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狄强[1]2010年在《基于安全与效率的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粮食危机风波愈演愈烈,所以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对于中国的发展而言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粮食问题研究的范围涉及许多方面,对中国而言归根结底集中到两个方面,一个是粮食安全问题,另一个是粮食流通问题。自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1995年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一文以来,大量的国内外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给予了强烈的关注。目前制约粮食生产能力的许多因素都表明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存在着巨大的压力。粮食流通问题主要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自从1953开始实行统购统销的粮食流通体制到2004年我国政府宣布粮食流通领域的全面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目前仍然处在不断深入的推进过程中。解决粮食流通体制问题的核心就是提升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目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差距就非常明显。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与粮食安全的保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首要目标就是提升运行效率,但在中国具体国情的环境下不能抛开粮食安全这个前提。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产量的供给保证,而且在市场化的条件下粮食流通是连接粮食消费与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对粮食安全的保障起着直接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建国后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与保障粮食安全就没有取得过真正的协调统一,两者之间更多的表现为此消彼长的关系。对于我国而言,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以更合理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提升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我国已于2004年实现了粮食流通的完全市场化,但是这并不代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创新过程的结束,相反而是其过程不断深入的大好契机。粮食流通的全面市场化只是在长期的流通制度变迁过程中在宏观层面实现了粮食流通的正式制度创新,在微观制度层面例如交易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以及粮食流通体系层面的创新与发展还有相当的滞后性。目前不仅粮食流通体制自身的运行效率不高,而且对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的支持也非常有限。所以现阶段研究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根据研究的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提出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关于粮食流通体制、粮食安全以及粮食流通提升粮食安全保障程度的相关文献。第二部分(第2章):选取国际上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和印度这叁个国家,对其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和粮食流通体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国外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得出对中国的启示。第叁部分(第3—4章):从历史进程的角度对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行全面的分析。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程充满了反复与艰辛,它是保障粮食安全与提升粮食流通效率两者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由于粮食商品的特殊性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存在“路径依赖”的特点,所以从其改革历史进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对现在粮食流通体制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时间段是指从建国后自由粮食购销体制到2004年粮食流通实现全面市场化的整个过程。第四部分(第5—8章):首先主要从总体层面对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现阶段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协调统一是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创新的综合性目标。从这一目标出发,第四部分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点,第一点是基于保障安全的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创新分析,主要从粮食流通提升中长期粮食安全保障程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第二点是基于提升效率的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创新分析,主要从粮食流通的体系层面出发对粮食市场体系、粮食企业与粮食加工业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提出以保持粮食价格体系动态稳定为前提的粮食流通保障中长期粮食安全的理论观点,并对此作了分析与论证。本文认为粮食安全即粮食供求趋于平衡的一种状态,市场化的调节手段在现阶段必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首选。粮食流通在本质上可以认为是粮食产业链价值增值的过程。由于粮食产品的附加值很低,所以价格体系的动态稳定是粮食产业链稳定和粮食安全保障程度的重要表征。论文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体系的整合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就如何提升粮食价格体系的动态稳定性作了分析与论证,揭示了流通保障中长期粮食安全的机理。本文认为粮食安全也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在粮食流通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政府仍然对粮食安全负有首要责任。除了加大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外,更多的是采用粮食直补、产销区域对接、粮食储备等流通领域的间接市场调控手段。其实质也是为了增强粮食价格体系的动态稳定性,从而实现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目标。2.本文主要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基础和国家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粮食流通制度变迁的强制性和渐进性。论文认为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供求的特点,必然决定了粮食流通制度变迁应当是由国家所主导的强制性变迁过程,这能够有效弥补粮食流通制度供给的不足,而且能够使改革后的粮食流通制度形成共有信念的维持系统。渐进性的特征表现在由于我国是典型的“增量”改革的模式,所以中国粮食流通制度的变迁实质上是“速变制度”与“滞变制度”两者相互协调的过程。最后本文依据“路径依赖”理论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粮食问题的认识和粮食利益集团的存在是中国粮食流通体制长期处于低效率的水平和粮食流通制度变迁反复性的根本因素。3.本文在对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创新总体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粮食市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研究。论文指出粮食批发市场在粮食流通渠道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政策扶持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升和完善传统粮食批发市场各项功能的关键。粮食期货市场在粮食流通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当充分利用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引导粮农和厂商按需组织生产和流通,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拓展原有的粮食流通渠道,同时积极运用期货的交割功能有效促进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对接。目前国内对粮食零售市场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以成品粮的差异程度为前提,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对成品粮的差异化策略和粮食零售组织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从粮食流通制度与粮食流通体系两者相互作用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史进程的特点,并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本文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按照一定的特征标准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分析认为在贯穿整个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时间阶段内(主要在“双轨制”时期),政府试图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提升粮食流通效率两者目标之间的协调统一。然而由于粮食流通问题的极端复杂性,它们之间更多的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相互协调统一的目标无法实现时,政府只能退而其次被迫选择政治意义更强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粮食政策的首要目标。在2004年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以后,效率目标的重要性逐步加强,同时安全也是不可动摇的根本目标。所以积极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加强现阶段基于安全与效率的粮食流通体制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当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数据取得方面的因素使得本文在部分章节中无法对研究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定量分析。另外,由于粮食问题非常复杂,涉及的范围大,比如“叁农问题”、未来粮食生产能力、生态环境的保护、实际粮食消费状况,乃至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等诸多因素都对中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有重要影响。限于本人能力有限以及论文的篇幅,本文主要从安全和效率的视角对中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问题进行研究,由于隔离了前述重要的影响因素,降低了本文分析的全面性,这些缺陷以及不足有待在今后的继续研究中加以改进。

