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音乐信手拈来(论文文献综述)
赵丕杰[1](2021)在《“信手拈来”不等于“了如指掌”“手到擒来”》文中研究表明"信手拈来"的意思是随手拿来(信手:随手;拈:用两三个手指头夹或捏取)。本指不用费力就可以把某种东西拿来使用,后多形容写作时不用多费心思就能把词汇、典故、素材等拿来应用。语见宋·陆游《遣兴》诗:"床头亦有闲书卷,信手拈来倦即休。"例如,清·陈廷焯《百雨斋词话》卷六:"稼轩词有以朴处见长,愈觉情味不尽者。如《水调歌头》结句云:‘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信手拈来,便成绝唱,后人亦不能学步。"鲁迅《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
霍杨[2](2020)在《基于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的《天声人语》的日译中策略探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上展开的合作和交流日益紧密,国人对于日本的兴趣也日渐高涨。在此背景下,想要了解日本社会,阅读新闻和社论,尤其是《天声人语》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手段。《天声人语》是日本权威报纸《朝日新闻》编辑部集体撰写的时事类短文,其内容涉及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在中国国内包括《人民网》等官方网站和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非官方的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天声人语》为代表的日本报刊专栏文章的中文译文。笔者发现这些译文的质量参差不齐,且目前对于报刊专栏文章的日中翻译方法策略所做的先行研究也比较少。本报告基于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中的七个技法和其他两个翻译技巧,来对《天声人语》日中翻译策略进行考察。《天声人语》是《朝日新闻》上长期进行连载的专栏,也是报刊专栏文章的代表。笔者对于从2019年1月11日到2019年8月26日期间的76篇《天声人语》做了日中翻译实践,本报告即基于此翻译实践写成的。第一章序论介绍本报告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第二章中,因为《天声人语》属于报刊专栏文章,所以笔者先分析了报刊专栏文章及其翻译的特点。其中专栏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角色性”,即每个专栏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文风。因此第三章分析了《天声人语》的“角色性”,即从标题、正文的内容与表达两个层面来分析《天声人语》的特点。第四章中,引入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的翻译的七个“流程”以及其他翻译技巧,并将原本探讨英法翻译的该模式结合F日中翻译的特点进行分析。第五章中,结合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分析的报刊专栏文章的特点和《天声人语》的特点,通过《天声人语》的具体实例,运用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来探讨《天声人语》的日中翻译技巧,并思考该模式在提高以《天声人语》为代表的日语文章方面发挥的作用。第六章中,总结了前五章得出的结论,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本报告的结论,最后阐述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柯琳[3](2020)在《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考》文中研究表明骆玉笙(1914.8.31—2002.5.5)是20世纪中国最为杰出的曲艺唱曲大师之一,也是“骆(玉笙)派”京韵大鼓的创始人。她吸收刘(宝全)派、白(云鹏)派、少白(凤鸣)派的艺术优长,发展形成了自身刚柔相济、韵味醇厚、抒情性强的唱曲风格,是业界公认的京韵大鼓一代宗师。在60多年的唱曲生涯中,骆玉笙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演出音像资料,为后人继续欣赏、学习、继承和研究她的京韵大鼓演唱艺术,提供了非常鲜活的音像文献。而对骆玉笙演唱的京韵大鼓音像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研究,则是学习总结并传承发展京韵大鼓艺术的基础性学术工作。本论文从骆玉笙一生演唱的京韵大鼓节目的总数统计入手,全面研究其音像资料的留存情况及其文献价值。首先,通过对骆玉笙表演过的有记载的节目进行编年式梳理,得知其一生演唱过的京韵大鼓节目,总共有110个,包括41个传统节目和69个新创节目,从而为查考其中有音像文献留存的节目情况提供了前提与基础;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全地搜集所有已知留存的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的音像资料,并进行不同介质的目录与版本考述,得知其被录音留存下来的京韵大鼓节目,共有56个。在这56个留有音频资料的节目中,一些节目甚至不只留下一个录音版本,从而使得不同版本的音频资料总数,达到154个之多。且在这154个音频资料中,可以确定录制时间的版本,为134个,另有20个音频资料没有明确的录制时间记载。这些留存音频中,有59个在不同时期被制成不同介质音像制品出版发行;同时,得知骆玉笙演唱的110个京韵大鼓节目中,被录像留下视频资料的节目为45个。其中,一些节目还有不同时期录制的不同视频版本。更有一些节目,原属音频形态,后来由骆玉笙本人出镜,录制配成了视频影像即“音配像”。这使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的视频资料留存总数,计达72个;而在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方面,得知唱片共有16张,磁带(盒式录音带)有6个专辑共14盒,CD即录音光碟有15张,VCD即录像光碟有2个专辑共8张,亦即总共出版音像制品53种。接下去,对其最具代表性的音像节目的不同版本,进行概要分析和相关比较,指出其中一些较好的善本,为后人的鉴赏和研究提供了比要的参考;最后,对音像资料的文献学研究之于京韵大鼓传承与曲艺学发展的特殊价值及时代意义,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思考。本文通过对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资料的文献学考察,基本摸清了骆玉笙一生演唱京韵大鼓节目及其音像资料的存留情况及其不同介质的出版传播,并初步梳理了不同的版本及其源流,比较分析了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代表性节目不同版本之间的各自特点及艺术特色,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曲艺文献学研究的学术内涵与方法路径,填补了曲艺音像文献研究的相关空白。
