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品质区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区划,品质,小麦,适宜,泸州,黄花,生境。
品质区划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余意,郭兰萍,黄璐琦,张小波[1](2019)在《枸杞子品质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枸杞子为常用大宗中药材,由于野生资源有限,市场上流通的枸杞子主要来源于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栽培品。相关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枸杞子品质存在一定差异。该课题组于2017年8月赴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等地的13个有宁夏枸杞种植的县(区)进行实地采样,获取枸杞子样品71批。根据71批枸杞子中枸杞多糖、蛋白质、维生素和柚皮苷4种化学成分含量的高低,利用SPSS,Arc GIS等对枸杞子品质进行区划研究。结果显示:采样区域内枸杞子中枸杞多糖、蛋白质、维生素和柚皮苷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内蒙古的维生素含量相对较高;新疆的枸杞多糖含量相对较高;宁夏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内蒙古的柚皮苷含量相对较高。通过对枸杞子中4种化学成分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百分含量占比高的化学成分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占比低的化学成分受土壤因素影响较大。不同产区枸杞子品质的优劣,需要综合多个指标进行整体评价,或者根据枸杞子特定功能需求及对应成分选择合适产区。《中国植物志》等文献资料中多记录在西北和中南部,尚没有关于东北地区人工种植宁夏枸杞的记载,通过该研究发现辽宁和吉林省也有宁夏枸杞的少量种植,可知在中温带和暖温带等地均有宁夏枸杞的种植。(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张素梅,王宗胜[2](2018)在《中国荞麦资源品质区划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全国不同地区荞麦资源的品质分析结果及荞麦的遗传特性,将我国荞麦产区按养分含量分为五大品质区域,即荞麦高蛋白区(≥10%)、荞麦高脂肪区(≥2.5%)、高赖氨酸区(≥0.6%)、高V_E含量区(≥2.0 mg/100 g)、高VPP含量区(≥5.0 mg/100 g)。综合各地区荞麦品质分布特点,将荞麦品质区划分为3个种植区,即荞麦种植最适宜区(综合品质高)、荞麦种植适宜区(综合品质中)和荞麦种植不适宜区(综合品质低)。(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08期)
张琴[3](2018)在《黄花蒿品质变异及生产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为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药用部位为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虚热、截疟等功效,是我国的传统中药。黄花蒿中所含的青蒿素(Artemisinin)具有高效抗疟、无毒等优势,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作为首选防疟药。现代研究表明黄花蒿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心律失常等活性。野生黄花蒿和栽培黄花蒿是目前青蒿素的主要来源,但大多数地区野生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较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引种栽培黄花蒿是解决黄花蒿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黄花蒿虽然是世界广泛分布的药用植物,但不同地区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差异较大,因此分析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含量的空间变化规律和高品质产区的气候特征,并预测高品质黄花蒿生长区,是进行黄花蒿引种栽培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黄花蒿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同时,应注意考察种质的遗传稳定性,选择较好品质的种质进行遗传育种,这也是黄花蒿引种栽培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ELSD)测定不同产地119个黄花蒿样品中青蒿素含量。