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机械负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负荷,活塞,机械,柴油机,载荷,永磁,测试。
机械负荷论文文献综述
曾德鹏[1](2017)在《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无机械负荷间接测试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于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的测试,传统的测试方法是将电机与机械负载相连接,使电机处于负载状态下再进行相关测试。因而传统的测试方法存在着测试困难、测试系统复杂、测试成本过高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和产品水平的提高。将电机设计成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形式能使电机更适用于大功率的应用场合。因此,研究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机械负荷测试方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为对象,利用多单元电机系统的特点,对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的绕组电感、电机损耗及温升、机械特性、转矩波动等参数和特性的无机械负荷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感特点,利用多单元电机结构特点结合电感的静态测试方法,提出了一种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的测试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外加机械装置,且可以考虑磁路饱和对电感参数的影响。在测试电机的交直轴电感以及绕组自感和绕组间互感的过程中,被测试单元电机中通入带有直流偏置的交流电流,其中的直流偏置电流用于体现磁路的饱和程度,交流电流用于电感测试;非测试单元则通入直流电流,其作用是用来调节和固定电机转子的位置。研究了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不同运行状态下电机损耗的特点。根据正常负载运行状态下与无机械负载运行状态下电机各部分损耗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损耗的无机械负荷间接测试方法。通过调整电机在空载时的转速与磁链,在无机械负荷运行状态时测试得到电机与转速相关的损耗;再通过测试电机的绕组电流和电阻,得到电机的铜损,就可以在无机械负荷状态下间接测试得到电机的损耗。根据电机内热交换原理,结合电机损耗的间接测试方法,提出了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温升的无机械负荷间接测试方法。通过对电机热网络模型的分析,验证了电机的温升满足迭加原理的条件。分别测试电机铜损引起的温升和铁损引起的温升,迭加即可得到电机的温升。推导了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电磁转矩的表达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电机的输出功率可以由输入的电功率和损耗表示出来,则可以在无机械负荷状态下测试电压、电流、损耗、转速等相关参数间接的得到电机的转矩,进而提出了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机械特性和效率特性的无机械负荷间接测试方法。根据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输出转矩与电动运行单元数的关系,研究了如何在一个单元电机电动运行,一个单元电机发电运行的无机械负荷状态下将多单元整机的输出转矩表示出来。对比了样机机械特性和效率特性的直接测试结果与间接测试结果,验证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电机转矩波动产生的原因;根据能量守恒原理,采用虚位移法推导了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曲线的表达式。研究了电机在一部分单元电机电动运行,一部分发电运行的无机械负荷运行状态下的转矩波动特点,当无机械负荷状态下电机的磁路饱和程度与全单元运行状态下相同时,可以认为这个无机械负荷运行状态下由磁路饱和引起的转矩波动幅值与全单元电动运行时相同,进而提出了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波动的无机械负荷间接测试方法。测试了电机无机械负荷运行状态下等效转矩波动,研究了如何通过测试相关参数,得到无机械负荷运行状态下由互感不对称引起的附加转矩波动。分析了无机械负荷状态下所测试的转矩波动对应的电机平均输出转矩。通过间接测试得到的无机械负荷状态下转矩波动、无机械负荷状态下的附加转矩波动以及对应的平均输出转矩,间接得到了电机正常运行状态时的转矩波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10-01)
杨业,倪培永,戴峰,金洪超[2](2016)在《186F柴油机活塞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塞是柴油机的重要运动件。它所处的工作环境复杂,因此有必要将其结构进行强化。通过ANSYS软件,模拟高温环境以及最高爆发压力时的变形状况。模拟结果表明,在机械载荷作用下活塞销孔内侧上部出现最大应力,销座孔底部变形最为严重。在热负荷的影响下应力最大发生在内侧顶部位置,变形最大量发生在顶部边缘位置。而热机载荷耦合时等效应力最大发生在销座孔内部上侧以及顶面下方,变形最严重发生在裙部边缘。热机耦合作用对活塞的影响大于两者对活塞影响的简单相加。在活塞校核时需要进一步改善应力分布。(本文来源于《机械研究与应用》期刊2016年05期)
