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人论文_马先睿,路宽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民党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党人,国民,马克思主义,国民党,抗日战争,革命派,东北军。

国民党人论文文献综述

马先睿,路宽[1](2019)在《短暂的同盟:中共上海早期组织成立前夕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国民党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共上海早期组织成立前夕,马克思主义者与国民党人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同盟。双方不仅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传播的春潮,并且合作发起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直至"社会共产党"筹建期间,随着党际界限日益清晰,国民党人囿于自身阶级立场,最终与马克思主义者疏离。这一短暂同盟的存在,为后来的国共合作奠定了一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党史与党建》期刊2019年12期)

杨仁飞[2](2019)在《从国民党人“和平协议”表态看国民党两岸立场的变与不变》一文中研究指出2月中旬以来,国民党主席吴敦义频频就两岸关系接受台湾岛内及美日媒体访问,14日提出"如果国民党重回执政,有权洽签两岸和平协议";17日在一个联谊社团强调"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相关表态不仅引发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反制,也引发蓝营内部热议。两岸要不要和平协议、能不能签署和平协议的争论已成为岛内蓝绿新一轮政治角力(本文来源于《统一论坛》期刊2019年03期)

张文涛[3](2018)在《“新天下叁分策”: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人的“民族国际”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人在国共合作背景下提出民族国际论,试图在国际联盟和共产国际之外建立鼎足而叁的国际组织。民族国际论的提出,与国民党人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争夺革命的主导权密切相关,同时也彰显国民党反对阶级斗争以民族为本位的政治思想。国民党自居世界被压迫民族代表,欲建立以国民党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主导以民族为本位、反对帝国主义并异于共产主义的革命进程,且在民间层面予以尝试。国民党人之民族国际论的提出有其复杂的政治背景,也寄托国民党人保守主义的革命理想,但事实证明国民党人天下叁分的民族国际只能停留在设想之中。(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陈立文[4](2017)在《毛泽东与国民党人持久战理论的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齐心协力共同御敌的伟大成果。摘取抗战的胜利果实不仅离不开艰苦卓绝的努力实践,更离不开持久战理论的科学系统指导。毛泽东与国民党人的持久战理论,存在着诸多差异,具体如下:从对日持久战理论提出的背景和历史过程来看,毛泽东和国民党人提出对日持久战的时间和过程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持久战理论。国民党人提出持久战的时间相对较早,以其党内几个重要将领的言论和着作为代表,其理论相对而言具有零散性和片面性;毛泽东提出的时间略晚,其持久战思想则是在吸收党内其他同志的合理思考基础之下,而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系统理论。从理论依据方面来看,毛泽东与国民党人都对国际背景和中日双方矛盾进行分析,都认为抗日战争将是一场旷日持久战,但是二者的判断依据却不同。国民党人仅仅以“广土众民”和“以空间换时间”为持久依据;毛泽东不仅分析了中日四个对立面的矛盾,还仔细阐述了矛盾对立面之间是如何转换从而达到抗战持久的状态。从阶段划分和战略战术上来看,毛泽东与国民党人对战事阶段的划分、各阶段所采用的战术、防御策略各不相同。国民党人将抗战划分为“二阶段”,主张采用阵地战为主的消耗战进行抗日;毛泽东则将其划分为“叁阶段”,并运用运动战为主的歼灭战进行抗日。从主要依靠力量上来看,毛泽东和国民党人的阶级立场、政治目的以及战争观各不相同,因而对抗战力量的认识及得到群众的支持程度也有所不同。国民党人把抗战希望主要寄托于国际援助,而毛泽东却从依靠自身力量出发,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提出了一系列最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起来抗日的方法。因而产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大相径庭的战事结果。抗战结果表明,毛泽东和国民党人的持久战理论对于抗战胜利的取得具有重大意义,是国共两党抗日实践的理论指导依据,其中,毛泽东的持久战理论成效远超国民党人,《论持久战》并非某些“抄袭论”者所想,而是具有原创性,不是抄袭的。毛泽东的持久战理论更系统、更完备、更具现实操作性和理论指导性。(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7-05-02)

李涛,蔡琳琳,李悦[5](2016)在《红军的对手——国民党人看长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军开始长征后,蒋介石先后调集了上百万重兵进行围追堵截。除国民党中央军外,还有粤军、桂军、湘军、黔军、滇军、川军、川康军、西北军、东北军及马家军骑兵等地方军阀部队,天上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大军一路追堵,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剿灭"红军。然而,英勇的红军将士克服重重艰险,走过万水千山,历经九死一生,最终会师陕甘,取得了伟大胜利,谱写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本文来源于《人民周刊》期刊2016年20期)