建立色谱条件如下:柱温为25℃;ELSD检测器增益为100,喷雾器为加热模式,动力级别60%,漂移管温度45℃,气体压力20psi。流动相为A为乙腈,B为水,流速0.2 ml·min-1,进样量:5μL;洗脱梯度:0~1 min,20%~40%A;1~3min,40%~60%A;3~4min,60%~62%A;4~5min,62%~65%A;5~7 min,65%~68%A;7~10 min,68%A。本文建立的色谱条件下,青蒿素的分离度良好,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实验均符合要求,能很好地应用于青蒿素含量测定。年均因子和月均因子可从不同时间尺度上刻画药用植物的生长需求。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PLS)等统计学方法分析青蒿素含量空间变异规律以及高品质黄花蒿产区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青蒿素含量与最冷季度平均降水量和月均温范围显着相关,且二者均对青蒿素的含量有抑制作用。另外,月均因子对青蒿素含量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2月和9月的月平均降水量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较大,且2月月均降水量与青蒿素含量呈负相关,9月月均降水量与青蒿素含量呈正相关;1至4月份的温度影响较大,且与青蒿素含量均呈正相关。气候特征研究表明:黄花蒿产区4-10月份的水温比变异系数均小于1,4-10月份是黄花蒿的主要物候期,说明黄花蒿在主要生长阶段对降水和温度的变化趋势要求比较一致。另外,黄花蒿高品质区的降水和温度比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低品质区,且高品质区4-10月份的水温比值小于0.5,低品质区6-10月份的水温比值小于0.5,推测水温比值小于0.5更有利于青蒿素积累,高品质区的青蒿素含量高于低品质区可能与积累时间的长短有关,这一结论有待于后续进一步研究和验证。高品质区4-10月份月均降水量最小值范围为10-88mm,最大值范围为176-309mm;月均温最小值范围为3.1-13.2℃,最大值范围为24.9-30.2℃。ITS2序列鉴定结果表明,119份样品均为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序列分析表明不同产区黄花蒿样本的ITS2序列和psbA-trnH序列几乎没有变异。从NCBI下载其他近源植物的ITS2序列和psbA-trnH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的黄花蒿ITS2序列和psbA-trnH序列的遗传距离均较小,与近缘物种相比,种内距离远小于种间距离。分别基于ITS2序列和psbA-trnH序列采用邻近法(NJ)构建系统聚类树,黄花蒿样本与近缘物种明显区别开来,黄花蒿单独聚为一支,表现出更好的单系性。生态位模型(MAXENT模型、GARP模型、DOMAIN模型和BIOCLIM模型)评估结果表明,4个模型的AUC值均达到0.75以上,Kappa值均达到0.4以上,4个模型预测精度良好,一致性显着,均可用来预测黄花蒿适宜区。不同的生态位模型因原理不同其预测结果稍有差异,模型筛选结果表明:MAXENT模型表现出更好的精度,因此选择MAXENT模型作为黄花蒿生产区划的底图。采用R语言构建青蒿素与生态因子关系模型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品质区划,品质区划结果表明.:重庆市、四川省东部、贵州省北部、广东省南部、湖南省西部、湖北省西部和海南省青蒿素含量较高,而且黄花蒿适宜指数也较高,可作为生产高品质黄花蒿的首选区域,中部地区和云南等地青蒿素含量稍低,属于黄花蒿较适宜区,可作为黄花蒿的扩种区,栽培过程中可通过合理调控生态因子,以期获得高品质黄花蒿。东南地区如湖南南部、江西和福建北部等地区青蒿素含量最低,且黄花蒿的生态适宜指数也最低,不建议在这些地区进行大规模引种栽培。(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8-05-01)
