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联苯聚芳醚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联苯,疏水,结晶,耐高温,官能团,性能,多肽。
联苯聚芳醚酮论文文献综述
柳周洋,张守海,石婉玲,王丹慧,蹇锡高[1](2019)在《磺化含侧苯基杂萘联苯聚芳醚砜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含侧苯基杂萘联苯聚芳醚砜(PPES-Os)为原料,通过非均相法制备磺化含侧苯基杂萘联苯聚芳醚砜(SPPES-Os).通过核磁共振与红外光谱表征了SPPES-Os的结构,测试了SPPES-Os的离子交换容量(IEC)、溶解性,采用热失重分析法对SPPES-Os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溶液浇铸法将SPPES-Os制成均质膜,考察了IEC对均质膜的吸水率、溶胀率、接触角、水蒸气吸附性以及水蒸气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IEC增加,膜的吸水率、水蒸气吸附量和水蒸气渗透速率增加,而接触角降低;SPPES-Os膜在25℃时吸水率在9%以上,48℃时水蒸气渗透速率高于7.53×10~(-3) g/(cm~2·h).(本文来源于《膜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刘文韬,柳承德,刘程,王锦艳,蹇锡高[2](2019)在《抗菌多肽改性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生物材料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细菌感染。抗菌多肽因其优异的抗菌性能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细菌等优点,被应用于表面改性生物材料。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PPENK)因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及易于消毒等特点,有望作为聚芳醚类生物材料。采用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在PPENK表面固定阳离子抗菌多肽,可赋予其抗菌性能,拓展杂萘联苯聚芳醚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范围。采用伯胺引发氨基酸环内酸酐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结构不同的两种多肽,然后利用点击化学的原理,将多肽固定到PPENK表面。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所合成聚合单体及多肽的结构。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别表征材料表面化学结构、元素及含量变化。通过表面接触角测试材料的亲疏水性。采用MTT法对表面接枝抗菌多肽的PPENK进行细胞毒性测试。使用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表面接枝抗菌多肽的PPENK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点击化学的方法可以将多肽成功固定在PPENK表面,多肽的引入可以提高PPENK材料的亲水性。细胞毒性测试表明,细胞的存活率均超过80%;抑菌活性测试说明,在PPENK表面引入阳离子抗菌多肽后,可以提高材料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材料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刘一凡[3](2019)在《结晶型联苯聚芳醚砜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芳醚砜(PAES)树脂是一类综合性能非常优异的耐高温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在航空航天、电子电气、能源及水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聚芳醚砜树脂品种,如聚砜(PSF)、聚醚砜(PES)及聚亚苯基砜(PPSU)等高分子材料的聚集态结构均为无定形结构,在耐溶剂、耐酸碱、摩擦磨损、力学强度等性能方面较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等结晶型特种工程塑料存在着较大差距,限制了这类树脂在一些高湿热环境、化学腐蚀环境和高速转动及传动等苛刻工况条件下的应用。高分子聚集态结构调控是高分子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是指高分子材料分子链的不同排列与堆砌方式。通常情况下,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主要有结晶态、液晶态、无定形以及取向态结构等,高分子材料的聚集态结构与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密切相关。与PEEK树脂中的醚酮结构相比,聚芳醚砜类材料聚集态结构为无定形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链中砜基的存在,由于醚砜结构中的醚键的键角(124°)与砜基的键角(105°)不一致,导致分子链的规整性被破坏,使得聚芳醚砜类树脂无法结晶。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得到结晶型的聚芳醚砜类材料,研究者们一般会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砜基邻位的苯环上引入位阻较大的侧基,改变砜基与苯环上碳原子间的键角,使其键角大小达到与分子链中的醚键键角相近的地步,借此来增加高分子链的规整度,达到制备具有结晶能力的聚醚砜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合成步骤一般都比较繁琐,并且由于分子链中引入了大位阻基团,使聚芳醚砜树脂的热稳定性降低,无法满足加工要求。