笔者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赴埃及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活动。在此期间,笔者对所在教学点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以下简称“艾大中文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和课堂实践与观察对写作教材、写作课程设置、写作教师和学习者个人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出艾大中文系写作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另外,笔者搜集了部分学习者在考试和家庭作业中的语料,经过统计、分类和举例等方法归纳出偏误类型。并结合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对偏误产生的影响,以及通过阿拉伯语与汉语的对比,探讨分析出埃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最后,笔者对艾大中文系写作课现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对学习者的偏误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对埃及乃至阿拉伯国家的汉语写作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单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艾大中文系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归纳分析了艾大中文系学生的写作偏误及成因;第四部分是关于埃及乃至阿拉伯语母语者写作教学的相关建议;最后一部分为结论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并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洪晨[4](2021)在《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析 ——以镇江市三所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速,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旅游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业也迎来了大众旅游时代。由于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该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对于旅游行业的主力军导游人员来说。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导游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导游服务专业的学生就业却并不顺利。中职导游服务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的这一情况虽然与用人单位重视学历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更多的却是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基地。因此本文以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为重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以及职业能力提升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度研究。首先,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职业能力、导游职业能力以及导游职业能力提升三方面的研究做了整理和分析,深入挖掘了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导游人员工作的任务分析、导游职业能力相关文献以及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导游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三方面的分析提取导游职业能力指标,并构建出导游职业能力结构的框架。进而选取镇江市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和与其有合作的景区、旅行社进行调查与深度访谈,分别从用人单位对导游员的需求与学校提供的毕业生两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现状。通过IPA模型分析得出目前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迫切需要改进的指标有六个方面,分别是法律法规知识、票据知识、护理与救护知识、分析决策能力、线路规划与设计、应急处理能力。需要逐步改善的指标分别是通信与邮政知识、摄影知识、计算机能力、推销或导购、才艺表演、接待特殊旅游者的服务能力、心理素质、反思与自我评价、人格魅力、学习与创新能力。最后,根据IPA的调查分析,本文提出了职业能力提升的策略。在学校层面需要重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增强硬件设施水平、优化课程体系、适当增加实训课课时;在教师层面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创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导游服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在学生层面可以以赛促学,突出激励作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认同感、进一步加深学生人文知识的积淀。
刘晋廷[5](2021)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中职《地陪导游业务》课堂参与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改革强调要强化教学理论与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强调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推行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备受关注。然而,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种以讲授型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挤压了中职学生的探究和思考的机会,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亟待解决。文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以及实证研究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课堂参与度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教学理论进行梳理,其次,设计量表问卷调查了目前中职学生在《地陪导游业务》课堂参与度的现状,数据分析发现在认知参与度、行为参与度、情感参与度分别具有深层次策略应用低、对教师同学依赖程度高;缺少认真钻研的态度、参与活动单一、时间投入量不足;缺乏兴趣与成就感、表现出焦虑和厌倦感等问题存在。再者,结合《地陪导游业务》的特点以及中职学生的学情,完善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环节,包括任务准备阶段、任务感知阶段、任务执行阶段、任务评价阶段以及任务反思阶段。最后,以《地陪导游业务》课程的内容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践,在实验班级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对照班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收集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再结合学生的期末考评成绩作为参考,结合教师以及学生的访谈,综合分析学生在《地陪导游业务》课堂的参与情况,以此来验证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提升该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能够在《地陪导游业务》课程上提升学生在认知、行为、情感的课堂参与度。
