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基本色彩词的比较研究

英汉基本色彩词的比较研究

付铮[1]2011年在《英汉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镜像折射。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语言的使用可以影响文化,同时语言也深深地被打上文化的烙印。不同的文化呈现出的不同文化形态反映到了语言上,出现了语言的差异。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又最为紧密。色彩词作为词汇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仅简单表示物体的颜色,还包含着其他词汇不能企及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和地理原因,英语和汉语的色彩词反映了自己民族的颜色取向、社会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特点。英汉基本色彩词都有各自的构词形式和特征,可以形成庞大的色彩词系统,从而成为各自语言词汇中的一类特殊词群。英语基本色彩词词性灵活多样,既可用作形容词,又可用作名词、动词及副词等词性;同时它们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汉语颜色词的主要构词特点表现在借物呈色以及由此而引出的比喻性特点,汉语颜色词同样词性灵活多样。因此对英语和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是对英汉基本色彩词内涵差异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探究汉英色彩词差异形成的原因,从一个角度透视汉英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的根本差异;探究汉英语言怎样在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促进汉英语言的共同发展。对基本色彩词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不仅可以使我们从概念上理解它们,而且有其实际应用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与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色彩词,学习它们可使交际者避免对它们产生误解。因此,这种分析有助于增加人们的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最终达到有效交际。

林桦[2]2010年在《汉英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汇是语言叁大系统中最为积极、活跃的部分,社会制度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都可以在词汇中直接反映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词汇是社会文化的镜象反射,词汇中的色彩词同样如此。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一部分富有文化内涵的色彩词挑选出来给予特别的研究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揭示不同语言中蕴涵的文化差异,将有利于留学生更好地了解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与民族传统,学好汉语。本论文以汉英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对策为论题,介绍了国内外色彩词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文化的定义与特征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界定了色彩词的分类,比较了汉英基本色彩词构词特点及语用功能;论述了汉英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文化内涵的互相融合;结合对外汉语色彩词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汉语色彩词使用偏误的原因;探讨了汉语基本色彩词形、音、义;引申义与文化义的一些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技巧;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双文化意识与多元共生意识,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李鑫[3]2004年在《英汉基本色彩词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语义比较和文化比较,对英汉基本色彩词进行了对比分析。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内涵不尽相同。英中两国的文化差异在其色彩词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分五个章节对英汉色彩词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色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色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本章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色彩的出现以及人类认识色彩的过程,然后阐述了色彩与色彩词的关系:人类对色彩的研究反映在语言学领域,就是对色彩词的研究。本文认为色彩词作为语言的一个元素,是具有普遍性的。 第二章“色彩词的理论回顾”,着重介绍了柏林和凯的基本色彩词理论以及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在柏林和凯的基本色彩词的理论中,他们指出世界上有十一个颜色组,相应的有十一个基本色彩词,只是不同民族的基本色彩词有的多,有的少。这十一个基本色彩词包括白色,黑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褐色,紫色,粉色,橙色和灰色。另一方面,中国的阴阳五行说为汉语的基本色彩词奠定了理论基础。阴阳五行说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及其变化均用阴阳和五行来解释,并与之相对应地产生了“五色”。后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汉语的基本色彩词最终形成,即白色,黑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棕色,紫色和灰色。由此可见,两种理论从一定程度上分别影响了各自的基本色彩词的具体内容。 “英汉基本色彩词的语义比较”一章,从两个角度分析了两国基本色彩词的异同。首先是从联想意义的角度逐个分析了黑,白,红,蓝,绿,黄,紫,粉,灰九种色彩词的异同。如“又红又专”、“红眼病”中的“红”在英文中是没有相应的联想意义的,而英文中的很多色彩词语同样在汉语中也没有相应的联想意义。其次是从翻译的角度来分析英汉色彩词的不对应。例如“白菜”、“红白喜事”,在翻译成英文时并不出现相应的色彩词。 “英汉基本色彩词的文化比较”一章,从宗教、文化禁忌以及政治的角度对两种语言中的色彩词再一次进行了比较研究,例如英中两国对待白色的不同态度。作为西方国家新娘婚纱颜色的白色,在中国却长期被视为丧色。 总之,色彩词的语义及文化比较构成了英汉民族文化要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同语言体系中相应的色彩词联想意义不同,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通过对英汉色彩词的分析,可以探索到两国文化的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文珊, 李冀宏[4]2006年在《英汉基本色彩词文化内涵对比及翻译》文中指出要正确译出英汉语中大量与基本色彩有关的词语,关键是准确把握这些色彩词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英汉基本色彩词文化内涵的比较,探讨了色彩词语翻译的一般规律并概括出四种基本译法。

