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浮冰论文_陈志昆,魏立新,李志强,刘凯,丁明虎

导读:本文包含了北冰洋浮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北冰洋,浮冰,通量,湍流,北极,反射率,热力学。

北冰洋浮冰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昆,魏立新,李志强,刘凯,丁明虎[1](2019)在《2017年夏季北冰洋浮冰区海雾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利用中国第八次北极考察队期间获取的走航观测数据分析了环北极考察的海雾特征。接下来利用在北冰洋密集浮冰区海雾加密观测实验期间获取的GPS探空观测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北冰洋浮冰区海雾生成的气象要素特征、边界层特征和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发现浮冰区冰雪面之上的冷空气穹丘使得大气易于达到饱和,为北冰洋不同种类海雾的出现造了有利条件。平流雾、辐射雾和蒸汽雾生消的机理和影响期间边界层气象特征各不相同,并且根据特定环流形势对3种海雾进行预报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9年02期)

沈辉,杨清华,孙启振,孙晓宇,赵杰臣[2](2019)在《2016年夏季北冰洋浮冰站近地层辐射和湍流通量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8月7-14日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83°N附近设立的长期浮冰站开展了辐射和湍流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反照率变化范围为0.64~0.92,平均反照率为0.78;基于现场观测数据评估了PW79、HIRHAM、ARCSYM和CCSM3 4种不同复杂度的反照率参数化方案在天气尺度的表现,最为复杂的CCSM3结果优于其他参数化方案,但不能体现降雪条件下的反照率快速增长。浮冰区冰雪面平均净辐射为18.10 W/m~2,平均感热通量为1.73 W/m~2,平均潜热通量为5.55 W/m~2,海冰表面消融率为(0.30±0.22)cm/d,表明此时北冰洋浮冰正处于快速消融期。冰面的平均动量通量为0.098 (kg·m/s)/(m~2·s),动量通量与风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相关系数达0.80。(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卞林根,马永锋,逯昌贵[3](2011)在《北冰洋浮冰区湍流通量观测试验及参数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8年8月21~29日我国第3次北极考察期间在北冰洋海区(84°27′N,143°37′W~85°13′N,147°20′W)冰站观测的湍流资料及相关资料,对海冰近地层湍流通量及其特征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浮冰近地层始终存在逆温和逆湿层。这与我们以前(1999年在75°N和2003年在78°N)的观测结果一致。平均感热和潜热通量分别为0.5 W/m2和2.4 W/m2。其结果与75°N和75°N的观测结果有所不同,显示出冰面释放的潜热在85°N浮冰的消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观测期间大气以近中性层结为主(占样本数91%)。通过拖曳系数(CD)与10 m风速(U)和稳定度(z/L)的关系,得到的近中性层结条件下CDN的平均值为1.64×10-3。对SHEBA试验提出的新参数化方案在本次观测区的普适性进行的检验显示,新参数化方案中的普适函数用于北冰洋浮冰区弱稳定层结下的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1年02期)

王先桥,杨清华,李诗民,周明煜,乔然[4](2011)在《北冰洋浮冰站近地层参数的观测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8年8月20~27日我国第3次北极考察队在85°N附近设立的冰站上进行的湍流通量、辐射观测所获取的相关资料,采用涡动相关法对夏季北冰洋浮冰下垫面的近地层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观测期间浮冰区冰雪面的平均感热、潜热和净辐射通量分别是0.2 W/m2,1.2 W/m2和9.9 W/m2,表明下垫面获得的大部分热能用于融冰和向冰下输送,只有一小部分以感热和潜热的方式加热大气;浮冰表面反射率变化范围为0.68~0.82,平均为0.76;近中性层结条件下的平均拖曳系数为1.65×10-3,略大于中国首次和二次北极考察的估算值;CO2通量多数情况下为负值,变化范围是-0.09~+0.06 mg/(m2.s),平均值是-0.015 mg/(m2.s),表明夏季北冰洋冰站区域是大气CO2的汇区。(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1年02期)

