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郭熙保[1](2022)在《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理论的学理性探析》文中提出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工业化理论为制定工业化战略和政策指明了方向。本文聚焦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理论,从思想脉络和发展规律角度探求该理论的动态演进和深层机理,以期推进对中国共产党工业化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学理性研究。本文梳理和归纳了中国共产党农轻重协调发展理论(工农业关系论与农轻重次序论)和工业化发展战略理论(重工业优先发展论、农村工业化论、新型工业化论、"四化"同步发展论)的主要观点和历史演进,并剖析了每个理论观点背后的主要依据。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理论的演进过程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过程,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伟大实践密切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工业化驱动理论引领工业化道路理论的过程。
谢康,肖静华,周先波[2](2021)在《跨越中等收入的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理论与实证》文中研究表明一国或经济体在中等收入阶段需转换经济增长动能成为理论共识,但对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的机制尚缺乏深入探讨。本文以基于技术效率思想的两化融合刻画数字经济,构建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在低收入低融合和高收入高融合情形下,两化融合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着的,但在中等收入中融合情形下,两化融合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着,说明经济体在中等收入阶段增长动能会出现结构失灵现象。本文基于55个国家或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显示存在这种动能结构失灵现象。据此,提出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制的"技术效率转轨"假说,并构建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理论,认为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需要从以信息化带动路径为主的技术效率转变为工业化促进路径与信息化带动路径并行的技术效率,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并举、应用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互补的复合式创新战略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本研究为数字经济动能转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
刘妍[3](2021)在《广西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星星[4](2021)在《新阶段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吕添贵,汪立,陈小倩,李泽英[5](2021)在《鄱阳湖地区“五化”协同效应、空间差异及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科学剖析鄱阳湖地区"五化"发展特征及空间差异,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以鄱阳湖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五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11—2019年鄱阳湖地区"五化"协调演化,探讨"五化"空间差异形成机制并提出优化路径。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五化"综合发展指数从2011年的0.248增加至2019年的0.826,年均增加0.064,总体呈上升趋势;鄱阳湖地区"五化"协调度从2011年的0.364增加至2019年的0.906,已经实现了从轻度失调向优质协调演化;鄱阳湖地区"五化"空间差异明显,南昌市处于优质协调状态,景德镇市处于良好协调状态,鹰潭市和九江市处于中度协调状态;鄱阳湖地区"五化"协同空间差异与自然地理条件、区域资源开发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鄱阳湖地区整合资源、加大农业投资、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注重生态保护的优化路径。
胡鑫[6](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李文强,陈宪[7](2011)在《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工业化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部署,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没有固定模式可以遵循。理论界对怎样在新世纪走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本文从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融合、信息化、制造业服务化的关系,以及中国新型工业化之路应该如何走等几个方面,梳理归纳了理论界研究的最新进展。希望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有助于深化理论研究,并指导实践。
李恩广[8](2009)在《信息化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分析信息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入理解信息科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清醒认识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和构建大庆市产业发展战略新高地,必须依靠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张文斌[9](2006)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文中研究表明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来的,全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核心展开论述,分别就正确理解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内涵、正确把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向、积极探索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有效形式以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等四个主要方面加以论述。只有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才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栾贵勤,张镛[10](2006)在《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文中研究表明全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核心展开论述,分别就正确理解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内涵、正确把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向、积极探索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有效形式以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等四个主要方面加以论述,指出只有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才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二、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理论的学理性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轻重协调发展理论 |
1. 工农业关系论 |
2. 农轻重发展次序论 |
二、工业化发展战略理论 |
1. 重工业优先发展论 |
2. 农村工业化论 |
3. 新型工业化论 |
4.“四化”同步发展论 |
三、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理论的主要特征 |
1. 对工业化内涵和发展道路的认识是逐步深入和不断完善的 |
2. 在工业化道路问题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密切结合,不拘泥于个别理论 |
3. 工业化道路理论与工业化驱动理论密切相关 |
(2)跨越中等收入的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理论模型 |
(一)基本模型 |
(二)拓展模型 |
