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对缺氧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的抑制(论文文献综述)
周鸿[1](2017)在《舒脑欣滴丸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和2型糖尿病干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三者互为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舒脑欣滴丸由川芎和当归两味药组成,临床上的主适应症为血虚血瘀引起的偏头痛等脑血管疾病。目前尚缺乏对舒脑欣滴丸的现代药理学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基于此,本论文采用血清药物化学与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舒脑欣滴丸对高血压、老年痴呆和2型糖尿病的干预作用及作用物质基础。研究了舒脑欣滴丸的降压作用、抗老年痴呆作用和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1)舒脑欣滴丸具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并能在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的同时减轻心肌肥厚;(2)舒脑欣滴丸对D-半乳糖所致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具有改善作用,其中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元凋亡和改善突触的连接可能是其改善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主要机制;(3)舒脑欣滴丸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值,其降糖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在明确舒脑欣滴丸全方药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现代药物分析手段分析鉴定了舒脑欣滴丸中的15个成分,其中阿魏酸和内酯类成分为其主要成分。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H、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为舒脑欣滴丸入血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有效成分;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I/H可透过血脑屏障为舒脑欣滴丸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在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舒脑欣滴丸的入血入脑成分阿魏酸和总内酯的活性进行了评价。阿魏酸和总内酯显示出很好的急性降压作用、抗老年痴呆作用。此外,总内酯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值,其降糖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及抗胰岛细胞凋亡有关,提示阿魏酸和总内酯可能是舒脑欣滴丸发挥药效的主要作用物质。以上研究系统地评价了舒脑欣滴丸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的药效作用及发挥药效的作用物质基础,从而为扩大舒脑欣滴丸的临床适应症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杜旌畅[2](2017)在《川芎挥发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效成分筛选及藁本内酯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筛选川芎挥发油中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有效成分,并探讨其有效成分藁本内酯(LIG)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糖氧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模型。采用MTT法筛选川芎挥发油中对HUVEC OGD-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有效成分;通过高内涵(HCS)、蛋白印迹(Western Blot)等手段,探讨LIG对OGD-R损伤HUVEC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复制斑马鱼血管新生障碍模型观察LIG对血管新生的影响。1.川芎挥发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效成分筛选采用含有Na2S2O4的无糖培养基培养12h模拟糖氧剥夺状态,再正常培养4h模拟再灌注状态,建立HUVEC OGD-R损伤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川芎挥发油、LIG、丁基苯酞(BP)、洋川芎内酯A/I、欧当归内酯A、川芎嗪(TMP)、阿魏酸,预给药1 h,采用MTT法测定不同药物对模型细胞活力的影响。选择具有保护作用的LIG和BP,以20、40、60μM对HUVEC OGD-R损伤模型预给药,检测细胞内MDA、SOD及细胞培养液中LDH、ACP的含量。2.LIG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1)LIG对OGD-R损伤HUVEC的保护作用和PI3K-Akt通路影响的研究。将培养好的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LIG低、中、高浓度药物干预组(20、40、60μM)。预给药及造模后,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与细胞中NOS活性;用HCS系统测定各组细胞内PI3K p85、PDPK1、HIF-1α、VEGF的表达,并进行细胞周期测定;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Tubulin的表达。(2)抑制PI3K通路对LIG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参考前期分组,以含有10μM的LY294002和60μM的LIG细胞培养液预给药处理增设抑制剂组,其它实验组的设置与处理方法同前;OGD-R损伤后,用HCS系统测定各组细胞中p53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kt/p-Akt、GSK 3β/p-GSK 3β、Bcl-2、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比较PI3K通路抑制状态下对LIG细胞保护作用的影响。