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鑫王志中(通讯作者)何志晶(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
【中图分类号】R749.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099-02
【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人格特质与暴力攻击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和青少年攻击性问卷对中学生施测,对人格和攻击性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被试人格问卷得分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②人格与攻击性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③回归分析表明,人格对攻击性的回归效应达到显著,是预测攻击性的良好指标。结论中学生人格特质与暴力攻击性相关显著,能有效预测个体的暴力攻击性。
【关键词】暴力攻击性人格特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攻击性指具有对他人有意挑衅侵犯或对事物有意损毁破坏等心理倾向和行为的人格表现缺陷。攻击的极端形式称暴力行为[1]。近年来,校园暴力攻击性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和谐校园环境的维护。
1996年Caprara的研究已证实,具有较高暴力倾向的个体,常常有独特的人格。中学生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是塑造良好人格的关键期,人格发展的不完善常常会导致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本文就从了解中学生的人格特质及暴力攻击性状况入手,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太原市5所中学的学生为被试,发放问卷101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00份,有效率92.78%。其中,男生426人,女生474人。
1.2工具
①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EPQ调查人格特点。该问卷由E,N,P,L4个分量表组成,其中E内外向、N神经质、P精神质分别代表艾森克人格理论的3个维度,L量表用于测量被试的掩饰假托或其社会性朴实幼稚水平。每个题目的选项分为“是”或“否”。②应用青少年攻击性问卷[2]调查攻击性状况。该问卷由潘绮敏等编制,包括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绪3个分量表。攻击性行为包括口头攻击、身体攻击、自我发泄;攻击性认知包括敌对、恶意、报复心态;攻击性情绪包括易怒、冲动、缺乏自我控制力。除了缺乏自我控制力为0.380外,各分量表及因子的信度系数在0.609-0.842之间,整体信度系数为0.910。自评记分,“不符合”1分,“较不符合”2分,“较符合”3分,“符合”4分。得分越高,攻击性越强。
1.3统计方法采
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结果
2.1人格与攻击性的总体状况见表1、表2。
表1EPQ得分与常模比较(x-±s)
注:﹡P<0.05﹡﹡P<0.01
表2青少年攻击性得分(x-±s)
被试在人格与攻击性问卷上的得分见表1和表2.表2显示,EPQ问卷得分与常模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精神质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其余均显著高于常模;女生掩饰性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其余均显著高于常模。
2.2人格与攻击性的相关分析见表3
表3人格与攻击性的相关(r)
表3显示,人格与攻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在0.083-0.514之间。精神质、神经质与攻击性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说谎与攻击性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内外向与攻击性总分及各因子(自我发泄、敌对、报复心态、冲动、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认知)呈显著负相关。
2.3人格对攻击性的回归分析
以人格四因子为预测变量,攻击性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见表4
表4人格对攻击性总分的回归分析
表4显示,人格四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四个预测变量联合解释变异量为37.2%,对攻击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此回归方程的F值及回归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建立的标准回归方程为攻击性=1.712XN+1.861XP-1.347XL-0.457XE。
3讨论
本研究表明,被试中学生人格有其自身特点,性格普遍外向,情绪易冲动,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女生与男生相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稍弱,容易不顾危险,但是男生对自我真实想法的掩饰性比较高。
本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表明,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能力差、孤僻自私、喜好刺激冲动的个体,其攻击性高。本研究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似,张蔚等对学校攻击行为的研究发现,攻击者情绪的不稳定性较高[3]。吕成荣等对少年罪犯的研究证实,精神质人格常是反社会性和犯罪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4]。应文湘等的研究也表明,人格缺陷与青少年犯罪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5]。
中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较复杂的人际交往,积极健康的人格是其应对外界刺激的重要品质。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预防与遏制不良行为问题的发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牛锋,甘景梨等.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5:232-234.
[2]潘绮敏,张卫.青少年攻击性问卷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1):41-46.
[3]张蔚,张文新.情绪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干预[J].青少年研究2006,2:25-27.
[4]吕成荣等.少年罪犯个性特征调查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2:27-28.
[5]应文湘等.青少年犯罪倾向的人格因素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