三、实证研究 |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二)两化融合路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三)两化融合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四、“技术效率转轨”假说与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的创新战略 |
(一)“技术效率转轨”假说 |
(二)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的创新战略 |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
(5)鄱阳湖地区“五化”协同效应、空间差异及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内涵界定 |
2 区域概况与研究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设计 |
2.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2.2.2 “五化”评价指数测算 |
2.2.3 耦合协调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鄱阳湖地区“五化”发展指数分析 |
3.2 鄱阳湖地区“五化”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和协调度分析 |
3.2.1 “五化”综合发展指数分析 |
3.2.2 “五化”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 |
(1)耦合度。 |
(2)协调度。 |
3.3 鄱阳湖地区“五化”协调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
4 形成机制与优化路径 |
4.1 鄱阳湖地区“五化”空间格局形成机制 |
4.1.1 自然地理条件 |
4.1.2 区域资源开发水平 |
4.1.3 区域市场发育程度 |
4.2 鄱阳湖地区“五化”协同优化路径 |
4.2.1 充分整合资源,努力形成特色产业 |
4.2.2 加大农业投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4.2.3 加强信息化建设,普及信息技术运用 |
4.2.4 构建生态保护体系,实现绿色生产生活 |
5 结语 |
(6)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人力 |
2.1.2 人才 |
2.1.3 人力资本 |
2.1.4 人才资源 |
2.1.5 人才支撑体系 |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2.2.1 产业兴旺 |
2.2.2 生态宜居 |
2.2.3 乡风文明 |
2.2.4 治理有效 |
2.2.5 生活富裕 |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4.1 以农为本思想 |
3.4.2 政以才治思想 |
3.4.3 养护农民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1.1 职业农民 |
4.1.2 新型农民 |
4.1.3 新型职业农民 |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4.2.1 乡村专业人才 |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1 农民工 |
4.3.2 新生代农民工 |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4.5.1 社会各界 |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
5.1.1 实施阳光工程 |
5.1.2 实施雨露计划 |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
二、 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 |
三、 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方式及其途径 |
(一)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方式 |
(二) 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的实现途径 |
四、 产业融合与新型工业化 |
(一) 产业融合的动因和途径 |
(二) 产业融合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影响 |
五、 制造业服务化对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
六、 结 语 |
(8)信息化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源紧缺迫切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
二、 信息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一) 信息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资源 |
(二) 信息科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 |
(三) 信息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构建产业发展新高地 |
(一)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支柱产业的竞争力,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二) 用信息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
(三用信息化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力 |
(四) 用信息化推动哈大齐工业走廊全面发展 |
(9)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解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内涵 |
2 正确把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向 |
2.1 切实把信息产业放在优先地位, 加快形成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能力 |
2.2 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 不断提高工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 |
2.3 带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现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
2.4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提高经济社会的网络管理水平 |
3 积极探索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有效形式 |
3.1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功能, 带动工业化发展 |
3.2 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孵化功能, 带动工业化发展 |
3.3 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速传功能, 带动工业化发展 |
3.4 充分发挥信息服务的增效功能, 带动工业化发展 |
4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
4.1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4.2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城市化对科技含量的要求成为可能 |
4.3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
四、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理论的学理性探析[J]. 郭熙保. 中国工业经济, 2022(01)
- [2]跨越中等收入的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理论与实证[J]. 谢康,肖静华,周先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 [3]广西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4]新阶段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D]. 张星星. 西北大学, 2021
- [5]鄱阳湖地区“五化”协同效应、空间差异及优化路径研究[J]. 吕添贵,汪立,陈小倩,李泽英.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6]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7]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发展[J]. 李文强,陈宪. 上海经济研究, 2011(05)
- [8]信息化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的作用[J]. 李恩广. 商业研究, 2009(06)
- [9]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J]. 张文斌. 现代情报, 2006(08)
- [10]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J]. 栾贵勤,张镛. 中国信息界, 2006(03)
标签:新型职业农民论文; 服务创新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