秦娜(OBITUBE CHINELO MARTHA)[6](2021)在《尼日利亚中文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汉语和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不断深入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尼日利亚人对汉语学习和汉语教育的兴趣也随之增加。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好的国家之一。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尼日利亚大学的普及尤为重要。近年来,尼日利亚与中国在教育、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尼日利亚对汉语教育的需求也逐步扩大。本文选取尼日利亚开设中文专业的两所高等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即位于我国东部的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和位于西部的拉各斯大学。通过对这两所学校当前汉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力求找出高等学校汉语教学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为尼日利亚汉语教学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尼日利亚的中文专业发展及汉语教学做出一点贡献。本文通过观察法、问卷法、数据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法,了解两所高等学校的汉语教学现状,包括使用的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生情况、课堂活动,校际交流情况等。本研究以尼日利亚中文专业本科的80名学生与11位教师为研究调查对象,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对中文专业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问卷收回后,笔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尼日利亚中文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课时量不足、语言技能训练不够、教材缺乏科学性、学习环境差、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尼日利亚中文专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与讨论。针对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本文拟从增加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提高语言技能课程的课时量、加强交际交流项目、增加学生的教学实践机会、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重视汉语中文专业教学和教育、把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与中国政府、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合作、提高教师工资等建议,以期待对尼日利亚中文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鉴的建议和参考。
王思源[7](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王莎莎[8](2021)在《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导游业务课程中的应用 ——以L旅游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外情境教学有序开展,积累了一定的情境教学理论成果。然而现有研究多是围绕中小学相关课程如何实施情境教学展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向研究,研究结论主要基于教师经验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很难对中职课程如何实施情境教学提供指导。因此,本文以中职导游业务课程实施情境教学法为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进一步解读情境教学,从而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情境教学,改进教学技能,提高情境教学效果。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并结合职业教育课程特点,中职学生实际情况,研究如何创设适当的情境应用于中职导游业务教学。研究问题包括:情境教学在中职导游业务实施中存在哪些问题?情境教学在中职导游业务课程中如何有效开展?情境教学能否提高学生导游业务学习成绩和专业素养?本研究首先从访谈任课教师、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情境教学在中职导游业务的实施现状和主要不足,在对中职导游业务课堂中导入、新授、小结、作业四个环节分别使用情境教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通过开展为期18周的教学实验,从学生成绩的变化和师生问卷的反馈对教学实验予以检测。基于学生成绩和师生问卷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夯实了中职导游业务课程情境教学的理论根基,且运用实验法对情境教学在中职导游业务课程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导游业务课程的特点,形成如下情境教学流程,具体步骤包含创建情境、提出问题与任务、自主探究、成果交流、综合评价五部分,对中职其他课程实施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师生对情境教学的认可是导游业务情境教学有序开展的前提,现阶段情境教学在中职导游业务教学中没有考虑到学生为本、兴趣为导向、岗位实际需求等问题,致使情境教学在中职导游业务教学中没能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而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3)合理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对导游业务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增强解决带团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师情境教学实践运用能力。(4)各方力量协同共促是提高中职导游业务情境教学的必由之路,如提升技术运用为情境教学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实际促使情境教学符合学情;情境教学创设深入实践满足岗位需求;创造趣味因子提升情境教学乐趣;完善教师课堂教学情境评价多元化;加强教师情境创设能力素养的提升。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证实了情境教学对中职导游业务教学的积极意义,希望本研究对一线的中职导游业务教师有所启发。
李映佳[9](2021)在《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地方景点导游》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以江苏省J学校为例》文中指出
胡娜[10](2020)在《高校应用韩语(导游方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以山西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实施思政教育的一种全新育人理念,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对于推进当下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文章从课程思政的概念、与高校专业技术教育的关系、韩语(导游方向)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目的与途径三个方面,以山西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高校应用韩语(导游方向)专业教育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有效方法及策略。
二、导游翻译课程中的能力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游翻译课程中的能力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旅游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
2.中职导游人才输出与企业需求之间产生的新矛盾 |
3.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面临的实际困境 |