吴晓俊[4](2018)在《基于党参药材品质的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党参本草考证、资源调查,以党参化学成分含量和相关生态因子为基础,结合Max Ent、GIS、SPSS等现代科学技术,分析全国党参潜在分布区,结合化学组分与生态因子回归模型,进行品质区划研究,为区域发展党参药材的栽培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为明确全国各产区党参药材基本特征,通过查阅文献对党参本草、品种产地、采收加工、药材质量几方面进行整理,从而对党参药材道地性形成综述;从甘肃、山西、青海等省收集党参样品,并做烘干处理。以党参炔苷的含量指标,采用UPLC-UV对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利用Max Ent模型预测党参潜在适宜分布范围,并进行验证。利用SPSS软件,进行党参化学组分与生态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构建化学组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结合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形成党参药材品质区划。结果:(1)通过翻阅历代本草文献,党参最初以人参代用品入药,到清朝才有党参这一明确的药名,传统道地产区为山西长治,商品名为“潞党”。现代主产甘肃、山西、四川、湖北、陕西、贵州等省,并形成白条党、纹党、板桥党等优质党参药材品种。但党参多为栽培,少量为野生,甘肃产区现为党参商品最大产区。党参药材主要含有多糖、皂苷、甾醇、叁萜、生物碱等多种化学成分,常围绕党参炔苷、苍术内酯Ⅲ、多糖等成分的含量高低来进行党参药材质量评价。(2)建立UPLC-UV含量测定方法,得到53个产地党参的党参炔苷含量,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5)为97.38%;53个产地党参炔苷的含量均值为0.04%,其中以甘肃渭源莲峰、北寨镇(0.08%)所产药材的党参炔苷含量最高。(3)基于党参药材分布点的经纬度数据,结合Max Ent模型计算分析,采用刀切法预测党参在全国范围内的潜在适宜分布情况。预测结果显示,党参除在中国植物志记载的分布点以外,还在浙江、福建、山东、新疆等省存在一定的潜在分布区,通过实地考察验证了该预测结果。(3)党参化学组分与生态因子的模型显示,党参炔苷含量的高值区域集中在山西、甘肃渭源、临洮等现代党参药材主产区,与生产实践的经验吻合,可以为保证党参药材道地性提供科学指导。结论:本课题通过UPLC-UV测定了不同产地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初步评价不同产地党参的药材质量,预测了全国党参潜在分布范围,建立党参药材品质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模型,为党参药材合理种植区域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对党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管理部门指导党参药材的合理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齐明[5](2018)在《黑龙江省小麦品质区划及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龙江省南北跨度较大,气候条件和地理特点多样,造成了各麦产区的小气候差异较大。本文根据小麦的栽培条件将黑龙江省分为北部高寒冷凉区、东部湿润区和南部早熟干旱高温区,并对黑龙江省小麦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进行了讨论,以期提高我国小麦生产质量和效率。(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肖井雷,张小波,刘玉翠,李梦,李波[6](2017)在《基于GIS技术的五味子品质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五味子优质药材产区空间分布,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五味子药材样品和分布信息,基于五味子中4种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含量、生态环境因子和空间分布数据,利用GIS技术、最大信息熵模型、SPSS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五味子品质区划。结果显示五味子主要分布于辽宁的东北部、吉林的东部、黑龙江的东部。五味子醇甲含量较高的地区在吉林东南和辽宁的东北部,五味子甲素含量较高的地区在吉林中部和河北东北部地区,五味子乙素含量较高的地区在吉林地区,五味子酯甲含量较高的地区在吉林东南和辽宁的东北部地区。综合考虑五味子中4种成分含量高低,五味子优质药材集中分布在吉林东南和辽宁的东北部地区。(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7年22期)
