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褪黑素受体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受体,褪黑素,多态性,滩羊,基因,生殖细胞,线粒体。
褪黑素受体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姜玲玲[1](2019)在《中华绒螯蟹褪黑素受体基因克隆及生殖细胞中的分布与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属于甲壳纲,是我国具有经济价值的养殖品种之一,广泛分布于淡水地区。1958年,从牛松果腺的提取物中发现了褪黑激素(Melatonin,MT),又叫褪黑素。MT主要由动物松果腺分泌的一种激素,被认为是调节哺乳动物季节性繁殖的主要影响因子。在进化过程中MT被保存下来,说明MT有其独特之处。MT在甲壳纲动物的血糖稳态以及促进蜕皮和附肢再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甚至可以通过影响X器官-窦腺复合体中激素的释放,从而影响卵巢发育和成熟,而MT大多是通过褪黑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s,MTR)实现其功能的。但是MT与MTR是如何实现这些变化的许多分子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明确。最近,有人发现在雄性河蟹性腺的发育的过程中MTR基因表达显着下调,说明MTR参与了河蟹性腺的发育,而MTR在雄性河蟹生殖细胞中的分布特征及在生殖方面的功能还不清楚。本论文通过制备其相应的抗体进行免疫定位,分析MTR在河蟹生殖细胞和顶体反应过程中的分布特征以及MT和MTR对精子顶体反应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分析MT和MTR的作用及为顶体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该实验首先对本实验室已有的河蟹精巢转录组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制备多克隆抗体的免疫原序列,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得到的免疫原的基因序列。将带酶切位点的MTR的基因片段用Nde I和Xho I酶进行酶切,同样用这两种酶对载体pET-21b进行酶切,酶切后,利用连接酶将两者进行连接,获得含有MTR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通过转化进入到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得到可以大量表达河蟹MTR蛋白的工程菌株。原核表达的MTR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该包涵体是由尿素溶解的,并利用载体上的组氨酸与镍柱的亲和特性来纯化得到MTR免疫原蛋白,然后对小鼠进行免疫,根据间接ELISA法来检测MTR抗血清的效价。利用免疫印记实验验证获得的MTR多克隆抗体能够有效的与其抗原结合。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河蟹的生殖细胞中的MTR进行定位分析。利用伊红染色观察精子,将提取的河蟹的新鲜精子分成4组,(1)对照组,用DMSO处理;(2)用MT处理;(3)用MT和MTR抗血清;(4)用MT和阴性血清处理,并统计计算精子的顶体反应率。实验结果显示:在精子发生过程中MTR一直存在,在河蟹的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中,MTR均匀的分布在其质膜上,在精细胞及中期精细胞中,MTR在质膜上的分布不均匀,但是在精子时期,MTR定位于精子的顶体管膜上,并且在顶体反应过程中,MTR一直存在;在统计精子顶体反应率中,DMSO组与MT处理组间、MT处理组与MT和MTR抗血清处理组间均有极显着性差异;DMSO组与加入10μM的MT和阴性血清两组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而MT处理组与MT和阴性血清处理组间没有差异。这说明MTR对河蟹精子的顶体反应有作用,并且MTR可能是通过与MT结合促进精子的顶体反应。(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谢莉娜,谢志强,郭鑫,魏歆然,岳增辉[2](2018)在《循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褪黑素含量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循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褪黑素(MT)含量及其受体MT1、MT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及循经选穴针刺对腧穴配伍的效应。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会+神门组、百会+叁阴交组、百会+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大鼠腹腔注射DL-4-氯苯基丙氨酸混悬液建立失眠模型,各治疗组针刺相应腧穴,每次30 min,治疗7 d。采用ELISA检测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MT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MT1、MT2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T含量及MT1、MT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MT含量及MT1、MT2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且以百会+神门组升高最为明显。结论针刺通过调节失眠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MT含量及其受体MT1、MT2 mRNA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且循经选穴针刺可能是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王淑娟,刘文举,闻爱友,庞训胜[3](2018)在《鹅褪黑素受体Mel1c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qRT-PCR等技术探究了Mel1c在鹅不同器官组织(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胰脏、脾脏、卵巢、大脑、胸肌及F1、F2、F3、F4、F5卵泡)中的表达分布。