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秀[1]2008年在《轨道交通导向的边缘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文中提出边缘城市作为新兴城市和城市化的重点区域,直接决定了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效率。作为一类新兴的城市体,边缘城市土地利用不仅仅是区域发展问题,更是制约大都市区域全局发展的要素,科学配置其土地利用和城市功能意义深远。目前国内对此类城市体的关注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其土地利用的专项研究更是有限。深入研究边缘城市及其土地利用将有效地引导城市化进程。本文将以新城市主义和TOD理论为边缘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基础,提炼这两种理论的精髓,总结出适合我国新时代城市化的科学理念。在深入探究交通与土地利用、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轨道交通与边缘城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论证轨道交通对边缘城市土地利用的核心主导作用。进而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科学观,提出轨道交通导向的边缘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及其实施建议,建立一个完整的模式体系。文章最后将轨道导向的土地利用理论模式应用于一个典型边缘城市——上海宝山区的土地利用配置设计中,对比原有的城市区域规划设计,分析轨道导向的土地利用模式的运用特征,并提出相关建议,以证明该模式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以期为边缘城市的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刘威[2]2007年在《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与用地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经验启示,从快速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格局、土地开发、土地价格、城市用地布局影响的分析出发,重点研究快速轨道交通与上述因素间存在的问题及互动发展的策略。同时,结合沈阳的实际情况,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面提出与沈阳市空间结构形态和土地利用相适应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法和策略。首先,论文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系统及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系统的互动关系研究,指出了目前它们相互间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策略。其次,分析了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交通的历史演变过程,总结沈阳市空间结构与交通模式间存在的问题。根据沈阳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合理交通模式。然后,从宏观层面提出适应沈阳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形式;从中观层面提出一号线、二号线应该与两侧用地互动发展的策略;从微观层面提出基于TOD开发模式的快速轨道交通站点研究及与其它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衔接。
乔勇强[3]2008年在《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轨道交通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趋势,而交通建设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协调发展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已进入建设的高峰期,对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研究却相对滞后,造成二者在规划、建设、管理上相互脱节,这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相违背。因此,研究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首先,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利用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其次,研究了轨道交通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协调二者关系的内容与措施。第叁,研究生态城市的特点及轨道交通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能够反映轨道交通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AHP-FUZZY方法的协调程度评价模型。第四,运用本文所建评价模型,对轨道交通发展相对成熟的广州进行了案例分析,验证了所建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并总结出轨道交通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发展的经验。最后,分析了长沙市轨道交通规划及土地利用概况,提出长沙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的原则、对策与措施;结合建设生态城市目标的需要,提出了长沙市生态环境及土地资源保护对策。
程俊义[4]2012年在《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容量大、速度快且安全环保的城市轨道交通。但随后人们发现,轨道交通对城市的意义和影响已经远超出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例如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便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及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首先从地租等经济视角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联系机理,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的地租和区位理论,交通及更为具体的轨道交通与土地租金的相互联系,以及交通与土地利用的联系。城市轨道交通之所以会对土地利用产生影响是由于其廊道效应的存在。在介绍轨道交通廊道效应的吸引效应和分异效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轨道交通吸引效应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和分异效应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吸引效应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微观站点层面,轨道交通通过增加站点的土地吸引范围和提高吸引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强度增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总量;吸引效应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宏观线网层面,轨道交通通过提高整个线网沿线的土地利用强度从而引导城市布局,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分异效应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从微观角度使得公共建筑、居住和工业等各类型用地在站点周边呈现圈层分布,在整体城市空间范围内,这一规律同样存在。在从理论上分析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后,本文以北京地铁13号线为例,对上述影响进行了验证。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对城市土地利用带来诸多有利影响的同时,其自身的建设和运营却饱受资金匮乏的困扰。通过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的联合开发,以土地开发利益反哺轨道交通被人们视为解决轨道交通发展困境的可行之路。本文在分析香港和新加坡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联合开发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特别是北京市的实际,提出了北京市轨道交通与土地联合开发的操作层面的建议。
