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致濒原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种群,伯乐,机理,生物学,出苗率,舟山,发芽率。
致濒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张季,田华林,朱雁,蔡卫东,王玉奇[1](2019)在《伯乐树致濒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试验中模拟天然林中伯乐树种群生活状态,结果表明,天然林中伯乐树种子的发芽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最高的发芽率也只有39%,远远低于大田育苗(发芽率89.5%);鸟类、老鼠等动物喜食伯乐树种子,不利于种子的萌发;伯乐树苗木生长与光照环境密切相关,而决定光照环境的因子是上层林冠类型、郁闭度、林冠疏密程度等,一年生伯乐树苗木生长除了要求上层林冠光照环境好之外,还需要灌木层的适当遮荫,而二年生伯乐树苗木生长则要求充足的直射光,不需要灌木层的遮荫。(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江晓珩,蔡新斌,林宣龙,刘丽燕,买尔燕古丽·阿不都热合曼[2](2016)在《国家Ⅰ级保护物种四爪陆龟致濒因素分析及保护管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四爪陆龟作为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霍城县境内的Ⅰ级保护物种一直以来都受到外界关注,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和过度捕杀,四爪陆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已濒临灭绝。作者通过对保护区及周边区域进行现地调查,并结合资料查阅、走访调查,细致分析了造成四爪陆龟急剧减少的各种因素,提出保护管理的具体对策和措施,为四爪陆龟这一物种的有效保护和四爪陆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6年03期)
李和平,姚拂,陈艳,贾春,周义峰[3](2014)在《浙江省舟山群岛野生珊瑚菜资源调查与致濒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浙江省东北沿海不同开发程度的普陀岛、朱家尖、桃花岛野生珊瑚菜为对象,通过资源调查、生境特征、种群结构分析,掌握珊瑚菜野生资源状况,探讨其致濒原因。结果表明,野生珊瑚菜自然分布于海岛外侧海湾的沙质海滩,仅间杂生于裸滩次生草本群落;野生珊瑚菜资源在朱家尖已经灭绝,在普陀岛仅1处沙滩残存;桃花岛野生珊瑚菜居群以3~4年生植株为主,约占70%,产籽株平均每株年产籽200粒以上,具生活力种子70%左右;野生珊瑚菜呈狭域分布,无人为干扰自然种群呈扩大态势,人为干扰是其致濒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2期)
刘宗媚,杜洪业,张季,田华林[4](2014)在《极小种群伯乐树致濒机理及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保护极小种群伯乐树,从其生态习性和遗传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了伯乐树濒临灭绝的原因,并提出了伯乐树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指出幼苗更新困难和遗传多样性降低是造成伯乐树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幼苗成活率和遗传多样性水平可有效对伯乐树种质资源进行保存。(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4年17期)
谢玲玲,赵青华[5](2014)在《白及致濒机制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chb.f.]的特征和生长特点,分析其致濒机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白及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5期)
李宗艳,郭荣[6](2014)在《木莲属濒危植物致濒原因及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种濒危的本质是在自然状况下,种群难以更新和维持。而导致濒危的内在原因就是由于物种的生物学、遗传学因素影响了种群的丰富度。繁殖是种群构建、更新和维持的关键环节,而繁殖成功的标准是能产生成熟个体。从繁殖生物学角度总结木莲属濒危种产生成熟个体的关键环节的研究状况,从其生殖发育异常、交配系统研究、物种自然繁殖特性及个体生存力角度探讨物种致濒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于海中,张迎新,王金红[7](2014)在《濒危植物风箱果的致濒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自然分布的风箱果(Physocarpus amurensis)仅1种,自然更新能力较差,濒临灭种。文章从风箱果的开花结实和播种出苗方面研究了导致风箱果濒危的因素。结果表明:风箱果自花不能授粉,属异花授粉植物,需借助外部媒介,主要是靠昆虫和风传粉。风的传粉概率很低,而自然分布的风箱果的立地条件恶劣,株数分布有限,限制了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导致了昆虫的传粉率也不高,从而造成了风箱果的结实率低。另一方面,未经处理保持自然状态的风箱果种子的播种出苗率较低。结实率低和播种出苗率低是导致风箱果濒危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4年01期)
