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竺可桢全集》前四卷(论文文献综述)
潘涛[1](2020)在《春蚕吐丝 一丝不苟 略记跟樊洪业先生的五度精诚合作》文中认为通过记述与樊洪业先生的5次合作,回忆他严谨、细致、认真的治学精神,以及待人的热情、敦厚、坦荡品格。
董国豪,潜伟[2](2016)在《普赖斯与中国》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前夕,在中国科学学和科学计量学创立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普赖斯经由钱学森和中国同行建立了通信联系,热情鼓励并支持中国科学学发展,其本人亦在国内科学学界获得了较高声誉。在此之前,普赖斯曾经和李约瑟合作研究中国天文钟,与来自中国的科学史家们最早结缘,但此后因联系中断等原因而影响甚微。普赖斯及其学术思想主要通过作品译介等方式逐渐在国内传播,特别是在科学学界产生了持续影响。普赖斯与中国的这段跨越学科的交往历史,对于当前科学学和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江增辉[3](2013)在《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竺可桢(1890-1974),我国着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现代中国全面学习引进西方科学并逐步本土化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治学严谨,谦虚谨慎,持之以恒,深受同辈和晚辈的尊敬和爱戴。路甬祥说:“通过挖掘竺老的文化遗产,我们将会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竺可桢特别注重根据中国国情有效推进科学化的进程,做了大量有关科学与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他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思想与理念,大力提倡科学方法与精神,建设学科平台,为推进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竺可桢取得的卓越贡献与他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密切相关,归纳总结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对于当代科学工作者进一步提升科学创新的能力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尤其是他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观察的的科学态度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榜样力量。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可知,目前对于竺可桢的研究具有追忆性、零散性、重复性和浅层性几个特征,缺乏成熟有效的竺可桢系统研究框架,富有人文价值的成果较少。因此,本文以“西学东渐”为主线,尝试建立竺可桢系统研究框架:首先,通过对竺可桢相关历史资料的深入调研,利用科学计量法对其着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生平各个阶段中科学研究的侧重点;其次,在深入调研的前提下,对竺可桢在西方科学思想、教育理念以及科学体制的学习和引进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展开论述,这也是竺可桢以其科学家、教育家以及领导者的多重身份对我国科学与教育事业进行探索的艰难历程;再次,对上述竺可桢科学贡献及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竺可桢学术成就中的方法论价值,事实上,竺可桢高瞻远瞩的学术视野以及功勋卓着的科教成就绝非偶然,与他对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准确理解、对中西科学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探索密不可分;最后,就竺可桢对我国现代科学与教育发展的启示作了初步探讨,认为竺可桢在将西方科学融入中国本土的不懈努力过程中,尊重国情而又大胆创新,以多种身份的优势注重内容与制度并举等经验尤其值得关注学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竺可桢这一典型人物的系统研究,吸取他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成功方法、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科学体制化道路、模式和特征,理解中国近代科学演化的艰难历程,而且可以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现代化提供学习的榜样和不可多得的方法启迪。
陈述彭[4](2004)在《读《竺可桢全集》前四卷》文中指出
二、读《竺可桢全集》前四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竺可桢全集》前四卷(论文提纲范文)
(2)普赖斯与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一普赖斯与中国科学学 |
二普赖斯与中国科技史 |
三普赖斯学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
结语 |
(3)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1 竺可桢专着类 |
1.2.1.2 竺可桢纪念文集 |
1.2.1.3 学术论文研究 |
1.2.2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走向世界的科学先驱——竺可桢及其科学成就 |
2.1 竺可桢学术生涯的历程纵览 |
2.1.1 家庭背景及求学道路(1890-1916) |
2.1.2 教学与学术并重(1918-1935) |
2.1.3 投身中国教育事业(1936-1948) |
2.1.4 致力科学平台建设(1949-1974) |
2.2 竺可桢学术思想的历史背景 |
2.2.1 感同身受的社会背景(1890-1974) |
2.2.2 学贯中西的教育背景 |
2.2.3 融合交叉的学科背景 |
2.3 竺可桢学术历程的阶段分析 |
2.3.1 科学探索阶段(1916-1928) |
2.3.2 学术积累阶段(1929-1949) |
2.3.3 学术平台建设阶段(1949-1965) |
2.3.4 潜心研究阶段(1966-1974) |
2.3.5 小结 |
第三章 西学东渐的成功探索——对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的引进运用 |