赵文龙,晋玲,王惠珍,崔治家,侯嘉[7](2017)在《板蓝根药材品质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采样,收集全国板蓝根主产区89个样点信息,并使用HPLC测得样品的指标成分含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与Arc GIS,结合生态因子数据预测板蓝根全国生境适宜性分布。运用R语言建立药材指标成分含量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使用Arc GIS栅格计算方法对药材品质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板蓝根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最干季节降雨量、年平均温度和最湿季节均温;适合板蓝根种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北部,但各适宜种植区的药材质量差异较大,其中新疆地区的板蓝根药效成分含量最高。该研究为合理选择板蓝根种植地区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7年22期)
张家铭[8](2017)在《泸州娄山烟区清甜香烤烟品质区划及土壤、农业地质背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烤烟香型是烟叶质量的重要构成因素,表征产品风格特色,也是烟叶品质区划的重要依据。清甜香韵是我国优质烤烟香型之一,是中华、芙蓉王、精品白沙、黄鹤楼等大品牌卷烟的主配方,近年来,新兴产区泸州娄山(古蔺观文),因产烟“嗅香清幽恬静,吸味醇和绵柔,余味清新自然,并伴有丝丝清甜香气”而备受推崇,但由于缺乏科学质量评估和产地适宜性分析,导致部分产区烟叶品质下降等问题突出。本文以泸州娄山烟区特色清甜香烟叶为材料,评价该区特色清甜香烟叶物理、化学、外观及感官评吸总体特征;分析清甜香韵代表性香气物质组成及比例特征,并以此划分区域清甜香亚区;探究不同清甜香烤烟形成的农业地质背景(地形地貌、成土母岩及来源、土壤类型)特征,土壤养分(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泸州娄山烟区物理指标中,叶面密度变幅为64.07 g/m~2~78.20 g/m~2;平衡含水率变幅9.44%~14.05%;拉力变幅为1.19~2.61 N;填充值变幅3.66cm~3/g~6.72 cm~3/g;含梗率变幅23.87%~34.86%;单叶重变幅7.76 g~15.04 g,含梗率总体呈负向偏态,除含梗率外,其他物理指标均呈正向偏态性,水平较高,且处于适宜范围,表明该产区烟叶发育状况、吸湿性能、填充性能较好。化学指标及其协调性总体较适宜,总糖变幅25.62%~37.48%;还原糖变幅16.77%~32.81%,;总氮变幅1.54%~2.73%;烟碱1.53%~3.96%;烟钾变幅1.02%~2.44%;氯离子变幅0.14%~0.43%。化学协调性来看,糖碱比变幅7.42%~24.10%;氮碱比变幅0.56%~1.64%;钾氯比变幅1.84%~29.5%。总糖、还原糖、烟钾、钾氯数据分布分散,总氮、烟碱、氯离子、糖碱比、氮碱比分布集中。外观质量总体表现为:成熟度好,叶组织疏松,身份中等,油分较足,色度较浓。其中,颜色分值变幅为7.59~11.15;成熟度变幅7.03~11.46;叶片结构7.33~11.70;身份6.55~8.83。油分和色度得分稍低,油分变幅为5.37~9.21;色度变幅在4.65~8.94之间。烟叶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和色度属弱变异。颜色、色度得分呈正向偏态,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和油分系数得分呈负向偏态。颜色得分分布分散,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和色度得分较为集中,且分值更接近平均值。感官质量总体表现为:香气质好,香气量足,余味舒适,杂气、刺激性微有。其中,香气质变幅在10.68~14.36之间;香气量分值变幅为10.12~19.57;余味变幅14.37~21.8,均处适宜范围。杂气、刺激性得分稍低,变幅分别为6.75~16.39、7.20~9.36。烟叶香气质分值呈负向偏态,香气量、余味、杂气和刺激性分值均呈正向偏态。就峰度而言,香气质和刺激性数据集中,且分值接近平均数;香气量、余味和杂气指标分值分布较分散。