覃世民[2]2006年在《粮食流通体制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流通体制作为国家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经济转轨的滚滚大潮下,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成了政府改革的焦点。因为粮食问题的敏感,所以民众对此非常关切;因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过去的岁月里,经历了太多的饥荒,所以政府对此不敢放松;因为粮食流通体制与国家经济的运行休戚相关,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大胆正视粮食流通体制创新问题。粮食流通体制创新既是一个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问题,又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文用较大篇幅,用通俗的语言,详尽的介绍了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制的科学内涵,并利用经济学的原理,借助定量分析的方法,缜密研究我国粮食供需均衡的规律,用科学的态度诠释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这在政策研究方面应该是一个难得的突破。然后,通过对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史渊源的回顾,清晰地展示了粮食流通体制创新实践在我国走过的艰难历程;通过介绍发达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成功的做法,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做大做强粮食产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实践依据。本文的成功之处是在系统研究实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粮食流通体制创新的政策趋向。对指导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较好地贯彻了理论研究必须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原则。粮食流通体制创新的关键是必须把握叁个要点,深化两项改革,实现一个目的。即坚持市场化取向、坚持依法管粮、坚持科技兴粮;完善储备粮管理体系,深化粮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粮食价格体系,深化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改革;实现低成本下的国家粮食安全目的。

李文锋[3]2008年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创新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十一五”规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篇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农村流通体系、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中央政府2006年的1号文件中也对此进行了强调。纵观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几十年的发展,它有力的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但是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了。基于此,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运用市场机制原理,创新农产品流通组织形式和终端模式,以更好的促进农产品流通,解决好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确保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本文通过对农产品流通体制演变的简单梳理,以农产品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农产品流通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给出了农产品流通体制创新的总体思路。限于笔者研究能力,文章重点就农产品流通体制的两个方面作进一步展开:结合江苏农产品流通的具体情况,探讨了农产品流通组织和终端流通创新的模式选择,提出了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农产品终端创新的具体内容;为了使分析更加深入,本文通过数据案例对农产品终端创新的研究作了有益的补充。此外,笔者对农产品终端流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初步分析了农产品终端发展网络化和虚拟化的可行性。农产品流通体制创新研究不仅仅体现在它的整体框架之下,还体现在其务实和具体的一面: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居民的消费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胡东晓[4]2004年在《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出台,明确了全面、彻底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决定,标志着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正式结束。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化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就成为一个非常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本文以邓小平理沦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了我国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形成、现状和问题,比较分析了粮食流通市场化较早的美国、日本、加拿大国家的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提出了创新五大体系,构建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后新型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设想。 本文较系统地对我国粮食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时代背景、当前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评价,并对我国现行体制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对国外现行体制的优点不同侧重地进行了对比分析和介绍;在构建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后新型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设想和建议方面,论证了创新五大体系——创新粮食流通法律体系、创新粮食流通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粮食流通服务支持体系、创新粮食流通调控体系、创新粮食流通市场体系的意义和内涵,提出了建立新型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框架,以期为政府决策和建设市场化条件下的新型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提供参考。

