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渐变刚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刚度,钢板,弹簧,有限元,特性,板桥,板簧。
渐变刚度论文文献综述
胡红成,陈有松,李世浩,朱凯伦[1](2019)在《渐变刚度板簧动力学建模及载荷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LMS Motion板簧工具箱建立板簧Beam模型,综合考虑摩擦阻尼、加载频率和加载幅值对板簧动刚度的影响,并以此修正了板簧Beam仿真模型,进一步将该仿真模型装配到整车模型中,通过虚拟迭代的方法完成了板簧位移信号和后减振器力信号的载荷分解。输出信号的时域、频域及损伤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eam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能够较好地模拟板簧的动态特性,为板簧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3)》期刊2019-10-22)
汪晓,周长城,于曰伟,张云山,王文彬[2](2019)在《渐变刚度特性状态下的板簧挠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渐变刚度特性状态下的板簧挠度计算问题,根据莫尔积分,建立了考虑板簧截面两侧圆弧的主簧刚度和主副簧复合刚度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了渐变刚度板簧的刚度-载荷特性,并利用积分运算,建立了渐变刚度板簧在不同载荷下的挠度计算式.通过实例计算和试验验证可知,挠度计算值与试验测试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5.46%.研究结果表明:渐变刚度特性状态下的板簧挠度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可以为渐变刚度板簧的正向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宋继超[3](2017)在《基于Miura-ori具有渐变刚度的机械超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超材料是一种人造的新型材料,其材料性能主要由其内部结构决定。基于折纸的机械超材料因其所呈现的多胞特性,比如负泊松比、可编程刚度,近来吸引了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的密切关注。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折纸超材料是由完全相同的折纸单元堆迭而成,因此其机械性能与单个单元类似并在整体上保持统一,这也意味着该种材料很难适应复杂不规则的外界环境。受自然界功能梯度材料的启发,本文提出叁种基于叁浦折纸(Miura-ori)的机械超材料,分别称之为面内渐变Miura-ori、面外渐变Miura-ori,面内外结合的渐变Miura-ori,叁种结构都可通过几何参数的改变实现渐变刚度的目的。针对叁种渐变Miura-ori,首先通过运动学分析,分别建立结构实现的几何条件;通过分析其折迭过程,我们发现它们存在自锁点。自锁点将折迭过程分为刚性折迭与非刚性折迭两个阶段,且其位置完全由几何参数决定。为了探索渐变结构的机械性能,我们用黄铜制作了Miura-ori、面内渐变Miura-ori和面外渐变Miura-ori的物理模型,并完成沿特定方向的准静态压缩实验,证实了渐变结构具有渐变刚度的特性。同时,根据实验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且得到了与实验匹配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结构的刚度特性。最后,利用仿真通过一系列的参数化分析,探索该结构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材料与Miura-ori基础角度对超材料渐变刚度与能量吸收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与仿真,证明叁种渐变Miura机械超材料可以在特定方向上实现渐变刚度,而且其刚度特性可通过几何参数调节控制。同时,相对于Miura-ori,该结构具有更好的能量吸收能力,能够更好的应用在一些特定的复杂环境。不仅如此,本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普遍适用于大多数折纸图案创造新结构与机械超材料。(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2-01)
韩为铎,卢剑伟,莫家奇[4](2017)在《非线性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疲劳分析载荷谱编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线性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疲劳可靠性分析评价的载荷谱编制方法。在ANSYS中建立考虑非线性接触的钢板弹簧总成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台架试验结果进行参数识别,获得了簧片上任意点应力与形变之间的非线性对应关系。在试验场采集获得钢板弹簧在强化路面下的加速度信号,通过处理,获得了板簧弧高随时间变化的信号。结合应力与弧高的对应关系以及弧高随时间变化的信号,精确获得了强化路面下钢板弹簧疲劳热点区域的应力载荷谱。采用雨流计数法对编制获得的载荷谱进行分级计数并依此为基础对疲劳热点进行可靠性分析,预测结果与道路试验相吻合。(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7年06期)
徐中明,金鑫,贺岩松,张志飞,夏小均[5](2016)在《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建模方法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地分析钢板弹簧刚度特性,对钢板弹簧建模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依据钢板弹簧国家标准GB/T 19844—2005,针对某型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分别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和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中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和离散梁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得到刚度特性。将仿真结果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针对该钢板弹簧的刚度分析中,运用离散梁法得到的刚度特性更加接近试验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陈丽静[6](2016)在《两片变截面式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轻量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两片变截面式渐变刚度钢板弹簧模型,运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某轻载货车钢板弹簧进行满足应力要求前提下的优化,使其所使用的板簧材料最少,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验证其性能.