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能量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能量,方法,框架,稳态,无人机,叶轮,支路。
能量设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岩,魏以民,李艾静[1](2019)在《一种具有最低平均能量的星座图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能量等指标,与其星座图中信号点的排列方式密切相关。空间利用率是空间中有效图形的占有面积(或体积)与总面积(或体积)的比值,对充分利用平面或空间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因此,介绍一种在保证信号点之间的欧氏距离不变时,以达到最高空间利用率为手段设计的信号点排列方法。通过研究在不同点数时该排列方法与N-QAM的系统平均能量,发现前者的能量一般只有后者的80%~90%,体现了该排列方法在降低系统能量方面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徐法俭,黄志婷,刘宝新[2](2019)在《基于能量转化理论液环压缩系统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液环真空泵和液环压缩机工作原理和过程,第一次提出真空泵和压缩机不同的设计理念。分析了液环泵几何设计方法,提出以能量传输和转化为设计基础,采用能量转化计算方法设计液环压缩机,以工艺需用的气体变化为准则,转化成为压缩机差压、压缩比等设计输入,建立能量转化基础的数学模型。通过液环动能向压力势能转化确定压缩机必需的动能相适应的结构,提供压缩机结构的基础参数。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压缩机可实现最高压力趋势线。这种设计方法应用,液环压缩机可以实现200-800kPa排口压力,并且可以实现真空-压力的综合、复合利用。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压缩机个性化,实现安全、节能的建议。文章建议采用系统方法考核液环压缩的指标,促进工程实用、压缩机技术发展。(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国际真空科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4)
严俊,许建中,赵成勇[3](2019)在《高压直流断路器中能量吸收支路设计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压直流断路器(highvoltagedirectcurrentcircuit breaker,HVDC CB)是构建直流电网的核心元件。能量吸收支路(energy absorption path,EAP)因具有吸收剩余能量,抑制过电压等作用,成为HVDCCB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EAP所处HVDCCB类型的不同为依据,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归纳整理,进而探究EAP能量吸收的特性;并对3种不同类型HVDCCB中EAP的能量吸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和横向对比。同时,针对EAP设计中吸能元件具备的辅助功能,即限压、限流功能和时序控制功能,分别进行阐述,并验证其有效性。最后,以直流电网为应用场景,介绍了2类不同形态HVDC CB中的EAP设计。在总结现有EAP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指出设计发展的瓶颈,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熊进刚,陈文,胡淑军,王雪飞,曾思智[4](2019)在《基于功能平衡原理和能量耗散系数的Y形偏心支撑结构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功能平衡原理和预先选定的目标位移与屈服机制,可得到Y形偏心支撑结构的基底剪力和各楼层剪力值。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短剪切型消能梁段的能量耗散系数和框架梁的耗能折减系数,可得到各楼层消能梁段的塑性剪力和塑性弯矩。详细研究支撑与短剪切型消能梁段的刚度比对Y形偏心支撑结构侧移的影响,可明确刚度比和支撑刚度的合理取值,并提出相应的结构设计方法。基于所提出方法对某6层Y形偏心支撑框架进行设计,并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进行验正。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进行复杂的计算和迭代,就能使所设计Y形偏心支撑结构满足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屈服机理和层间位移等要求。(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琪[5](2019)在《近断层地震下自复位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近断层区域的地震动带有明显的高能量速度脉冲特性,这种特性会使结构震后出现较大的塑性残余变形,修复难度显着增加,甚至有些结构因无法修复而不得不拆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按照小震弹性方法进行设计,期望所设计的结构在设防地震或罕遇地震作用下进入弹塑性状态,但已有抗震设计方法无法保证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后出现理想的破坏模式。因此,近断层地震下结构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密切关注。