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造石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石墨,石油焦,负极,分散剂,性能,金刚石,材料。
人造石墨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琼,韩团辉,蔡奉翰[1](2019)在《改性对人造石墨容量及循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优选石油焦为原料,在不同程度的表面改性和深度改性的基础上,按照相同的工艺条件制备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究不同程度的表面改性对人造石墨的容量及循环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表面改性用于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方面的特点及优劣势。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在一定范围可提高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15期)
冯国飞,武建国,刘伟,徐生华,林治珠[2](2019)在《沥青包覆人造石墨炭化处理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人造石墨包覆后的炭化收率和电化学性能,本文采用改性沥青对人造石墨进行包覆,并经预氧化处理后再炭化。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振实密度仪和比表面及孔径测试仪对炭化样品进行表征,并进一步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炭化过程加入预氧化处理,有效地改善了结块现象,并极大的提高了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储能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王丽琼,韩团辉,蔡奉翰[3](2019)在《包覆方式对人造石墨负极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种不同的石油焦作为原料,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改变包覆工序,制备出不同包覆方式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并研究对比其性能差异探讨包覆方式对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及优劣势。结果表明:前包覆方式制备的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具有容量发挥高的特点;后包覆方式制备的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具有相对优异的循环性能。(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陈果,张亚楠,詹晖[4](2018)在《人造石墨-硬碳复合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将硬碳和石墨负极材料复合起来,制备成人造石墨-硬碳复合负极材料。采用不同比例的人造石墨-硬碳复合材料制备扣式电池并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硬碳∶人造石墨=3∶7比例的材料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使用该比例复合负极制作全电池进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复合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有明显的提升,并且还具备良好的倍率性能和低温循环性能。(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2018年12期)
杨碧野[5](2018)在《人造金刚石尾料提纯与协同制备氧化石墨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国,人造金刚石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提纯是人造金刚石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提纯工艺消耗了大量酸液,排放出许多废酸、酸雾等,并且人造金刚石尾料中的石墨杂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这不但排放出温室气体,而且还造成了石墨资源浪费。因此,对人造金刚石的提纯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利用磁选法将人造金刚石尾料分离为磁选精料和磁选尾料,然后,利用类似Hummers法的工艺对磁选尾料中的石墨进行处理,再采用沉降分离法分别得到金刚石和氧化石墨。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仪(Raman)、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提纯所得金刚石和副产物氧化石墨进行表征,重点研究了高锰酸钾、硝酸钠、浓硫酸的用量,以及低温(5℃以下)、中温(35℃)、高温(90℃)阶段的反应时间对磁选尾料中金刚石的提纯和石墨氧化程度的影响规律。最后,研究了不同提纯条件下所得氧化石墨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性能。本文将人造金刚石中的石墨杂质氧化为氧化石墨,根据金刚石与氧化石墨亲水性的差异,通过沉降法将其分离,达到除去石墨的目的。该方法可以减少酸的用量,降低废酸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将石墨氧化为氧化石墨后,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减少了石墨资源的浪费,同时得到用途广泛的氧化石墨。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用原料(人造金刚石尾料)中触媒金属、石墨和金刚石的含量分别约为45 wt%、17 wt%和38 wt%。通过磁选法可以分离出大部分触媒金属(磁选精料),其中金刚石含量仅约为2.4 wt%;剩余部分为磁选尾料,其中触媒金属的含量仅约为7.4 wt%。采用Hummers法对磁选尾料处理时,随着高锰酸钾用量的增加,提纯所得金刚石的纯度变化不大,但回收率逐渐提高至99.54%,分离所得氧化石墨的氧化程度逐渐增大。提高硝酸钠的用量使氧化石墨的层间距逐渐增大,但对金刚石的纯度和回收率影响不大。当浓硫酸用量为23 mL时,提纯所得金刚石中不存在石墨和氧化石墨杂质,分离所得氧化石墨的无序度最大,并且金刚石回收率高达99.33%。低温阶段的反应时间对金刚石纯度影响不大,但氧化石墨的无序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中温阶段的反应时间较短时,提纯所得金刚石、分离所得氧化石墨中均含有少量的石墨杂质,但石墨会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步消失,并且氧化石墨的无序度逐渐增大。随着高温阶段反应时间的延长,氧化石墨中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减少。