泸州娄山烟区清甜香烤烟致香成分以新植二烯、苯乙醇、茄酮和乙酰基吡咯为主,表现为新植二烯>苯乙醇>茄酮>乙酰基吡咯,其中新植二烯变幅852.68~1360.42μg/g,平均含量1112.68μg/g;苯乙醇平均含量268.71μg/g,变幅210.80~316.87μg/g;茄酮含量变幅34.09~71.15μg/g,平均为47.51μg/g;乙酰基吡咯变幅29.35~65.29μg/g,平均含量接近47.33μg/g。清甜香致香成分含量总体正向偏态分布,含量较高。依据新植二烯、苯乙醇、茄酮和乙酰基吡咯含量差异,将泸州娄山烟区主要植烟点划分为叁个清甜香亚型,I为万寿、寨坪、共和、龙升,该区清甜香韵代表性香气物质含量高,香韵突出,为典型清甜香区;II为荒田、陈坪,该区烟叶清甜香韵代表性香气物质含量其次,为清甜香区;III为回龙、河屯、马嘶,该区烟叶清甜香韵代表性香气物质含量最低,为弱清甜香区。此外,清甜香烤烟代表性香气物质新植二烯平均占比超过20%,苯乙醇占比也超过5%,两者在不同清甜香亚区均表现为:典型清甜香区(I)>清甜香区(II)>弱清甜香区(III)。(2)不同清甜香区烟叶填充值、拉力、含梗率和单叶重表现为:典型清甜香区>清甜香区>弱清甜香区,其中,典型清甜香区、清甜香区、弱清甜香区烟叶填充值分别达6.29 cm~3/g、5.30 cm~3/g和4.18cm~3/g,且差异显着;清甜香区烟叶拉力、含梗率、单叶重显着高于弱清甜香区,分别达1.53倍、1.29倍、1.36倍。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随清甜香程度的减弱呈降低趋势,典型清甜香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比弱清甜香烟叶平均增幅23.33%、24.94%、25.00%。总氮、烟碱、氯离子表现为:典型清甜香区<清甜香区<弱清甜香区,与典型清甜香区相比,弱清甜香烟叶氮、碱、氯离子含量分别增幅18.39%、53.92%、40.31%。总体而言,典型清甜香区符合当前烤烟生产“提钾降碱”总体目标。外观质量中,颜色、成熟度和叶片结构得分较高,不同清甜香烟叶间差异未达显着性水平。总体表现为:颜色桔黄,成熟度好,叶片结构疏松柔软。不同清甜香烟叶身份、油分和色度存在差异,得分表现为:典型清甜香区>清甜香区>弱清甜香区,其中典型清甜香和清甜香烟叶油分、色度得分显着高于弱清甜香烟叶,表现“多”和“有”占比较大,色度较强,弱清甜香烟叶油分得分介于“稍有”和“有”之间,色度中度及以下;典型清甜香区(8.67)、清甜香区(8.20)身份厚薄适中,且无显着差异,而弱清甜香烟叶身份得分(7.07)显着低于典型清甜香区,表现为:厚薄不一,变异较大。不同清甜香烟叶香气质、余味、杂气得分表现为:典型清甜香区>清甜香区>弱清甜香区,其中典型清甜香烟叶平均香气质得分为13.49,香气质好,且显着(p<0.05)高于清甜香和弱清甜香烟叶;典型清甜香和清甜香烟叶杂气得分无显着差异,杂气总体较轻或微有,弱清甜香烟叶杂气略重;不同清甜香烟叶余味得分差异显着,总体表现为:典型清甜香区(19.61)>清甜香区(16.63)>弱清甜香区(14.07),余味较舒适或尚舒适。不同清甜香烟叶香气量得分表现为:典型清甜香区(13.23)<清甜香区(15.78)<弱清甜香区(16.26),清甜香和弱清甜香烟叶得分无显着差异,但均显着高于典型清甜香烟叶,香气量总体较足或尚足;典型清甜香、清甜香、弱清甜香烟叶刺激性平均得分(8.48)无显着差异,处微有和有之间。(3)不同清甜香烟叶平均海拔表现为典型清甜香区(1240 m)(29)清甜香区(1155 m)(29)弱清甜香区(1074 m);海拔变幅(标准差)表现为弱清甜香区(174.76)(29)典型清甜香区(82.74)、清甜香区(81.23);清甜香烟叶集中分布于低中山地貌(900~1400m)。典型清甜香烟叶的成土母岩为石灰岩(28.37%)、砂页岩(12.22%)、紫砂岩(12.20%)、紫红砂岩(11.10%);其中,碳酸盐岩类平均接近45%,碎屑岩类和粘土岩类比例接近,平均占比22%左右,植烟土壤兼具透水、保水保肥特性。清甜香烟叶成土母岩主要分布石灰岩(23.85%)、紫砂岩(13.60%)、页岩(11.30%)、砂页岩(11.10%)、紫红砂岩(11.00%)、燧石灰岩(10.5%);其中,碳酸盐岩类总占比达40.10%。弱清甜香成土母岩中粘土岩类比例最大,达35.00%,植烟土壤质地偏重,透水性较差。泸州娄山烟区不同清甜香烤烟成土母质有:坡积物,残积物~坡积物,残积物其次,冲积物四类;主要来源于坡积物(平均占比60%以上);典型清甜香、清甜香区成土母质平均有3~5%来自于冲积物,且随着清甜香风格的降低,冲积物占比减少;不同清甜香烤烟母质来源中,残积物占比无显着差异。泸州娄山烟区不同清甜香烤烟植烟土壤主要有:黄壤,水稻土,紫色土,石灰土。典型清甜香区以黄壤(62.23%)、紫色土(17.33%)为主,清甜香区以黄壤(56.18%)、水稻土(19.50%)为主;随着清甜香风格的降低,黄壤、紫色土分布比例呈下降趋势,其中,弱清甜香区占比分别下降14~20%、3~4%;水稻土、石灰土分布比例增加,弱清甜香区增加比例分别为12~19%、4~5%。(4)泸州娄山烟区植烟土壤总体呈微酸至中性(5.5~7.5),不同清甜香区植烟土壤pH无显着差异,属适宜植烟土壤。