刘国强[5]2003年在《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城市的首要问题,并将会是本世纪我国城市面临的最大挑战。论文从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源——城市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关系,研究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共生机制,并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活动必然要产生交通,城市土地利用是交通产生的源,交通的本质决定了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内在关系,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不能仅仅立足于提高机动性,增大交通供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才是现代化城市交通的根本思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基础上,论文根据我国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城市土地高密度利用,以集中紧凑型为主的布局形态,单中心圈层式紧密结构的特点,运用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同观念,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原则,寻求高可达性、低交通需求的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发展模式,提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的新的规划方法,处理好有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与不断增长交通需求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交通供求关系不平衡而造成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并对公共交通运输导向开发区的概念、分类、设计总则、特质作了详细分析研究。同时,论文引进适合我国情况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实施征收交通影响费的政策,采取联合开发的策略,将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联系起来,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化,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筹集交通设施建设资金,缓和我国交通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以南京市作为实例,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协调作了整体分析研究。
丁振国[6]2003年在《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城市化,就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是资金、劳动力向城市的集中。因此,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作为资金、劳动力生产要素的载体,必须寻找一条可持续的集约利用模式。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机动化设备,尤其是汽车的保有量迅速增长,但由于城市建成区道路面积增加的弹性系数甚小,城市道路建设并没有很好地减缓城市交通压力,这种压力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制约。大运量、准点、占地面积小、污染少的轨道交通为解决城市交通、土地利用以及城市的协调永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中国许多超大和特大城市都正在寻求发展轨道交通,此时,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研究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也是本文立题的原意。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相关理论,叙述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区位理论、城市经济空间理论与城市发展理论;第二章,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在分析我国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交通运输的可动性以及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的基础上,阐明了轨道交通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以我国超大城市上海为例,分析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第叁章,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叙述了城市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特征,分析了各种交通方式对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土地利用规模的影响,说明应该走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紧密结合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接下来进一步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作用以及轨道交通的廊道效应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分异作用,并以香港为例,分析香港的城市土地资源与轨道交通开发。第四章,轨道交通对城市地价的影响。阐述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价格的影响机理以及受益对象,用上海市二手房交易资料分析轨道交通对地价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上海地铁1号线对沿线地价的影响以及日本奇玉新交通线对沿线地价的影响。
李哲[7]2010年在《TOD模式指导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土地紧缺问题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未来我国大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已经逐渐确立。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对整个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也正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本论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TOD理论演变和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线沿线的土地利用情况,并选取其中叁个不同类型的站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模式和规划建议。在借鉴国内外TOD开发模式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土地开发、土地价值、立体空间开发等方面的影响。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和TOD开发模式的基本理论,并考虑到熟悉程度和调查便利,论文选取深圳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线作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选取商业中心型、交通枢纽型、一般居住区型叁个不同类型的站点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根据TOD开发的基本原则,以我国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现行的开发建设模式为基础,在用地布局、土地开发强度及公共交通系统调整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邢欣欣[8]2008年在《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私人小汽车数量的增多,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力度正在逐渐增大。由于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成本高,且为大型固定资产,对土地这一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巨大影响,如何实现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轨道交通对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和提高土地开发强度所起的作用,从聚集作用和扩散作用两个方面研究了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所起的作用,解析了轨道交通对地价和房地产增值影响的原理,并初步探讨了轨道交通影响范围的界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用于计算房地产增值量的TCM模型、特征价格法和支出系统需求函数综合模型叁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选出适用于本文实例研究的模型,并从结构因素、区位因素、邻里因素、经济因素、消费者特征因素五个方面对房地产增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取能够表达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两者关系的主要因素作为变量,在利用考虑居民出行意向的轨道交通影响范围计算模型确定长春市轻轨3号线的影响范围理论值的基础上,计算得到长春市轻轨3号线沿线房地产增值量。最后,通过分析现状土地利用对轻轨3号线客流量的影响,以及轻轨3号线的运营现状,指出长春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利用之间的互馈作用并不协调,提出了长春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利用性质的改变、土地开发强度的提高、城市空间布局的重构、房地产的增值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尽管轨道交通运行的噪音、产生的出行拥堵对房地产增值存在负面影响,但是总体上轨道交通改变交通可达性给沿线房地产带来的正面影响要大于这些负面影响。