谢家庆[6](2015)在《中国早期国民党人社会主义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世纪末,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宣传社会主义,他们后来成为中国早期国民党的重要成员,以孙中山、朱执信、廖仲恺、胡汉民等人为代表。中国早期国民党人的思想十分复杂,其思想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观。他们的社会主义观以“叁民主义”为核心,吸收借鉴了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和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有益因素,他们的社会主义观具有独特的特点,是指导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早期国民党人社会主义观的渊源主要有叁个方面:一是在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探索,其关于天下为公、土地国有等方面的思想;二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日益暴露的弊端进行批判,希望找到避免此种弊病的方法和途径;叁是国际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尤其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广,这是最主要的因素。早期国民党人社会主义观有丰富的内容,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分期、依靠力量、实现途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尽管由于阶级属性导致他们的社会主义观有别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但是,他们的社会主义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从国内看,对中国共产党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对许多第叁世界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9)

陈秋生[7](2015)在《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早期,国民党人曾经起过重要的引领作用。五四运动前后,国民党人与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一起深入研究与介绍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国民党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能更清晰和客观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早期过程,而且可以从国民党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曲折过程中,获得许多新的启发和视角,这对于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的主要结构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分析国民党人研究与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背景与原因;第二章对国民党人研究与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渠道与传播方式进行了分析;第叁章则重点探讨了国民党人研究与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最后一章对国民党人研究与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进行了提炼和总结。文章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介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来国共第一次合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文章最后也分析了由于国民党人受到自身局限性、叁民主义的先入为主和时代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侯红莲[8](2014)在《早期国民党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领袖主体形成——以戴季陶陈独秀关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民党人士宣传马克思主义要比中国共产党人早,五四时期,他们的宣传在客观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传播汇合,造成强大的舆论力量,使马克思主义从众多思潮中脱颖而出。戴季陶在国民党中堪称理论家,他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及后来反共理论"戴季陶主义"的出现,对以陈独秀为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袖主体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4年33期)

邢倩[9](2014)在《早期国民党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中国最早介绍并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流派之一。他们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在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中研究并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开辟了道路。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早期国民党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既有客观因素,如国内外的政治局势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受到日本影响等;也有主观因素,主要是为叁民主义寻找理论依据、早期国民党人充满革命进取精神以及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评价。早期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宣传给当时处于迷茫状态的中国人民以重大启发,客观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邢倩[10](2014)在《早期国民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贡献及局限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国民党人是近代中国首批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宣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社会问题;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其阶级局限性,早期国民党人认识和理解方面存在不足,未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其马克思主义观具有空想性与古典主义色彩。(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国民党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月中旬以来,国民党主席吴敦义频频就两岸关系接受台湾岛内及美日媒体访问,14日提出"如果国民党重回执政,有权洽签两岸和平协议";17日在一个联谊社团强调"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相关表态不仅引发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反制,也引发蓝营内部热议。两岸要不要和平协议、能不能签署和平协议的争论已成为岛内蓝绿新一轮政治角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民党人论文参考文献

[1].马先睿,路宽.短暂的同盟:中共上海早期组织成立前夕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国民党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

[2].杨仁飞.从国民党人“和平协议”表态看国民党两岸立场的变与不变[J].统一论坛.2019

[3].张文涛.“新天下叁分策”: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人的“民族国际”论[J].宁夏社会科学.2018

[4].陈立文.毛泽东与国民党人持久战理论的差异研究[D].湘潭大学.2017

[5].李涛,蔡琳琳,李悦.红军的对手——国民党人看长征[J].人民周刊.2016

[6].谢家庆.中国早期国民党人社会主义观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

[7].陈秋生.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介绍[D].闽南师范大学.2015

[8].侯红莲.早期国民党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领袖主体形成——以戴季陶陈独秀关系为例[J].学理论.2014

[9].邢倩.早期国民党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因素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0].邢倩.早期国民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贡献及局限性[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论文知识图

抗战珍刊——《救亡日报》和《每日译报》-...抗战珍刊——《救亡日报》和《每日译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洪都拉斯概述曾家岩-曾家岩50号台湾事务邕台交流交往

标签:;  ;  ;  ;  ;  ;  ;  

国民党人论文_马先睿,路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