(3)LIG对斑马鱼血管新生障碍影响的研究。选择24 hpf的Tg(kdrl:eGFP)品系斑马鱼卵,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VRI)复制血管新生障碍模型,给予10-60μM的LIG作用21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斑马鱼节间血管(ISVs)出芽情况并计算其出芽率;用RT-PCR法检测斑马鱼VEGF A、Kdr、Kdrl及Fl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川芎挥发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效成分筛选结果。试验确定用浓度为8 mM的Na2S2O4建立HUVEC OGD-R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川芎挥发油稀释至浓度0.031%、0.016%下可明显升高细胞活力(P<0.05),而在浓度0.125%、0.25%、0.5%时反而降低细胞活力(P<0.05),呈毒性表现。TMP、LIG、BP在30-60μM可明显升高细胞活力(P<0.05),且后两者呈较好的量效正相关;洋川芎内酯I在60μM、阿魏酸在40、60μM对OGD-R损伤的HUVEC细胞活力具有保护作用(P<0.05);欧当归内酯A在40、60μM则能使细胞活力下降(P<0.05);洋川芎内酯A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模型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选择呈较好量效相关性的LIG和BP进一步观察其对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20、40、60μM的LIG预给药可剂量相关性降低模型细胞内MDA含量和细胞培养液中LDH含量(P<0.05),40、60μM还可升高细胞内SOD的活性(P<0.05);20、40、60μM的BP预给药则可剂量相关性降低模型细胞内MDA含量(P<0.05),40、60μM可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含量和升高细胞内SOD的活性(P<0.05);OGD-R损伤后的HUVEC细胞培养液中ACP含量呈上升趋势,LIG与BP预给药对细胞培养液中ACP含量变化无明显影响。2.LIG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LIG对OGD-R损伤HUVEC的保护作用和PI3K-Akt通路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GD-R损伤后的HUVEC培养液中NO含量和细胞内NOS活性均明显降低,细胞内PI3K p85、HIF-1α与VEGF表达增加、细胞分裂增加(P<0.05),PDPK1和Tubulin的表达有增加趋势。与模型组比较,LIG预给药20、40、60μM能明显提升损伤的HUVEC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P<0.05),预给药20、40μM能使细胞内NOS活性升高(P<0.05),在20、40、60μM浓度下剂量相关性地促进细胞内PI3K p85、PDPK1和VEGF的表达、促进细胞分裂、提高HIF-1α与Tubulin在细胞内的表达(P<0.05)。(2)抑制PI3K通路对LIG细胞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OGD-R损伤增加HUVEC细胞内Bax、Cleaved Caspase-3、p53的表达(P<0.05),降低Bcl-2的表达(P<0.05),但对Akt/p-Akt、GSK3β/p-GSK3β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与模型组比较,LIG预给药20、40、60μM组可促进细胞内p-Akt、p-GSK3β、Bcl-2的表达(P<0.05),降低Bax、Cleaved Caspase-3、p53的表达(P<0.05),对Akt和GSK3β表达无明显影响。与LIG预给药60μM组比较,联用抑制剂组细胞内Bax、Cleaved Caspase-3与p53的表达提升(P<0.05),p-Akt、p-GSK3β和Bcl-2的表达降低(P<0.05),Akt和GSK3β表达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3)LIG对斑马鱼血管新生障碍的影响。实验确定以浓度300 nM的VRI作用于24 hpf斑马鱼卵,制备血管新生障碍模型。LIG的毒性研究发现,100μM的LIG可明显抑制斑马鱼孵化率(P<0.05),80μM的LIG对斑马鱼孵化率也有抑制趋势,故本实验中LIG的给药浓度确定为10、20、40、50、60μM。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LIG在10、20、40、50、60μM浓度下剂量相关性促进斑马鱼血管新生障碍模型的ISVs出芽率(P<0.05);与空白组比较,VRI造模后斑马鱼VEGF A、Kdr、Kdrl、Flt-1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LIG 20、40、60μM均可明显提升上述mRNA表达(P<0.05)。结论:1.川芎挥发油具有对抗OGD-R损伤导致HUVEC细胞活力下降的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有LIG、BP和洋川芎内酯I,且前两者有较好的量效正相关性,对本模型细胞有抗氧化损伤和保护细胞膜稳定性的作用。2.LIG对抗OGD-R导致HUVEC损伤的作用机制与抗缺氧损伤、激活PI3K-Akt通路有关。3.LIG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其机制与上调VEGF/VEGFR相关m RNA表达有关。
周鸿,黄含含,张静泽,高文远[3](2015)在《川芎-当归药对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芎当归药对临床常用于补血活血、化瘀止痛,在很多中医方剂和现代中药复方中都有应用。本文查阅了2005—2014年CNKI数据库,以川芎-当归药对为方向检索文献报道,共计287篇,其中相关研究33篇。另外,应用Sci Finder数据库,查阅2005年以来的相关英文文献15篇。从化学成分、吸收代谢、药理药效三个方面对川芎当归药对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川芎当归药对的作用机理、科学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陈锋,黄有荣,崔伟,罗世东,韦坚,黄民锋,鲍杰,王辉,闫素敏[4](2014)在《活血方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微循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活血方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受压后微循环的改善情况。方法:建立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观察活血方对脊髓型颈椎病动物脊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脊髓微血管面积的改善情况。结果:活血方组脊髓微血管面积、脊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较模型组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活血方能促进脊髓VEGF的表达及血管的增生,改善脊髓细胞微循环,增加脊髓血液供应,具有保护脊髓功能的作用。