杨坤[4](2020)在《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随着国家在各领域综合实力的日益渐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心。而在向外传播过程中,在某些领域似乎出现了“身份认同”与“失序”“失语”的困境。声乐艺术具有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调节情绪、艺术享受的作用,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全民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及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当代语境下,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而具有区位和地缘优势的西藏,以“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南亚经济圈的构建为契机,推动着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藏当代声乐艺术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达自我的“身份认同”“文化自信”,并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自洽性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使命。论文选择“西藏当代声乐艺术”这一命题,并在地域和时间上都进行了划分和界定。设定了“西藏声乐表演—西藏声乐教育—西藏声乐创作—西藏声乐出版”四个主要论域,进行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并列式、关联式研究。采用了音乐表演学、音乐教育学、民族音乐学等跨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西藏当代声乐艺术,以求体现其研究的承接性、渗透性、交叉性、互补性、涵变性,从而在继承、弘传西藏传统声乐艺术的基础上去发展和创新西藏当代声乐艺术。因此,论文在该领域理论研究的综合与比较以及相关观点和见解的学术阐释等方面作了新的探讨。论文对西藏当代音乐表演机构和歌唱家、西藏当代音乐教育机构和声乐教育家、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和作曲家、西藏当代声乐理论和音像制品的出版以及代表性机构、人物、作品等进行了学理阐释,并对四个主要论域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结语部分对论文核心内容的共性特征—区域性和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进行了归类综述,并对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的空白和有待开发领域作了探讨和梳理,从客观事实的角度提出了构建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刘奇[5](2020)在《义务教育阶段人音、人教、鲁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材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素质教育的普及之下,人们越发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因此,音乐教育的地位及重要性得到了凸显,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强化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而音乐教育中的教材是非常关键的辅助工具之一。教材的编写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现实中的音乐教学质量。在我国不同区域内的教材选择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几乎都渗透了德育教育、审美教育以及人文教育的相关内容。但即便如此,音乐教材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而影响实际音乐教育意义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将重点以新课改下的三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各自不同的优势及问题,并加入了教参和互联网教学资源数据的内容加以比较,一方面是助力于现有教材的深度挖掘,另一方面则是为之后的教材编写提供一丝指导与借鉴。为此,笔者将采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来对比人音版、人教版以及鲁教版的七年级教材建设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比较总结出各套教材的特色和实践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特色与不足,为我国初中生音乐教材建设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参考性意见。笔者在撰写过程中根据思维导图,主要将文章分为了五个部分来撰写:首先是绪论,主要阐述此次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现状以及方法。第二章是对三版教材的量化统计,从教科书的编写理念、教学内容、教材特色以及结构形式;教参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作品分析、相关知识以及教学建议;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三方面入手。第三章则是重点比较这三版教材的教科书、教参、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展现三版教材各自的特点。第四章是凭借前期的比较得出三版教材建设的不足,并对不足之处提出可行的改善建议,第五章则是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
任卫新[6](2019)在《微信煮词 第三十八辑》文中指出【微信煮词】【解】微信,既是微群特征,又是卫新谐音。煮,书生玩味文字之谓也。词即歌词。同时,煮字,谐音,主。又有为主之解意。人为主,词为主。其中所录言论、粗话、废话,敏感话都滤掉了。每段言论都是经过整合与润饰,同时加一句说话形态的小标题。内容均取自平日歌词群里随意表达的讨论,基本风格不变。承蒙飞林主席不弃,先在贵刊《音乐天地》连载。每篇就以两千字左右吧,由于微信群发言话题自然跳来跳去,不计章法。故此本人也就以乱石铺街而就了。有用的,留着;没用的,忽略不计。