另一种方法是在高分子链中引入较大比例的刚性基团,如叁联苯结构等,利用刚性基团的规则排布去诱导聚合物结晶,这种方法相较与第一种方式而言,合成步骤要简单许多,但是由于大比例刚性基团的引入,聚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性会下降,一般难以获得大分子量的产物,同时也会使聚合物的熔点升高,给材料的加工过程带来不便。本论文根据以上分析,基于砜基是聚醚砜材料为无定型结构的主要原因,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在砜基两侧引入刚性对称基团以抑制其对聚集态结构的影响,成功制备出了含有对称双联苯结构的半结晶型PAES树脂,并开展了其结晶动力学研究以及力、热等综合性能评价。首先,本文利用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分别合成了两种带有双联苯基团的双氟单体与双酚单体,并且对合成的两种单体进行了核磁与红外表征,确定了两者的结构。采用这两种单体分别与含有苯环或联苯结构的对应单体进行聚合,最终得到了叁种含有多个联苯基团的聚芳醚砜材料,分别记为DBP-PES、DBPPESDS、PEBDS,经过DSC测试后发现,制备出的DBP-PES、DBP-PESDS由于分子结构中砜基的比例过高,分子链的对称性较差,尽管玻璃化转变温度都超过了270℃,但是并没有出现结晶熔融迹象,说明这两种聚合物并不具有结晶能力。在对PEBDS进行测试后发现,PEBDS树脂出现了明显的结晶熔融峰,而XRD测试也表明PEBDS树脂具有明显的晶体衍射峰,证明了PEBDS树脂具有很好的结晶能力。本论文进一步对PEBDS树脂的基本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表明,本论文制备出的PEBDS树脂具有出色的耐溶剂性能,与PEEK树脂相似,几乎不溶于所有常见的有机溶剂中,因此本论文利用间氯苯酚作为溶剂对PEBDS树脂的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得到了PEBDS树脂的比浓对数粘度最大为0.42d L/g,而DSC测试发现,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232℃,熔点Tm在372℃,其结晶熔融焓在92 J/g。经过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清楚观察到PEBDS树脂的晶体衍射峰,经Jade软件模拟计算后,得到PEBDS树脂的最大结晶度可以达到21%。同时本论文为了进一步对PEBDS的结晶性质与加工过程进行研究,利用Jeziorny方法,对PEBDS树脂进行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得到了PEBDS树脂在不用降温速率下的结晶速率常数与Avrami指数。由于得到的PEBDS树脂的溶解度原因,尽管本论文得到的产物较文献中报道的其他结晶型聚芳醚砜的分子量大,但是由于分子链的刚性较大,材料本身的韧性较低,所以得到的树脂材料无法加工成具有较高强度的测试样条。为了能够得到具有更高力学强度与分子量的结晶型聚芳醚砜材料,并进一步研究结晶对于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我们制备了不同4,4’-二氟二苯砜含量的更大分子量的BDP-PEES1、3、5、10共聚物,测试发现,BDP-PEES3仍具有一定的结晶能力,其Tg与Tm与均聚物相比并没有明显区别,经计算,其最大结晶度达到了18%,同时其分子量完全达到了加工成为样条的标准,经过拉伸弯曲测试,我们发现,BDP-PEES3的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都明显强于分子量相近的普通PES,因而这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与应用前景的新型树脂材料。(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婧婷[4](2019)在《主链含有机硅氧烷联苯聚芳醚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芳醚砜是一种热塑性的特种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耐化学性以及突出的低介电性能。通过向聚芳醚砜材料中引入大体积的刚性联苯结构,可有效地降低材料的介电常数(k=2.54),使其在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聚有机硅氧烷作为有机硅高分子的一种,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抗老化性,同时具有较低的极化率以及低表面能,可有效地降低材料的介电常数并提升材料的疏水性能。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聚有机硅氧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具有由硅氧键构成的呈螺旋状的分子主链。这一结构赋予了聚二甲基硅氧烷良好的链柔性和灵活性。并且由于硅氧键的存在,使得材料具有较低的极化率和低表面能,可有效地降低材料的介电性能同时提升材料的疏水性。多面体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是一种笼状的有机硅氧烷,其结构为无机内核,外层包覆着有机基团。POSS兼具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特点和优势,是现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重点研究对象。