孔芳丽,谢雪飞,宾建平,刘学源[5](2014)在《消渴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消渴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所有患者除了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外,对照组加用甲钴胺片,治疗组加用消渴通痹汤,1个疗程(14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疗效、中医证候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消渴通痹汤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
杨永举,郭吉平,曹奕丰,黄久仪,王艳,刘广西,顾祯茂,李学松[6](2013)在《脑安胶囊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脑安胶囊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金汇社区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基线危险因素调查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筛选出脑血流动力学分值≤50分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干预组应用脑安胶囊进行为期1.5年的强化干预治疗;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危险因素控制。干预结束后,对两组随访人群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复查检测,比较干预前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其积分值的变化。结果脑安胶囊治疗后,反应左右两侧颈动脉运动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反应脑血管阻力和压力等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脑血管功能积分值较对照组也明显提高。结论脑安胶囊能使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脑血管功能总积分明显提高,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刘潺潺,李婷,王淑媛[7](2012)在《脑安胶囊治疗脑梗死合并胃溃疡患者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脑安胶囊治疗脑梗死合并既往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既往有胃溃疡病史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脑安胶囊治疗,疗程均为四周,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指标。结果在治疗2周及4周时,试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治疗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显着低于对照组,胃肠道及其它不良反应指标两组间无显着差异。结论脑安胶囊治疗脑梗死合并既往胃溃疡患者安全、有效。
吴春燕[8](2010)在《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GDNF、GFRα-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益气养血补肾方的调节作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组织GDNF、GFRα-1表达的影响及益气养血补肾方对运动疲劳的作用效果及机理。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以连续4周递增强度的无负重游泳的方式建立运动疲劳模型,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支链氨基酸水溶液、益气养血补肾方水煎液干预。分别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及海马组织MDA含量,SOD、GSH-PX和iNOS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组织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受体GFRα-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GDNF和GFRα-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海马GDNF、GFRα-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着升高。中药组小鼠海马组织MDA、5-HT含量较模型组显着降低,DA含量、SOD活性及GDNF、GFRα-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结论:运动疲劳模型小鼠海马GDNF、GFRα-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提示GDNF和GFRα-1参与了运动疲劳产生的神经生物学调控过程。益气养血补肾方可以通过降低小鼠海马组织MDA、5-HT含量,提高DA含量、SOD活性,促进GDNF、GFRα-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延缓或消除运动疲劳的发生。