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能量平衡准则,通过引入了最大有效滞回耗能(MECE)的概念来考虑近断层地震动的瞬时能量输入,建立了自复位中心支撑钢框架(SC-CBSF)结构最大有效滞回耗能的简化计算表达式,提出了近断层地震下SC-CBSF结构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并通过弹塑性时程方法对SC-CBSF结构基于MECE谱的能量抗震设计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明确SC-CBSF结构在弹塑性状态下层间剪力分布模式和理想屈服机构,建立了SC-CBSF结构主要构件的能量计算表达式,根据已有的MECE谱,结合能量平衡原则提出近断层地震下SC-CBSF结构基于MECE谱的抗震设计方法;(2)考虑目标延性系数、结构层数的影响,按MECE谱的抗震设计方法分别设计了5层(μ_t=2)、5层(μ_t=4)、10层(μ_t=2)、10层(μ_t=4)共计4个SC-CBSF算例,并对其进行了滞回性能分析,并评估了SC-CBSF算例的滞回性能和复位效果,验证了基于MECE谱的能量抗震方法设计SC-CBSF结构的可行性;(3)合理选择了4组共40条近场速度脉冲地震波,对4个SC-CBSF算例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了SC-CBSF算例在近场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楼层剪力分布、楼层位移、残余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及残余层间位移角,证实了基于MECE谱的能量抗震方法设计SC-CBSF结构的可靠性;(4)采用能力谱法对4个SC-CBSF算例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估,进一步证实了基于MECE谱抗震设计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帆,李瑞,刘玉君,韩小岗[6](2019)在《基于能量法的船体分段翻身吊装方案优化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段翻身吊装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目前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设计吊装方案,较少有针对分段翻身的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对翻身过程中吊绳与相关船体构件的典型干涉问题做出干涉评估并提取干涉约束,结合吊点适应度约束确立若干吊点布置方案。然后以在翻身过程中结构的最大应变能最小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优吊点布置方案。最后使用结构分析软件验证最优方案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杜宇[7](2019)在《宽频振动能量收集方法研究与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联网系统的运行需要依赖大量分布式的独立电源来供电,这给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振动能,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分布式能源,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振动能量收集技术能够将环境中的振动能量转换成电能输出和存储,为物联网系统提供丰富的分布式能量来源。振动能量收集器通常是基于谐振原理设计的,这要求结构的谐振频率必须与环境中振动激励的频率相匹配。为了适应自然环境中振动激励的低频性和随机性特点,本文对现有的宽频振动能量收集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和理论研究,并将其分为两类,分别设计出了相应的新型振动能量收集器来实现宽频振动能量收集。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宽频振动能量收集方法——多频协同多稳振动法,这种方法吸收了现有两种方法的优点,并弥补了两种方法的先天缺陷,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本文将宽频振动能量收集方法分为了两大类:线性多频共振法和非线性多稳态法。本文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物理建模、宽频原理分析以及变参数研究。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各自存在的先天缺陷,并指出了现有的基于上述两种方法所设计的宽频振动能量收集器所存在的问题。对于线性多频共振法,现有的能量收集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同频率的能量收集单元之间相互独立,结构利用率低,以及只能在特定方向上收集振动能等问题;对于非线性多稳态法,其核心问题是势能垒的引入对低强度振动能量收集有阻碍作用。(2)针对线性多频共振法,本文设计了一种双叉梁多模态振动能量收集器来实现多方向宽频振动能量收集。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了双叉悬臂梁在低频范围内的四阶振动模态和对应的四阶固有频率,确定了不同振动模态对应的振动方向以及结构的变形特征。实验中,在水平、竖直两个方向的振动激励下,通过测量扫频激励下双叉悬臂梁的动态应变,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通过与一根传统的直悬臂梁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双叉悬臂梁结构在开路输出电压、工作带宽、输出功率密度以及发电效率等多个方面的性能提升,并且证明了该结构具有多方向振动能量收集的功能。(3)针对非线性多稳态法,本文设计了一种跷跷板式悬臂梁振动能量收集器来实现低强度激励条件下的双稳态运动。通过对这种跷跷板式悬臂梁结构在非线性运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分析计算,从理论上研究和论证了该结构在双稳态运动过程中越过势垒的机理。在实验中,将该结构与传统的双稳态悬臂梁结构在相同的低强度振动激励下进行对比,分别测量了二者的振动位移、开路输出电压以及输出功率密度等,对该结构的宽工作频带和易越过势垒的特性进行了验证。(4)在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宽频振动能量收集方法——多频协同多稳振动法。利用这种方法将多个不同频率的悬臂梁组成阵列,不同悬臂梁之间依靠自由端的永磁体实现相互排斥,实现了一种不同于现有多稳态运动的新的多稳态物理现象——协同多稳态运动。论文利用磁偶极子模型对协同多稳态悬臂梁之间的磁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推导了协同多稳态系统的势能函数。通过对势能函数和稳态的分析,证明了协同多稳态的存在,论证了协同多稳态运动的实现条件以及协同多稳态系统的最大稳态个数随悬臂梁数量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的新特性。