4.TBL教学法应用效果的启示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总体评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TBL与合作学习 |
2.TBL教学法 |
3.《全陪导游实务》课程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学习金字塔”理论 |
3.群体动力理论 |
三、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
1.调查目的与对象 |
2.调查内容 |
3.调查实施 |
(二)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现状结果分析 |
1.问卷结果分析 |
2.访谈调研分析 |
(三)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课堂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
2.学生学习参与程度低,教师课堂教学的互动意识不高 |
3.传统团队学习效果不佳,团队学习的实施路径不够完善 |
4.课程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受到忽视 |
(四)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
1.中职学生特点为TBL教学应用提供了条件 |
2.教学设施的完善有助于TBL教学法的实施 |
3.《全陪导游实务》课程适合开展TBL教学 |
(五)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中应用的优势 |
1.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2.有助于提升学习参与程度 |
3.有助于优化团队学习效果 |
4.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
四、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中的应用设计 |
(一)适用于TBL的《全陪导游实务》课程内容 |
1.课程内容梳理 |
2.适用于TBL的课程内容 |
(二)基于TBL的《全陪导游实务》教学实施原则 |
1.正确组建有效的团队 |
2.强调团队成员责任意识 |
3.给予经常与及时的反馈 |
4.促进发展的团队任务设置 |
(三)TBL在《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中的实施设计 |
1.TBL的实施路径设计 |
2.TBL的教学实施步骤 |
五.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中的实践 |
(一)实践方案 |
1.确立实践目的 |
2.确定实践对象 |
3.选择实践方法 |
4.制定实践计划 |
5.实践评价方案 |
(二)实践过程 |
1.第一轮行动研究 |
2.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三)实践效果分析 |
1.TBL使用效果的测验成绩分析 |
2.TBL使用效果的问卷调查分析 |
3.TBL使用效果的课堂观察分析 |
4.TBL使用效果的学生访谈分析 |
5.TBL使用效果的教师访谈分析 |
(四)TBL在《全陪导游实务》教学应用中的不足及建议 |
1.教师备课环节的压力 |
2.课堂管理难度的压力 |
3.学生课前准备的压力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1.TBL教学法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2.TBL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 |
3.TBL教学法的应用优化了团队学习效果 |
4.TBL教学法的应用提升了课程学习效果 |
(二)研究反思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2)泰国职业学院旅游专业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基于达叻职业技术学院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个案研究法 |
4.实地考察法 |
(五)文献综述 |
1.旅游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
2.泰国职业学院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旅游专业的口语能力构成 |
1.语篇表达能力 |
2.互动交际能力 |
3.综合语用能力 |
(二)口语训练与交际法 |
1.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
2.重视功能和意念的重要性 |
3.选用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 |
小结 |
二、达叻职业技术学院旅游汉语口语教学调查 |
(一)达叻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现状 |
1.师资及教学开展情况 |
2.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情况 |
(二)旅游专业学生汉语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 |
1.调查对象 |
2.调查方法 |
3.调查问卷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三)达叻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学生概况及职业特点 |
1.旅游专业学生概况 |
2.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特点 |
三、旅游专业汉语口语课堂教学建议 |
(一)课程设置 |
1.优化课时安排 |
2.听说课为主,读写课为辅 |
(二)教材选择 |
1.适用性和需求性 |
2.交际性对话和文化性课文相结合 |
(三)课堂教学 |
1.重视培养成段表达能力 |
2.合理发挥母语作用 |
3.优化板书设计 |
4.课堂管理 |
四、旅游专业汉语口语课堂教学案例设计及效果分析 |
(一)旅游专业汉语口语课堂教学案例 |
1.教学对象 |
2.教学目标 |
3.教学重点 |
4.课时安排 |
5.教具准备 |
6.教学操作环节 |
(二)课堂教学效果反馈 |
1.学生汉语成绩分析 |
2.形成性评价 |
(三)教学反思 |
1.课堂氛围 |
2.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达叻职业技术学院旅游汉语学习调查(汉语版) |
附录B 达叻职业技术学院旅游汉语学习调查(泰语版) |
致谢 |
(3)埃及汉语写作教学研究 ——以艾因·夏姆斯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2 研究方法 |
0.3 语料来源 |
第1章 艾大中文系写作教学现状与分析 |
1.1 艾大中文系写作教材现状与分析 |
1.1.1 写作教材的重要性概述 |
1.1.2 艾大中文系写作教材分析(以一年级写作教材为例) |
1.1.3 艾大中文系写作教材现状与调查问卷分析 |
1.2.艾大中文系写作课程设置现状与分析 |
1.2.1 课程设置概述 |
1.2.2 艾大中文系课程设置现状 |
1.2.3 艾大中文系写作课程调查问卷分析 |
1.3 艾大中文系写作教师现状与分析 |
1.3.1 艾大中文系写作教师基本情况与调查问卷分析 |
1.3.2 疫情期间写作教师教学情况与分析 |
1.4 中文系学生写作学习情况与分析 |
1.4.1 个体因素对语言学习影响的重要性概述 |
1.4.2 艾大中文系学生写作学习现状与调查问卷分析 |
第2章 艾大中文系学生写作偏误分析 |
2.1 汉字偏误分析 |
2.1.1 笔画偏误分析 |
2.1.2 部件偏误分析 |
2.1.3 整字偏误分析 |
2.2 语法偏误分析 |
2.2.1 成分残缺偏误分析 |
2.2.2 成分赘余偏误分析 |
2.2.3 语序不当偏误分析 |
2.3 标点符号偏误分析 |
2.3.1 遗漏与误增偏误分析 |
2.3.2 误用偏误分析 |
2.3.3 书写偏误 |
第3章 针对艾大汉语写作教学的建议 |
3.1 针对写作教材和课程设置的建议 |
3.1.1 针对写作教材的建议 |
3.1.2 针对课程设置的建议 |
3.2 对写作教师及学习者的建议 |
3.2.1 对写作教师的建议 |
3.2.2 对学习者的建议 |
3.3 针对写作偏误的具体策略 |
3.3.1 针对汉字偏误的解决策略 |
3.3.2 针对语法偏误的解决策略 |
3.3.3 针对标点符号偏误的解决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4)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析 ——以镇江市三所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关键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IPA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导游职业能力的定义 |
二、导游职业能力的结构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导游职业能力指标分析 |
一、导游员工作职责 |