豆耀君[7](2019)在《怀乡: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想象》文中研究指明侯孝贤电影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其作品通过反复聚焦鸦片战争以来不同时期的台湾生活,立体地呈现了一个波澜壮阔、复杂多变的现代“中国影像”;勾勒出近代以来的台湾,从被弃、回归到隔离、重认的复杂历史、政治、文化之旅。其所表现出的以当代台湾为中心的历史现场感及精神追求,集中反映了现代中国在其现实发展和诗学想象/建构中所涉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侯孝贤电影,不但可以更切近地了解台湾,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包括它的历史、现在及未来。论文以侯孝贤电影中有关“中国”的一系列表现为基点,大体依创作先后为序,探讨侯孝贤电影在不同时空维度下“中国想象”的异同及其复杂性,进而探求其对“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发展所具有的现实启示意义。全文共分六大部分:绪论,主要就侯孝贤电影的文学特质,侯孝贤电影的台湾特点及中国属性,以及国内外有关侯孝贤电影的研究现状及本篇的认识出发点做了初步的论说。在揭示侯孝贤电影艺术文学性特征及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关系的基础上,突出其作为出身台湾的导演在电影艺术表现和思想追求上所体现出的“中国性”、“现代性”特征,从而为后面的研究铺设出初步的基础。第一章,侯孝贤电影中的台湾社会变迁及其追求。着力展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侯孝贤电影在表现台湾社会由传统转向现代过程中所呈现之以“父权失落”为中心的一系列影像表现,以及年轻一代在这一过程中的出走和迷失主题所蕴含的复杂历史意义。第二章,从台湾到中国:历史演进中的台湾。主要体现侯孝贤的“家国”意识,以及这种意识所造成之台湾社会在自我文化身份认同上的复杂历史变迁,以及这种文化心理在侯氏电影“台湾三部曲”中的具体表现。第三章,侯孝贤电影中的传统中国意象及其隐喻。首先从侯孝贤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变化说起,继而分析其以《海上花》和《刺客聂隐娘》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想象的主要着力点及其现实隐喻,指出其分别选择晚清-中晚唐为表现对象的深层心理,及其与“现代中国”面临的某些社会、人生困境之间的隐秘关系。第四章,在“世界”寻访“中国”。主要通过聚焦侯孝贤两部非华语电影,指出其所体现的创作者在21世纪全球背景下对中国文化认识的新突破:《咖啡时光》在致敬日本导演的同时,借机对中日战争和中日关系的历史作出新的审视,特别是通过对一位长期被遮蔽的历史人物的寻访,着力打捞和发现了一段被“隐去的中国”;《红气球之旅》则更将“中国”置于广阔的全球化背景中,借域外生活眼光,重新打探古老中国文化,发掘其古典民间艺术所蕴含之坚韧、执着精神在后现代凡庸生活世界所具有之精神超拔意义。余论部分,分别从侯孝贤电影所体现之中国卷轴美学、抒情美学及其感伤情调等不同层面,探讨侯氏电影艺术追求所隐含之中国性与世界性问题。
郑夜白[8](2019)在《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余华作为当代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广泛地受到学者和读者的关注。对其创作和作品的评论存在许多矛盾的现象和问题。首先余华创作是否是从先锋转变到现实主义,这个转变是转型还是回归,先锋派究竟是形式上的还是内容上的;其次,余华及作品解读截然对立的两种声音,即肯定声音和批评声音;第三,在余华的作品和创作观念中,真实及真理都表现出明显的悖谬。正是对余华文学创作研究的纷繁、混乱现象促成了隐喻解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合法性。论文首先梳理并界定隐喻概念。隐喻分为本质不同的修辞学隐喻和诗学隐喻两种。修辞学隐喻是语词的借用,是一种修辞方式。诗学隐喻不是借用,而是语词、句子及篇章文本让事物浮现在眼前的摹仿。在名义上界定诗学隐喻的概念为:语词被借去的使用。“语词被借去使用”的含义是指语词离开字面的意义,去表达另外的意义;或者说某种意义采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诗人通过某种相似性机制创制了隐喻词新的意义。论文在诗学隐喻的视域下对余华小说及其创作进行研究。其次,论文阐释余华创作观念的形成、内容、特点。一般认为余华的小说创作分为两个阶段,即90年代前时期创作和90年代后时期创作。余华在前一时期的创作理念表现为述说内在真实、虚伪形式以及寓居世界方式的隐喻;后一时期的隐喻创作观念表现为隐喻形式上由自由隐喻变为自身隐喻,叙事方式改为正面书写,内容上由观照现实向观照生命深化。由此,其前一时期的创作在形式上具有不确定的语言,叙事结构破坏常理和放弃现实事实框架、叙事时间的现在性和遵循世界结构性的特征;在叙事方式上具有主观强硬叙事,客观真实的主观表达,黑冷叙事风格的特征;在文本内容上具有否定常识真实,建构内在真实,蕴含悲情和关怀的特征。而在后一时期的创作则表现为叙事的诚实,文本的生命长度和现实宽度的现实生活表象,内容具有书写生命、存在和存在的社会性的特点。余华小说90年代前时期的隐喻在语句方面主要表现为对乌托邦和伦常乖舛等悖理现实的指认,对非真实世界结构的拟人化描写,文学世界结构的故事化道说,刑罚与和平两种世界图式的个案性草描,现实历史结构的典型性构造,真实世界逻辑结构的现实性呈现,荒谬世界乱象的先锋展现等。90年代前时期小说的文意主要表现揭露常理悖谬中的乌托邦图景,对反犹主义现象的揭露和嘲讽,对暴力和疯狂的反思等。余华小说90年代后时期的短篇小说的隐喻语句方面有关于其文学创作的隐喻;有关于对待世界中阴谋结构的不同方式和命运的隐喻;有关于致人迷失的世界虚幻之物的隐喻;有关于世界之结构的基底力量以及暴力世界的现实表现的隐喻等。长篇小说的语句隐喻主要表现为《活着》中的活着的道说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生命亏全的再现,《兄弟》所呈现的文化缺失的图景和《第七天》中生命非常态状态的诚挚刻画。长篇小说文意主要是关于生命的隐喻,其表现为《活着》中的生命本是之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生命之实是,《兄弟》所呈现的生命的文化属性和《第七天》中生命的社会属性。余华小说在语词方面,从隐喻的相似性原则指称余华所意谓的事实,包括符号学的相似性、字义学的相似性、图式性的相似性。符号学的相似性即用另一个相似的语词指称和这个语词没有任何关系的对象,只有符号整体形象的某种相似性,而无实际的相似性。字义学的相似性是指运用符号的惯常意义去指称对象,它是一种在字义偏离意义上的语词运用,因此形成了语词隐喻。图示性的相似性认为语言有一种图像性,即阅读某一个语词,除了会意识到它的指称物和概念外,还会有一种意象图式在头脑中建立。这个没有意指和意象的语词的图式,其区别于原初意义,是一种语词的隐喻用法,它表述了一种不同于该语词符号学和语义学内容的新的东西。最后余华小说隐喻研究的意义在于当排除诸种扰乱的声音,仔细聆听余华隐喻创作的道说之时,文学文本、艺术本质以及艺术家之是就会自行道说而现身在场。余华的小说是隐喻,可知文学文本之是为事实的隐喻。文本文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隐喻。其根据在于文意本身的形而上学性,其是存在的道说并具有真理性。而亚里士多德所言的悲剧的净化正是通过非真理领会真理的具体方式。可见艺术本质之是为真理之美者。余华的隐喻创作是因为余华的隐喻者本质。在教化方面,有视域融合的世界视域,有命运和天命的生存视域,有功到自然成的艺术技巧;在作为艺术家的本质方面,他能倾听良知的呼唤,本真的倾听大道的语言,能够作诗而诗意地栖居。因而艺术家之是则为诗意地栖居者。