磁选尾料的最佳提纯工艺参数为:磁选尾料5 g,加入浓硫酸23 mL、高锰酸钾6 g、不需要添加硝酸钠,在低温阶段反应1 h、中温阶段反应1.5 h、高温阶段反应0.5 h,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金刚石,且金刚石的回收率可达98.99%。利用NaOH溶液处理提纯所得的金刚石颗粒,可以有效地除去金刚石颗粒表面附着的二氧化硅杂质。提纯过程中分离所得氧化石墨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5 min即可获得较高的吸附量,且随吸附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并趋于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随着高锰酸钾、硝酸钠、浓硫酸加入量的增加,以及低温、中温或高温反应时间的延长,所得氧化石墨的吸附量逐渐增大。最佳提纯条件下分离所得氧化石墨的平衡吸附量达到了633 mg/g。(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11-01)
谭嘉朕,陈石林,周娩红,卢梦泽[6](2018)在《人造石墨-水分散体系的悬浮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分散剂对人造石墨-水分散体系的悬浮稳定性和流变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吸光度、粘度表征体系悬浮稳定性和体系流变性。通过Zeta电位、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分散剂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分散剂叁氧化二铝和硅酸铝可有效提高人造石墨的悬浮稳定性,改善其流变性;有机分散剂海藻酸钠有利于提高其悬浮稳定性,聚乙烯呲咯烷酮能明显改善体系流变性。(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杜爱芳,冯俊杰,张胜恩,路培中,张谦[7](2018)在《炭纤维在人造石墨基体中的分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阴离子型分散剂脂肪醇磷酸酯盐(MLBH)对炭纤维在沥青中的分散性的影响;设计分散工艺实验,研究不同工艺对炭纤维/石墨材料中炭纤维分散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分别对炭纤维/石墨材料和分散有炭纤维的沥青切片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抗折强度、电阻率指标均匀程度来评价炭纤维在石墨基体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使用MLBH作为分散剂能明显改善炭纤维在黏结剂沥青中的分散性;先将焦料和沥青混合均匀再加入炭纤维混合得到的炭纤维/石墨材料中炭纤维分散性最佳。(本文来源于《炭素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王更生,宋淑萍[8](2018)在《精密铸造水玻璃人造石墨砂制壳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精密铸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对于精密制壳的要求也是愈来愈高,传统的水玻璃型壳虽然制作成本较低,但是该类型壳的强度得不到保证,同时由于水玻璃人造型壳大多还使用手工生产技术,因而制壳质量不均匀,这些都限制了水玻璃型壳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新型材料运用到水玻璃制壳过程中可以有效缓解此类问题,人造石墨砂便是其中之一,其在水玻璃制壳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来源于《冶金与材料》期刊2018年02期)
刘运平,王志强,冯俊杰[9](2018)在《几种浸渍剂沥青在人造石墨材料生产中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造石墨材料生产中的浸渍是保障制备高密度材料的重要工序,浸渍剂中喹啉不溶物容易堆积在炭基体材料气孔的入口处形成不透性滤饼,阻碍沥青渗透,使浸渍效果变差,直接影响了最终材料的各项性能。本文对比了不同喹啉不溶物含量的浸渍剂沥青在生产中的浸渍效果,为人造石墨材料的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炭素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袁强,刘运平,张胜恩,杨渭锋[10](2018)在《熔炼用大型人造石墨坩埚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用于稀土熔炼、多晶硅熔炼的大型人造石墨坩埚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料的选择、配方的确定、工艺参数的确定。对研制的石墨坩埚的性能与传统的石墨坩埚进行了对比,并对影响石墨坩埚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经实践应用,石墨坩埚的耐用性能满足了用户需求,市场前景较好。(本文来源于《炭素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人造石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人造石墨包覆后的炭化收率和电化学性能,本文采用改性沥青对人造石墨进行包覆,并经预氧化处理后再炭化。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振实密度仪和比表面及孔径测试仪对炭化样品进行表征,并进一步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炭化过程加入预氧化处理,有效地改善了结块现象,并极大的提高了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造石墨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琼,韩团辉,蔡奉翰.改性对人造石墨容量及循环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9
[2].冯国飞,武建国,刘伟,徐生华,林治珠.沥青包覆人造石墨炭化处理工艺[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9
[3].王丽琼,韩团辉,蔡奉翰.包覆方式对人造石墨负极性能的影响[J].通信电源技术.2019
[4].陈果,张亚楠,詹晖.人造石墨-硬碳复合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8
[5].杨碧野.人造金刚石尾料提纯与协同制备氧化石墨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8
[6].谭嘉朕,陈石林,周娩红,卢梦泽.人造石墨-水分散体系的悬浮稳定性研究[J].矿冶工程.2018
[7].杜爱芳,冯俊杰,张胜恩,路培中,张谦.炭纤维在人造石墨基体中的分散性研究[J].炭素技术.2018
[8].王更生,宋淑萍.精密铸造水玻璃人造石墨砂制壳工艺[J].冶金与材料.2018
[9].刘运平,王志强,冯俊杰.几种浸渍剂沥青在人造石墨材料生产中的比较[J].炭素技术.2018
[10].袁强,刘运平,张胜恩,杨渭锋.熔炼用大型人造石墨坩埚的研制[J].炭素技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