二、中职院校导游服务人才培养要求的职业能力 |
第四节 导游职业能力维度与要素构成 |
第三章 中职学生导游职业能力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数据获取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方案 |
三、问卷回收与统计 |
第二节 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问卷信度分析 |
二、问卷效度分析 |
三、职业知识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四、职业技能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五、职业品质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三节 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IPA分析 |
一、职业知识分析 |
二、职业技能分析 |
三、职业品质分析 |
第四章 基于IPA分析的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
第一节 学校层面 |
一、重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 |
二、增强硬件设施水平 |
三、优化课程体系 |
四、适当增加实训课课时 |
第二节 教师层面 |
一、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
二、创建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 |
三、提升导游服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
第三节 学生层面 |
一、以赛促学,突出激励作用 |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认同感 |
三、进一步加深学生人文知识的积淀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调查(用人单位) |
附录二 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学生) |
附录三 中职导游服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在校教师) |
致谢 |
(5)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中职《地陪导游业务》课堂参与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 |
2.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 |
3.解决《地陪导游业务》课堂问题的现实需求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课堂参与度的研究现状 |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 |
3.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与课堂参与度的关联 |
4.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内容 |
(五)论文结构 |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理论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学生涉入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相关概念 |
1.课堂参与度 |
2.任务驱动教学法 |
3.项目教学法 |
三、中职《地陪导游业务》课堂参与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准备 |
1.调查方法 |
2.调查对象 |
3.调查目的 |
4.调查问卷的编制 |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1.课堂观察与结果分析 |
2.师生访谈与结果分析 |
3.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三)中职《地陪导游业务》课堂参与度存在问题 |
1.中职学生《地陪导游业务》认知参与现状 |
2.中职学生《地陪导游业务》行为参与现状 |
3.中职学生《地陪导游业务》情感参与现状 |
(四)影响中职《导游业务》课堂参与度的因素 |
1.影响中职《导游业务》课堂参与度的学生因素分析 |
2.影响中职《导游业务》课堂参与度的教师因素分析 |
(五)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提升课堂参与度的可行性分析 |
1.《地陪导游业务》课程目标及特点分析 |
2.《地陪导游业务》教学内容分析 |
3.《地陪导游业务》教学对象分析 |
4.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优势 |
四、中职课堂参与度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设计 |
(一)任务设计 |
1.任务设计原则 |
2.任务设计思路 |
(二)流程设计 |
1.任务准备阶段 |
2.任务感知阶段 |
3.任务执行阶段 |
4.任务评价阶段 |
5.任务反思阶段 |
(三)评价设计 |
五、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地陪导游业务》课堂的教学实践 |
(一)实验研究设计 |
1.实验假设 |
2.实验对象 |
3.实验变量 |
4.实验设计 |
(二)教学实践案例 |
1.案例一:漏接事故的处理与预防 |
2.案例二:致欢迎词 |
(三)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1.实验前测 |
2.实验后测 |
3.访谈分析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反思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6)尼日利亚中文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尼日利亚高校中文专业概况 |
第一节 尼日利亚高校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一、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中文专业的发展历史 |
二、拉各斯大学中文专业的发展历史 |
第二节 尼日利亚高校中文专业现状 |
一、培养目标 |
二、课程设置 |
三、学生情况 |
四、师资情况 |
五、教材情况 |
六、中文专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
第二章 尼日利亚中文专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三、调查的方法 |
四、调查实施情况 |
第二节 尼日利亚中文专业学生情况调查分析 |
一、学生基本情况 |
二、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识 |
三、教学方法 |
四、教材情况 |
五、教学情况 |
六、汉语水平评价 |
第三节 尼日利亚中文专业教师情况调查与分析 |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
二、教学情况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尼日利亚中文专业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学校方面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的问题 |
二、教材的问题 |
三、师资问题 |
第二节 教学方面的问题 |
一、教学方法问题 |
二、教学实践问题 |
第三节 学生的汉语水平方面的问题 |
一、学生的汉语水平存在显着差异 |
二、学生用汉语交流的机会很少 |
三、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很少 |
第四节 其他问题 |
第四章 对尼日利亚中文专业发展的建议 |
第一节 对管理机构的建议 |
一、重视中文专业教学和教育 |
二、把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三、加强与中国政府、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合作 |
四、提高汉语教师的工资 |
第二节 对学校的建议 |
一、课程设置方面的建议 |
二、多开展课外活动 |
三、教材方面的建议 |
四、加强与中方的合作 |
五、教学大纲方面的建议 |
六、教学安排的建议 |
七、教师方面的建议 |
八、与在尼中国企业合作 |
九、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
第三节 对教学方面的建议 |
一、使用新的教学方法 |
二、增加多媒体的使用 |
三、营造活跃的课堂环境 |
四、多使用电子教学资源 |
五、教学实践方面的建议 |