戚立[9](2018)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巨型结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建筑学领域先锋理论的一个分支。同时,它也是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晚期前卫运动的一个分支——巨型结构运动的产物。巨型结构理论能够被概述为:建筑呈现出尺度可延伸、巨型化、结构框架分级化等特征,并且不同层级的结构,其使用寿命各不相同。首先,笔者试图在现阶段国内外既已成型的研究基础上,以建筑史的视角入手,追溯巨型结构的源起。随后,笔者将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通过考察巨型结构理论在不同阶段所应对的主要议题,以此来审视巨型结构理论的发生、发展和湮没。同时,在巨型结构并不算长的历史传统中,如果以既有的巨型结构概念和标准去审视运动开始之前的一些现代建筑案例,则可以建立起这些案例与巨型结构之间的发展关系。但是,与其说这种努力能为巨型结构锁定其萌生的根源,不如更确切地说是发现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成熟、以及巨型结构运动启动的历史信号。相对于现代主义早期的那些案例而言,自19世纪以来的那些由钢铁和玻璃构筑的博览建筑,以及距今更为久远的中世纪的桥梁、乃至北美原住民的居住文明遗址,它们更适合被视作为巨型结构的起源。通过扩大历史考察的视野范围,笔者尝试为巨型结构寻找出一条可能的萌发和逐渐成型的线索,并以此来论证巨型结构之于现代建筑的意义与内在关联。此外,笔者在英国留学期间,选取了当地的三个在巨型结构运动中为数不多得以建成、并且被保存至今的建筑实例,以案例分析作为具体的方法对其进行考察。此外,笔者力图摆脱在一个相对狭义的语境中对具体案例是不是巨型结构进行对号入座式的身份判断行为的限制,转而将注意力聚焦于历史沿革及与设计相关的议题。通过梳理巨型结构运动及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三座建筑在当下所处的截然不同的状况,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在当代建筑学和城市化进程语境中去审视其意义,在当代的社会文本背景下完成对巨型结构认知的更新。作为处在现代主义晚期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个引人瞩目的过渡性插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巨型结构理论在建筑史学和理论的研究中则被牢牢地贴上了“激进”、“荒谬”的标签,但其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下城市化进程的启发,在后来的时间里逐渐得到人们的认知。本文总结了巨型结构理论的概念、归纳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类型、考察了巨型结构理论的先例和源起、还原了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另外,本文通过剖析三个典型的巨型结构建成案例的成败,挖掘其具有借鉴价值的品质,试图在现代主义历史语境中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初衷,呈现巨型结构在当代城市语境下对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意义。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笔者提出了―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作为对现有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类型体系的修正,并基于当代视角对巨型结构的概念进行了更新;2,笔者归纳出了一条关于自古代至现代主义时期以来巨型结构的先例和形成的脉络,为现阶段国内在―起源‖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空白提供了一份研究样本;3,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扩大考察范围,笔者首次较完整地完成了中文语境中关于整个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的梳理。4,笔者通过考察和解析巨型结构的三个现存案例,完成了当代语境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更新。
李紫嫣[10](2018)在《修辞视角下食品广告语言变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食品广告语中的语言变异现象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修辞学的角度,分四章来探讨和分析食品广告语言变异现象,力求能够反映出食品广告语言变异现象的特点,探寻其发生变异的原因。前三章的研究从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的角度出发。第一章主要探讨食品广告语言的语音层面的变异现象,从谐音变异、叠音变异和方音变异三个方面出发,分析研究商家如何利用语音变异手段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第二章专注于食品广告语词汇层面的变异现象,通过词形变异和词义变异两个方面来探析食品广告语词汇变异的特点。第三章基于食品广告语的语法层面,具体举例分析词类活用、超常搭配和语序变化三个方面的语法变异现象。第四章内容则是针对现有的食品广告语语料,归纳出食品广告语变异的特点“时代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并以接受修辞学理论为基础,从接受者、接受对象和接受语境三个方面总结广告语言发生变异的原因。
二、CD音乐信手拈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音乐信手拈来(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的《天声人语》的日译中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要旨 |
1. 序论 |
1.1. 研究背景と问题提起 |
1.2. 先行研究 |
1.3. 研究方法と研究目标 |
2. 新闻コラムの特徴と翻訳について |
2.1. 新闻コラムの概説 |
2.2. 新闻コラムの特徴 |
2.3. 新闻コラムの翻訳 |
3. 「天声人语」とその特徴について |
3.1 「天声人语」について |
3.2 「天声人语」の特徴 |
4. ヴイネイとダルべルネのモデル论 |
4.1 ヴィネイとダルべルネのモデル论の概説 |
4.2 七つの「手顺」とその他の翻訳方法 |
4.3 ヴィネイとダルべルネのモデルと「天声人语」の日中翻訳 |
5. ケーススタデイ |
5.1. 「 借用(borrowing)」 |
5.2. 「语义借用(なぞりcaique)」 |
5.3. 「直訳(literal translation)」 |
5.4. 「転位(Transposition)」 |
5.5. 「调整(Modulation)」 |
5.6. 「等価(Equivalence)」 |
5.7. 「翻案(Adaptation)」 |
5.8. 「言叶を増やす?减らす」 |
5.9. 「损失、添加と补偿」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付录 翻訳实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重点 |
第一章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及其音像资料考述 |
第一节 骆玉笙一生演唱京韵大鼓节目编年考 |
第二节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音像资料留存状况考 |
一、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音频资料留存状况 |
二、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视频资料留存状况 |
第二章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音像制品传播情况考察 |
第一节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音像制品出版发行情况 |
第二节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资料的公共馆藏情况 |