吴士珍,贾振华,梁俊清,袁国强,李娟,魏聪[9](2010)在《中药抗缺氧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氧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十分重要。缺氧不仅是航空医学和运动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同时缺氧也是临床上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一个基本病理过程,引起机体一系列损伤性改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缺血缺氧的西药主要有钙通道阻滞剂、自由基清除剂和一些中枢抑制药,这些药物虽然具有较明显的作用,但是这些药物毒副作用较大。近年来,中药在抗缺氧损伤方面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开发前景。对近年来中药抗缺氧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
谭支文[10](2009)在《醒神开郁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在回顾中西医古今文献的基础上,从临床角度观察醒神开郁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作用。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对醒神开郁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为醒神开郁汤进一步开发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醒神开郁汤治疗,对照组用加味越鞠汤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周末,由对患者不知情及参加过相关心理检测量表使用培训过的固定医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中医证候评分量表评定其临床疗效。试验结束后,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明确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最终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无显着差异,P>0.05;及6周后HAMD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MESS量表评分,治疗组总有效率86.7%、93.3%、96.7%,均优于对照组63.3%、73.33%、76.7%,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检测均未见异常。结论1.心、脑均主神明;心主神明,包括主脑神、心神(狭义)、肝魂、脾意、肺魄、肾志;且脑神与五藏神具有密切的关系。2.正气不足是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主要病因;正虚神郁是病机之本,气滞痰瘀是病机之标,脑络痹阻是发病之基础;醒神开郁、扶正固本法是治疗该病的基本治法,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并在此法指导下创制醒神开郁汤。3.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经临床观察,该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是确切、客观的,不仅可以改善抑郁症状,还有利于病人的神经功能的康复,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具有服用安全、副作用少等特点。4.与单纯行气解郁法之加味越鞠汤治疗比较,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提示醒神开郁法及醒神开郁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好,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二、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对缺氧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的抑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对缺氧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的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1)舒脑欣滴丸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和2型糖尿病干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高血压、老年痴呆和糖尿病现状 |
1.2 中药舒脑欣滴丸研究进展 |
1.2.1 化学成分研究 |
1.2.2 吸收分布研究 |
1.2.3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1.3 中药舒脑欣滴丸药味研究进展 |
1.3.1 化学成分研究 |
1.3.2 药物吸收与代谢 |
1.3.3 药理作用 |
1.4 结语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舒脑欣滴丸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动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药液配制 |
2.3.2 营养液配制 |
2.3.3 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制备及记录 |
2.3.4 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对舒脑欣滴丸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
2.3.5 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对舒脑欣滴丸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
2.3.6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舒脑欣滴丸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的舒张作用 |
2.4.2 内皮和气体信号分子在舒脑欣滴丸舒血管中的作用 |
2.4.3 舒脑欣滴丸对血管平滑肌钾离子通道的影响 |
2.4.4 舒脑欣滴丸对CaCl2量效曲线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舒脑欣滴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及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分组及给药 |