乔宏[9]2013年在《轨道交通导向下的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空间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的核心要素和物质载体,包括城市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自然和人文要素综合的区域实体。长期以来,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对城市空间研究注重城市用地结构、地域空间的规划与演化等方面,主要关注城市的物质属性,强调以城市土地为基础的城市叁维地理空间。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扩张(蔓延)、城市机动化以及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空间发展问题和城市交通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等核心发展理念的重构,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正在经历一次历史性的转型,即城市空间利用方式由蔓延、粗放向紧凑、集约转型。国内外有关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利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轨道交通不仅是解决大都市区居民快速、安全、便捷出行的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在城市空间发展演化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以及带动城市综合开发和提高人口容纳能力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城市空间高密度发展方式已经成为现代大城市核心区空间开发与重构的一个重要趋势。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方面具有多层次、系统化、多学科交叉等特征。在研究范式上遵循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集中从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布局演化等方面探讨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总结性、描述性研究较多,但综合性、框架性的分析成果不足,导致相关研究成果中一些控制性指标(如容积率、建筑密度、单位产值等)“地方性”特征较强,仍有待于进一步归纳与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评判准则。特别是中国大城市交通与空间利用演化的阶段性特征与西方城市发展历程不尽相似的情况下,其研究结论往往存在不一致现象。因此,在借鉴国内外有关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利用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基础上,以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利用的导向效应为研究视角,从城市空间集约利用阶段目标对轨道交通需求出发,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利用的互动关系研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及其规划和管制应对,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导向下的城市空间优化策略。对于完善现有的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模式、丰富城市空间利用的科学内涵、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遵循“问题导向-理论解析-现状评价-规划应对-决策支撑”研究脉络,以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城市交通学以及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以城市轨道交通与空间利用互动机制研究为切入点,在回顾国内外有关问题的理论与案例研究基础上,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与空间集约利用互动机制分析框架。根据重庆市渝中区1995年、2000年、2006年、2011年四期TM遥感影像,利用ArcGIS9.3软件的空间迭加分析工具,运用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指数和分散度指数、重要度指数反映渝中区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空间格局特征;按照渝中区城市居住、商业主导功能原则,从空间利用强度、效益和配套水平叁个方面构建地块尺度的居住、商业空间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渝中区城市居住、商业空间集约利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在分析重庆市渝中区城市交通发展特征及其居民出行模式选择基础上,并根据渝中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城市交通系统(概括为轨道交通系统)和城市空间利用系统的多指标复杂系统综合评价要求,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从系统综合效率耦合度、纯技术效率耦合度、规模效率耦合度等方面分析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利用系统互动关系,并诊断其系统耦合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出后续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根据城市空间集约利用内涵、发展阶段特征以及主要表征指标,按照城市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改造提升和经济空间承载水平提升两个方面构建城市居住空间、商业空间集约利用目标体系,并以此分析不同阶段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基于城市空间利用产生的交通“源”及其居民出行结构,将重庆市渝中区划分为64个交通小区单元,对轨道交通站点直接辐射范围内的交通小区单元日均出行量进行测算,并预测轨道交通站点“流”的供给水平,通过对交通小区单元居民出行交通“源”的需求和轨道交通站点“流”的供给匹配程度分析,从“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行方面提出轨道交通站点间接辐射范围内的交通小区单元运力匹配及线路规划布局。从错峰出行、不同时段交通流量优化以及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和接驳等方面提出与城市空间高密度、集约化发展相匹配的大城市核心区交通管制策略。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的本质就是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合理布局、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为途径,以高密度、混合化、立体化开发为手段,强调与城市交通模式的互动选择,不断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城市规模的精明增长和城市空间结构的紧凑适度。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程度作为城市空间利用结构、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时空尺度上表现出兴起、成长、繁荣、稳定和衰退等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城市空间集约利用水平表现为粗放(低效)利用、中度(一般)利用、适度(较好)利用、集约利用、过度利用和通过更新改造向更高层次的集约利用演化。同时,城市空间利用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种“源-流”循环作用与反馈关系。城市空间利用方式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对交通系统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需要大规模的交通“流”的支撑,进而要求沿线区域城市空间能够集聚产生大量交通“流”供给的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现代服务业。(2)重庆市渝中区逐渐形成了以居住用地、商服用地为主导,以道路交通和公共服务用地为配套的用地结构。渝中区大坪、两路口典型街区居住空间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较高且区域差异较大,呈纺锤形分布格局,在空间分布上大体呈现出沿长江二路从东北、西南两端向中间递减趋势,具有“点-轴”空间分布规律。渝中区298栋重点商业楼宇空间集约利用普遍较低且内部差异较大,存在着空间开发利用“强度大、经济效益差、配套不完善”等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东部>中部>西部、沿嘉陵江片区>沿长江片区的区域分布特征。(3)重庆市渝中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空间利用系统综合效率耦合度(μTL)整体较好,在空间分布上以菜园坝立交-牛角沱立交为界,西部片区耦合度高于东部片区,并呈现出片区化分布特征。