POSS的硅氧笼状结构赋予了材料以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外层的有机基团则保证了材料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同时POSS的低极化率可降低介电常数,其低表面能可增强材料的疏水性能。由于POSS的纳米结构,随着其引入,可增加材料表面的粗糙性,可进一步提升材料的疏水性能。本论文将联苯结构和有机硅氧烷通过化学共聚的方法引入到聚芳醚砜材料中,探究联苯结构分别与线性有机硅氧烷和笼状有机硅氧烷协同作用对材料热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疏水性能、溶解性能、溶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柔性链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大体积笼状POSS均能降低材料的介电常数,并提升材料的疏水性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材料良好的热稳定性。在室温条件下,主链含DDSQ的联苯聚芳醚砜聚合物具有更低的介电常数以及更好的疏水性能,介电常数可低至1.82,而疏水角最高可达到122°,其5%热失重温度均高于437°C。(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石婉玲,张守海,步肖曼,刘乾,陈宇宁[5](2019)在《含二侧苯基杂萘联苯聚芳醚砜的合成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3,5-二苯基-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DHPZ-dP)、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DHPZ)和4,4’-二氯二苯砜为单体,经高温溶液缩聚,通过调节DHPZ与DHPZ-dP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含二侧苯基杂萘联苯聚芳醚砜(PPES-dPs)。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产物结构与所设计结构相符合。PPES-dPs在N-甲基-2-吡咯烷酮与N,N-二甲基乙酰胺等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好,但不溶于乙醇等质子性溶剂。PPES-dPs的热性能随着DHPZ-dP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强,5%热失重温度可达到500℃,拉伸强度大于75 MPa。(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王立伟[6](2019)在《油田用碳纤增强杂萘联苯聚芳醚复合材料及其工程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采油装备上应用较少,主要因为采油领域工作环境复杂,复合材料用树脂基体难以达到使用要求,尤其是高温采油领域,随着采油井井深增加及部分稠油井开采,井下采油温度不断提高、腐蚀性更强。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树脂基体,以提高复合材料采油装备的耐温性能、耐腐蚀性能、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等。杂萘联苯型聚芳醚树脂玻璃化温度为250℃~310℃,耐高温、可溶解,综合性能优异,可以作为耐温型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及其连续碳纤维(CF)复合材料的增韧改性剂。利用杂萘联苯型聚芳醚树脂改性高温型环氧树脂应用于碳纤维抽油杆拉挤,既保持了碳纤维抽油杆的耐温性能,同时又提高其耐冲击和耐应力开裂性;同时,将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型聚芳醚树脂用于制造抽油杆扶正器,提高抽油杆扶正器的高温抗磨损性能,可以解决目前高温深井及稠油井用金属扶正器因不耐腐蚀导致使用周期短的问题,同时实现减重节能。本文主要研究了连续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型聚芳醚树脂改性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连续拉挤成型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抽油杆;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型聚芳醚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制备了耐高温、耐磨抽油杆扶正器;研究了抽油杆接头粘结用杂萘联苯型聚芳醚树脂基粘合剂;并在油田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考核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4-(4-羟基-苯基)-2H-二氮杂萘-1-酮(DHPZ)与4,4'-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酮和2,6-二氟苯腈经溶液亲核取代逐步聚合反应合成了聚合物PPENSK,通过调控封端剂结构制备了氨基封端杂萘联苯聚芳醚腈砜酮(A-PPENSK)和环氧封端的杂萘联苯聚芳醚腈砜酮(E-PPENSK)。研究了 A-PPENSK/E-PPENSK双组份粘合剂,系统研究了 A-PPENSK和E-PPENSK的分子量及二者之间的配比对粘合剂性能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粘合剂配方。结果表明:A-PPENSK/E-PPENSK粘合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值大于300℃,5%热失重温度为480℃,高温800℃下残碳率为62%。在室温、350℃、400℃下粘接剪切强度分别为48.7MPa、30.2MPa和24.6MPa,表现出优异的耐温性能。