第三节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节目的网络传播情况 |
第三章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代表性节目音像版本考辨 |
第一节 《剑阁闻铃》的不同音像版本及各自特点 |
第二节 《光荣的航行》的不同音像版本及各自特点 |
第三节 《红梅阁》的不同音像版本及各自特点 |
余论音像文献研究之于京韵大鼓传承及曲艺学发展的特殊价值与时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信息表 |
附录二 首都图书馆收藏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信息表 |
附录三 天津图书馆收藏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信息表 |
附录四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部分音像制品图鉴 |
附录五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光荣的航行》唱词的4个不同版本 |
致谢 |
(4)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重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
(一)选题来源、选题依据、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二)选题的特色和创新性 |
二、相关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一)国外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二)国内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三)文献查阅范围及查阅手段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四、选题的研究范畴 |
(一)地理(空间)范畴—西藏自治区 |
(二)断代(时间)范畴—当代 |
(三)选题(内容)范畴—声乐艺术 |
第一章 西藏当代声乐艺术概述 |
第一节 西藏当代音乐 |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艺术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艺术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 |
一、和平解放时期的声乐艺术(1951∽1959) |
二、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声乐艺术(1959∽1978)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声乐艺术(1978∽2000) |
四、21世纪以来的声乐艺术(2000∽2020) |
第二章 西藏当代声乐表演 |
第一节 西藏当代文艺表演团体 |
第二节 西藏当代歌唱家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表演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
一、西藏当代声乐表演发展现状 |
二、西藏当代声乐表演对策建议 |
第三章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 |
第一节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机构 |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家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
一、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发展现状 |
二、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对策建议 |
第四章 西藏当代声乐创作 |
第一节 西藏当代声乐作品创作 |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作曲家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
一、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发展现状 |
二、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对策建议 |
第五章 西藏当代声乐出版 |
第一节 西藏当代声乐学术理论 |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音像制品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出版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
一、西藏当代声乐出版发展现状 |
二、西藏当代声乐出版对策建议 |
结语 |
一、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区域性与民族性 |
(一)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区域性 |
(二)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民族性 |
二、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世界性与时代性 |
(一)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世界性 |
(二)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时代性 |
三、西藏声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西藏声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
(二)西藏声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四、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义务教育阶段人音、人教、鲁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对象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局限性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局限性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相关概念的解释 |
1.6.1 教材 |
1.6.2 教科书 |
1.6.3 教参 |
1.6.4 互联网教学资源 |
2.三版音乐教材的量化统计与比较 |
2.1 教科书的统计与比较 |
2.1.1 单元主题的比较 |
2.1.2 基础知识模块的比较 |
2.1.3 演唱模块的比较 |
2.1.4 欣赏模块的比较 |
2.1.5 实践与编创模块的比较 |
2.1.6 演奏模块的比较 |
2.1.7 封面呈现方式的比较 |
2.1.8 评价方式的比较 |
2.2 教参的统计与比较 |
2.2.1 教参结构的比较 |
2.2.2 配套资源的比较 |