3.3.2 样本采集 |
3.3.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3.3.4 统计学处理 |
3.4 实验结果 |
3.4.1 血压测定结果 |
3.4.2 AngⅡ和NOS含量 |
3.4.3 主动脉形态学观察 |
3.4.4 左心室质量 |
3.4.5 心脏组织形态观察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舒脑欣滴丸对D-半乳糖致老年痴呆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药物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分组及给药 |
4.3.2 样本采集 |
4.3.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3.4 统计学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行为学测定 |
4.4.2 氧化应激指标测定 |
4.4.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aspase-3和GFAP表达 |
4.4.4 脑海马形态学观察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舒脑欣滴丸对2型糖尿病干预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动物 |
5.2.4 主要试剂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舒脑欣滴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研究 |
5.3.2 数据处理 |
5.4 实验结果 |
5.4.1 胰岛素抵抗(IR)模型确立 |
5.4.2 糖耐量曲线、AUC值和胰岛素浓度 |
5.4.3 血糖值测定 |
5.4.4 体重变化 |
5.4.5 脏器指数 |
5.4.6 空腹血糖及饮水饮食数据 |
5.4.7 SOD活性测定 |
5.4.8 脂质代谢相关指标 |
5.4.9 炎症因子相关指标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舒脑欣滴丸入血及入脑成分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药品 |
6.2.2 试剂 |
6.2.3 实验仪器 |
6.2.4 实验动物 |
6.3 实验方法 |
6.3.1 UPLC-Q-TOF-MS条件 |
6.3.2 色谱条件 |
6.3.3 动物分组及血样组织处理 |
6.3.4 数据处理 |
6.4 实验结果 |
6.4.1 色谱条件优化 |
6.4.2 质谱条件优化 |
6.4.3 当归、川芎、当归-川芎和舒脑欣滴丸成分比较 |
6.4.4 舒脑欣滴丸主要成分分析 |
6.4.5 舒脑欣滴丸入血成分分析 |
6.4.6 舒脑欣滴丸入脑成分分析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7章 舒脑欣滴丸在正常大鼠和老年痴呆大鼠体内的吸收比较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2.3 药品与试剂 |
7.2.4 实验动物 |
7.3 实验方法 |
7.3.1 色谱条件 |
7.3.2 质谱检测条件 |
7.3.3 标准品溶液配制 |
7.3.4 供试品溶液配制 |
7.3.5 血清药物化学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7.3.6 药动学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7.3.7 数据处理 |
7.4 实验结果 |
7.4.1 舒脑欣滴丸在AD大鼠中入血及入脑成分分析 |
7.4.2 阿魏酸在普通大鼠和A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8章 舒脑欣滴丸主要成分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实验材料 |
8.2.2 实验仪器 |
8.2.3 实验动物 |
8.3 实验方法 |
8.3.1 提取物制备 |
8.3.2 川芎和当归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含量测定 |
8.3.3 营养液配制 |
8.3.4 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制备及记录 |
8.3.5 气体信号分子对阿魏酸和藁本内酯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
8.3.6 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对阿魏酸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
8.3.7 统计学处理 |
8.4 实验结果 |
8.4.1 当归川芎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 |
8.4.2 当归和川芎提取物体外舒血管作用 |
8.4.3 藁本内酯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的舒张作用 |
8.4.4 藁本内酯对CaCl2量效曲线的影响 |
8.4.5 阿魏酸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的舒张作用 |
8.4.6 阿魏酸对氯化钾引起血管收缩的舒张作用 |
8.4.7 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对阿魏酸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
8.4.8 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对阿魏酸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
8.4.9 钾离子通道对阿魏酸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
8.4.10 阿魏酸与藁本内酯联合舒血管作用 |
8.5 讨论 |
8.6 小结 |
第9章 舒脑欣滴丸主要成分阿魏酸和总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研究 |
9.1 引言 |
9.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9.2.1 实验材料 |
9.2.2 实验动物 |
9.2.3 实验仪器 |
9.3 实验方法 |
9.3.1 供试药物制备 |
9.3.2 分组及给药 |
9.3.3 样本采集 |
9.3.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9.3.5 统计学处理 |
