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论文_罗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真菌性角膜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角膜炎,真菌,角膜,霉素,碘酊,氟康唑,病原学。

真菌性角膜炎论文文献综述

罗志强[1](2019)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常见病原菌类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常见病原菌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7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常见病原菌类型及治疗效果。结果 70例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55例(78.6%),常见病原菌类型包括曲霉菌16例、镰刀菌44例、念珠菌7例、其他菌3例;前房积脓>2mm、溃疡面积>16mm2和浸润深度>300μm是影响预后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曲霉菌和镰刀菌是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常见病原菌,病情严重程度会影响预后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苏萍,刘代恩,唐琴[2](2019)在《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真菌性角膜炎通过角膜溃疡清创术与抗真菌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得到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该次研究,笔者从该院在2015年5月—2018年5年,3年时间内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将其当成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每组由3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单纯通过角膜溃疡清创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以对照组患者为基础,加用氟康唑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角膜溃疡、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前房积脓)(d)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该方法的治疗价值进行体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只有1例患者治疗后表示无效,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21/30),有9例患者治疗后表示无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5,P<0.05);观察组患者的角膜溃疡、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前房积脓消退时间分别为:(14.68±2.13)d、(12.46±3.25)d、(17.03±3.28)d、(15.03±2.52)d,对照组患者的角膜溃疡、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前房积脓(d)消退时间分别为:(22.16±5.02)d、(18.53±4.01)d、(23.24±5.42)d、(18.05±5.1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2、6.483、6.752、6.154,P<0.05)。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通过角膜溃疡清创术与抗真菌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总有效率显着,临床指标改善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19期)

陈懿,冉莉君,徐燕,黄陆东晗,邓春霞[3](2019)在《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其预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探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预后与感染真菌菌属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叁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28例(228眼),根据患者感染病原菌属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镰刀菌属组(110例)、曲霉菌属组(53例)、链格孢属组(36例)和其他菌属组(29例)。记录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率,比较四组患者的预后水平分级,观察药物治愈患者用药时间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差异。结果 22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共检出242株真菌;镰刀菌属、曲霉菌属、链格孢属对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的耐药性较低,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四组患者的预后水平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镰刀菌属、曲霉菌属组患者预后水平较差(P<0.05);药物治愈患者用药时间和BCVA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镰刀菌属组中药物治愈患者的用药时间较曲霉菌属组、链格孢属组和其他菌属组延长(P<0.05),链格孢属组中药物治愈者患者BCVA高于镰刀菌属组、曲霉菌属组、其他菌属组(P<0.05)。结论镰刀菌属、曲霉菌属、链格孢属是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常见菌属,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感染的患者预后较差,镰刀菌属感染患者药物治愈用药时间最长,链格孢属感染药物治愈患者视力恢复最好。(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杨浩,杨桂强,王国有[4](2019)在《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开展临床对比研究,分别予以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测与角膜组织刮片检测方式,对比其图像特点,分析不同检测方式的真菌检出率,从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测方式的检出率显着高于角膜组织刮片检测方式,同时,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测方式与角膜组织刮片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方式应用于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断中各有优势,相较之下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测方式具有无创性、所耗时间低、诊断率高等优势,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应用前景,综合两种检测方式的优势进行联合诊断,是提升临床检测率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7期)

韩亚维[5](2019)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平均视力、治愈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平均视力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77.78%(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2期)

龚杰,杨皓媛[6](2019)在《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制定主题词,自由词从Cochrane Library、PubMed、Scholar.googl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评价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的文献。经过Jadad评分标准对所选文献进行筛查并用Excel表对数据进行提取整合。提取的数据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10篇,Revman 5.3软件分析显示,实验组采用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对照组则单用两性霉素B治疗,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组明显高于单用两性霉素B组[OR=5.25,95%CI(3.17~8.69),P<0.01]。结论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较单独用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07期)

邵燕芬,祝佳[7](2019)在《真菌性角膜炎眼内炎致左眼球摘除》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因左眼角膜及眼内炎症,经住院多次手术治疗无效后摘除左眼球。(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07期)

杨茂省,杨到凤,郭莎莎,郭子嘉[8](2019)在《河南省濮阳地区真菌性角膜炎发病因素调查及病原菌分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河南省濮阳地区真菌性角膜炎发病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选取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1 326例(1 326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男性更多,占55.4%;> 18~60岁是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发病年龄;对患者的职业调查显示,患者中以农民居多,共714例,构成比为53.8%;798例(60.2%)患者有明确眼外伤史,无外伤史患者仅占39.8%,无眼外伤史患者多伴有糖尿病或感染性疾病;1 326例患者均行株菌鉴定,共计培养出1 374株真菌,包括镰刀菌属、曲霉菌属、链格孢属、酵母菌属、毛霉属、青霉菌属及其他菌属,其中镰刀菌属构成比最高。结论:濮阳地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增幅不大,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濮阳地区真菌性角膜炎发病在男性、青中年、农民中占多数,其发病与眼外伤、合并基础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等有关。其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临床治疗时要明确致病菌进行针对性治疗,预防抗菌药物的滥用。(本文来源于《感染、炎症、修复》期刊2019年02期)