刘初荣[5]2005年在《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完善粮食市场体系、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宏观需要,“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是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论文回顾了建国以来粮食流通体制和政策的五次变革和发展,重点剖析了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回答了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新一轮粮改即市场化条件下的流通体制改革的框架、主要内容、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文章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游栋明[6]2010年在《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世界各国政府用于干预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历经数次改革,近年来除了继续保留粮食储备和保护价收购政策性贷款外,专门开拓商业性贷款而非政策性贷款业务,不能发挥其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有的功能。国内外研究有较多成果,肯定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的重要性,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如何进行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尚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在理论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目前农发行在综合开发性金融理论的指导下转型,忽视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开拓,偏离了政策性银行的办行宗旨,引起学术界较大的争议。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进行功能拓展和体制创新,如何更好地开拓农业政策性信贷服务,协助政府更好地促进大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社会目标。并希望通过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研究,为政府及农发行领导层对农发行转型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文章基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外部环境出发,认为农村金融市场最主要缺少的是农发行农业政策性信贷功能的发挥,而对此功能的需求提出了要对农发行进行功能拓展和体制创新,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出发,运用混合经济、分工、交易费用和制度创新等理论,对国内外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进行比较分析,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提出了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并对其进行理论论证,再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证明农发行进行体制创新和功能拓展的可行性,接着用问卷调查法取得专家意见,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体制创新的对策和配套措施。按照研究思路,得出以下结论:一、根据混合经济和分工理论,农村金融市场应综合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配置信贷资金资源,并且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间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和配合才更有效率二、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不全,体制有缺陷。用统计和调查研究方法分析表明,我国初期的农发行属于计划经济体制,越了财政之位,2004年之后的农发行属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主业偏向了商业性信贷,错了商业银行之位,均有缺陷,不能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不符合世界经济规律和国情。市场失灵的外部环境和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弊端引致了体制创新的要求。叁、提出农发行体制创新目标模式是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是多功能、低风险、以扶持大农业为主、自主性强、计划与市场手段适当配合、政策性风险基金作保障、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农发行应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和职责,进行体制创新并开拓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提出体制创新目标的任务是要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失灵、保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提高就业、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四、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为:农发行业务的政策规定,农发行政策性贷款范围小,农业信贷的政策优惠,农发行机构网点和人员少,财政对政策亏损是否补贴,企业与农民信用意识不强6个主要因素。五、提出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路径设计主要有: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的战略创新;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理论边界、规模边界和业务边界进行重新界定,认为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受到风险基金、盈利能力和风险损失率的限制;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拓展扶持、逆向选择、诱导、辅助和服务功能;农发行的内部要有明确的分工,应分设两个部门分别经营政策性信贷和商业性信贷业务,把责权利重心和信贷审批权下放;应坚持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完善内部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信贷风险防范体制,进行抵押担保体制创新,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提出非拍卖式的农地租金抵押贷款制度创新设计方案,完善征信体系。六、提出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配套措施主要有:加强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的配合,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基金补偿机制和理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外部关系。总之,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世界各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金融功能观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现象严重的外部环境提出了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的需求,而该功能由农发行来承担效率更高,效果更佳,因此农发行应进行多功能、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本文认为农发行的目标应定位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通过放宽信贷条件,接受特殊的抵押担保方式,设立风险准备基金等措施,尽力帮助那些获得商业贷款困难的合格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向他们提供农业政策性贷款,增加我国大农业的信贷资本投入,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基于上述研究,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叁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上创新性地提出并界定了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边界。认为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要受到财政风险补贴基金、农业政策性银行盈利金额和风险损失率叁个因素的限制。二是把层次分析法引入到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研究领域,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叁是提出并论证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目标模式: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杨志平[7]2012年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极大突破和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了我国被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已久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迸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我国的经济在叁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高效活力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到了释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开始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市场机制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思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等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创新也日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试图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飞跃过程,关注历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深入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依据、时代背景、形成与发展历程、具体体制创新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历史经验、时代价值等,考察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思考过程,通过对分析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性突破的丰富内涵,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的历史经验和时代价值,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倡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辩证关系。论文将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突破和创新,分析其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论文主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从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价值,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基础,世界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逻辑起点,市场经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变革的实践基础。第叁章,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主要历程:.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创新,引领体制创新经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攻坚阶段、完善阶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章至第九章,从农村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贸易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市场经济具体体制变革的内涵。第十章,系统总结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时代价值。根据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性突破,研究其经济学方面的时代价值,深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探索、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启示,论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总结与阐述有如下创新之处:第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选题的新意在于论文作者并非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思想单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联系,而是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研究贯穿于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经济体制探索的全过程,以为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思想基础为目标进行研究。第二,以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往往是集中在对某一位领导人如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分析、概括,或是侧重对某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学术研究,成果比较多,种类丰富。而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甚少,本论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寻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思想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方面的一脉相承性,深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的历史启示。第叁,从作者搜集到的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学术成果来看,大多都集中在从所有制、分配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研究各领导集体核心成员的报告、讲话精神,而本论文作者则主要从农村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开放与外贸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艰辛历程、时代价值,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第四,在研究方法上,不仅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和政策思想相结合的方法,而且更加注重经验分析和规范分析。