随着清甜香风格的减弱,植烟土壤pH变异增大,微酸性(5.5~6.5)、中性(6.5~7.5)植烟土壤比例下降,微碱性(7.5~8.5)植烟土壤占比增加。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处于适宜水平(15~30 g/kg),典型清甜香、清甜香、弱清甜香植烟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21.45 g/kg、26.29 g/kg、26.83 g/kg;随着清甜香风格的减弱,适宜水平植烟土壤比例下降。与典型清甜香区相比,清甜香、弱清甜香区较高水平(30~50 g/kg)植烟土壤分布比例平均高出12.78%、20.10%。植烟土壤全氮含量总体处于适宜水平(0.5~1 g/kg),典型清甜香、清甜香、弱清甜香植烟土壤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0.85 g/kg、0.79 g/kg、1.05 g/kg;随清甜香风格的降低,适宜水平(0.5~1 g/kg)比例减少,典型清甜香区、清甜香区分别比弱清甜香区增加15.23%、8.82%。而处于较高水平(1~1.5 g/kg)植烟土壤比例呈增加趋势,与典型清甜香区相比,弱清甜香区占比增加13.01%。植烟土壤碱解氮在不同清甜香区间有差异:典型清甜香区、清甜香区植烟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40 mg/kg,处适宜范围(25~45 mg/kg),弱清甜香区植烟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58.35 mg/kg,处较高范围(45~60 mg/kg)。适宜范围(25~45 mg/kg)占比差异显着,表现为典型清甜香区(72.37%)>清甜香区(59.96%)>弱清甜香区(51.14%)。植烟土壤有效磷在不同清甜香区间无明显差异,平均含量在14 mg/kg左右;适宜(5~15 mg/kg)范围表现为清甜香区(47.06%)>典型清甜香区(42.82%)>弱清甜香区(37.53%)。植烟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在100~150 mg/kg偏高水平;不同清甜香区差异不大;随着清甜香风格的减弱,适宜范围比例显着下降,清甜香、弱清甜香区比典型清甜香区分别降低13.37%、11.10%;而较高范围比例变化趋势相反,表现为弱清甜香区(43.53%)>清甜香区(37.78%)>典型清甜香区(28.71%)。(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7-10-01)
吴新元,芦静,张新忠,黄天荣,李建疆[9](2017)在《新疆小麦品质生态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新疆小麦种植区的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明确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最佳种植区域,评述新疆小麦品质区划。【方法】选用新疆强筋、中强筋、中弱筋3种筋力类型的15个冬、春小麦品种,在新疆34个冬、春小麦典型区域进行试验,根据各区域的地理因子及小麦抽穗至成熟期的气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对品质性状的影响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明确地理因子与气候因子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评述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质类型。【结果】冬小麦3种品质类型间的籽粒蛋白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延伸性、最大拉伸阻力9个品质指标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春小麦3种品质类型间的小麦强筋类品种湿面筋与中弱筋差异不显着,强筋类品种吸水率与中弱筋差异不显着,其它品质指标显着大于中强筋类和中弱筋类;3种品质类型间中强筋类的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变幅较大,其次为强筋类,中弱筋类变幅则较小;强筋类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受环境的影响大于中弱筋小麦品种。