9.4 实验结果 |
9.4.1 总内酯成分分析 |
9.4.2 体重变化 |
9.4.3 降压效果研究 |
9.4.4 超声心动图参数 |
9.4.5 SHR心脏形态观察 |
9.5 讨论 |
9.6 小结 |
第10章 舒脑欣滴丸主要成分阿魏酸和总内酯对2型糖尿病干预作用研究 |
10.1 引言 |
10.2 试剂与仪器 |
10.2.1 试剂 |
10.2.2 实验仪器 |
10.2.3 实验动物 |
10.2.4 主要试剂配制 |
10.3 实验方法 |
10.3.1 实验分组及处理 |
10.3.2 原理 |
10.3.3 造模方法 |
10.3.4 Elisa测定胰岛素含量 |
10.3.5 空腹血糖、糖耐量 |
10.3.6 脂质代谢指标检测 |
10.3.7 Elisa检测脂肪组织核因子NF-κb |
10.3.8 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 |
10.4 实验结果 |
10.4.1 每周体重变化 |
10.4.2 饮水饮食 |
10.4.3 脏器指数 |
10.4.4 每周空腹血糖值 |
10.4.5 糖耐量和血糖曲线下面积 |
10.4.6 血清胰岛素水平 |
10.4.7 脂质代谢相关指标 |
10.4.8 脂肪组织炎性因子NF-κb |
10.4.9 胰腺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
10.4.10 胰腺组织病理观察 |
10.5 讨论 |
10.6 小结 |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
11.1 结论 |
11.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川芎挥发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效成分筛选及藁本内酯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川芎挥发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效成分筛选 |
1.1 实验材料 |
1.1.1 待测药物 |
1.1.2 受试细胞 |
1.1.3 主要试剂 |
1.1.4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HUVEC培养 |
1.2.2 HUVECOGD-R损伤模型建立 |
1.2.3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
1.2.4 微板法测定细胞内MDA含量 |
1.2.5 WTS-1法检测细胞内SOD活性 |
1.2.6 微板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LDH含量 |
1.2.7 微量酶标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CP活性 |
1.2.8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中的总蛋白 |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1.4 实验结果 |
1.4.1 不同浓度Na2S2O4造模对HUVEC活力的影响 |
1.4.2 不同待测药物对OGD-R损伤下HUVEC细胞活力的影响 |
1.4.3 LIG和BP对OGD-R损伤HUVEC中MDA、SOD、LDH与ACP的影响 |
2.LIG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物 |
2.1.2 受试对象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HUVEC培养 |
2.2.2 斑马鱼饲养与鱼卵收集 |
2.2.3 造模及分组方法 |
2.2.4 细胞形态观察 |
2.2.5 一步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 |
2.2.6 微板法测定细胞内NOS活性 |
2.2.7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中的总蛋白 |
2.2.8 荧光定量法测定细胞内HIF-1α、VEGF、PI3Kp85、PDPK1和p53表达 |
2.2.9 荧光定量法测定细胞周期 |
2.2.10 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内Akt/p-Akt、GSK3β/p-GSK3β、Bax、Bcl-2、Caspase-3/CleavedCaspase-3和Tubulin含量 |
2.2.11 斑马鱼孵化率、形态学及节间血管(ISVs)生长情况观察 |
2.2.12 RT-PCR法检测斑马鱼VEGFA、Kdr、Kdrl及Flt-1mRNA的表达 |
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LIG预给药对OGD-R损伤HUVEC细胞形态的影响 |
2.4.2 LIG预给药对OGD-R损伤HUVEC细胞中NOS与培养液中NO的影响 |
2.4.3 LIG预给药对OGD-R损伤HUVEC中HIF-1与VEGF表达的影响 |
2.4.4 LIG预给药对OGD-R损伤HUVEC细胞周期和Tubulin表达的影响 |
2.4.5 LIG预给药对OGD-R损伤HUVEC中PI3K、PDPK1表达的影响 |
2.4.6 LIG预给药对t-Akt/p-Akt、t-GSK3β/p-GSK3β表达的影响 |
2.4.7 LIG预给药对Bax、Bcl-2、Caspase-3/cleaved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2.4.8 LIG预给药对p53表达的影响 |
2.4.9 不同浓度VRI对斑马鱼ISVs出芽率的影响 |
2.4.10 LIG对斑马鱼孵化率、形态的影响 |
2.4.11 LIG对VRI诱导的斑马鱼血管生成抑制模型ISVs出芽率的影响 |
2.4.12 LIG对VRI诱导的斑马鱼血管生成抑制模型VEGFA、Kdr、Kdrl、Flt-1mRNA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1.川芎挥发油药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
2.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与本研究模型的选择 |
3.川芎挥发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成分 |
3.1 川芎挥发油不同成分对OGD-R损伤HUVEC活力的作用 |
3.2 LIG和BP对OGD-R损伤HUVEC细胞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LIG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 |
4.1 LIG对OGD-R损伤HUVEC的保护作用及PI3K-Akt通路的激活 |
4.2 抑制PI3K-Akt通路对LIG保护作用的影响 |