雷瑞波,李志军,程斌,杨清华,李娜[5](2010)在《夏季北冰洋浮冰-水道热力学特征现场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第3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于2008年8月20-28日首次开展了浮冰-水道系统热力学特征的现场观测。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气温低于0℃,调查区域正从消融期向生长期过渡,至8月23日水道逐渐封冻。之后表层薄冰对应320—950nm区间的总反照率为0.46(±0.03),水道内水温垂向梯度逐渐减小,水道内和冰底的水温逐渐下降。至8月底,浮冰底部进入融冰末期;侧部仍处于融冰期,平均融冰速率对应的平均融解潜热通量为21(±6)W/m2;对观测区的海冰而言,至8月下旬,相对于底部和表面的生消,侧部融化对其物质平衡贡献较大。(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0年03期)

卞林根,陆龙骅,张占海,程斌,逯昌贵[6](2006)在《北冰洋浮冰站大气边界层结构的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3年8月23日—9月3日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冰洋浮冰站探测的50次大气廓线及相关资料,对北冰洋的大气边界层垂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观测期间北冰洋(78°N附近,143°—148°W)浮冰区白天的对流边界层高度大于夜间的稳定边界层高度。大气边界层可分为稳定型、不稳定型和多层结构等几种类型。个例分析表明来自高空较强的暖湿气流与冰面近地层冷空气强烈相互作用,会形成强风切变和逆温、逆湿过程,有时100m高度内的风切变达10m/s,逆温达8℃。此种过程会导致北冰洋高纬度地区的大块海冰破裂,形成新的无冰海域,加强了海/冰/气的相互作用。该观测事实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北冰洋高纬度边界层特征及其影响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06年02期)

李剑东,卞林根,高志球,陆龙骅,逯昌贵[7](2005)在《北冰洋浮冰区近冰层湍流通量计算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3年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北冰洋浮冰区近冰层气象要素梯度观测资料,应用空气动力学的廓线法和总体输送法以及不同的普适函数,计算分析了2003年8月23日至9月4日浮冰区近冰层的摩擦速度、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结果表明:Holtslag普适函数的计算结果明显优于其它普适函数,总体输送法计算的不同层次湍流通量比廓线法更能够满足近冰层的常值通量层的假设,其结果可望为进一步优化北冰洋浮冰区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提高计算精度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05年03期)

卞林根,陆龙骅,高志球,程彦杰,逯昌贵[8](2001)在《北冰洋浮冰上的能量分量的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1999年8月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冰洋高纬度浮冰区联合冰站(75°02′N,160°51′W)获得的近冰层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通过通量-廓线方法和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 2)模式对冰面的能量平衡分量和湍流交换参数进行了估算和模拟。结果表明,北冰洋浮冰区在消融期间冰面释放的感热和融化有效耗热之和超过了冰面所吸收的净辐射,超出的部分热量主要来源于冰深层的热量向冰面传导。模拟的净辐射比实测值系统性高估18%,模拟的感热通量比计算结果系统性低估3%,模拟的冰面热通量误差较大,尽管观测资料序列不长,表明SiB2对北冰洋地区冰面的净辐射和感热通量模拟能力较好,对其他通量的模拟需作改进。(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2001年05期)

程彦杰,卞林根,陆龙骅,逯昌贵[9](2000)在《北冰洋浮冰区的气象要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观测的气象资料 ,初步分析研究了 1 999年 8月 1 9~ 2 4日北冰洋浮冰 ( 75°N,1 60°W)上的温、压、湿、风、云量、辐射、海表温度、冰面及冰中温度等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并结合 50 0 h Pa高度场分析了该期间的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在考察期间海面与冰面温度日变化差异明显。除晴天夜间出现逆温外 ,气温随高度增大而减小 ,冰面为热源 ,不断有向上的热量输送。海温则稳定少变。冰中热交换主要发生在冰下 0~ 40 cm深度。由于有海上湿平流等影响 ,存在“逆湿”现象。晴天反射率具有明显日变化 ,早晚大 ,中午小。海冰表面平均反射率约为 0 .76。辐射与云量特别是低云量的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00年04期)