2.2.3 模块编排的比较 |
2.2.4 教学资源的比较 |
3.三版教材在中学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1 问卷调查目的 |
3.2 问卷调查对象 |
3.3 对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3.1 学生部分 |
3.3.2 教师部分 |
3.4 对教参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4.1 问卷调查内容 |
3.4.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5 对网站教育资源数据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5.1 问卷调查内容 |
3.5.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三版音乐教材的优势与不足及改进建议 |
4.1 教科书的优势与不足 |
4.2 教科书的改进建议 |
4.2.1 优化教科书结构,防止同质化 |
4.2.2 关注流行音乐元素和传统音乐的选择与融入 |
4.2.3 注重音乐教科书编写中美育的作用和学科综合 |
4.2.4 适当减编整合教学内容 |
4.2.5 加强与小学音乐教材知识的衔接 |
4.2.6 评价方式的补充与多样化 |
4.2.7 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学科的综合 |
4.3 教师教参的优势与不足 |
4.4 教师教参的改进建议 |
4.4.1 介绍新的教材教法,防止过度使用教师教参的偏向 |
4.4.2 配套教学资源的进一步优化 |
4.5 互联网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 |
4.6 互联网教学资源的改进建议 |
4.6.1 发挥互联网教学资源优势,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多资源 |
4.6.2 增加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开源程度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初中七年级学生对初中音乐教科书喜好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初中教师对初中音乐教材喜好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论文相关表格 |
附录4 :论文相关图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微信煮词 第三十八辑(论文提纲范文)
歌词就像花草结籽一样 |
写出一首好歌是相当不容易的 |
写歌词不能功利主义太强 |
此信手拈来不是彼信手拈来 |
写歌词也有一个国情不同的问题 |
是找压力、找方法?还是找省力?找理由? |
几百首歌词与一首歌词 |
还是有这个“新”字好 |
真正精准扎到最佳穴位的最佳状态 |
写词难于作诗成为词人的一大障碍 |
能否在创作中举一反三 |
从无法超越而如斯想到 |
(7)怀乡: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侯孝贤电影的文学特质 |
二 侯孝贤电影的台湾元素与中国性问题 |
三 研究现状与研究目标 |
第一章 侯孝贤电影中的台湾社会变迁及其追求 |
一 侯孝贤与台湾新电影 |
二 侯孝贤电影中的台湾日常社会 |
三 侯孝贤电影中的火车隐喻 |
第二章 从台湾到中国:一段追寻自我的旅程 |
一 侯孝贤电影中的“故乡” |
二 侯孝贤电影中的海洋与彼岸 |
三 侯孝贤电影作品之“台湾三部曲” |
第三章 侯孝贤电影中的传统中国意象及其隐喻 |
一 侯孝贤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及其意义转变 |
二 华丽哀怨的帝国倒影——从上海到台北 |
三 侯孝贤电影的“唐朝”想象与现代隐喻 |
第四章 在“世界”寻访“中国”——侯孝贤电影中的异域“中国想象” |
一 《咖啡时光》:异域文化中的中国寻访 |
二 《红气球之旅》:欧洲视野中的“东方中国” |
余论: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性与世界性 |
一 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卷轴美学 |
二 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抒情美学 |
三 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感伤——美丽与苍凉 |
附录 :侯孝贤导演电影作品年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余华创作从“先锋”到“现实主义”转变的矛盾说辞 |
1.1.2 余华文学研究中相对缺少的诗学隐喻理论角度 |
1.2 研究现状 |
1.2.1 余华及作品解读截然对立的分歧现象和问题 |
1.2.2 余华小说的存在主义特征 |
1.2.3 余华自己创作观念中呈现的真实和虚假等的二重性现象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余华创作问题隐喻理论研究路径的可能性和合法性 |
1.3.2 余华创作问题隐喻理论研究路径的具体思路、方法及结构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立论的基础:诗学隐喻的概念解读、发展脉络及界定 |
2.1 混绕抑或明晰:亚里士多德诗学隐喻和修辞学隐喻的原初分野 |
2.1.1 同名异谓:亚里士多德修辞学隐喻和诗学隐喻的概念 |
2.1.2 借与非借: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与诗学隐喻概念之异质 |
2.2 承接与拓展:诗学隐喻理论的演变脉络 |
2.2.1 摹仿说的变体:古典诗学隐喻 |
2.2.2 话语的意义:现代诗学隐喻 |
2.2.3 现实的指称:当代诗学隐喻 |
2.2.4 辩证的话语,形而上的指向:诗学隐喻的当下识认 |
2.3 看作与指称:诗学隐喻的实质 |
2.3.1 隐喻的实质:话语的表达 |
2.3.2 看作:诗学隐喻表达的方式 |
2.3.3 指称:诗学隐喻之显现 |
2.3.4 摹仿:诗学隐喻的界定 |
第3章 虚伪的形式:余华90年代前的隐喻创作理念 |
3.1 顿悟与自觉: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理念的出现过程 |
3.1.1 求索与积蓄:川端康成的影响与隐喻创作的疏离 |
3.1.2 邂逅与顿悟:与卡夫卡的重逢与隐喻的发现 |
3.1.3 确立与体现:隐喻观念的自觉与隐喻创作的绽放 |
3.2 形式的虚伪: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理念的具体形态 |
3.2.1 虚伪中的真实:述说内在真实的文学 |
3.2.2 真实外的虚伪:具有虚伪形式的文本 |
3.2.3 真实和虚伪之间:寓居世界方式的隐喻 |
3.3 颠覆与重构: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的特征 |
3.3.1 悲悯中的否定与建构:隐喻文本的叙事内容特征 |
3.3.2 颠覆中的遵循:隐喻创作的叙事形式特征 |
3.3.3 主观与黑冷:隐喻创作的叙事风格特征 |
第4章 生命深度的正面书写:余华90年代后的隐喻创作理念 |
4.1 发展与深入: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理念的进路 |
4.1.1 叙事方式的丰富和端正:阅读对余华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