3.1 引进西学的早期探索 |
3.1.1 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
3.1.2 对西方科学文化的理性认识 |
3.1.3 参加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 |
3.2 科学知识的传播践行 |
3.2.1 地理学知识的引进 |
3.2.2 气象学知识的传播 |
3.2.3 科学史研究的推广 |
3.3 中西融通的创新典范——历史气候学 |
3.3.1 科学知识的发掘与甄别 |
3.3.2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创新 |
3.3.3 中西融通的成功探索 |
第四章 近代教育的艰难实践——对西方现代教育体制的移植嫁接 |
4.1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渊源 |
4.1.1 传统儒家教育观的浸染 |
4.1.2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
4.1.3 西方现代教育思想的熏陶 |
4.2 西方教育体制的移植探索——中国首个大学地学系的建立与解体 |
4.2.1 竺可桢创立地学系的动因分析 |
4.2.1.1 哈佛教育的地学背景 |
4.2.1.2 中国本土的地学传统 |
4.2.1.3 人才资源的短缺现状 |
4.2.2 地学系解体原因初探 |
4.2.2.1 地理学转向问题 |
4.2.2.2 学科发展不平衡 |
4.2.2.3 国际地学格局的变化 |
4.2.3 竺可桢早期教育思想试析 |
4.2.3.1 西学移植与国情传统的矛盾 |
4.2.3.2 推动西学东渐发展的客观性 |
4.3 西方教育体制的成功嫁接——浙江大学的长足发展 |
4.3.1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实践与反思 |
4.3.2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
4.3.2.1 对中国历史的高度重视 |
4.3.2.2 对中国国情的清醒认识 |
4.3.2.3 对世界教育制度的准确理解 |
4.3.3 竺可桢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
4.3.3.1 高瞻远瞩的培养目标——“领袖人才” |
4.3.3.2 独具特色的培养途径——重视“训” |
4.3.3.3 科学民主的管理核心——“教授治校” |
4.3.3.4 实事求是的建设保证——财政支持 |
4.3.3.5 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旅行教育” |
第五章 理实交融的独特进路——中国科学体制化进程的率先垂范 |
5.1 海纳百川的全球视野 |
5.1.1 日本发展的借鉴 |
5.1.2 苏联模式的影响 |
5.1.3 西方教育的渗透 |
5.2 创建中国气象研究机构的努力 |
5.2.1 气象研究所的创建背景 |
5.2.2 气象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 |
5.2.2.1 筹备建立气象研究所 |
5.2.2.2 推动全国气象测候所的成立 |
5.2.2.3 气象研究所之成果 |
5.2.3 中央气象局的设立 |
5.3 推动中国地理研究机构的改革 |
5.3.1 统一中国地理学会 |
5.3.2 地理研究所的创建与发展 |
5.3.2.1 筹备地理研究所 |
5.3.2.2 地理研究所的合理布局 |
5.3.2.3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的成立 |
5.4 开拓中国现代物候学的研究 |
5.4.1 率先在中国展开现代物候研究 |
5.4.2 建立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网 |
5.5 促进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发展 |
5.5.1 带动中国科学史的专业研究 |
5.5.2 创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
第六章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竺可桢学术成就的方法论价值 |
6.1 对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 |
6.1.1 超凡的顽强毅力 |
6.1.2 独特的入世智慧 |
6.1.3 清醒的自我认识 |
6.2 对中西科学方法的融会贯通 |
6.2.1 从“归纳-演绎法”到“假说—演绎法” |
6.2.2 还原论、整体论及其融汇互补 |
6.3 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准确理解 |
6.3.1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态度 |
6.3.2 “求真理”的科学追求 |
6.4 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
6.4.1 对实践方法的强调重视 |
6.4.1.1 “两只手” |
6.4.1.2 地图法 |
6.4.2 对方法创新的执着探索 |
6.4.2.1 历史气候法 |
6.4.2.2 物候现象法 |
6.4.2.3 旱涝比值法 |
第七章 融入本土的科学发展——竺可桢对中国现代科学与教育发展的启示 |
7.1 弘扬科学的不懈努力 |
7.1.1 竺可桢促进科教发展的经验总结 |
7.1.2 对科学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 |
7.2 尊重国情的创新发展 |
7.2.1 立足中华文化传统的科学传播 |
7.2.2 我国交叉科学的率先探索 |
7.3 内容与制度并举的高瞻远瞩 |
7.3.1 多重身份的互相促进 |
7.3.2 改造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懈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竺可桢全集》前四卷目录汇总(1916—1973) |
附录二:竺可桢参与社会组织与任职年表 |
附录三:人名索引 |
附录四:图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读《竺可桢全集》前四卷(论文参考文献)
- [1]春蚕吐丝 一丝不苟 略记跟樊洪业先生的五度精诚合作[J]. 潘涛. 科学文化评论, 2020(05)
- [2]普赖斯与中国[J]. 董国豪,潜伟. 科学文化评论, 2016(05)
- [3]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D]. 江增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4]读《竺可桢全集》前四卷[J]. 陈述彭. 地球信息科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