结果表明,Mel1c m RNA在鹅的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胰脏、脾脏、卵巢、大脑、胸肌及各级卵泡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在各组织中存在差异,且以胰脏、脾脏、肾脏、卵巢中表达量较高,肺脏次之,心脏、胸肌、大脑水平相当,肝脏中最少。而在卵泡组织中,F4级卵泡中最高,其次为F5级卵泡,F1级卵泡中表达量最少。Mel1c在鹅各组织中普遍表达分布,进一步说明了褪黑素在机体中有着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对卵泡发育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刘文举,王淑娟,刘晓丽,庞训胜,王立克[4](2018)在《褪黑素受体Mel 1b基因mRNA和蛋白在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褪黑素广泛的生理作用是通过与其膜受体(Mel 1a、Mel 1b、Mel 1c)结合介导的。褪黑素受体在机体内广泛分布,但因受体亚型、物种、组织不同而异。采用RT-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探究了Mel 1b在鸭不同组织(包括鸭脾脏、心脏、肾脏、大脑、胸肌、卵巢、肺脏、肝脏、胰脏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鸭Mel 1b mRNA在脾脏、心脏、肾脏、大脑、胸肌、卵巢、肺脏、肝脏、胰脏中均有表达,且Mel 1b受体蛋白均存在于大脑、肺脏、肝脏、胸肌、肾脏、心脏、胰脏中(脾脏、卵巢未成功测试)。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各组织中Mel 1b mRNA表达量存在差异,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肺脏,在脾脏、心脏、肾脏和肝脏中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大脑中的表达,但在胸肌和胰脏中的表达量要稍低于大脑中的表达量。Mel 1b在鸭各组织中普遍表达分布,进一步说明了其介导褪黑素广泛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生殖功能的调节。(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岳颖,周珺,贾正平,李茂星,张汝学[5](2018)在《褪黑素及其受体激动剂对Mfn2介导的T2DM大鼠肝糖代谢基因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褪黑素及其受体激动剂Neu-p11对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介导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长期高脂肪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雌性大鼠T2DM动物模型,分为模型组、褪黑素组和Neu-p11低、高剂量组,同时增加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4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进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RT-PCR方法测定肝脏Mfn2及葡萄糖激酶(G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糖糖-6-磷酸酶(G-6-P)、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的mRNA表达量。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 4组T2DM大鼠不同时间点FBG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INS和HOMA-I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ISI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EPCK、G-6-P、GK、GSK-3β和Mfn2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4周后,Neu-p11低剂量组FBG、INS和HOMA-IR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褪黑素组和Neu-p11低、高剂量组Mfn2 mRNA表达水平以及Neu-p11低剂量组GK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褪黑素组和Neu-p11低、高剂量组G-6-P mRNA表达水平以及Neu-p11低、高剂量组PEPCK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褪黑素组和Neu-p11低、高剂量组明显改善了T2DM大鼠肝脏的组织形态,Neu-p11低剂量组改善效果显着。结论 Neu-p11可改善由Mfn2介导的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及肝糖代谢酶mRNA异常表达,达到保护肝脏,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陈立红,郝鹏,巢玉娣,邵秋阳,陈方进[6](2017)在《褪黑素受体1A基因rs13140012位点T基因多态性增加特发性草酸钙结石易感性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褪黑素受体1A基因rs13140012位点A/T多态性与特发性草酸钙结石的关系。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江西省汉族人群内,进行相关试验研究。采用RT-PCR技术监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MTNR1A的基因多态性。结果共纳入260例研究对象,其中特发性草酸钙结石(ICOS)患者115例和对照组145例。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基线可比: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NP rs13140012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在ICOS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86%VS 95.2%。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4%VS 4.8%。ICOS和健康人群相比,SNP-A与SNP-T的基因频率有显着的差异(P<0.001)。结论 MTNR1A基因rs13140012位点A/T与ICOS易感性存在相关性,T是特发性草酸钙结石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7年22期)