将其应用于粘接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抽油杆杆体和金属接头,整体拉断力大于300kN,百万次疲劳实验后强度保持率达到90%,批量粘接应用证明A-PPENSK/E-PPENSK粘合剂稳定性优异,满足油田长周期使用要求。二、以短切碳纤维为增强体,采用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PPESK/PPBESK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制备了抽油井用扶正器。研究了 PPESK和PPBESK的分子链结构对其流变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环境以及注塑加工成型工艺要求,确定了 PPESK分子链结构为PPESK8020,即砜酮比为8:2,PPBESK的分子链结构为PPBESK3505,即联苯结构与二氮杂萘酮结构的摩尔比为65:35,砜酮比为95:5,并且m(PPESK8020):m(PPBESK3505)=3:7时较适合注塑成型工艺,且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系统研究了碳纤维含量对CF/PPESK/PPBESK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当碳纤维含量为25%时,所制备的扶正器力学性能最高,摩擦系数最低,其磨损率显着低于金属材料扶正器。CF/PPESK/PPBESK复合材料主要性能指标为:拉伸强度≥150MPa,弯曲强度≥280MPa,热变形温度≥270℃,常温有油润滑后摩擦系数≤0.045。经油田实际应用考核,CF/PPESK/PPBESK复合材料扶正器可以在260℃高温下使用500天以上,扶正保护效果明显,平均使用寿命是金属材料扶正器3倍以上,可以替代目前油田使用的金属扶正器,服役于高温稠油井采油。叁、采用PPESK增韧改性多官能团环氧树脂,通过溶液共混的方式,得到一系列PPESK/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共混物,并制备CF/PPESK/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讨论了碳纤维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当PPESK用量为4%~6%时,共混树脂的拉伸强度变化较小,两种材料的相容性较好,且PPESK增韧后的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玻璃化温度(Tg)提高了7℃。通过抗弯及疲劳性能测试,证实CF/PPESK/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棒材的弯曲半径满足55D(Q/GDW10851-2016标准)要求,表层不开裂、不起皮,100万次疲劳测试后,复合材料棒材的强度保持率不低于90%,经90天强化老化后,强度保持率仍大于90%。四、研究了碳纤维增强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抽油杆制造技术及质量影响因素,完成碳纤维增强高温树脂基抽油杆油田应用试验。分析了碳纤维高温树脂基抽油杆缺陷产生及影响质量的因素。制备的碳纤维增强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抽油杆性能:拉伸强度≥1580MPa,层间剪切强度≥69MPa,接头屈服强度≥590MPa,玻璃化转变温度≥195℃。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际井况分析,确定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下井作业流程;形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钢制抽油杆杆柱组合图版设计参照方法。通过优化杆柱组合设计使抽油系统效率平均提高12.2%,吨液耗电指标平均下降12.5kW·h/t。(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9-03-20)
张守海,张本贵,陈宇宁,蹇锡高[7](2019)在《季铵化杂萘联苯聚芳醚酮酮离子交换膜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交换膜是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主要部件之一,其选择性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寿命,而目前大多数离子交换膜存在选择性或稳定性欠佳的状况.为了制备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高选择性离子交换膜,本文将不同溴甲基含量(0.75~0.99,平均每摩尔重复结构单元含有溴甲基的摩尔数)的含溴甲基杂萘联苯聚醚酮酮(BPPEKK)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基膜,之后在叁甲胺水溶液中进行胺化得到季铵化杂萘联苯聚醚酮酮阴离子交换膜(QBPPEKK).测试了QBPPEKK的离子交换容量、吸水率、溶胀率、钒渗透系数和面电阻.随着BPPEKK溴甲基含量的增加,所得QBPPEKK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和含水率增加,而其面电阻和钒离子质量传递系数降低.将QBPPEKK膜组装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电池的电压效率(VE)和能量效率(EE)随着QBPPEKK膜离子交换容量的增加而上升;当BPPEKK的取代度为0.99时,所制得的阴离子交换膜为QBPPEKK90膜,由其组装成电池的EE为87.7%(电流密度为40m A/cm~2),大于同条件下Nafion117的数值(86.0%).