曹庆敏[5]2011年在《英汉基本色彩词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色彩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英汉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有一些互迭部分,同时也有很多的不同。本文通过列举黑、白、红、黄、绿等几种英汉基本色彩词,分析它们在英汉语言环境中相同和不同的文化内涵。

吕雅菲[6]2006年在《英汉基本色彩词义的原型范畴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来分析英汉基本色彩词一词多义现象,试图对原型范畴理论有所完善。并且还试图将原型范畴理论和Berlin & Kay提出的基本色彩词理论结合而成的整合研究模式来分析英汉基本色彩词义,通过实证解释Berlin & Kay的基本色彩理论的蕴涵层级现象。

吕雅菲[7]2007年在《英汉基本色彩词义的原型范畴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的出发点是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来分析英汉基本色彩词义,试图进一步发展原型范畴理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施(Rosch)提出的原型范畴理论已经在语言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很多语言问题在原型范畴理论面前迎刃而解,但我们也看到这一理论仍有一些需要完善发展的方面。纵观古今中外的色彩词研究,其主要内容涉及色彩认知,颜色词的外部所指,颜色词的内部关系。以往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研究都持这样的观点: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以辐射和连锁为路径由一个词的原型意义向其它意义扩展的过程。本论文试将原型范畴理论与柏林和凯伊(Berlin&Kay)提出的基本色彩词理论结合而成的整合研究模式来分析英汉基本色彩词义,将认知模式与社会文化因素结合起来,避免了以往研究的片面性。基于整合模式来分析英汉基本色彩词义,发现基本色彩词的语义范畴大小与其原型范畴的原型意义对其它引申意义的影响有关,从而引入了“核心影响力”这一概念,即:基本色彩词的语义范畴大小与其“核心影响力”成正比的关系。这也从语义认知的角度对柏林和凯伊所提出的蕴涵层级现象给予一定的解释:蕴涵层级左边的色彩词(黑,白,红,绿,黄)的“核心影响力”比右边的色彩词(蓝,褐,紫,灰)的“核心影响力”大。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全文的结构。第二章简要回顾了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从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到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理论,直到罗施提出的原型范畴理论。第叁章先回顾了古今中外的基本色彩词理论研究,着重介绍了柏林和凯伊的基本色彩词理论,并界定了本文英汉基本色彩词的范围,分析了色彩词的语义特征。在第四章中以我国学者杨永林提出的整合色彩模式为基础,将原型范畴理论引入到该模式中,提出了本文的整合模式。第五章是英汉基本色彩词义的对比研究。第六章是基于整合模式下对英汉基本色彩词义的分析,按照典型—非典型—边缘的顺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核心影响力”在决定基本色彩词义的范畴大小中所起的作用。.第七章为整篇论文的总结,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今后可以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郭沫[8]2018年在《英汉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差异》文中提出英汉语言中表示各种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本文通过对一些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差异对比,探讨了色彩词在中英文化中被赋予的不同文化意义,从而使人们了解不同语言中"颜色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指出其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意义,并希望在贯通中西文化,培养多元化人才方面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李冀宏, 文珊[9]2007年在《英汉基本色彩词国俗语义对比与跨文化交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从国俗语义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语言中红、黑、白叁个色彩词国俗语义的异同及原因,并通过考察分析英汉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基本色彩词的一些实例,指出基本色彩词的理解和应用对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影响,其正确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际效果或成败。

叶玲[10]2007年在《英汉基本色彩词赋义之异同》文中认为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语中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既有共通性,也有差异性。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别。本文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色彩词的差异.了解并掌握这些色彩词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以及翻译实践都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英汉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D]. 付铮.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 汉英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对策[D]. 林桦. 暨南大学. 2010

[3]. 英汉基本色彩词的比较研究[D]. 李鑫. 河北师范大学. 2004

[4]. 英汉基本色彩词文化内涵对比及翻译[J]. 文珊, 李冀宏. 长沙大学学报. 2006

[5]. 英汉基本色彩词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J]. 曹庆敏.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英汉基本色彩词义的原型范畴理论研究[J]. 吕雅菲. 时代教育. 2006

[7]. 英汉基本色彩词义的原型范畴理论研究[D]. 吕雅菲. 河北大学. 2007

[8]. 英汉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差异[J]. 郭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

[9]. 英汉基本色彩词国俗语义对比与跨文化交际[J]. 李冀宏, 文珊.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0]. 英汉基本色彩词赋义之异同[J]. 叶玲. 中国科技信息. 2007

标签:;  ;  ;  ;  

英汉基本色彩词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