渝中区轨道交通与空间利用系统的纯技术效率(αTL)处于完全耦合、耦合等级的决策单元数量占总数的81.25%,其纯技术效率耦合度较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间隔分布特征,且经济中心外围区以及正在开发区域的耦合度不高。渝中区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利用的规模效率耦合度(βTL)处于耦合、完全耦合的决策单元数量占总数的67.19%,其规模效率耦合程度不高;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西部片区优于东部地区,其耦合度较低区域主要分布在两路口周边地区、解放碑街道、望龙门街道东部、朝天门街道西部地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要素投入规模报酬较优,基本能够满足城市空间开发对交通的规模需求,但现有城市空间开发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促进效率不足。(4)从空间利用强度、空间承载强度和经济产出效益叁方面构建了重庆市渝中区空间集约利用的目标体系,到2020年渝中区东、中、西部区域空间集约利用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呈现出“一极两圈叁片”总体格局。就空间利用强度而言,解放碑商圈城市空间利用强度较高,大坪商圈其次,而原后勤兵工程学院、红岩村等区域较低。从空间承载强度来看,存在商业功能区>居住功能区的特征;就渝中区“东、中、西”叁大商圈城市空间利用经济效益而言,存在金融业主导型>商贸业主导型>综合服务业主导型。(5)从空间利用强度、人口承载水平和经济产出效益3个方面确定各交通小区空间利用调整系数,建立基于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的居民交通出行生成与土地利用关系模型,预测出2020年渝中区轨道交通需求量为80.45万人次/日。到2020年,渝中区将形成“叁横四纵”网格型轨道交通网络格局,各交通小区到轨道交通站点距离在1500m范围内,基本上实现了轨道交通网络的全域覆盖。2020年渝中区各轨道交通站点的客流量为86.78万人次/日,渝中区轨道交通供求总体上处于可接受非均衡的状态。从轨道交通站点“源-流”匹配来看,渝中区大部分轨道交通站点的供给略大于需求,属于可接受非均衡的状态。渝中区轨道交通站点客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站点主要分布在渝中区东部的临江门站、较场口站、七星岗站和西部的石油路站等4个站点,渝中区轨道交通供给明显大于需求的轨道交通站点主要有小什字、两路口、大坪等换乘枢纽站。针对渝中区部分轨道交通站点供需不平衡状况,在轨道供给运能剩余较多的轨道交通站点服务区和轨道供给不足的服务区之间规划9条快速地面公交线路,将轨道交通站点供给不足区域的客流引导到轨道交通站点供给充足区域,以实现渝中区轨道交通运能的最大利用。并从城市空间与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模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换乘与接驳路径以及居民错峰出行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构建了促进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的轨道交通系统管制策略。通过上述研究,基于大城市核心区城市空间利用主导功能划分,从地块尺度探讨了大城市核心区居住、商业功能区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方法和阶段性目标体系构建;基于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生命周期阶段特征,从城市地上、地面、地下物理空间开发利用强度、经济空间利用效益以及配套水平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城市空间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城市空间利用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源-流”循环作用与反馈关系,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集约利用互动机制分析框架,为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从“现状评价-互动影响-目标体系-规划应对-管制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导向下的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研究路径,为整合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由于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动态过程的复杂性,需在精准地定量描述两者之间影响关系和作用机制基础上,建立动态仿真模型,从时空尺度揭示城市轨道交通与不同城市功能空间集约利用演化阶段性特征及其规律,进而提炼出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促进城市空间集约、高效利用的对策措施。
王宇[10]2012年在《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空间形态迅速扩展,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方式对城市交通供需现状提出更大的挑战。当前,许多大城市把发展轨道交通作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长期发展战略,但大多数城市都忽略了轨道交通在城市结构变迁与土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诱导作用,而二者关系的不和谐从长期来看必然导致远期城市拥堵状况的加剧和城市交通需求的不合理布局。因此,开展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研究和建立轨道交通与土地规划的协调机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论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构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互动关系入手,一方面阐述了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开发时序、价值和类型等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明确了单中心状式、轴向发展式和分散组团式对轨道交通建设的反作用,从而建立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的互馈关系模型;其次,对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TOD发展模式开展研究,并针世界主要轨道交通TOD城市——丹麦哥本哈根、日本东京和中国香港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从实践层面对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探索;最后,本论文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数据包络模型DEA方法对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予以定量化分析并提出建议。图19幅,表9个,参考文献53篇。
参考文献:
[1]. 轨道交通导向的边缘城市土地利用研究[D]. 李木秀. 同济大学. 2008
[2]. 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与用地关系研究[D]. 刘威. 同济大学. 2007
[3]. 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轨道交通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研究[D]. 乔勇强. 中南大学. 2008
[4].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开发利用研究[D]. 程俊义.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5].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研究[D]. 刘国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6]. 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研究[D]. 丁振国.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7]. TOD模式指导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研究[D]. 李哲.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8].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D]. 邢欣欣. 吉林大学. 2008
[9]. 轨道交通导向下的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研究[D]. 乔宏. 西南大学. 2013
[10]. 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研究[D]. 王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标签:交通运输经济论文; 城市交通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论文; 交通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土地集约利用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