李轶,贾淑萍,龚树生,何志洲[3](2014)在《离子通道和机械负荷对耳蜗外毛细胞电致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豚鼠耳蜗外毛细胞的细胞膜电导和机械负荷对细胞电致运动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使用分离自豚鼠耳蜗第四回的外毛细胞,采用全细胞电压钳和微室电极技术。使用以光电二极管为基础的测量系统来测量电致运动。结果外毛细胞的膜电导可以同时影响电致运动的灵敏度和运动的非线性,而机械负载可以显着影响电致运动的幅度、不对称和频率响应。结论外毛细胞的膜电导和机械负荷可以影响外毛细胞的电致运动,从而影响耳蜗放大器功能。(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荆碧舟[4](2013)在《柴油机缸套—活塞组热负荷与机械负荷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柴油机具备热效率高、扭矩大、耐久性好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人们对柴油机动力、经济、排放等重要性能指标不断提出新要求的同时,对其结构的优化改进也随之提出更高的要求。显然,改善燃烧室零部件的工作环境,使其稳定安全的运行进而提高整个柴油机的可靠性是重中之重。活塞及缸套作为燃烧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不仅承受着高温燃气周期性的热负荷,还承受着燃气压力、往复惯性力等机械负荷,是活塞拉缸、开裂、变形的原因所在。因此,有必要对缸套-活塞组进行热负荷与机械负荷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并分析其应力应变分布情况,为活塞和缸套结构的优化改进提供理论依据。选用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4100QBZ型柴油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UG分别对活塞、气缸套以及活塞环建立叁维实体参数化模型,选取适合的单元模型和网格划分方法,在ANSYS Workbench平台中对实体模型进行划分网格。结合柴油机实测相关数据、经验公式以及文献实例,将零部件间的外边界条件转换为单个零部件的内边界条件,确定缸套-活塞组模型各个区域的换热边界条件,从而对柴油机缸套-活塞组在额定工况下进行稳态热分析。采用间接耦合法,将缸套-活塞组的稳态温度场作为结构分析的温度边界条件,分析计算在热负荷、机械负荷以及热力耦合负荷叁种情况下组合件的应力及应变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叁种负荷作用下缸套-活塞组应力应变分布,得出不同区域应力集中和变形过大的主导因素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对结构提出了一些初步探索性的改进意见。通过上述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缸套-活塞组标定工况下的温度场、应力场以及应变分布,为今后的分析设计及结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徐远志[5](2013)在《机械负荷对柴油机缸套变形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变得日趋严格,柴油机的缸内爆发压力一直在不断提高,造成活塞组-缸套摩擦副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大幅度增加。受缸盖螺栓预紧载荷、活塞做周期性的高速往复运动、柴油机缸体的刚度不均匀以及冷却不均匀产生的影响,缸套容易产生变形。当活塞环的弹力无法对缸套失圆变形进行补偿时,将产生不正常的间隙,从而在活塞组-缸套之间产生油-气泄漏,导致缸内燃烧恶化及机油受到污染,因此了解缸套的变形状况,控制缸套与活塞组之间变形与失圆,可以改善缸套-活塞之间的密封性能,对降低机油耗,改善摩擦性能,以及减小排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了机体-缸套-缸盖的装配耦合模型,分析了缸盖螺栓预紧力作用下缸套变形情况,并对机体缸孔与缸套变形进行测试,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在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缸盖螺栓预紧力、轴瓦过盈装配、主轴承盖螺栓预紧力、缸内爆发压力、主轴承载荷及活塞侧击力等不同机械载荷因素对缸套变形及应力的影响,同时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结构因素对缸套的膨胀变形和受压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缸套变形的主要机械载荷因素分别为缸盖螺栓预紧力、缸内爆发压力及主轴承座载荷;影响缸套应力变化的主要机械载荷因素是缸盖螺栓预紧力。(2)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得出缸盖螺栓沉孔深度对缸套变形影响最大,缸套轴肩定位凸台的角度次之,缸盖螺栓啮合长度影响最小,并得出叁种结构因素下缸套变形的最优方案。(3)缸盖螺栓沉孔深度越靠近缸套轴肩定位凸台,缸套径向变形越大。缸套径向变形随缸套轴肩定位凸台角度的增加而呈现减小-增加-减小的变化趋势,缸套变形在角度为20时最小。缸套径向变形随缸盖螺栓啮合长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但缸套径向变形的幅值变化不大。柴油机机体改进后,机体的第一阶固有频率比原机体提升20Hz,缸套径向的变形量和扭曲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3-04-01)
于文英[6](2012)在《基于热负荷及机械负荷柴油机活塞的结构分析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活塞是内燃机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它的工作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内燃机的可靠性、耐久性、经济性及排放等一系列重要的性能指标。活塞在工作时既要承受高温、高压燃气的周期作用,又要承受高速往复运动产生的惯性力、侧向压力、摩擦力等多重负荷的交替作用,必然会导致活塞在工作中的热损伤和机械损伤。特别是活塞顶部乃至整个活塞在高温燃气作用下温度很高,且温度沿活塞径向和轴向分布不均匀,必然导致活塞产生一定的热应力和热变形。当热负荷与机械负荷耦合后,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活塞顶部、销座处出现裂纹、活塞环胶结甚至“拉缸”等各种问题。所以,对活塞温度场进行测量与分析,对温度场、应力场以及热、机械负荷共同作用下的耦合应力场进行有限元分析,了解活塞工作时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及耦合应力场分布规律,对改进活塞结构,提高其工作可靠性、耐久性等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硬度塞测温法在不同工况下对6125型柴油发动机不同结构特点的活塞表面关键点的温度进行了测量,获得了不同工况下,不同结构特点的活塞表面关键点的温度值,分析了活塞的工作温度与结构特点及内燃机转速变化之间的关系。