4.1.2 艺术本质的确认:音乐对余华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
4.1.3 社会和人性的凝结:社会和余华自身对其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
4.2 生命自身的隐喻: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理念的具体形态 |
4.2.1 自由到自身:隐喻形式的改变 |
4.2.2 正面、现实与真实:直接的叙事形式 |
4.2.3 现实到生命:隐喻内容的深化 |
4.3 诚实不绕的生命书写: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的特征 |
4.3.1 准确和单纯:作品叙事的诚实 |
4.3.2 生命长度和现实宽度:文本的结构特点 |
4.3.3 生命及其本质:文本的内容特点 |
第5章 虚假中的真实:余华90年代前小说的隐喻 |
5.1 颠覆与建构:余华90年代前时期小说文本的隐喻所指 |
5.1.1 悖理现实的指认:虚伪形式中的颠覆 |
5.1.2 世界结构的颠覆与建构:虚伪形式中的建构 |
5.1.3 现实性的呈现:现实历史结构和真实世界逻辑结构 |
5.2 真理的反面:余华90年代前创作时期小说文意的喻旨 |
5.2.1 乌托邦:常理悖谬图景中的揭露 |
5.2.2 权力批判:嘲讽现象中的揭示 |
5.2.3 对暴力和疯狂世界的反思批判 |
第6章 表象背后的本质:余华90年代后小说的隐喻 |
6.1 现实还是应是:余华90年代后时期小说文本的隐喻所指 |
6.1.1 表象之后:余华90年代后时期中短篇小说的隐喻所指 |
6.1.2 活着及其亏欠:余华1990年代长篇小说的生命隐喻 |
6.1.3 文化性和社会性:余华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存在隐喻 |
6.2 本真的生命存在:余华90年代后时期小说文意的喻旨 |
6.2.1 人之本是:《活着》文意喻指人的有限历史性存在 |
6.2.2 生命之实是:《许三观卖血记》文意的喻指 |
6.2.3 人之应是:《兄弟》喻旨为人的文化存在 |
6.2.4 向死而生的自由:《第七天》喻旨为人的存在之是 |
第7章 语义更新和现实所指:余华小说的语词隐喻 |
7.1 创造的相似性:余华小说隐喻语词的创制 |
7.1.1 指称的改变:符号学相似的隐喻语词 |
7.1.2 偏离的意谓:语义学相似的隐喻语词 |
7.1.3 意象的呈现:图式相似的隐喻语词 |
7.2 自由联想的命名:余华90年代前时期语词隐喻的表现 |
7.2.1 义素和符素的牵扯:符号学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
7.2.2 文化勾连:语义学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
7.2.3 情景联想:图像性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
7.3 深层意义的开掘:余华90年代后时期语词隐喻的形式和意义 |
7.3.1 历史的本义:利用字源学的意义构建隐喻 |
7.3.2 内在的本义:挖掘语义学的意义开展隐喻 |
7.3.3 精神的本义:延伸文化学的意义进行隐喻 |
第8章 隐喻、道说与诗意栖居:余华小说隐喻研究的意蕴 |
8.1 文本即隐喻:余华小说隐喻分析的启示 |
8.1.1 诗学隐喻:余华小说的创作本质 |
8.1.2 事实的隐喻:文学本文之是 |
8.2 文意即道说:余华隐喻创作给当下文学重申的文学标准 |
8.2.1 形而上学性:文本文意 |
8.2.2 存在的道说:文意的形而上学 |
8.2.3 真理:文意的存在道说 |
8.2.4 悲剧的净化:文学领会真理的途径 |
8.2.5 余华通过悲剧性叙事指称真理 |
8.2.6 真理之美者:文学的本质 |
8.3 诗意地栖居:余华对作家本性的指认 |
8.3.1 并非天才:作家余华的成长 |
8.3.2 隐喻的渊源:余华的作家本质 |
8.3.3 诗意地栖居:作家的本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源起 |
0.1.1 历史语境 |
0.1.2 "巨大性"与"巨型形式" |
0.1.3 当代城市的建筑集群现象 |
0.1.4 当代学术研究焦点 |
0.2 研究定位 |
0.2.1 研究内容 |
0.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3 研究方法和工具 |
0.2.4 研究面临的难点 |
0.3 研究现状综述 |
0.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不只是大:巨型结构的认知 |
1.1 巨型结构的概念 |
1.1.1 什么不是巨型结构 |
1.1.2 什么是巨型结构 |
1.1.3 有关巨型结构字面意义及其中文翻译的刍议 |
1.2 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四个类型 |
1.2.1 基础设施的巨型结构 |
1.2.2 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 |
1.2.3 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 |
1.2.4 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 |
1.3 小结 |
第二章 历史的递进:巨型结构的源起 |
2.1 古代聚落与设施 |
2.1.1 古代聚落及其延伸性 |
2.1.2 古代案例的基础设施特征 |
2.2 自启蒙运动以来城市与建筑的变化 |
2.2.1 城市建筑的创新与被赋予的社会使命 |
2.2.2 城市改造的精密性与整体基础设施化的构想 |
2.3 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
2.3.1 铁和预应力技术的介入 |
2.3.2 尺度的进一步解放:模数化的钢铁建造技术 |
2.4 新的建筑类型与现代意义的城市改造 |
2.4.1 巴黎的拱廊街、百货商场与现代性 |
2.4.2 城市的新秩序:基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公共交通网络 |
2.4.3 城市设施终端的聚合 |
2.4.4 交通运输需求造成的城市压力 |
2.5 大都市的新精神之声与乡愁的背离 |
2.5.1 乌托邦的憧憬和质疑 |
2.5.2 未来主义的呐喊 |
2.5.3 现代主义的突围 |
2.6 小结 |
第三章 从困境中的爆发到轰鸣中的戛然而止:巨型结构运动的进程 |
3.1 现代建筑的活跃:巨型结构运动的序曲 |
3.1.1 从勒-迪克的穹顶到多米诺体系:支撑与填充 |
3.1.2 现代城市实验性方案的启发 |
3.1.3 现代意义的巨型结构雏形 |
3.1.4 基于人际关联的建筑和城市空间组织方式 |
3.2 基于传承的反叛:巨型结构运动的启动 |
3.2.1 个体、群体和整体:一种建筑观念的演变 |
3.2.2 功能集合与机动性议题的探索 |
3.2.3 巨型结构理论实践的里程碑 |
3.2.4 新粗野主义的修正 |
3.2.5 巨型结构运动初期对交通议题的思考 |
3.3 动态视角下的现代主义传承:十次小组及其理论 |
3.3.1 十次小组的成立与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解散 |
3.3.2 十次小组对巨型结构运动的意义 |
3.4 批判性的拯救:从建筑电讯派的成立看巨型结构运动的推进 |
3.4.1 建筑电讯派团体概况与时代背景 |
3.4.2 建筑电讯派在巨型结构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
3.4.3 运动初期立场表达与交流平台的搭建 |
3.5 民族内核与外来观念的融合:新陈代谢派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 |