从典型相关变量看,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各生态因子对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冬、春麦各品质性状与上述生态因子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但各生态因子对冬、春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尽一致,冬小麦受日平均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平均最高温度和纬度;春小麦受日平均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平均最低温度和海拔。【结论】确定了强筋、中强筋、中弱筋小麦在新疆的种植区域,描述了新疆小麦品质区划种植图。(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8期)
孙洪兵,蒋舜媛,孙辉,周毅,朱文涛[10](2017)在《基于3S技术的羌活区划研究Ⅱ.基于协同克里金插值的羌活品质适宜性分析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用植物经济价值关注药效物质为基础的质量特征。很多药材的道地产区与其生长适宜区并不重合,这使得基于生态适宜性的传统区划方法在中药材生产实际应用中有很大局限。为解决药材的高品质区域与高产量区域空间分离的问题,该研究以羌活药材为例提出综合药材品质参数的中药材区划方法。该文在基于协同克里金,结合药材品质空间差异,进行空间插值并进行空间迭加,得到羌活药材品质适应性区划图,再对药材品质与生长适宜性区划图进行空间迭加,构建优质高产药材区划图。结果显示,协同克里金插值构建基于药材品质数据的空间插值是可行的,理论值与实测值极显着相关,为建立基于品质适宜性的药材生产区划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羌活药材品质区划显示品质最适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约占29.42%),但品质适宜性与生态适宜性在空间分布上不完全吻合,显示羌活药材的品质适宜性与生态适宜性存在空间分布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为生态适宜性和品质适宜性空间不重合药用植物的优质高产人工栽培的生产和区划提供定量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7年14期)
品质区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全国不同地区荞麦资源的品质分析结果及荞麦的遗传特性,将我国荞麦产区按养分含量分为五大品质区域,即荞麦高蛋白区(≥10%)、荞麦高脂肪区(≥2.5%)、高赖氨酸区(≥0.6%)、高V_E含量区(≥2.0 mg/100 g)、高VPP含量区(≥5.0 mg/100 g)。综合各地区荞麦品质分布特点,将荞麦品质区划分为3个种植区,即荞麦种植最适宜区(综合品质高)、荞麦种植适宜区(综合品质中)和荞麦种植不适宜区(综合品质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品质区划论文参考文献
[1].李静,余意,郭兰萍,黄璐琦,张小波.枸杞子品质区划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
[2].张素梅,王宗胜.中国荞麦资源品质区划初探[J].甘肃农业科技.2018
[3].张琴.黄花蒿品质变异及生产区划[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
[4].吴晓俊.基于党参药材品质的区划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8
[5].齐明.黑龙江省小麦品质区划及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
[6].肖井雷,张小波,刘玉翠,李梦,李波.基于GIS技术的五味子品质区划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7
[7].赵文龙,晋玲,王惠珍,崔治家,侯嘉.板蓝根药材品质区划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7
[8].张家铭.泸州娄山烟区清甜香烤烟品质区划及土壤、农业地质背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
[9].吴新元,芦静,张新忠,黄天荣,李建疆.新疆小麦品质生态区划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7
[10].孙洪兵,蒋舜媛,孙辉,周毅,朱文涛.基于3S技术的羌活区划研究Ⅱ.基于协同克里金插值的羌活品质适宜性分析及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