肖瑾[8]2011年在《基于安全保障下的粮食流通体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全球化的今天,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这其中,流通体制的因素尤为突出。因此,研究基于安全保障下的粮食流通体制创新,对于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粮食经济体系至关重要。我国当前粮食流通体制从经营主体、流通渠道、流通方式、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等方而都存在安全隐患。要保证我国粮食流通的安全,必须以保障安全为立足点、出发点全面改革创新流通体制,要借鉴国外粮食流通体制的经验教训,加快培育健全合格的市场生产主体;建立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培育健全粮食流通中介组织;建立科学合理的储备体系和运作机制;完善直补制度和最低保护价格;创新粮食信息发布机制和价格预警机制等。

何晓昭[9]2005年在《构建“粮食集团”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今年。国务院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这标志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将向全面纵深发展,并开始进入关键阶段。面对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国有粮食部门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粮食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必须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笔者认为,组建粮食集团,是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机制与体制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组建粮食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方式运

崔楠[10]2006年在《巩固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 加快粮食管理体制创新》文中提出本报讯 昨日,为期两一天的全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砰和浩特市闭幕。  会议期间,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杨晶,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利民,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任亚

参考文献:

[1]. 基于安全与效率的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D]. 狄强.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2]. 粮食流通体制创新研究[D]. 覃世民. 湖南大学. 2006

[3].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创新的探索[D]. 李文锋. 苏州大学. 2008

[4]. 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胡东晓. 郑州大学. 2004

[5]. 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D]. 刘初荣. 湖南农业大学. 2005

[6]. 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D]. 游栋明. 福建农林大学. 2010

[7].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D]. 杨志平. 东北财经大学. 2012

[8]. 基于安全保障下的粮食流通体制创新研究[D]. 肖瑾. 南昌大学. 2011

[9]. 构建“粮食集团”的几点思考[J]. 何晓昭. 理论导报. 2005

[10]. 巩固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 加快粮食管理体制创新[N]. 崔楠. 内蒙古日报(汉).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