5.LIG的血管新生促进作用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综述 芎挥发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Ⅱ 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川芎-当归药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研究 |
1. 1当归、川芎化学成分分析川芎和当归中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阿魏酸、藁本内酯被公认是活性成分,已经在很多中药制剂中作为质量标准的考察指标。阿魏酸作为川芎和当归的有效成分,是当归和川芎质量检测中的一个必要指标。《中国药典》规定,使用HPLC法检测,川芎干燥品阿魏酸不少于0. 1% ; 当归挥发油不少于0. 4% ,阿魏酸不少于0. 05%[6]。阿魏酸在植物中很少以游离形态存在,在当归和川芎中含有较多的阿魏酸松柏酯,它有抗肿瘤、抗菌和血管舒张活性,HPLC法检测阿魏酸松柏酯,作为质量控制指标[7]。 |
1. 2药对配伍后化学成分分析不同比例川芎当归共煎液指纹图谱考察研究[12]表明,不同比例川芎、当归的合煎液,可以抑制或促进某些成分的溶出,但没有新的化合物生成。川芎嗪是川芎独有的成分,川芎当归共煎液中的川芎嗪比川芎单煎液中要高,因此药对合煎可以促进川芎嗪的溶出[13]。UPLC-TQ-MS/MS对川芎、当归 和川芎当 归( 2∶3) 3种酚酸 ( 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 和6种苯肽类 ( 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丁基苯肽、丁烯基肽内酯) 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川芎当归配伍后各成分含有量不仅仅是单味药成分含有量的加和[14]。因此,川芎当归药对配伍合煎,与单味药相比,可以提高有效成分溶出,但是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
2 药物吸收与代谢 |
2. 1川芎嗪的吸收代谢川芎嗪是川芎中主要的活性生物碱,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取得较好疗效。川芎嗪主要为口服给药和鼻腔吸入给药。川芎嗪经口服进入人体需要经过胃肠道中酶的破坏、肝脏首过效应和穿过血脑屏障,使口服生物利用度明显低于经鼻黏膜或鼓膜给药,后者可以使川芎嗪更快速、高浓度进入大脑[17]。 |
2. 2苯酞类化合物的吸收代谢川芎和当归中共有的成分川芎内酯Ⅰ,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广泛分布在各个组织,川芎内酯Ⅰ在治疗偏头痛和抗氧化损伤方面有很好的活性。利用HPLC-ESI-MS/MS技术,对川芎内酯Ⅰ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进行研究。口服和静脉给药后,血浆中川芎内酯Ⅰ很快被消除,口服生物利用度明显低于门静脉注射,但与十二指肠给药相当。说明胃的首过效应对川芎内酯Ⅰ影响很小,肝的首过效应影响较大。口服给药后,川芎内酯Ⅰ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在被检测组织中广泛分布。在肾、肝、肺、肌肉、脑、心脏、胸腺、脾中AUC呈递减的趋势[22]。另一方面对其体内代谢研究发现,大鼠口服给药后在胆汁中发现了药物原型和9种代谢产物,川芎内酯Ⅰ在药物生物转化途径Ⅱ期,药物的代谢方式包括甲基化,葡萄糖苷酸化,谷胱甘肽结合作用[22]。 |
2. 3芳香酸类化合物的吸收代谢当归川芎药对的配伍规律可以从药物吸收的角度进行研究。与单味药相比较,当归川芎药对中阿魏酸的吸收在质量浓度、p H值及胃肠道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相同质量浓度 ( 以阿魏酸为准) 给药时,药对中阿魏酸的吸收更完全、更迅速[27]。另一方面,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阿魏酸浓度,对正常和血虚型大鼠灌胃川芎、当归及其配伍后阿魏酸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川芎和当归配伍给药后,正常和血虚大鼠体内阿魏酸的AUC值和Cmax都显着增大,消除速度减小;在血虚型大鼠中,川芎当归配伍组与当归组相比,t1 /2α、Vd、AUC( 0-t)和AUC( 0-∞ )都显着增加[28]。这说明阿魏酸在血虚型大鼠中吸收更好,消除更缓慢; 川芎可以延长半衰期,增加分布量,增加血虚型大鼠对阿魏酸的吸收。可能是这个原因,使当归和川芎配伍治疗血虚症时有协同促进作用。 |
3 药理与药效 |
4 结语 |
(4)活血方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微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物 |
1.3 试剂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造模 |
2.2 标本处理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光镜观察结果 |
3.2 对脊髓微血管面积及脊髓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消渴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入选标准 |
1.3治疗方法 |
1.4疗效标准 |
1.5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两组疗效的比较 |
2.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2.3安全性评价 |
3讨论 |
(6)脑安胶囊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观察指标 |
1.3 治疗方案 |
1.4 依从性、不良反应及其停药情况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血流动力学积分值 |
2.2 两侧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
3 讨 论 |
(7)脑安胶囊治疗脑梗死合并胃溃疡患者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案 |
1.3 疗效评价指标 |
1.4 疗效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处理 |
1.6 |
2 结果 |
2.1 均衡性检验 |
2.2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
2.3 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指标比较 |
3 讨论 |