第四节 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争取来中国留学的机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调查问卷 |
Students' Questionnaire |
Teachers' Questionnaire |
(7)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导游业务课程中的应用 ——以L旅游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框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1.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情境认知论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情境教学研究 |
2.国内情境教学研究 |
3.国内外情境教学研究述评 |
(三)本章小结 |
三、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问卷 |
1.问卷设计 |
2.调查目的 |
3.调查对象 |
(二)数据分析 |
1.中职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2.中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三)当前中职导游业务情境教学模式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1.当前中职导游业务情境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
2.中职导游业务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 |
(四)本章小结 |
四、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导游业务课程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假设 |
(三)实验设计 |
1.实验工具 |
2.实验对象与方法 |
3.实验教材 |
4.实验过程 |
(四)实验实施——以地陪参观游览服务为例 |
1.确定实验选题 |
2.进行教学设计 |
3.实施教学环节 |
(五)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1.问卷信效度分析 |
2.中职学生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
3.情境教学实验实施后中职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六)实验研究结果 |
1.中职学生实验研究结论 |
2.中职教师情境教学实验实施后的评价 |
(七)本章小结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拓展了中职导游业务课程实施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 |
2.师生对情境教学的认可是导游业务情境教学有序开展的前提 |
3.重视导游业务情境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是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
4.合理的情境创设加强学生对课程的喜爱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
5.各方力量协同共促是强化中职导游业务情境教学的必由之路 |
(二)对策建议 |
1.提升技术运用为情境教学创造条件 |
2.结合学生实际促使情境教学符合学情 |
3.情境教学创设深入实践满足岗位需求 |
4.创造趣味因子提升情境教学乐趣 |
5.完善教师课堂教学情境评价多元化 |
6.加强教师情境创设能力素养的提升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职导游业务课程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学生问卷) |
附录B 中职导游业务课程情境教学应用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中职学生对导游业务课程学习兴趣反馈调查问卷 |
附录D 中职导游业务课程情境教学实验实施后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E 导游业务课程理论知识测试试卷 |
附录F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导游业务课程成绩(一) |
附录G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导游业务课程成绩(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高校应用韩语(导游方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以山西旅游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课程思政与高校专业技术教育 |
1.1 课程思政的背景及内涵 |
1.2 高校专业技术教育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
2 高校应用韩语(导游方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与途径 |
2.1 高校应用韩语(导游方向)专业课程思政的目的 |
2.2 高校应用韩语(导游方向)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与途径 |
2.2.1 注重思政元素的隐性教育 |
2.2.2 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作用 |
2.2.3 注重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
2.2.4 注重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利用 |
3 以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应用韩语(导游方向)专业为例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
3.1 将红色文化、爱国主义融入课程教学 |
3.2 课程内容深化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
3.3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 |
3.4 疫情期间的网络课程思政建设 |
3.5 将社会公德教育融入课程内容 |
4 结语 |
四、导游翻译课程中的能力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TBL在中职《全陪导游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许燕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泰国职业学院旅游专业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基于达叻职业技术学院视角[D]. 于文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埃及汉语写作教学研究 ——以艾因·夏姆斯大学为例[D]. 陈卫茜.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析 ——以镇江市三所中等专业学校为例[D]. 洪晨. 扬州大学, 2021(09)
- [5]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中职《地陪导游业务》课堂参与度的实践研究[D]. 刘晋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6]尼日利亚中文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 秦娜(OBITUBE CHINELO MARTHA).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7]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导游业务课程中的应用 ——以L旅游学校为例[D]. 王莎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地方景点导游》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以江苏省J学校为例[D]. 李映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10]高校应用韩语(导游方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以山西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 胡娜.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