选取适宜的经验公式估算得到活塞表面的换热系数,采用有限元法对活塞温度场进行试算,将得到的关键点温度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和修正,较为精确的确定了6125型柴油发动机标定工况下的热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6125型柴油机不同结构活塞在标定工况下的温度场、机械应力场和变形、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共同作用下耦合应力场和变形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活塞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与活塞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为此系列活塞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2-05-01)
史舒雅,吴拓江[7](2012)在《机械负荷引起的颞下颌关节软骨下骨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颞下颌关节的改建是其对于内外环境改变的生物适应过程,它包括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两方面的变化。以往大部分是研究在机械负荷下引起的关节软骨的改变,而目前已经将软骨下骨和关节软骨看作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功能单位。软骨下骨在传导压力和关节改建中的特点正在逐步被发现。本文就软骨下骨在承受机械负荷时的形态学变化、组织学变化以及分子生物学变化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期刊2012年01期)
吕振伟,邓旻涯[8](2011)在《轮式工程机械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因具有良好的转向调节性能和明显的节能效果,在轮式工程机械当中普遍采用.分析了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并建立其数学模型,同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分析了系统的动、静态特性及影响转向性能的因素.(本文来源于《机械与电子》期刊2011年04期)
邹云飞,刘晋川,贾志平[9](2011)在《港口机械负荷敏感液压系统的节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负荷敏感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其Amesim模型,仿真分析3种工作状态下的液压系统特性。结果显示,负荷敏感液压系统能够自我调节泵流量和工作压力以适应执行机构的要求,减少系统中的溢流损失,实现液压系统的节能。(本文来源于《港口装卸》期刊2011年01期)
张俊红,何振鹏,张桂昌,马正颖,高宏阁[10](2011)在《柴油机活塞热负荷和机械负荷耦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柴油机活塞的温度进行分析,得到活塞的温度分布规律,并将活塞温度分布结果代入到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中来分析活塞的侧推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侧推力对活塞的应力分布产生的影响,计算活塞在热负荷、机械负荷和热机负荷耦合作用下活塞的应力和变形.结果表明,侧推力会导致活塞裙部、环槽和活塞销座根部应力增加,在活塞热机耦合分析中,活塞变形主要是热变形.为降低侧推力对活塞应力的影响以及深入了解活塞应力和变形受各种负荷影响情况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机械负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活塞是柴油机的重要运动件。它所处的工作环境复杂,因此有必要将其结构进行强化。通过ANSYS软件,模拟高温环境以及最高爆发压力时的变形状况。模拟结果表明,在机械载荷作用下活塞销孔内侧上部出现最大应力,销座孔底部变形最为严重。在热负荷的影响下应力最大发生在内侧顶部位置,变形最大量发生在顶部边缘位置。而热机载荷耦合时等效应力最大发生在销座孔内部上侧以及顶面下方,变形最严重发生在裙部边缘。热机耦合作用对活塞的影响大于两者对活塞影响的简单相加。在活塞校核时需要进一步改善应力分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械负荷论文参考文献
[1].曾德鹏.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无机械负荷间接测试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2].杨业,倪培永,戴峰,金洪超.186F柴油机活塞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6
[3].李轶,贾淑萍,龚树生,何志洲.离子通道和机械负荷对耳蜗外毛细胞电致运动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
[4].荆碧舟.柴油机缸套—活塞组热负荷与机械负荷耦合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3
[5].徐远志.机械负荷对柴油机缸套变形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6].于文英.基于热负荷及机械负荷柴油机活塞的结构分析与仿真[D].河北工业大学.2012
[7].史舒雅,吴拓江.机械负荷引起的颞下颌关节软骨下骨改变[J].口腔医学.2012
[8].吕振伟,邓旻涯.轮式工程机械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J].机械与电子.2011
[9].邹云飞,刘晋川,贾志平.港口机械负荷敏感液压系统的节能特性研究[J].港口装卸.2011
[10].张俊红,何振鹏,张桂昌,马正颖,高宏阁.柴油机活塞热负荷和机械负荷耦合研究[J].内燃机学报.2011