杨金芳,杨海美,程志娟[7](2016)在《褪黑素受体1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褪黑素受体1B(MTNR1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e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的关系,以及与PCOS临床特征、内分泌水平及血糖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基因直接测序法,对182例PCOS不孕患者及196例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不孕的患者,进行MTNR1B基因的rs10830963多态性检测,同时测定基础状态下的相关激素水平及空腹血糖。结果(1)叁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PCOS组中,SNP rsl0830963位点不同基因型妇女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体重、及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NR1B基因多态性与PCOS的发病相关,rs10830963位点可能是其易感位点,且与PCOS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有一定关系。(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期刊2016年05期)
陈辉,邸科前,李丽华,贾淑庚,张楠楠[8](2016)在《褪黑素对育成鸡血液指标及MELR1A和MELR1B及Leptin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研究褪黑素对育成鸡在性成熟过程中血液生化指标,MELR1A、MELR1B和leptin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体质健康、生产性能相近的10周龄海兰灰商品蛋鸡3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Ⅰ组为8 h光照对照组,试验Ⅱ组为16 h光照对照组,试验Ⅲ组基础日粮中添加低剂量褪黑素(20 mg/kg),试验Ⅳ组基础日粮中添加高剂量褪黑素(200 mg/kg)。在14、18周龄和性成熟时采集血液和分子样本,统计褪黑素和光照周期对相关指标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8L:16D短光照组和长光照组及外源褪黑素组对体内血浆LH、E2、胰岛素、葡萄糖浓度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8L:16D短光照组显着增加了20周龄血浆FSH水平(P<0.05),外源褪黑素对血浆FSH水平影响不显着(P>0.05);甘油叁酯浓度,14、16周龄和性成熟时,8L:16D短光照组与16L:8D长光照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LEPR基因在垂体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腹脂、卵巢,下丘脑组织中表达量最低;性成熟时,垂体MELR1A表达量显着低于腹脂、下丘脑和卵巢;MELR1B基因,下丘脑组织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垂体,再次是卵巢和腹脂;8L:16D短光照组抑制性成熟时腹脂MELR1A,MELR1B和LEPR基因表达。褪黑素和瘦素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的介导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各级水平发挥其调节作用,通过降低下丘脑、垂体褪黑素受体表达量,减弱对中枢启动的抑制而参与性成熟发生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马瑞华[9](2016)在《滩羊褪黑素受体和FGF-5基因多态性与主要经济性状关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滩羊的二毛裘皮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毛的弯曲数和毛的生长速度决定二毛裘皮的品质。因此滩羊育种项目中关于裘皮被毛生长和弯曲情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选取了296只有二毛鉴定数据的宁夏滩羊为研究对象,选择2个与毛的生长相关的基因为候选基因即MTNR1b和FGF-5基因,根据GenBank公布的绵羊的2个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并合成MTNR1b及FGF-5第1外显子和第3外显子引物,应用PCR-SSCP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使用SAS软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滩羊二毛经济性状的关联性,研究结果如下:滩羊MTNR1b基因经PCR-SSCP技术检测,得到两种基因型:AA型和AB型,MTNR1b多态位点的PIC值为0.444,为中度多态。两种基因型中,AA及AB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336和0.664;A和B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68和0.332;A为优势等位基因。经测序发现等位基因B在244bp处发生了一个碱基G的缺失,导致移码突变,该基因型的初生侧部毛长、初生侧部弯曲数均显着低于AA基因型(P<0.05),校正二毛毛股长、校正二毛侧部弯曲数则极显着低于AA基因型群体(P<0.01)。FGF-5第1外显子基因经PCR-SSCP检测,发现了AA和AB两种基因型,多态位点的PIC值为0.402,同样属于中度多态水平。AA及AB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444和0.556;A和B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22和0.278。经测序发现B等位基因在52bp处发生了C→A的碱基颠换,该位点碱基对突变使此处的脯氨酸被为苏氨酸替换,AA型初生侧部毛长和校正二毛毛股长极显着高于AB型(P<0.01);AA型的二毛侧部弯曲数显着高于AB基因型(P<0.05)。FGF-5基因第3外显子区域经检测得到叁种基因型分别为AA、AB和BB型,多态位点的P1C值为0.423。AA、AB及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78、0.314和0.108;A的等位基因频率最高为0.735。经测序比对发现等位基因B为179bp处发生了一个A→G的转换,使谷氨酰胺转变为精氨酸。AB基因型群体的校正二毛毛股长极显着高于另外两种基因型(P<0.01),毛的生长速度,校正二毛侧部弯曲数显着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说明该突变对滩羊的长毛性状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6-04-01)