通过与线性悬臂梁阵列在开路输出电压、输出功率密度以及发电量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多频协同多稳振动法所带来的宽频特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王中阳,车佳玲,张尚荣,包超[8](2018)在《基于能量方法设计的RC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强柱弱梁"的屈服机制,依据能量平衡方法设计了某6层RC框架结构,采用震级-震中距条带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选取12条随机地震动,利用Perform-3D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增量动力(IDA)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破坏状态概率曲线以及结构破坏概率矩阵。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结构能够形成预设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可以保证结构中梁充分参与耗能,同时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倒塌能力,可以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震灾防御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王魏然,付鑫[9](2018)在《基于科研方法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态学实验研究论文为主要资料,并对论文数据简化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学中能量流动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使学生对宏观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落地。并以此凸显生物学作为实验学科的特点和本质,体现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生物学核心素养。(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8年08期)
吴云燕,王跃萍,王霄婷,刘玮,魏文领[10](2018)在《基于精确能量管理的无人机迫降轨迹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无人机在完全失去动力且能量不足以返场时的安全回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能量管理的无人机迫降轨迹设计方法。对于纵向轨迹设计,首先建立了基于高度微分的质点动力学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将纵向的轨迹设计问题转化为不同指标的内外层数学优化问题。对于横侧向轨迹设计,提出了基于能量状态的叁种基本航段,依据实时能量的能量评估算法,切换叁种航段以改变无人机的横侧向轨迹。最后,对某型无人机加以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行有效。(本文来源于《2018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期刊2018-06-28)
能量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分析了液环真空泵和液环压缩机工作原理和过程,第一次提出真空泵和压缩机不同的设计理念。分析了液环泵几何设计方法,提出以能量传输和转化为设计基础,采用能量转化计算方法设计液环压缩机,以工艺需用的气体变化为准则,转化成为压缩机差压、压缩比等设计输入,建立能量转化基础的数学模型。通过液环动能向压力势能转化确定压缩机必需的动能相适应的结构,提供压缩机结构的基础参数。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压缩机可实现最高压力趋势线。这种设计方法应用,液环压缩机可以实现200-800kPa排口压力,并且可以实现真空-压力的综合、复合利用。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压缩机个性化,实现安全、节能的建议。文章建议采用系统方法考核液环压缩的指标,促进工程实用、压缩机技术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能量设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岩,魏以民,李艾静.一种具有最低平均能量的星座图设计方法[J].通信技术.2019
[2].徐法俭,黄志婷,刘宝新.基于能量转化理论液环压缩系统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C].第十四届国际真空科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9
[3].严俊,许建中,赵成勇.高压直流断路器中能量吸收支路设计方法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4].熊进刚,陈文,胡淑军,王雪飞,曾思智.基于功能平衡原理和能量耗散系数的Y形偏心支撑结构设计方法[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9
[5].王琪.近断层地震下自复位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D].苏州科技大学.2019
[6].张帆,李瑞,刘玉君,韩小岗.基于能量法的船体分段翻身吊装方案优化设计方法[J].船舶工程.2019
[7].杜宇.宽频振动能量收集方法研究与结构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9
[8].王中阳,车佳玲,张尚荣,包超.基于能量方法设计的RC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8
[9].王魏然,付鑫.基于科研方法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8
[10].吴云燕,王跃萍,王霄婷,刘玮,魏文领.基于精确能量管理的无人机迫降轨迹设计方法[C].2018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