图力古尔,范宇光,胡建伟[8](2010)在《长白山斑玉蕈的生物学特性及致濒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长白山野生斑玉蕈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斑玉蕈菌丝生长利用多糖和有机氮的能力较强,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5,最适培养料含水量为65%。在人工条件下,虽然斑玉蕈容易形成子实体原基,但子实体的发育及孢子的大量弹射所需的环境条件范围较窄、对基物的选择范围较小,这些因素可能是其野生种群稀少的内在原因。而适宜其生存的原始森林面积锐减可能是导致其种群分布面积狭小的外在原因。因此,要加强对野生斑玉蕈资源的生态调查和保护斑玉蕈的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其种群数量。(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7期)
廖朝林[9](2009)在《武陵山区珍稀药用植物致濒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较少受到第四纪冰川的直接侵袭,加之复杂的地形,优越的气候条件,武陵山区保存了大量古老孑遗植物,据统计调查,该地区有国家级珍稀濒危药用植物42种,隶属26科31属。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5科5属5种,被子植物19科24属35种。通过分析武陵山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9-07-25)
黄仕训,陈泓,唐文秀,骆文华,王燕[10](2008)在《狭叶坡垒生物生态学特征及致濒原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是我国热带季节性雨林的代表性树种之一,目前仅零散分布于广西十万大山,但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及乱砍滥伐而遭到严重破坏。作者对十万大山狭叶坡垒的生存环境、分布状况、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并对迁地保存的狭叶坡垒定期观测其物候及生长特征,采集种子进行了繁育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狭叶坡垒的致濒原因。结果表明:(1)狭叶坡垒种群结构整体上为增长型,有些样地为稳定型;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集群分布,随着径级增大,其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2)个体间以种内竞争为主,幼苗幼树之间竞争高于成年树之间的竞争,种内竞争高于种间竞争;(3)狭叶坡垒生长缓慢,且主要集中在夏季,不同栽培地区的植株开始开花结果时间也不同。(4)种子无休眠期且寿命短,保湿及低温条件可以延迟种子的萌发时间。人类活动导致的种群数量下降和生境丧失是致濒的主要原因之一,种子寿命短及生长缓慢是其遭破坏后难以恢复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08年01期)
致濒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四爪陆龟作为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霍城县境内的Ⅰ级保护物种一直以来都受到外界关注,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和过度捕杀,四爪陆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已濒临灭绝。作者通过对保护区及周边区域进行现地调查,并结合资料查阅、走访调查,细致分析了造成四爪陆龟急剧减少的各种因素,提出保护管理的具体对策和措施,为四爪陆龟这一物种的有效保护和四爪陆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致濒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1].张季,田华林,朱雁,蔡卫东,王玉奇.伯乐树致濒机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9
[2].江晓珩,蔡新斌,林宣龙,刘丽燕,买尔燕古丽·阿不都热合曼.国家Ⅰ级保护物种四爪陆龟致濒因素分析及保护管理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6
[3].李和平,姚拂,陈艳,贾春,周义峰.浙江省舟山群岛野生珊瑚菜资源调查与致濒原因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4
[4].刘宗媚,杜洪业,张季,田华林.极小种群伯乐树致濒机理及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4
[5].谢玲玲,赵青华.白及致濒机制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4
[6].李宗艳,郭荣.木莲属濒危植物致濒原因及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14
[7].于海中,张迎新,王金红.濒危植物风箱果的致濒因素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4
[8].图力古尔,范宇光,胡建伟.长白山斑玉蕈的生物学特性及致濒机理[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
[9].廖朝林.武陵山区珍稀药用植物致濒机理研究[C].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10].黄仕训,陈泓,唐文秀,骆文华,王燕.狭叶坡垒生物生态学特征及致濒原因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