在1.5mol/L的VO_2~+溶液中浸泡60d后, QBPPEKK膜的拉伸强度高于36 MPa、膜表面形貌没有明显变化、组装电池性能变化不大,结果表明QBPPEKK膜在VO_2~+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勇军,周丽云,王利云,洪慧铭,宋琤[8](2018)在《联苯聚芳醚砜醚酮酮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和4,4'-联苯二甲酰氯(BPPC)为原料,采用亲电缩合反应制备了主链含联苯结构单元的聚芳醚砜醚酮酮(PESEKDK),并用红外(FT-IR)、广角X-射线衍射(WAXD)、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SEKDK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07℃,在238℃、264℃、283℃处出现3个熔融峰;热分解温度(Td)为561℃,说明聚合物的耐热性能优良.以质量比为50%的T700短碳纤维和PESEKDK熔融共混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86 MPa,拉伸模量为30.9 GPa,表明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洪京[9](2018)在《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耐高温复合膜》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流体的分离提纯和海水淡化的新需求急需新型耐高温复合反渗透膜。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PPENK)的结构中含有非共面扭曲链结构和高刚性、强极性的氰基基团,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达277 ~oC,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机械强度,是一类能够用于制备耐高温复合反渗透膜的新型膜材料。首先,以PPENK为膜材料,制备低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作为复合膜的底膜。考察了铸膜液中PPENK浓度对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MWCO)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PENK浓度的增大,PPENK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减小,孔径分布更加均匀。其次,以间苯二胺(MPD),均苯叁甲酰氯(TMC)为单体,通过界面聚合制备了聚芳香酰胺/PPENK复合反渗透膜。考察了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孔径分布,以及单体摩尔比、反应时间、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以截留分子量为55.0 KDa的PPENK超滤膜为底膜,界面聚合单体摩尔比(MPD/TMC)为10:1,反应时间为10 s,浸渍时间为20 s,热处理温度为40 ~oC,热处理时间为4 min时,所制备的聚芳香酰胺/PPENK复合反渗透膜的性能最优,室温、1.6 MPa下对2000 ppm NaCl溶液的脱盐率为86.3%,通量为4.62 L/m~2?h。最后,初步考察了复合膜的耐高温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操作温度由30 ~oC升高至88 ~oC,复合膜的脱盐率从88.8%下降到84.4%,水通量由4.26 L/m~2?h上升到22.70L/m~2?h,复合膜的脱盐率下降不大,但水通量明显提高,说明PPENK适合制备耐高温复合反渗透膜,在海水综合利用方面有着良好的前景。(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薛仁东[10](2018)在《杂萘联苯型全氟环丁基聚芳醚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氟聚合物由于氟原子的存在,有着诸多优异性能,如高耐热性、强耐溶剂性、低介电常数和高气体渗透性等特点。全氟环丁基(PFCB)聚芳醚是一种半氟化的含氟聚芳醚,是由Babb等人于1993年发明。聚合物中无规立构的全氟环丁基结构的存在,改善了聚合物的溶解性,使得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在工业生产中有极大优势。此外,PFCB芳基醚聚合物还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包括光学透明性好、高耐热性、高抗氧化性、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等,能够应用于航空航天、信息工程、建筑行业及食品环保等领域。本文以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DHPZ)为原料,通过氟烷基化反应得到溴代四氟乙基醚中间体(DTD),然后发生消除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叁氟乙烯基醚单体(TFVE-DTD)。对DTD及TFVE-DTD进行结构分析,液质联用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一致,红外与核磁结果证明其结构与预期结构相符,证明成功合成出中间体DTD及单体TFVE-DTD。以TFVE-DTD为单体,进行均聚反应,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得到一系列杂萘联苯型全氟环丁基均聚物(PFCB-D)。