陈雨晴[9](2019)在《高糖饮食对真菌性角膜炎病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感染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近几年来真菌性角膜炎患病率已上升至感染性角膜病的首位(占51%-70%)。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较高,降低真菌性角膜炎致盲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含糖食品无处不在,尤其是多种精加工的食品和儿童含糖饮料中,糖的比例普遍较高。已有多项相关研究表明,过多食用高糖食品影响了正常的糖代谢,给机体带来多种危害。尽管众多研究结果表明高糖是引发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但同时,很多前沿研究结果也表明,高糖饮食也可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本项研究旨在探索高糖饮食对角膜真菌感染病程的影响,是积极的促进修复作用,还是延迟愈合的不利因素,这是我们本课题提出并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验结果,对真菌性角膜炎感染后用药及治疗起到一定指导作用。目的探究高糖饮食对小鼠真菌性角膜炎病程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无眼疾的雄性C57BL/6J小鼠78只,SPF级,周龄8-12周。随机分为高糖饮食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78只眼(n=78),高糖饮食组小鼠给予浓度为10%果糖溶液,模型对照组小鼠使用正常饮用水喂养,每两天同一时刻定时测量两组小鼠的体质量和血糖,分别喂养满10天之后,开始建立小鼠双眼真菌性角膜炎模型。建模成功后应用裂隙灯分别在24h、36h、48h、72h、96h、120h、144h、168h各时间点,对小鼠眼表进行观察和拍照,并对角膜病变严重程度进行临床评分。真菌性角膜炎建模后24h、36h、48h、72h、96h、120h、168h,各时间点分别处死4只小鼠,修剪分离角膜组织并进行角膜整铺片免疫荧光染色,应用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对角膜缘、旁中央及中央角膜进行扫描拍照,测定每个角膜内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总体积。制作病理切片并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角膜炎症及载菌量的变化。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法(ELISA)测定小鼠角膜中的IL-1β量。结果给予高糖饮食和正常饮食后14天中,高糖饮食组与模型对照组两组小鼠体质量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高糖饮食组与模型对照组两组小鼠血糖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模型建立成功后各时间点,高糖饮食组临床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27)0.05)。高糖饮食组角膜穿孔率80.0%,模型对照组角膜穿孔率43.3%,两组相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χ~2=8.531,P=0.003)。建立真菌性角膜炎模型后24h、48h、72h、120h、168h,高糖饮食组中性粒细胞总体积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27)0.05)。对巨噬细胞进行统计发现,自72h后巨噬细胞明显升高,真菌性角膜炎模型建立后72h、96h、120h、168h时间点,高糖饮食组巨噬细胞总体积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7)0.05)。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相较于模型对照组小鼠角膜,高糖饮食组小鼠角膜感染真菌性角膜炎后,炎症反应程度更严重,角膜组织破坏发生更早且严重程度更高。真菌性角膜炎模型建立成功后24h、48h,高糖饮食组IL-1β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IL-1β含量(P(27)0.05)。结论高糖饮食加重真菌性角膜炎感染的严重程度,增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趋化,促进IL-1β的分泌。(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王锋[10](2019)在《碘酊烧灼联合他那霉素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碘酊烧灼联合他那霉素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FK)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FK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他那霉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碘酊烧灼联合他那霉素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眼部症状评分、视力水平、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眼部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治疗不良反应。结论碘酊烧灼联合他那霉素滴眼液治疗FK操作简单,效果明确,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对其他抗真菌药物无效的中重度患者。(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9年08期)

真菌性角膜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真菌性角膜炎通过角膜溃疡清创术与抗真菌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得到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该次研究,笔者从该院在2015年5月—2018年5年,3年时间内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将其当成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每组由3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单纯通过角膜溃疡清创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以对照组患者为基础,加用氟康唑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角膜溃疡、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前房积脓)(d)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该方法的治疗价值进行体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只有1例患者治疗后表示无效,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21/30),有9例患者治疗后表示无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5,P<0.05);观察组患者的角膜溃疡、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前房积脓消退时间分别为:(14.68±2.13)d、(12.46±3.25)d、(17.03±3.28)d、(15.03±2.52)d,对照组患者的角膜溃疡、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前房积脓(d)消退时间分别为:(22.16±5.02)d、(18.53±4.01)d、(23.24±5.42)d、(18.05±5.1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2、6.483、6.752、6.154,P<0.05)。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通过角膜溃疡清创术与抗真菌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总有效率显着,临床指标改善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真菌性角膜炎论文参考文献

[1].罗志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常见病原菌类型探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苏萍,刘代恩,唐琴.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系统医学.2019

[3].陈懿,冉莉君,徐燕,黄陆东晗,邓春霞.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其预后[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4].杨浩,杨桂强,王国有.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5].韩亚维.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6].龚杰,杨皓媛.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J].海峡药学.2019

[7].邵燕芬,祝佳.真菌性角膜炎眼内炎致左眼球摘除[J].家庭生活指南.2019

[8].杨茂省,杨到凤,郭莎莎,郭子嘉.河南省濮阳地区真菌性角膜炎发病因素调查及病原菌分布分析[J].感染、炎症、修复.2019

[9].陈雨晴.高糖饮食对真菌性角膜炎病程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9

[10].王锋.碘酊烧灼联合他那霉素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

论文知识图

各种治疗方法的治愈率.A为角膜清创、碘...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基质层的树枝样...一4图3一5图3一4显示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在各年龄段的分布第二组患者真菌性角膜炎术前,...叁个组真菌性角膜炎模型在不同时...

标签:;  ;  ;  ;  ;  ;  ;  

真菌性角膜炎论文_罗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