王宏[10](2014)在《内蒙古白绒山羊毛囊来源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褪黑素受体基因cDNA的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首先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毛囊来源干细胞,对其进行传代培养,测定生长曲线和克隆形成率;采用形态观察、诱导分化和标记基因检测的方法对毛囊来源干细胞进行初步鉴定。其次选择褪黑素刺激毛囊来源干细胞增殖活性的最适浓度。最后对毛囊来源干细胞中褪黑素受体基因cDNA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显示:1.分离得到的毛囊来源干细胞形态均一,体积小,呈典型的铺路石生长,生长曲线呈S型,克隆形成能力强;经诱导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神经细胞;基因检测发现表达胚胎干细胞标记基因Oct4、Sox2、Nanog和毛囊来源干细胞标记基因Sox9、integrin-β1、CD34、CD200和CK15。2.褪黑素刺激毛囊来源干细胞的增值活性的最适浓度为500pg/m1。3.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绒山羊毛囊来源干细胞中MTNRIA、MTNRIB和ROR α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518bp、477bp和551bp。序列分析表明与其他牛科哺乳动物的同源性很高。MTNRIA基因片段与绵羊、牛的同源性高达95%以上;MTNRIB基因片段与绵羊、牛的同源性高达96%以上;RORα基因片段与绵羊、牛的同源性高达98%以上。(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褪黑素受体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循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褪黑素(MT)含量及其受体MT1、MT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及循经选穴针刺对腧穴配伍的效应。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会+神门组、百会+叁阴交组、百会+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大鼠腹腔注射DL-4-氯苯基丙氨酸混悬液建立失眠模型,各治疗组针刺相应腧穴,每次30 min,治疗7 d。采用ELISA检测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MT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MT1、MT2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T含量及MT1、MT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MT含量及MT1、MT2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且以百会+神门组升高最为明显。结论针刺通过调节失眠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MT含量及其受体MT1、MT2 mRNA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且循经选穴针刺可能是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因素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褪黑素受体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姜玲玲.中华绒螯蟹褪黑素受体基因克隆及生殖细胞中的分布与功能[D].河北大学.2019
[2].谢莉娜,谢志强,郭鑫,魏歆然,岳增辉.循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褪黑素含量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
[3].王淑娟,刘文举,闻爱友,庞训胜.鹅褪黑素受体Mel1c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J].浙江农业学报.2018
[4].刘文举,王淑娟,刘晓丽,庞训胜,王立克.褪黑素受体Mel1b基因mRNA和蛋白在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J].浙江农业学报.2018
[5].岳颖,周珺,贾正平,李茂星,张汝学.褪黑素及其受体激动剂对Mfn2介导的T2DM大鼠肝糖代谢基因的调节作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8
[6].陈立红,郝鹏,巢玉娣,邵秋阳,陈方进.褪黑素受体1A基因rs13140012位点T基因多态性增加特发性草酸钙结石易感性风险[J].当代医学.2017
[7].杨金芳,杨海美,程志娟.褪黑素受体1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
[8].陈辉,邸科前,李丽华,贾淑庚,张楠楠.褪黑素对育成鸡血液指标及MELR1A和MELR1B及Leptin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6
[9].马瑞华.滩羊褪黑素受体和FGF-5基因多态性与主要经济性状关联性研究[D].宁夏大学.2016
[10].王宏.内蒙古白绒山羊毛囊来源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褪黑素受体基因cDNA的克隆[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