张雅斌,卞林根,程彦杰,陆龙骅[10](2000)在《北冰洋浮冰和开阔海面上的能量平衡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首次北极考察队于 1 999年 8月 1 9日~ 2 4日在北冰洋浮冰区获得的大气近地层垂直廓线和辐射等资料 ,依据相似理论方法 ,对比分析了北冰洋无冰海面和冰面上热平衡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海面与大气和冰面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边界层物理过程差异十分明显。冰面吸收的净辐射仅为海面的 6%左右 ,主要消耗于感热输送和冰面融化过程 ,不足部分由水汽在冰面上凝结释放的潜热和冰中的热通量来补充。海面吸收的净辐射主要消耗于潜热输送过程 ,占净辐射的 50 % ,其余热量传向水体深层和用于感热输送 ,分别占净辐射的 2 6%和 2 4 %。由此可见 ,在北冰洋夏季 ,无冰海面有大量的水汽向大气输送 ,这对研究北冰洋地区大气边界层的季节变化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00年03期)

北冰洋浮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6年8月7-14日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83°N附近设立的长期浮冰站开展了辐射和湍流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反照率变化范围为0.64~0.92,平均反照率为0.78;基于现场观测数据评估了PW79、HIRHAM、ARCSYM和CCSM3 4种不同复杂度的反照率参数化方案在天气尺度的表现,最为复杂的CCSM3结果优于其他参数化方案,但不能体现降雪条件下的反照率快速增长。浮冰区冰雪面平均净辐射为18.10 W/m~2,平均感热通量为1.73 W/m~2,平均潜热通量为5.55 W/m~2,海冰表面消融率为(0.30±0.22)cm/d,表明此时北冰洋浮冰正处于快速消融期。冰面的平均动量通量为0.098 (kg·m/s)/(m~2·s),动量通量与风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相关系数达0.8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北冰洋浮冰论文参考文献

[1].陈志昆,魏立新,李志强,刘凯,丁明虎.2017年夏季北冰洋浮冰区海雾特征分析[J].海洋预报.2019

[2].沈辉,杨清华,孙启振,孙晓宇,赵杰臣.2016年夏季北冰洋浮冰站近地层辐射和湍流通量观测[J].海洋学报.2019

[3].卞林根,马永锋,逯昌贵.北冰洋浮冰区湍流通量观测试验及参数化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

[4].王先桥,杨清华,李诗民,周明煜,乔然.北冰洋浮冰站近地层参数的观测估算[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

[5].雷瑞波,李志军,程斌,杨清华,李娜.夏季北冰洋浮冰-水道热力学特征现场观测研究[J].极地研究.2010

[6].卞林根,陆龙骅,张占海,程斌,逯昌贵.北冰洋浮冰站大气边界层结构的观测研究[J].极地研究.2006

[7].李剑东,卞林根,高志球,陆龙骅,逯昌贵.北冰洋浮冰区近冰层湍流通量计算方法比较[J].冰川冻土.2005

[8].卞林根,陆龙骅,高志球,程彦杰,逯昌贵.北冰洋浮冰上的能量分量的估算[J].自然科学进展.2001

[9].程彦杰,卞林根,陆龙骅,逯昌贵.北冰洋浮冰区的气象要素特征[J].极地研究.2000

[10].张雅斌,卞林根,程彦杰,陆龙骅.北冰洋浮冰和开阔海面上的能量平衡特征[J].极地研究.2000

论文知识图

(X)3年8月22日一刁月3日G玲测定的冰站...2008年8月20~27日冰面CO2通量Fc的时间...2008年8月21~29日冰站观测的逐时气压...拖曳系数Cd和大气稳定度z/L的关系冰面气温(t)和海表(SST)的时间序列冰面及冰下10cm、20cm、40cm的温度(t)...

标签:;  ;  ;  ;  ;  ;  ;  

北冰洋浮冰论文_陈志昆,魏立新,李志强,刘凯,丁明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