结果表明:在应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后的两片变截面式渐变刚度钢板弹簧,质量减轻了44.16%,且仿真的刚度值与数值计算刚度值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厦门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王申,周磊,何云峰[7](2015)在《基于abaqus的某微型车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钢板弹簧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出刚度和上极限的应力情况,并通过理论计算、刚度试验验证钢板弹簧的刚度,从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为板簧设计开发提供指导作用,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5年11期)
王勇,李舜酩,张袁元,曹倩倩[8](2015)在《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钢板弹簧设计计算方法难以考虑钢板弹簧实际的工作状况,综合考虑钢板弹簧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大变形、各簧片及垫片之间的接触和摩擦等非线性因素,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汽车后悬架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刚度及强度特性进行分析。其刚度及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考虑非线性因素后建立的钢板弹簧有限元模型精度比较高。在模型验证精确的基础上,利用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求解钢板弹簧在简谐载荷激励下的动态响应,获得其动态特性随激励载荷频率与幅值的变化规律。该建模方法能有效地模拟钢板弹簧实际工作状态,可为钢板弹簧结构进一步的优化提供前提。(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5年05期)
王文源,王良模,袁刘凯,张汤赟[9](2014)在《渐变刚度板簧建模方法与刚度特性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渐变刚度钢板弹簧作为主要的承载元件,其刚度特性在衰减悬架总成传递的载荷以及提高整车的行驶平顺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渐变刚度板簧的刚度特性分析中,建立了离散beam梁模型、柔性体动力学模型以及有限元模型,结合试验参数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柔性体动力学模型的刚度曲线特性与试验刚度曲线特性较为吻合,在整车平顺性仿真中实用性较强,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本文来源于《轻型汽车技术》期刊2014年07期)
李静斌,陈淮,李亚龙[10](2013)在《高速公路空心板桥加宽改造刚度渐变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京港澳高速公路空心板桥加宽改造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建立某20 m跨径加宽空心板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布设横向刚度渐变构件前后的加宽空心板桥静力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布设横向刚度渐变构件前后的空心板桥在新旧桥板过渡区域的位移曲线有显着区别,布设横向刚度渐变构件前,新板和旧板之间出现较大的刚度突变,引起位移曲线突变;布设横向刚度渐变构件后,各块桥面板的位移曲线呈现逐步平缓变化的趋势;布设横向刚度渐变构件前加宽空心板桥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峰值明显,表现出显着的单板受力现象;布设横向刚度渐变构件后,加宽空心板桥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峰值减小,表明所承受的集中荷载由多块桥板共同承担;对比布设横向刚度渐变构件前后加宽空心板桥的静力性能,证明了布设横向刚度渐变构件的有效性,横向刚度渐变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渐变刚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渐变刚度特性状态下的板簧挠度计算问题,根据莫尔积分,建立了考虑板簧截面两侧圆弧的主簧刚度和主副簧复合刚度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了渐变刚度板簧的刚度-载荷特性,并利用积分运算,建立了渐变刚度板簧在不同载荷下的挠度计算式.通过实例计算和试验验证可知,挠度计算值与试验测试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5.46%.研究结果表明:渐变刚度特性状态下的板簧挠度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可以为渐变刚度板簧的正向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渐变刚度论文参考文献
[1].胡红成,陈有松,李世浩,朱凯伦.渐变刚度板簧动力学建模及载荷谱分析[C].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3).2019
[2].汪晓,周长城,于曰伟,张云山,王文彬.渐变刚度特性状态下的板簧挠度计算[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宋继超.基于Miura-ori具有渐变刚度的机械超材料[D].天津大学.2017
[4].韩为铎,卢剑伟,莫家奇.非线性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疲劳分析载荷谱编制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7
[5].徐中明,金鑫,贺岩松,张志飞,夏小均.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建模方法对比[J].重庆大学学报.2016
[6].陈丽静.两片变截面式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轻量化设计[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6
[7].王申,周磊,何云峰.基于abaqus的某微型车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有限元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5
[8].王勇,李舜酩,张袁元,曹倩倩.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5
[9].王文源,王良模,袁刘凯,张汤赟.渐变刚度板簧建模方法与刚度特性仿真研究[J].轻型汽车技术.2014
[10].李静斌,陈淮,李亚龙.高速公路空心板桥加宽改造刚度渐变技术[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