对聚合物PFCB-D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红外与核磁结果证明其结构与预期结构相符;热失重(TGA)与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结果表明,延长反应时间或升高反应温度使得PFCB-D的5%热失重温度逐渐升高,PFCB-D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出现上升的趋势,由于二氮杂萘酮存在,其热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聚合物PFCB-D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氯仿和丙酮等溶剂中有良好的溶解性,在水和甲醇中不溶。以TFVE-DTD和4,4'-双(叁氟乙烯氧基)联苯(TFVE-DTB)为单体,进行共聚反应,改变聚合时间考察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通过改变单体比例合成了一系列共聚物PFCB-B-D。对共聚物PFCB-B-D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红外与核磁结果证明其结构与预期结构相符;凝胶色谱(GPC)测试PFCB-B-D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其数均分子量均在9700以上且分子量分布较窄;TGA测试结果表明5%热失重温度均大于400℃,且热分解温度随着单体TFVE-DTB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从DSC曲线中可知PFCB-B-D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高于150℃,随着单体TFVE-DTD比例增加,PFCB-B-D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逐渐升高;溶解性测试表明聚合物PFCB-B-D在DMAc、DMSO、氯仿和丙酮等溶剂中有良好的溶解性,在水和甲醇中不溶。(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联苯聚芳醚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工生物材料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细菌感染。抗菌多肽因其优异的抗菌性能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细菌等优点,被应用于表面改性生物材料。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PPENK)因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及易于消毒等特点,有望作为聚芳醚类生物材料。采用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在PPENK表面固定阳离子抗菌多肽,可赋予其抗菌性能,拓展杂萘联苯聚芳醚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范围。采用伯胺引发氨基酸环内酸酐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结构不同的两种多肽,然后利用点击化学的原理,将多肽固定到PPENK表面。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所合成聚合单体及多肽的结构。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别表征材料表面化学结构、元素及含量变化。通过表面接触角测试材料的亲疏水性。采用MTT法对表面接枝抗菌多肽的PPENK进行细胞毒性测试。使用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表面接枝抗菌多肽的PPENK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点击化学的方法可以将多肽成功固定在PPENK表面,多肽的引入可以提高PPENK材料的亲水性。细胞毒性测试表明,细胞的存活率均超过80%;抑菌活性测试说明,在PPENK表面引入阳离子抗菌多肽后,可以提高材料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联苯聚芳醚酮论文参考文献
[1].柳周洋,张守海,石婉玲,王丹慧,蹇锡高.磺化含侧苯基杂萘联苯聚芳醚砜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膜科学与技术.2019
[2].刘文韬,柳承德,刘程,王锦艳,蹇锡高.抗菌多肽改性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研究[J].中国材料进展.2019
[3].刘一凡.结晶型联苯聚芳醚砜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王婧婷.主链含有机硅氧烷联苯聚芳醚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石婉玲,张守海,步肖曼,刘乾,陈宇宁.含二侧苯基杂萘联苯聚芳醚砜的合成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6].王立伟.油田用碳纤增强杂萘联苯聚芳醚复合材料及其工程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7].张守海,张本贵,陈宇宁,蹇锡高.季铵化杂萘联苯聚芳醚酮酮离子交换膜制备与性能[J].科学通报.2019
[8].刘勇军,周丽云,王利云,洪慧铭,宋琤.联苯聚芳醚砜醚酮酮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洪京.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耐高温复合膜[D].大连理工大学.2018
[10].薛仁东.杂萘联苯型全氟环丁基聚芳醚的合成与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