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胰蛋白酶,抑制剂,荞麦,亲和,色谱,苦荞,粒细胞。
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论文文献综述
张政,李玉英,史晓儒,王转花[1](2005)在《甜荞胰蛋白酶抑制剂cDNA片段的克隆及序列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盐析、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甜荞中纯化出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 buckwheattrypsinin-hibitor,BTI ,经活性鉴定该抑制剂属丝氨酸类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为了获得BTI的基因序列,并弄清其在体内的表达调控机制,应用RT-PCR和3′-RACE等方法,直接体外扩增该抑制剂基因,首次获得总长为361bp的DNA片段 GenBank登录号为AY335158 ,并命名为BTI-W1.该片段包括一个18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1个氨基酸.由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BTI-2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100%.BTI-W1基因的获得,对于深入开展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荞麦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了前期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杨致荣,杨斌,王转花[2](2003)在《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纯化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苦荞种子为材料,经热变性、硫酸铵盐析后制成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TBTI)粗品,然后用离子交换层析及亲和层析的不同洗脱体系对其进行纯化。结果发现:亲和层析法操作简单、纯化效率高。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为一条带。分子量约为12 kDa~15 kDa。(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1期)
王宏伟,乔振华,任文英,鹿育晋,朱镭[3](2002)在《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MTT法分析了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0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显着抑制HL 60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而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 ,其IC5 0值分别为 0 2 9g/L和 1 0 1g/L ,并且对HL 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 -效应和时间 -效应关系。这一结果表明 ,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可显着地抑制HL 60细胞的增殖 ,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抗白血病药物(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张政,王转花,林汝法,金晓弟[4](1999)在《苦荞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凝胶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苦荞种子中分离出一组胰蛋白酶抑制剂(TBTI-Ⅰ、Ⅱ).对其性质研究表明:两个组分均对胰蛋白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胰凝乳蛋白酶抑制作用较弱,其中TBTI-Ⅱ的抑制作用大于TBTI-Ⅰ,两者对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枯草杆菌蛋白酶均无抑制作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ephadexG-100凝胶层析分别对纯化产物进行分析得出TBTI-Ⅰ和TBTI-Ⅱ的近似分子量分别为15.0kD和18.0kD.TBTI-Ⅰ、Ⅱ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100℃处理10min后可保留86%左右的抑制活性.TBTI在酸性环境下较为稳定,在pH2.0条件下保温1h,仍保留75%的抑制活性.用Lineveaer-Burk作图法得知,该抑制剂属竞争性抑制类型,TBTI-Ⅱ的Ki值为3.59×10-7mol/L(以BAPNA为底物),对胰蛋白酶的摩尔抑制比为1∶1.4.(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王转花,荆艳萍,毛建锋[5](1999)在《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提取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用磷酸缓冲液、0.2mol/L硫酸、0.4mol/L叁氯乙酸以及水提法从苦荞种子中提取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四种提取方法所得产物的抑制活性及柱层析纯化结果比较表明:以磷酸缓冲溶液为提取介质,经热变性、盐析及SephadexG-100柱层析分离后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和得率较高,是较为理想的提取方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1期)
李俊安[6](1991)在《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纯化及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固相胰蛋白酶亲和色谱及离子交换色谱,从苦荞种子中分离纯化了叁个具有抑制胰蛋白酶活力的组份(BTI-Ⅰ,Ⅱ,Ⅲ)。经聚丙稀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测定,叁种抑制剂的等电点为6.87,6.7,5.14。根据Sephadex G-75凝胶过滤,SDS-PAGE测定,以及由当量抑制比值和氨基酸组份的推算,它们的分子量范围分别为5200-5700(Ⅰ),5500—6000(Ⅱ),5000—5600(III)。叁者对胰蛋白酶的抑制常数分别为2.12×10~(-8),4.78×10~(-9),1.22×10~(-8)。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含有很高的极性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它们均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化学修饰的结果表明,它们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为Lys。(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学杂志》期刊1991年04期)
李俊安,罗登义,单友谅[7](1991)在《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苦荞粉经缓冲液提取后,用Trypsin-SESA-Sephadex G-75亲和色谱分离纯化,得到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此抑制剂进一步在CM-52,DEAE-52上分离纯化,得到五个组份。对其中叁个主要组份(BTI-Ⅰ,Ⅱ,Ⅲ)的研究表明,它们的消光系数(E_(1cm)~(1%) 280nm)分别为4.1,4.8和7.8,最大吸收光谱分别为280nm,274nm和277nm。纯化倍数达160-167倍。它们在酸性条件下均具有很高的耐热性,其中以BTI-Ⅱ的热稳定性最高。用纯化后的BTI-Ⅱ作配基,制成Trypsin inhibitor-SESA-Sephadex G-75亲和吸附剂,可用于纯化胰蛋白酶。(本文来源于《贵州农学院学报》期刊1991年01期)
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苦荞种子为材料,经热变性、硫酸铵盐析后制成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TBTI)粗品,然后用离子交换层析及亲和层析的不同洗脱体系对其进行纯化。结果发现:亲和层析法操作简单、纯化效率高。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为一条带。分子量约为12 kDa~15 kDa。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论文参考文献
[1].张政,李玉英,史晓儒,王转花.甜荞胰蛋白酶抑制剂cDNA片段的克隆及序列特征[J].西北植物学报.2005
[2].杨致荣,杨斌,王转花.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纯化方法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3].王宏伟,乔振华,任文英,鹿育晋,朱镭.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
[4].张政,王转花,林汝法,金晓弟.苦荞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9
[5].王转花,荆艳萍,毛建锋.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提取方法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6].李俊安.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纯化及特性研究[J].生物化学杂志.1991
[7].李俊安,罗登义,单友谅.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J].贵州农学院学报.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