(8)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GDNF、GFRα-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益气养血补肾方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运动中枢疲劳的概念 |
2 运动中枢疲劳的机制 |
2.1 神经递质与运动中枢疲劳 |
2.2 自由基代谢与运动中枢疲劳 |
2.3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与运动中枢疲劳 |
2.4 神经营养因子与运动疲劳 |
2.5 其他因素与运动疲劳 |
3 运动中枢疲劳的消除途径 |
3.1 BCAA |
3.2 糖 |
3.3 胆碱 |
3.4 其他 |
4 中医药与运动中枢疲劳 |
4.1 中医学对运动中枢疲劳的认识 |
4.2 中药延缓或消除运动中枢疲劳的现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运动疲劳模型的制备及益气养血补肾方对运动疲劳小鼠体重、肌酸激酶、尿素氮和睾酮的影响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2 益气养血补肾方对运动疲劳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3 益气养血补肾方对运动疲劳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iNOS活性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4 益气养血补肾方对运动疲劳小鼠海马组织5-HT、DA含量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统计学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5 益气养血补肾方及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组织GDNF及其受体GFRα-1mRNA表达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统计学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6 益气养血补肾方及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组织GDNF及其受体GFRα-1蛋白表达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3 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
6.4 实验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运动疲劳模型的建立 |
2 中医病因病机及益气养血补肾方方药分析 |
2.1 病位在脑,病本在脾肾 |
2.2 肾精不足,气血亏虚为主要病因病机 |
2.3 补肾益精、气血双补为治疗大法 |
2.4 益气养血补肾方的组方及配伍意义 |
2.5 益气养血补肾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3 益气养血补肾方对运动疲劳小鼠体重的影响 |
4 益气养血补肾方对运动疲劳小鼠CK、BUN、T的影响 |
5 益气养血补肾方对运动疲劳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MDA、SOD和GSH-PX的影响 |
6 益气养血补肾方对运动疲劳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iNOS的影响 |
7 益气养血补肾方对运动疲劳小鼠海马组织5-HT和DA的影响 |
8 益气养血补肾方对运动疲劳小鼠海马组织GDNF和GFRα-1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着作 |
科研成果 |
详细摘要 |
(10)醒神开郁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认识 |
2 祖国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认识 |
结语 |
参考资料 |
总参考资料 |
综述 |
致谢 |
四、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对缺氧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的抑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舒脑欣滴丸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和2型糖尿病干预作用研究[D]. 周鸿. 天津大学, 2017(09)
- [2]川芎挥发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效成分筛选及藁本内酯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杜旌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3]川芎-当归药对研究进展[J]. 周鸿,黄含含,张静泽,高文远. 中成药, 2015(01)
- [4]活血方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微循环的影响[J]. 陈锋,黄有荣,崔伟,罗世东,韦坚,黄民锋,鲍杰,王辉,闫素敏. 广西中医药, 2014(03)
- [5]消渴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 孔芳丽,谢雪飞,宾建平,刘学源. 临床医学工程, 2014(01)
- [6]脑安胶囊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杨永举,郭吉平,曹奕丰,黄久仪,王艳,刘广西,顾祯茂,李学松.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05)
- [7]脑安胶囊治疗脑梗死合并胃溃疡患者的效果评价[J]. 刘潺潺,李婷,王淑媛. 当代医学, 2012(04)
- [8]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GDNF、GFRα-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益气养血补肾方的调节作用[D]. 吴春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7)
- [9]中药抗缺氧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J]. 吴士珍,贾振华,梁俊清,袁国强,李娟,魏聪. 辽宁中医杂志, 2010(01)
- [10]醒神开郁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 谭支文. 湖北中医学院,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