3.5.1 巨型结构运动在日本发生的历史背景 |
3.5.2 新陈代谢派及新陈代谢小组的成立 |
3.5.3 战后日本进步建筑师对日本传统的寻觅和思考 |
3.5.4 新陈代谢派在巨型结构运动初期的活动 |
3.6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的活动与议题 |
3.6.1 基于消耗和消费的建筑观 |
3.6.2 基于灵活性与机动性议题的研究 |
3.6.3 城市及建筑的结构层级与生命周期理论的受阻 |
3.6.4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对游戏性和日常性的关注 |
3.6.5 概念与技术层面并进的巨型结构理论发展 |
3.6.6 "城市-领域"视角下的巨型结构运动 |
3.6.7 作为通用术语的"Megastructure"的诞生 |
3.7 昙花一现:巨型结构运动短暂的高潮与落幕 |
3.7.1 插件城市演进小史 |
3.7.2 乌托邦的赋能与退场:巨型结构运动的衰落 |
3.7.3 巨型结构运动晚期的激进学术活动 |
3.7.4 巨型结构基础设施化议题下的城市与建筑 |
3.7.5 巨型结构运动最后的机遇与妥协 |
3.7.6 一种文明及其承受的不满: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落幕 |
3.8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建筑的失物招领:巨型结构现存个案解析 |
4.1 坎伯诺尔德新城规划及城镇中心 |
4.1.1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的规划背景 |
4.1.2 两极化的社会评价 |
4.1.3 解决问题或成为问题:交通的悖论 |
4.1.4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带来的经验与意义 |
4.2 公园山社区 |
4.2.1 公园山社区及其建设背景的概述 |
4.2.2 社会住房设计、法规及政府行为等历史条件 |
4.2.3 公园山社区的建设历程 |
4.2.4 街道生活的立体再现:"空中街巷"的实践 |
4.2.5 公园山的衰落与对它的反思 |
4.3 巴比肯社区 |
4.3.1 巴比肯社区的社会背景和热身运动:金巷社区与政策法规的调整 |
4.3.2 伦敦郡议会与伦敦市法团博弈下的"整体性"思考 |
4.3.3 密度、文脉和品质:重新定位的巴比肯重建 |
4.3.4 多元化的职能整合:巴比肯社区方案的更迭 |
4.3.5 1959年版巴比肯社区方案及项目的落成 |
4.3.6 文化的渗透:巴比肯艺术中心 |
4.3.7 基于实用主义的技术表现力 |
4.4 基于案例分析的巨型结构理论认知更新 |
4.4.1 工艺方法与差异性关联的建立 |
4.4.2 审慎的职业克制与自我批判 |
4.4.3 基于复杂性的神秘和趣味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结论 |
5.1.1 巨型结构的总体定位 |
5.1.2 还原历史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批判性评价 |
5.1.3 巨型结构的祛魅与去污名化 |
5.2 当代城市语境下巨型结构理论的启示 |
5.2.1 精确系统与适应性 |
5.2.2 多元价值与技术的整合 |
5.2.3 对外部介入因素的利用与警惕 |
5.3 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总结、学术增长点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
5.3.1 对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的总结 |
5.3.2 对本文学术增长点的预期 |
5.3.3 对本文后续研究的展望 |
附录A:参考文献 |
附录B:图片来源 |
附录C:笔者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后记 |
(10)修辞视角下食品广告语言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语料来源 |
一、概念界定 |
二、语料来源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广告语言变异的研究概况 |
二、食品广告语言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食品广告语的语音变异 |
第一节 谐音变异 |
一、汉语谐音 |
二、汉英谐音 |
第二节 叠音变异 |
一、单音节重叠 |
二、双音节重叠 |
第三节 方音变异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食品广告语的词汇变异 |
第一节 词形变异 |
一、替换语素 |
二、增减语素 |
三、拆分重组 |
第二节 词义变异 |
一、理性意义变异 |
二、色彩意义变异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食品广告语的语法变异 |
第一节 词类活用 |
一、名词的活用 |
二、形容词的活用 |
三、动词的活用 |
第二节 超常搭配 |
一、主谓关系结构中的超常搭配 |
二、动宾关系结构中的超常搭配 |
第三节 语序变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食品广告语变异的特点及其原因 |
第一节 食品广告语变异的特点 |
一、食品广告语变异具有“时代性” |
二、食品广告语变异具有“针对性” |
三、食品广告语变异具有“灵活性” |
第二节 食品广告语发生变异的原因 |
一、接受者 |
二、接受对象 |
三、接受语境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CD音乐信手拈来(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手拈来”不等于“了如指掌”“手到擒来”[J]. 赵丕杰. 青年记者, 2021(24)
- [2]基于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的《天声人语》的日译中策略探究[D]. 霍杨. 山东大学, 2020(11)
- [3]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考[D]. 柯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4]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D]. 杨坤. 西藏大学, 2020
- [5]义务教育阶段人音、人教、鲁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材的比较研究[D]. 刘奇.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6]微信煮词 第三十八辑[J]. 任卫新.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9(11)
- [7]怀乡: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想象[D]. 豆耀君.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D]. 郑夜白. 辽宁大学, 2019(01)
- [9]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D]. 戚立. 东南大学, 2018(03)
- [10]修辞视角下食品广告语言变异研究[D]. 李紫嫣.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